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道在兰园养伤的这段日子,是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他和沈湄几乎朝夕相伴,每天都可以看到她明媚的笑容,感受到她温暖的抚慰。
在这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你死我活般的残酷。有的只是宁静,日子平平淡淡的,真切的让他觉得这个冬天一点儿都不冷。
他常常会想,如果他可以选择,他一定愿意拿自己的全部来换取这样的生活。
此时,他正望着庭前沙沙作响的绿竹出神,一阵冷风吹过,吹起他的青色袍摆,吹开散落在脸庞的几根乱发,越发显得他疏朗有神,只是眉目间总带有一股忧愁,好像化不开的浓墨般。
沈湄袅袅婷婷的立在不远处,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一袭淡紫色曳地长裙,一双清澈的眸子仿佛能看到于道的内心深处去。
伴着一阵细微的窸窸窣窣声,沈湄莲步轻移过来。
于道听出是沈湄熟悉的脚步声,脸上开始泛起笑容,眉头也舒展开来,心里暗暗喜悦着。
“于公子,在想什么呢?”一把娇脆的声音天籁般响起,宛若春天里的一朵小花,在静静的盛开,让人心里觉得暖暖的。
“你来了。”于道每次跟沈湄说话,都会尽量的放低语调,语气和缓温柔,明显跟他伟岸挺拨的身躯不相符,谁能想到一个大男人竟有如此柔情的一面,“沈小姐,如果你不介意,我痴长你几岁,你以后便唤我于大哥吧,公子来公子去的,听着疏远。”
“好呀,于大哥,那请你也不要唤我沈小姐,小姐来小姐去的,显得生分,我可是救过你一命的,嘻嘻。”沈湄一双水眸滴溜溜转着,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就像春天里舞动的花蝴蝶。
面对眼前如精灵般可爱的姑娘,于道一时怔住了,一声大哥更是叫得他整颗心都化了,莫名的生出要保护她的念头,他大着胆子向前道:“我可以叫你湄儿吗?只要你愿意,我愿意用我的一生来守护你。”
沈湄眉眼浅浅一笑:“当然可以啦,不过,我不用你来报答我,我当时救你,完全是自愿的,换成别人我也会救。我只希望于大哥可以早日真正开心起来。”
“湄儿,为了你,我也会重新站起来的。”于道的双拳紧握,深邃的眼神渐渐明亮起来。
“于大哥,请不要为我,更不要为任何人,你要为你自己,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相信你!”
“湄儿,我答应你,我会的。”
沈湄心思一动,玉手一指:“于大哥,你看庭前的这些竹子,一丛丛,一簇簇,迎着冬日的阳光,坚忍不拔的傲然挺立着,面对严寒,它们不屈不挠,并在逆境中生出向上的枝叶来!物尚能如此,何况我们人呢?”
“嗯,湄儿,我明白。在我的家乡,也有一种类似的植物,名叫胡杨,极其的耐旱耐涝,生命力顽强,它们和这里的绿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我们那里,只有最贤惠的妻子,最美丽的姑娘,才可以佩戴胡杨编织的花环。”
沈湄咬着樱唇,喃喃道:“胡杨,绿竹……绿竹,胡杨,不一样的植物,一样的品性,算是个知己。”
于道伸出一双大手,满含着期待,朗朗道:“士为知己者死!”
沈湄了然,伸出一双小手轻握了一下大手,“士为知己者死!”
