杨勇这个“太子”是前太子。他字地伐。还在在北周时期,因为祖父杨忠立有军功的庇荫,被封为博安侯。北周宣帝死后,静帝在位期间,实际执掌政权的是杨坚,他也就随之成了世子。
(周代时,天子、诸侯的嫡子均称“世子”。后来,在这些儿子中只有能继承亲王、诸侯爵位者的才是世子,多由嫡、长子充任。称为“世子”是为了与“皇太子”区别。)
5年(开皇元年)杨坚受禅建立隋朝后,他就成为皇太子。
可以说,杨坚对这个儿子是寄于厚望的。
杨坚在已实际掌握北周大权后,让杨勇成了大将军、上柱国、大司马,领内史御正,统领禁卫军!一大堆高官显要的职位!
杨勇成为皇太子后,“军国政事及尚书奏死罪已下,(杨坚)皆令勇参决之。”
但史书记载杨勇实际干政的也就两件事:52年(开皇二年),屯兵咸阳以防备胡人;56年(开皇六年),坐镇洛阳。
他这个“坐镇”,充其量也就是秃头上的虱子——摆设(虱):都是“坐”在那儿“镇”吓别人而已。
实际坐镇帮他主事的是他岳父。
不像他大弟杨广在战火中谋略、冲杀从而获得和提高实际的军政才干。
为了让杨勇早日成才且成为大才,杨坚苦心孤诣特选一班能臣谋土充当他东宫的“导师”:
太子太师观国公田仁恭、太子太保武德郡公柳敏、太子少傅济南郡公孙恕、太子少保开府苏威。后来又增派朝中重臣李纲。可谓人才济济!
(说来有趣,李纲后来在唐朝分别成了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少保,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少师,凡是太子经过他这个专职的太子老师教后都和“太子”之位拜拜,且下场很惨!
太子的老师李纲成了太子的克星!
这与现在的流行语“我爸是李纲”恰恰相反:如今“李纲”们的公子威风着哩,成了地痞恶少土霸王!)
杨坚交待这些“导师”们要悉心教导、倾囊传授。无奈杨勇是个公子,生性穷奢极侈,而且嗜好!这就与杨坚夫妇生活俭朴、爱情纯真的高尚品德相抵触,自然会引起父母的反感!
一次,杨勇穿着一件华美的、金包银饰的蜀铠到杨坚办公处。
“父皇,”杨勇很神气地晃动着蜀铠,向杨坚炫耀道,“你看我这件蜀铠怎么样?”
杨坚正在埋头办公批阅奏章,听儿子说话便抬起头来,顿时被蜀铠上的金光银光耀的刺眼!
“你穿这蜀铠干吗?”
“穿这将帅服威武呀!”
“威武?你又不像你弟弟广儿那样领军打仗,那你穿这蜀铠就成了银样蜡枪头——好看不中用!”
原想显摆的杨勇没料到碰了一鼻子灰!
“你威武?朕还不知吗?你就是享受豪华奢侈!”
被戳到要害的杨勇哑口无言。
“告诉你,你如果当太子想继位成为明君,不辜负我们作父母的希望,那就应该养成明君之德!”隋文帝杨坚口气严励起来,“我只知道老天爷是六亲不认,管他是皇帝还是草根,只认一个人的贤德!历观前代帝王,沒有一个腐化堕落、豪华奢侈者能在位长久!”
杨坚见杨勇无言,便丢给杨勇一把小刀:“今天拿刀子赐给你,希望你知道朕的用心良苦!”
杨坚此举当然不是“赐”杨勇用刀自杀,而是要他用刀将蜀铠割破!割碎!
杨勇用刀一点一点地割着蜀铠,就像是自己在给自己“凌迟”:每割一点,他都心如刀割!
人们常说:“响鼓不需重锤敲!”
可任凭怎么重的锤,都无法将杨勇这面“鼓”敲响:因为他本质上就是面“破鼓”!
上述仅是杨坚能看见的奢侈,更多看不见的是杨勇会经常叫他那班党徒来东宫笙歌宴乐、豪吃海饮!乐此不疲!
