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华归 第83章 陈氏族长

作者 : 行走的叶子

“相信我。最新更新:风云小说网”

“不行”

陈皎儿深吸一口气,“我希望有一天,能名正言顺的站在你身边。而不是因为皇上的圣旨,也不是因为你与家人强硬的对抗得来的。仅仅是因为,我就是我。如果你不让我做,我一辈子都不会开心。”

“可,可是。”内心压抑不住的狂喜,全部都是因为他吗,真的吗,简直不敢相信。

“嗯。”陈皎儿暗中鄙视自己,不敢再多话,怕被他拆穿自己所想。

红扑扑的小脸低下来,旖旎的气氛散发在空气中,让毫无这方面经验的周明远手足无措。喃喃道“那,那……”

“那我就告辞了,还有很多事要做。”陈皎儿借机闪身出了房门,一出门就看到竹声站在走道的尽头对她挤眉弄眼,也不知道这家伙有没有听到些什么。樱桃也站在不远处,看到陈皎儿忙上前扶住她。

“小姐,您腿伤成这样,怎么自个儿走出来,喊一声让奴婢去扶您不就好了吗。”

一时情急,再不走出来就要被吃干抹尽了,当然这些话不能对樱桃说。只轻哼了一声,算是回应。

周明远做事雷厉风行,带上戚洛书一家很快离开临清。陈皎儿也搬出戚家,住进了这家客栈。极力推掉周明远留下的待卫,他们身上属于官家的气味太明显,太引人注意。

那个劫持戚洛书的人也被一并带走,只在临走时告诉她,那个人是临清陈家派来的。

“小姐,有人送请柬来了。”这是樱桃刚刚下楼时,有人找过来送上的。

“是什么人,我们在临清也不认识什么人呀。”樱桃有些好奇。

“陈家请我去参加一个什么孩子的百日酒。”早知道他们会有所行动,果然,周明远一走,他们的行动就开始了。

还以为岳家山的死对他们毫无触动呢,原来是隐忍不发,等待时机。

陈家现在有十几房嫡系族人,其中最辉煌的无疑是京城的百年陈府一支。而其他比较重要的共有六支,其中断了子嗣的正是陈均谕一脉。

后天,是族长重孙的百日宴,这个时候族中重要一点的人物肯定会全部到场。

然后呢,陈皎儿心中一笑,看看她这个把戚洛书弄走,还有可能是害死岳家山凶手的人,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再想想怎么对付自己,是杀是剐还是油煎火烧。想到这些人是自己前世的亲人,越发觉得可笑。

“正想找机会和他们见面,这下倒是不用想借口了,让苏大娘去备点礼品,我们后天一起去坐客。”

“是。”樱桃脆生生的应下。

重新走进陈氏族长的大宅,陈皎儿有片刻的失神。但是很快回过神来,这可不是缅怀过去的好时候。

打起精神,扬起头冲着族长大宅子上金灿灿的匾额,灿烂一笑。用鲜血铸就的就让你用鲜血偿还吧。

收下请柬的仆人抬头看了一眼陈皎儿,露出一丝笑容道,扬声道“京城陈小姐到。”

听到声音,大门里走出一位年轻的妇人,梳着吉祥髻,插着全套的珍珠头饰。粉色樱花的挑线裙子配粉紫色春衫,十分娇俏可人。

“早听说京城老太太膝下的姑娘们,就数小姐最受疼爱。果然是如珠如玉般的神仙人物,这模样,啧啧,要我说,就是京城怕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是平辈,你唤我陈嫂嫂就好。”来人是族长的三儿媳陈唐氏,显然是特意挑了她在大门里侯着陈皎儿。

唐氏不露声色的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公公亲自吩咐让她接待的人儿。一条雨过天睛色儒裙,外罩一件鹅黄色上衣,也不知道公公紧张个什么,对方看起来就是个小姑娘,可能才十三、四岁吧。

浑身上下也没什么值钱的首饰,仅在发饰上插了一支白玉花形簪。倒是一张脸挺值得一看,一会儿可不能让自家相公看到,不然,依他那个德行,就算没胆子也要在家里念叨个好几天。

两人不动声色的套着近乎,陈皎儿来得不早也不晚,路上不停有人来来去去。唐氏也不停的与人打着招呼,只是走的路似乎与别人不同,很快路上已经没有其他人。

樱桃与陈大仁一直尽责的跟在她身后,观察着周遭的一切。

“我们老太爷有些话想同小姐讲,不知小姐是否有空。”唐氏侧过头,微笑道。

“人都在这里,还需要问吗。”陈皎儿看了一眼水榭中的亭子,这是族长的书房,小时候,父亲带她来过。

“走吧。”回头对樱桃和苏大娘说了声,便要往亭中去。

“等等,她们可以跟我……”