俩人就这样互望着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旁边的绿竹都弯了腰。于道感觉长久以来揣在胸口的坚冰,已经开始慢慢融化。
“杏林堂”是吴大夫在浔溪城的药铺,位于北街,门面三间,毫不起眼,却是浔溪城最广为人知的地方。吴大夫每个月的单日坐堂会诊,双日上山采药。
沈湄自从应承吴大夫跟他学医后,吴大夫变得更加精神矍铄,每日里都要花几个时辰亲自教导沈湄。他的传授不是苦口婆心的一遍遍讲,也不是随便丢下一本医书,让沈湄背诵医理。
他的教学堪称活灵活现,那就是让沈湄随在自己身侧,甭管是号脉、开方、采药、配药,他都亲自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沈湄。
这天是单日,吴大夫坐堂会诊的日子,慕名而来的患者相继而至。
迎面而来一位中年男子,脑满肠肥,一身华贵的丝绸衣衫,只是双目红肿,口角糜烂,此时正用两只肥胖的手捂着腮帮子,哎呦哎呦的叫唤着:“吴大夫,救命呀!救命呀!可要了我的老命了,牙痛得厉害,咝,咝……”
吴大夫搭眼一瞧,模了模脉,捻着一缕白须,悠悠说道:“要好药还是普通药?”
中年男子捂着嘴巴,咝咝的急道:“好药,最好的药,最贵的药,老爷我有的是银子。”
吴大夫漠然一笑,挥毫间写就一张药方,大手一伸:“最好的药,一百两银子。”
中年男子满脸堆笑,忙不迭的把银子送到了吴大夫手中,嘴角张扬的离去了。
沈湄留心看了一眼药方,见纸上赫然写着黄连、黄柏、大黄等药材,竟都是最普通不过的。
接下来问诊的是一位书生模样的人,一身青色的棉布衣衫,双手按着肚子,后背微微弓着,一进来就对吴大夫躬身行礼:“小生见过大夫,近来总是胃痛的厉害,还望大夫妙手施救。”
吴大夫观察了一下书生,模了模脉,捻着一缕白须,语重心长道:“无妨,饮食不周所致,读书虽然重要,但一日三餐不可费,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支撑,怎么能博取一个好功名呢?我给开几服养胃的药,记得按时服用。”
书生忍着疼痛,依旧彬彬有礼道:“多谢大夫,小生谨记教诲。”
吴大夫微微一笑,又是挥毫间写就一张药方,淡然说道:“十两银子。”
书生不卑不亢的交完银子,再次躬身行礼,转身离去。
沈湄又留心看了一眼药方,见纸上写着茯苓、黄芪、白术、甘草、大枣等,药材和价值对等。
再接下来问诊的是一位老态龙钟的婆婆,一身布满破洞看不出颜色的衣衫,眼神浑浊的望着药铺,徘徊了很久都不敢进来,还是吴大夫楞把她拉进来的。婆婆浑身颤着,甚是拘谨。
吴大夫倒是异于往常的热情,拉着婆婆的手,关切的问道:“婆婆,您那里不舒服啊?”
婆婆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双手紧握住吴大夫,仿若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絮絮说道:“救苦救难的菩萨呀,俺可遇到好心人了!好大夫,不是俺,是俺家老头儿,自入冬以来,身板一天不如一天,现下走两步道就开始喘,上气不接下气的……俺寻思带着他看看大夫,他又死犟死犟的,比牛还犟,说啥都不来,也怪俺家穷,没有个银子抓药。”
婆婆抹着眼泪,脸上沟沟壑壑的皱纹挤到一起,仿若一颗饱经风雨打击的老树。
吴大夫听完不语,又是挥毫间写就一张药方,另外又写了一张条子,双手一起递到婆婆手中:“婆婆,拿去抓药吧,这些都是寻常药,不收您的银子。”
婆婆对吴大夫千恩万谢了一番,佝偻着身子蹒跚着走了。
沈湄照样留心看了一眼药方,见纸上赫然写着人参、鹿茸、川贝母、枇杷叶、虫草等一系列名贵药材。
……
……
求医问药的患者一个接一个,吴大夫总能对症下药,不但让他们的身体药到病除,更让每个人的心灵得到疗愈。
每一个来过杏林堂的病人,只要见过了吴大夫,药还没吃,病就好了一半。
……
……
一整天下来,沈湄若有所思,她恍恍惚惚明白了“治人先得治心”的道理,人只有心灵愉悦了,一切才会真正愉悦起来。
这点远远要比“因人而异”“因财而异”要重要的多。
吴大夫如果知道沈湄在一天之内便悟透了这个道理,估计该捻着一缕胡须,偷着乐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