杨勇此举,既是他自己腐化糜烂生活的需要;也是他培植自己党徒势力的手段!
那些党徒怀中搂着美女娇娃,嘴里吃着山珍海味,心中自然是对杨勇感激涕零又死心塌地:“千岁呀,谢谢你哟,让我们过上这白天红烧肉、晚上肉靠肉的神仙日子!你放心,不把你扶上帝王台我们死不瞑目!”
“何必死呢?我成了帝王,阎王爷都奈你们不何!”杨勇一想到“帝王”心中就响起狂想曲,“我登上了帝王台,也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啰!”
他手下这班阎王爷都奈何不得的“鸡犬”们,听了是哭笑不得!
父亲对他不怎样,而母亲呢?那就更不怎么样了!
因为他母亲独孤伽罗最头痛、最反感的那就是杨勇的**(好和色字)!
独孤伽罗在嫁给杨坚之前曾有婚约:杨坚不得纳妾!
也许杨坚特别钟情于他这个娇美的小妻子,也许杨坚不曾想到自己今后会成为拥有“**(后和宫字)粉黛三千”的皇帝,也许杨坚的宝贵品格本就是如此,就答应了独孤伽罗的请求(也可以说是要求),而且在独孤伽罗生前做到了!
所以独孤伽罗有相夫教子、俭朴贤德、体恤民情等许多高尚品德,但也有女人所特有共有的性格:嫉妒。
她不但对朝中纳妾的大巨嗤之以鼻,还对杨坚的“婚外恋”橫加干涉,甚至开了杀戒!
当年反对杨坚篡夺北周政权的头号敌人、国丈之父尉迟迥,兵败自杀后,他的女性家人及后裔按例制都被籍没入宫。多年过去后,他的一个孙女长得特别漂亮!堪称绝代芳华!
有一次,杨坚在仁寿宫和她邂逅,深深为这娇美的女敕花所吸引,也就自然“吸”到一块儿去了!
独孤伽罗既然不允许杨坚“婚外恋”,自然布有这方面的眼线,她知道后,趁杨坚上朝之际,叫人把这个尉迟迥的孙女杀了!
杨坚下朝知道此事后,一改“惧内”的习性,龙颜大怒,策马扬鞭,一口气跑了二十余里跑进山谷!(说来还是“惧内”,不敢当面质问独孤伽罗。)
急得大臣高颎、杨素连忙追来,劝他回去。
杨坚仰天长叹:“唉,哪个皇帝没有三宫、六院、成千上万的佳丽宫女?可我连自己心爱的一个、就这么一个女人都保护不了,我这个皇帝做得还有什么意思、还有什么用啰?”
杨坚叹归叹,回来还得回来;要不,家里要河东狮吼了!
独孤伽罗对待丈夫尚且如此,那对儿子管教就更严了!
史书说杨勇性格直率,竟“直率”到这种荒唐的地步!
有一次他到母后那里去,独孤伽罗不在。
乘母亲不在,他指着母亲的侍女们竟舌忝不知耻地:“你们都将是我的!”
独孤伽罗回来得知此事后,叫人找来杨勇劈头盖脸呵斥一顿:“你父皇那么正派,母后又这么要求你,你却还是公子一个,真不知道我们俩怎么会生出你这个罪孽?!你已有不少太子妃妾和众多宫女,还要我这儿的侍女;吃着碗里的,又看着锅里的!真是贪得无厌、荒yin无度!你不会是畜牲吧?!”
独孤伽罗之所以如此厌恶杨勇,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杨勇冷落她给杨勇找的太子妃元氏。
元妃是原北魏皇室宗室女,贵族女子自然受过高等教育,且生性温柔婉丽,端庄贤淑,孝敬有礼。
(将鲜卑姓改成汉姓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了推行汉化的措施之一,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出于黄帝,而土是黄色的,且在五行中居中,以土德王。“夫上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故将皇姓“拓跋”改姓“元”。拓跋宏自称元宏。)
在独孤皇后看来,元氏是继她之后母仪天下的不二人选,因而对她十分喜欢!
且元氏之家和杨坚之家很有渊源!
