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准备好吃食,便回到原地等着杨昭的马车,过了一会,杨昭便赶回来,说一切已经准备好了。到了袁州府先去了府衙报道,领了府衙发放的考引也就是准考证,众人才就近找了家客栈住下。
府试的考试科目分为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共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众所周知,江西是科举大省,府试当然要比县试更加的正规,考场设立在府学的后街,由廊道、考房、和考生宿房组成。同时也比县试要严格一些,这次考试除考引外,考生任何东西都不准带入考场,笔、墨、纸张等都由考场提供。
头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策论则需考两天,过夜的棉被也由考场提供,考生与考生之间都被隔开,各占一席之地。
第一场考的是贴经,要求通三经以上,通五经者为上上,其中《孝经》和《论语》为必选项。大经可以选一个,也就是《礼记》和《左传》。一定要按指定段落默写,这一方面即可考记忆,又可考书法。
卯时一刻,李知府宣布弘治十八年袁州府试开始,命令考场开门,数千名考生依次接受初查,鱼贯进场,在四名执灯小童的带领下分别进入四个考场,又在门口再次接受军士的搜身检查后方才最后进入考场。
刘言是第一次来到袁州府参加府试,对这一切有些好奇,考第一场时看到有人送来饭食和清水,还是惊奇了一番,入场之前张之远已经告诉他在府试里一天可以休息三次,有人会按时送来吃食,要入厕的,也有人专门引导并监视。
按考引寻到自己的位子坐下后,刘言看了看四周,发觉自己的位置还算不错,不远处坐着严嵩,严嵩看到刘言笑了笑,进入考场后考生是禁止互相说话的。刘言也回以微笑。
杨昭有些倒霉,坐在最前面,就在李知府的眼皮子底下,不久之后李知府走到前面,也不啰嗦,宣布考试开始,命人发下试卷,开始答题。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看着手中的考题刘言有些发愣,此句出自《诗经·大雅·仰之》篇。可是不应该这么简单啊,想来想去有些模不着头脑,正要落笔时心中一动,突然想起在孝经中也引用过此话,心中更是生疑,仔细揣摩,如果按诗经回答越想越觉得是陷阱,便又把比放下,仔细的重新看着考题。
又想起昨晚听人说起这个新到任的李知府是个大孝子,遂有了主意,提笔在稿纸上写下:“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初始有些生涩,到后来便越写越顺。
一口气写到“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写完之后又检查一遍,并没有发现错字,便抄写在试卷上。
吹干墨迹,再从头默读一遍,觉得机调圆熟,赏心悦目后,才长舒口气,坐直了伸伸腰,看看四周早已有人交卷离开,杨昭已经不见人影,严嵩还在默默的写着,刘言对着严嵩的侧脸笑了笑,起身交卷。
捧着试卷上前,就见府尊大人站在正堂之前,头戴金顶乌纱,面容白皙、相貌清奇,双目小而炯炯有神,刘言上前把试卷交给府尊大人,便转身回去收拾东西,正要走出考场眼角瞄到了府尊大人正在看他的试卷,边看还边点了点头,这一幕让刘言心中大定。
走出考场,就见杨昭蹲在不远处,刘言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什么时候交的试卷?我怎么没看到你出来?你怎么了?”
杨昭回过头看清是他,笑笑叹了口气说道:“早都出来了,唉,县试本来就是垫底的,这次府试可能过不去了,放心吧,我没事。我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刘言看看他的神色,觉得真没有什么,也就随他去了,过了一会严嵩出来看到他们两人,笑着对他们说道:“走,走,我请二位贤弟吃酒,二位贤弟可要赏光啊。”说完严嵩便拉着两人进了附近的酒楼。
鸳鸯楼,是这个酒楼的名字,不是青楼妓院,只是普普通通的饭馆,看着这个名字,刘言很是无语。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了《水浒》,想起了武松。心里想着水浒传这个书应该已经问世了才对。难道这家老板没看过,怎么起了这个名字?
进了鸳鸯楼上了二楼,三人临窗而坐,严嵩吩咐小二,做几道拿手好菜,再上一壶好酒,待小二下去后。杨昭忙问严嵩:“惟中兄,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
严嵩告诉二人,这府试试题他发挥出色,有八分把握过关,所以心中欢喜,请两人吃酒。又问他们两人考的如何,听完刘言说此次府试通过有些把握,也就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刘言又说起杨昭可能这次的府试不能通过,严嵩除了有些惋惜三人不能一同参加院试外,还好好安慰了下杨昭。
三人谈论此次府试,严嵩与刘言又叫小二准备纸笔,把此次试卷默写下来,两人相互印证,看到对方的都是以孝经为根本,相视一笑。
“你们笑什么呢?”杨昭一边吃着鸡腿,一边问道。
严嵩笑了笑把两人猜测告诉了杨昭,杨昭听后,有些咂舌的说道:“这府尊大老爷挺阴啊?居然这么干。”
刘言笑笑点了点头,三人酒足饭饱,回到客栈,刘言回到房间,让小二准备热水洗澡,洗漱完毕,看了一会书后便上床早早的休息去了。因为明日还有第二场考试。
第二天的杂文考试,平平无奇,只是府尊大人有公事要处理,将考试时间推迟了一个时辰,到了辰时,才打开考场的大门,这一举动引来众学子的不满。响起一阵叽叽喳喳声。
府尊大人大怒喝道:“再有喧哗者,杖二十逐出场去!”
这下所有人都老实了,一句话也不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