“我们哪儿也不去,跟着小姐,你们族长单独见一个小姑娘,还不让丫鬟跟着,说出去还当是我们小姐不识礼呢。”樱桃小嘴一翻,叭叭说出一串。

“你……”唐氏自然听得出这个丫鬟是在指桑骂槐,指责自己公公老不知羞。偏又无法辩驳,如果说书房里还有其他人,这丫头不去了,怎么办。

只得自己忍下这口气,咬牙对陈皎儿道“请吧。”

到了书房外,陈皎儿吩咐两人站在外门等候。唐氏已敲开门,低语了一句什么退了出去。

书桌旁的客位上坐着的正是陈家族长,虽然过了十年,年近七十的他,除了白头发更多了一些,其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一副严肃的老学究模样,留着飘逸的美须,消瘦挺直的身材,一身干净但不华丽的黑绿色长衫。

再抬眼,主位上坐着一个五十左右的老者。身材微微有些发福,白净的脸上也是同样严肃的样子,只是比起陈氏的族长更多了一丝官威。

陈皎儿自己坐到族长的下首,微笑不语。等了一会儿,族长清清嗓子说道“你就是陈皎儿,京城老太太收留的孤女,说起来我们倒是一家人。”

“我已经搬出陈府,算起来我与陈家并无血缘关系,这个一家人倒是担不起。”陈皎儿淡然一笑,想把自己当作陈家人,然后用陈氏家规和长幼尊卑来压制自己,真是可笑。

族长倒是没有动怒,只是小小在心里惊奇了一下,小小年纪倒是牙尖嘴利。

“岳家山的死与你有关吧,那天与你在同福茶楼相遇起了冲突,回家就发病,你敢说与你无关。”坐在主位上的老者,声音有些阴冷,又带着恫吓的味道。

“一您不是朝廷命官,我没必要跟你解释;二断案要讲证据,如果有证据您尽可去衙门告官。”陈皎儿与他四目相对,丝毫不惧。

“大胆,此乃临清县父母官,文县令文大人,还不快些道歉。”族长猛得高声,拿眼盯着陈皎儿的反应。

陈皎儿一点也不意外,微一欠身,重新行礼道“见过文大人,小女子多有冒犯,万望海涵。”

“如此,你是承认岳家山的死与你有关罗。”文大人眼神如鹰隼般直直盯着陈皎儿。

“大人说笑了,我根本不知道大人在说什么。在临清县不过上茶楼喝茶,都能遇上乡坤调戏良家女子,看来在文大人的管辖之下,临清的风气倒是变得十分不同。”

“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岳老爷与我们是旧识,断不会如此。”族长上前解围,恨恨盯了一眼这个捣乱的小丫头。

“这么说,只要与两位老爷相识的就是好人,好人做了错事,就是受害者的错。文大人的办案逻辑在大周朝正是独树一帜,回京之后,一定帮您好好宣传宣传。岳家十名小妾殉葬,家属都告到县衙了,这么说也是殉葬者的错了。”

“大周朝开国之初就免了数十种刑法,更不许活人殉葬,足以彰显先皇之仁德。却不知,上行下效的结果,竟是如此,我想京城都察院的御史们,一定很想知道详情。”

文大人瞪了一眼族长,慌乱的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挤出一丝笑容道“陈姑娘说笑了,就是岳家山之死存有疑问,所以本官才会暗中调查,以证视听。现在证明此事与陈姑娘无关,本官还有要事要办,就此告辞。”说完拂袖而去。

“姑娘好口才,三言二语激走文大人,没想到一个闺阁女子,也通晓国法。”族长见文大人负气而走,本想去追。可一想到今天要办之事,还是硬着头皮道。

“既然是国法,那身为大周朝的子民知道一二又有何奇怪的。”陈皎儿稳稳坐着,腰板挺得笔直。

“姑娘不是陈家人,又与京城陈府月兑离了关系。那陈均谕一家三口的事,自然有我们陈家出面,姑娘支使李大风去衙门状告之事,不觉太过了吗。”

“族长此言差异,此事是下人李大风所为,与我无关。”有些事做归做,她是不会承认的。

“哼,那李大风是你的下人,做的事怎么可能与你无关。”

“也许是他良心发现,也许是有人胁迫他,你们想知道,大可以去问问他。”

“原以为姑娘是女中豪杰,与其他闺阁女子不同,原来也是敢做不敢当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沐华归最新章节 | 沐华归全文阅读 | 沐华归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