元氏本人和独孤伽罗同乡同族:都是河南洛阳人,都是鲜卑族。
元氏的父亲元孝矩,其祖父和父亲都在魏朝担任过尚书仆射要职,所以,当北周篡魏时,他这个原皇室宗亲对宇文氏是很痛恨的!“每慨然有兴复社稷之志”!
这就和恨不得立刻篡夺北周的杨坚恨到一块儿去了,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无疑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反周盟友!
也许因此,加上元氏的豪门巨族,杨坚称帝后,让杨勇娶了他的女儿作为太子妃,“亲礼弥厚”!拜元孝矩为总管、刺史等要职。元孝矩的三弟元褒,也是当年攻打杨坚的政敌尉迟迥的猛将!建隋后,官至柱国、总管。
而且,杨勇在“坐镇”洛阳时,实际上是他的“泰山”元孝矩代他镇守。
但是,杨勇这个登徒子就是不领元孝矩岳父的情,不喜欢父母包办的这桩婚姻,因为他不中意元氏这个胡人女子。
他的妾侍多着哩!他喜欢的是云昭训(“昭训”不是名,是太子妾中的名号,位列第四)、高良娣、王良媛、成姬等。尤其宠爱云昭训,相貌俏丽,楚楚动人,活泼乖巧,她受到的待遇与太子妃不相上下!
云昭训在杨勇眼中的优点恰恰被文献皇后认为是缺点:举止轻浮,言语放荡,有失皇家风范!
太子杨勇的厚云薄元,使独孤皇后相当不满!
元氏本就是金枝玉叶的贵族女子,如今被杨勇“多年不得召见”,其心情悲苦可想而知,终于悲愤成疾!
听说元妃病了,独孤皇后带着补品来到东宫,看望这个大儿媳。
“母后好!”原来躺在病床上的元氏,见婆婆母后来,极力想起身以示礼貌,但费尽力气就是起不来。
旁边的宫女想帮扶一把,被独孤皇后拉住,又示意元妃躺下:“你躺着、躺着。”并帮她将被角压好。
独孤皇后将补品放到桌上,叮嘱侍候的宫女:“你按上面的说明,按时给元妃服用。”
“知道,皇后放心。”宫女点点头。
独孤皇后转而对元氏道:“孩儿现在身体好点吗?”
“好点,谢谢母后关心。”元妃病殃殃地答道。
其实,独孤皇后也明知自己这句问话是出于礼节的因而也是多余的屁话!元妃的脸色直觉告诉她:元氏病得不轻!这不禁使她的心既心痛又愧疚。
“地伐(指杨勇)呢?”独孤皇后问道。
宫女默不作声。
元妃则霎时流出了眼泪!
独孤皇后立刻掏出手绢,俯身给元氏揩拭着泪水,安慰着:“别哭,别哭,有我在,你就别哭!”话虽这么说,独孤皇后自己流出的泪水却滴落在元妃的脸上!
“好儿媳,啥都别想,安心调养。”独孤皇后安慰着元氏,又叮咛着宫女,“好好服侍太子妃!”
说完,便离开房间,气冲冲地走在曲廊上,脚步“噔噔”直响!
她来到云昭训的臥房前,用脚朝房门狠劲一蹬!
“呯”的一声,房门被蹬开,呈现在她眼中的,是不堪入目的情景:房里充满浪声笑语,杨勇和云昭训两个光溜溜的身体正搂紧在一起,在床上翻滚倾轧!
独孤皇后赶紧闭眼掩目将房门关上,然后气鼓鼓地站在外面。
过一阵,杨勇扣着衣扣走出来,低声道:“母后······”
“别叫我母后!我没你这个儿子!人家都病入膏肓,你却不闻不问,不管人家死活!只顾自己在外**(寻和欢字)作乐!你还有人性吗?还是人吗?畜牲!猪狗不如的畜牲!”说毕,左右开弓,搧了杨勇两个响亮的耳光!气冲冲地离去!
不几天,元妃就含恨撒手西去!
元妃的父母来杨府吊丧,看着死不瞑目的女儿,哭得是死去活来!
因为:元孝矩没有儿子,全靠这个女儿哟!
元氏尸骨未寒,杨勇就让云昭训总管东宫內宫事务(按制度按序位是第二的良娣)!
这就不得不令本就对杨勇和云氏的苟合看不顺眼的独孤伽罗怀疑:是他(她)们二人谋杀了元氏!
于是,杨坚夫妇时不时会派人到东宫去打探,总希望能探个水落石出,好给亲家元孝矩一个交待。
虽然父母反感,但这些“色”事还不足以撼动杨勇太子的地位。
造成他的硬伤、也是杨坚心病的是杨勇自己干的三件蠢事。
早在56年(开皇六年),有一个洛阳男子高德便上书给隋文帝杨坚,“请”他退位去做太上皇,将皇位传给皇太子。
此时的隋文帝才4多岁,正是年富力强之年;坐上皇位仅仅6年,也只不过是刚刚热身;主要是他宏伟的抱负——统一中国,再治出超级大国,还八字没有一撇!
于是,他答道:“我承天命来抚育苍生,每天孜孜努力,还害怕疏漏。怎么可以效法近代帝王‘事不师古,传位于子,自求逸乐者哉’!”
中国最聪明、最仁慈、最正派的皇帝杨坚不是不会想,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高德,何以热衷于如此头等国家大事?“无利不起早”,肯定是幕后有人给了他不菲的好处,教唆他这么做。
而这个“人”,不是杨勇本人,就是他本人的党徒,要么合二而一!因为杨勇本人此时正“坐镇”洛阳。
杨勇此举泡汤,只好等呀,熬呀,实在熬不住了!真皇帝做不成,便想过过假皇帝的瘾!59年(开皇十八年)的冬至,即春节快要到之前,中央相关部门(“司”)通令名州、郡地方长官和朝中百官,到东宫去朝贺太子!
此时的杨坚还雄踞在只有他才有资格接受朝贺大礼的皇位上,如果不是太子及党徒的唆使乃至迫使,那个“司”也不敢如此胆大妄为!
不果,政坛上多是溜须拍马、趋炎附势的角色,这些角色认为杨坚“廉颇老矣”,当了近2年太子的杨勇该上台了,他们要依附新主子、新靠山!
在气势宏大的朝贺仪式上,杨勇也就舐不知耻,身着“法服”、大奏礼乐,乐而忘形地接受了这些党徒、马屁大臣们的朝贺!并设下山珍海味的盛宴款待他们!明里大肆热闹了一番!暗里少不了大肆勾结了一番!
这事事达天听、惊动圣上!杨坚极为恼怒!我还没死呢,就把我晾在一边,去朝贺太子!分明是太子在培植自己的党徒,分明是党徒在纠集自己的势力,分明是这些势力的势力眼目中无我!杨勇想做皇帝真是想疯了!
事后,光火的杨坚密集向杨勇发了一阵“火炮”,“炸”得杨勇成了哑炮!
隋文帝杨坚还专为此事特下圣旨:绝不许此类事情重演!否则······!
遭到当头棒喝的杨勇回到东宫后牢骚大盛!并巴望父亲早上西天!
杨勇最信赖的东宫大臣太子少保苏威反水,来向杨坚反应杨勇的言行。
他向杨坚讲了杨勇许多劣迹,其中三条最引人注目:
一、杨勇揉搓着胡须扬起胳膊肘,对左卫率(禁卫军官职)苏孝慈狂妄放言:“我不会忘记你的好处,我堂堂大丈夫总有一天(要称帝),要快意恩仇!”
二、杨勇由于贪图享受,生活奢侈,所以,国家按规定配给他东宫的物资总是不夠用,寅吃卯粮!因而,他经常向尚书省索要,尚书省大多按制度规定不给,这便使他火冒三丈:“(到时候)仆射以下,我杀他二、三个人!使他们知道怠慢我的祸害!知道我的利害!”
三、杨勇会经常找巫师算命,算过后跟苏威讲:“巫师说::‘至尊忌在十八年,此期促矣。’”“十八年”应是指开皇十八年,意即开皇十八年(59年)是“至尊”杨坚的忌年,他生命的期限就急促快到了!
有人讲苏威的反应是编造故事,这是扯蛋!一、苏威本是杨勇的心月复,跟着他只有好处沒有坏处,如果杨勇没有这些言行的话。二、作为儲君的杨勇,随着杨坚年届花甲,即将上台,若造谣中伤杨勇自己后果不堪设想!三、他反应杨勇的言行有板有眼,很合乎逻辑,且有人证,如若造谣,找证人一对质就露馅。
只是他权衡之下,反骨已露的杨勇终不是他父亲的对手,为自己也为家族的前途计,他决定反戈一击!
当杨坚听到苏威讲最后一条时,心里不免惊恐不安!这个杨勇死崽,还巴望老子快死哩,死了他好登基!要是老天保佑,老子熬过了这个坎,那当不成皇帝的他就要造反、弑君杀父了!
应该说,在对待废除太子一事方面,他不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草率、无情,隋文帝杨坚还是个谨慎、仁慈的皇帝!
他刚坐上皇位六年,杨勇就有称帝的野心,而且野心越来越膨胀!他都沒有废除太子之意。
人们把他对爱情的坚贞解读成“惧内”,是的,他在很多方面对独孤伽罗都言听计从,唯独独孤伽罗讲杨勇品行不行、不堪继承大统、要他废除杨勇太子之位时,他不从。
这样,他让杨勇当太子一当就近二十年!
他不是没有太子人选,他的老二杨广的文治武功己获得他们夫妻俩的认可和赞许!也获得朝中多数大臣的认可和赞许!不仅杨勇鞭长莫及,就是自古至今的大多帝王将相也望其项背:能统一中国的也就是秦始皇和他父子俩!司马炎是靠父兄的老本才“三国归司马”。
他之所以不立杨广是遵照“立嫡以长”、“次不当立”的古制。
他也不是不想禅让。现在花甲之年,椫让也行,不禅让也罢,问题是杨勇难堪重任,他什么货色?“知子莫如父”!再说,他的夙愿是成为名垂青史的中国明君,可不能让平庸的杨勇搞砸有辱自己的英名!
如今,杨勇的心成了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那隋文帝杨坚就不得不考虑了!何况,这个当了近二十年太子经营培植起来的党徒势力,不说超过,起码和他当年篡夺北周政权的实力旗鼓相当!
谁说他得帝位得得容易?他可是从宇文赟、宇文招刀口下逃出一条生路!从尉迟迥等血与火的重重围困中杀出一条血路!
这么得之不易的宝物能轻易失去吗?
他开始着手废立太子!
他先想试探一下大臣们的意见,便向大臣中的高颎道:“据广儿的妃子向朕反应,说有神明告诉她:‘广儿必有天下?’你对此事怎么看?”
隋文帝杨坚之所以要先征询高颎的意见,因为高颎是大臣中的重臣,他同意了就好办!
高颎的头搖得像拔浪鼓:“陛下,这万万使不得!使不得!长幼有序,怎么能说废就废呢?”
高颎的回答并不出乎杨坚的意外:胳膊哪会向外拐?高颎是杨勇的亲家,他的儿子高表仁娶了杨勇的小女儿大宁公主,高表仁想成为真正的乘龙快婿哩!
左卫大将军、五原郡公元旻的“劝谏”就更棉里藏针:“事关废立太子大事,天子决无戏言!如若诏旨实行了,皇上后悔都来不及呐。谗言毁语,请陛下审察之。”
虽然二个大臣这么说,但从东宫察探回报的情况和算命方士讲出的大限论,使隋文帝杨坚惶惶不可终日、寢食不安!
他的行宫仁寿官离大兴城并不远,但他来回时总要重兵护送,戒备森严!
就是面前摆着美酒佳淆、山珍海味他也没胃口!
夜晚睡觉都不敢宽衣解带,就差没枕戈待旦。拉肚子了,本想睡在离厕所近的后房,又觉不安全,便来到前殿,一宿折腾得他好苦!
于是,他決定对东宫动手,令人先将东宫左庶子唐令则等数人捉了起来,交由专案组审问。
审出的结果自然是对杨勇不利!
继而专案组对东官进行彻底搜查,搜出一些同样对杨勇不利的证据!
现在是轮到杨勇惶惶不可终日、寢食不安了!
6年(开皇二十年)十一月二日。
杨勇看着隋文帝派来要他去武德殿的使者,惊恐地说:“父皇真的要杀我吗?”
使者是墻倒众人推,不耐烦道:“去了就知道!快走!”
杨勇双腿像灌了铅似的跟着使者来到武德殿。
这座他心仪已久、皇帝主政的武德殿,如今在他看来胜似阎王殿!
站满大殿的,不是牛头马面的小鬼,而是文武百官和皇室亲属,更有荷枪持茅的羽林军卫士!个个表情严肃,严肃得在杨勇看来,是种杀人不眨眼的杀气!
“阎王爷”——隋文帝杨坚——就高高坐在他日思夜想的龙椅上,但他杨勇却不敢抬头瞄一眼!
真是老鼠怕貓、貓有时也怕老鼠!杨坚是腰配佩刀,身着戎服(不是龙服),全副武装!以防万一莫测!做到万无一失!
如此这般场景,令杨勇汗流浃背!浑身筛糠!
隋文帝让内史郎薛道衡宣读废太子的诏书。
在杨勇听来,字字如晴天霹雳!
其实,这份诏书是较温和的:废除杨勇的原因除了他本人奢侈腐化外,似乎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被別人带坏了,因为他亲近小人,重用奸侫!诏书最后甚至是一句深表遗憾的“良深喟叹”。
宣完圣旨,杨坚示意薛道衡过来,让他转告杨勇:他做父亲的之所以要废除他的太子之位,也是于心不忍、出于无奈,因为他犯的罪过太多了,惹不废除,会天怨人怒!
比起其他皇帝废除太子,杨坚是夠仁慈的:好像犯罪的、愧疚不安的不是当事人太子,倒是他自己似的!
原以为会丢掉性命的杨勇见诏书如此轻描淡写,而且模下毫发无损的脑壳,便倒头跪拜:“孩儿罪当该死,弃尸于路,警示后来人要好好做太子。如今父皇高抬贵手,大施仁慈,饶儿一命,孩儿在这儿拜谢了!”说罢,便不停地磕头如捣蒜!
杨坚朝殿外挥挥手。
值殿卫土便将杨勇拉起。杨勇虽然暗自庆幸保住了性命,但毕竟丢掉了坐了2年、离帝位只有一步之距的太子之位!
于是,哭哭啼啼、跌跌撞撞地走出武德殿!
杨勇这棵大树倒了,那就“树倒猢狲死”及“树倒猢狲散”!
太子左庶子唐令则、太子家令邹文腾被处斩!
与杨勇关系密切的左卫大将军、五原郡公元旻、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前吏部侍郎萧子宝、前主玺下士何竦、典膳监元淹均被赐死!
这些人的死并不标志着东宫势力的彻底消失,它还有残余,不果不在东宫而已。
文林郎杨孝政竟然上书隋文帝,且竟然这么说:皇太子(杨勇)为小人所误,宜加教诲,不宜废黜。
废都废了,他还以教训的口吻说“不宜”,那意思就是:“宜”了的杨坚是做错了!
恼怒的杨坚令人将杨孝政鞭抽一顿!
“杀鸡给猴看”并不能都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杨孝政**上的鞭伤还没有痊愈,贝州(今河北邢台市清河县)长史裴肃又上表隋文帝:被废除的杨勇已痛改前非、改过自新了,应该封他一个国。给杨勇一个国也就是要给杨勇一个“王”的封号!
这不是明知故犯、又故犯吗?而且好像自己就是封这个、任那个的皇帝似的!
如果杨孝政被鞭抽,那裴肃即使不被刀砍、那也得棒打了!
可是不,杨坚又很仁慈,把这位仅仅是个小州的第二把手裴肃请来朝廷,向他解释为什么废黜杨勇太子之位的道理,像是被人误解、深受委屈,而向裴肃这个小小的部下大倒苦水!
也许是隋文帝杨坚过于仁慈,时不时有地方长官为杨勇求情的表章送来!
可见**(太、子、党)势力是多么广大、多么顽固!要不是扬坚行动果断及时,他可能成为“禅让”的宇文阐第二!当然,隋朝还是那个隋朝,年号就不是杨坚的“开皇”了!
废旧立新。
在杨勇被废为庶人(意即开除出皇家户籍,成为平民)的次日,即6年(开皇二十年)十一月初三,朝廷颁布诏书:立杨广为太子,大赦天下!
6年正月初一,年号由“开皇”改成“仁寿”。
旧太子交由国家司法部门负责看管。
一落千丈的杨勇自然不甘心失败,他多次上书给隋文帝,诉说自己是冤枉的。
见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后,杨勇爬到院内的树上,朝外大呼“冤枉”!
事情传到杨坚那儿,杨坚问怎么一回事?
杨素及一些人答道:“还不是想太子之位、想皇帝之位想疯了,如今又魔鬼附体,双重原因,那有不真疯之礼?”
杨坚便将杨勇的喊冤叫屈当作耳边风,再也没有理会。
攻击杨广的人说杨广之所以能成为太子,是靠诋毁杨勇和他虚伪的表现得来的!
这是地地道道的诬蔑!要驳斥这种诬蔑并不难:只需一张时间表。
569年,杨广(名英,小字阿麽)生于京师长安。正史说他“美姿仪,少敏慧”、“善属文,沉深严重”。即杨广从小就是一个聪明、敏锐、稳重的美男子!
5年(开皇元年),父亲称帝建国,将杨勇封为太子,留在京城父母身边。
而年仅2岁的杨广,同时被封为晋王,却要离京、离开父母,到遙远的并州去做并州总管;小小年纪的他,就挑起了抗御突厥、守卫边陲、稳定北国、拱卫长安的重任!
5年(开皇八年)冬天,父皇又将他从并州调往血与火的南方前线,总帅隋军荡平最后一个分裂王朝陈朝,统一了中国!
平陈班师后,他因战功卓著荣升太尉!按理,这朝廷第一大官的“太尉”应留在京城朝中,但父皇还是叫他回并州去兼任并州总管。
59年(开皇十年),他奉命再赴江南改任扬州总管,平定了高智慧等人的叛乱!从此他在江南落脚生根,一呆就是十年!将江南趋向稳定,引向繁荣!
6年,就在他成为太子的同年,但在此之前的四月,突厥达头可汗侵犯边塞,他又被父亲从杨州调往北疆前线,率领威武之师隋军将突厥军打得望风远遁!
从5年到6年的2年间,杨勇在京城父母身边被宠受爱、无惊无脸、养尊处优、风风光光做了2年太子!
杨广却远离京师远离父母孑然一身、出生入死、呕心沥血、顽强搏杀做了大隋帝国2年的“消防队长”、“治安队长”:那里有战火,就叫他去那里扑灭;那里有动乱,,就叫他去那里整治!
如果说诋毁和虚伪表现,那杨勇无论在时空上和距离上,都比杨广优越得多!杨广只是偶尔因公来京,他又不是皇帝,总不至于他一句顶杨勇一万句吧。
如果说杨广在并州年成就还不是那么显著,那么在他统一中国后的年,已成了脍炙人口、炫人眼目的政治巨星!
但杨广还是那个杨广,还是在并州总管、扬州总管······在总管位置上游荡的杨广,连京城都进不了!连朝官比如兵部尚书都做不了!
这放在任何人头上,都会心理失衡!何况他是战功显著、政绩卓越的二皇子!
要是搁在同是二皇子的李世民头上,早就发动了“玄武门”之类的政变,杀死杨勇等兄弟!逼迫杨坚退位!自己上台!
在造反(包括诸侯叛乱)队伍互相火拼、在政府军与反叛军互相搏杀至精疲力竭、实力快尽的时候,李世民父子才出来摘“桃”,消灭了农民起义军的散兵游勇和诸侯小股势力,窃取了胜利果实(见后文)!就这么点功劳,李世民就神气十足、自以为了不起!和杨广超越曹操、压过符坚,打败了曾经打败过北齐和北周的陈朝整国正规军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无法并驾齐驱!
造成杨广这种失落、不得志的状况,正是因为杨勇及他的党徒在扬坚面前诋毁杨广和离间杨坚和杨广的父子关系(正史因为极力贬损杨广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但人们可想而知)!以及杨勇的虚伪表现!
睿智的杨广也心知肚明:一是杨勇及其狐群狗党的诋毁、离间、从中作梗;二是自己功高震主,既“震”了未来的“主”太子,也“震”了现在的“主”父皇,使父皇对他也有防范之心。
所以,他偶尔因公来京、办完后回去分别之际,只好向慈母文献皇后倒苦水:“母后知儿生性愚下,我一生把做好儿子、好兄弟当作是自己的本份,这母后是知道的。可是,我总想不起有什么得罪哥哥的地方,他反而想陷害我!”
这并不是诋毁,而是真实情况的倾诉!放在任何境遇相同人的头上,都会这样诉苦!
有人甚至说文献皇后也和杨广一道共同诋毁杨勇,这就更荒唐了!“手心手背都是肉”,母亲对自己的每个儿女都是疼爱的!如果“诋毁”是指说事实的坏话,那只能表明这个被母亲说坏话的儿子已经是个逆子!成了不可救药者!
至于攻讦派们说的杨广虚伪,其实就是杨广的美德!
母后痛恨杨勇,为被他们害死的元妃痛哭流涕,杨广也跟着哀丧。
父母生话作冈正派,杨广在称帝前也不纳妾,只钟情于萧妃(称帝后正史载明杨广也只有一妻四妾)。与杨勇贪恋形鲜明的对比!
所谓孝顺,就是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杨广顺从父母的意志有什么不好?!难道要忤逆父母,活活把父母气死?!
杨勇对大臣嬉笑不恭,而杨广对大臣则恭敬有礼。
还有一件扬广“虚伪”的事,
杨坚夫妇有时会到杨广府上来看看,只见书房、休臮室里,用于娱乐的乐器丝弦大多都断了,且沾满灰尘,表明弃用很久了!家具陈设也简朴!夫妇俩为杨广继承了自己节俭的美德而高兴,不像杨勇那个嗜好奢侈的败家子!
对此,应作两种解读:一、操持家务的是王妃萧氏,萧氏自小在贫民家长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起家来自然也就习惯以穷的节俭为主;二、杨广偶尔赴京都是因公而来,公务缠身也没精力打理,何况这个京城的家对于他来说,不果是临时歇脚的旅馆,用不着费心劳神地去打扫,可能,他家的仆人也很少。
总之,杨勇败就败在他的人品、他的野心!
而杨广之所以能成为太子,完全是靠自己出生入死建立的盖世武功、呕心沥血铸成的辉煌文治以及自己的传统美德而得来的!
他的这一切,都得到了父母的认可!也得到多数大臣的认可!
诚如史书所言:“晋王(杨)广美姿仪,性敏慧,沉深严重;好学,善属文,敬接朝士,礼极卑屈;由是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他的上位,是天道酬勤!是众望所归!
于是,在6年(开皇二十年)十一月,杨广离开了他治理十年、怀有深厚感情的江南,依依不舍地和父老同僚们告别,一步一回头踏上北去之路,到东宫去做太子!
而江南各阶层人民,同样依依不舍地和这位好父母官含泪惜别!
江南,是杨广的第二故乡!
江南,是杨广登上帝王宝座的基石!
这就是后来杨广称帝后,他多次巛巡视江南和死后安葬在江南的真谛。
杨广一入主东宫就接受杨勇的教训,向东宫的人下了一道死命令:不管是原来杨勇的部下,还是新进东宫的人,都不得在他面前自称臣子,应以父皇为尊!
不果,他的太子乃至皇帝之路是否就会一帆风顺呢?因为,他还有大弟秦王杨俊、二弟蜀王杨秀、小弟汉王杨谅。这些都是太子、帝位的觊觎者、取代者,就像他本人作为大弟取代大哥一样······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