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无痕 第142章 且行且珍惜

作者 : 风舞红叶

这审查的还挺仔细,陆枫淡淡的道:“不喝的。”阿飞连续发问后,陆枫也礼尚往来,询问道:“听张阳说你家离这里挺远的,是个小山村,坐车需要不少时间啊!”

“是啊,我每星期休息时就回家去看看,是本地的一个小镇。”阿飞报出了那个镇名,陆枫哦了一声道:“那地方我小学春游时去过,那里有个叫白水冲的小瀑布,挺好玩的。对了,你还有个妹妹吧!”如果是父母安排相亲,一般已是打听清河对方底细和家境,而通过朋友介绍对象,许多东西就需要自己去询问了解,看彼此是否适合。

“她还在读书,也快毕业了。你在宾馆里工作多久了?”阿飞笑吟吟的问。

“我高中一毕业,就进这个宾馆了,快六年了,因为这宾馆也算是属于电信下一个三产行业吧,所以爸通过关系把我介绍时这里了。刚进时没什么技术,于是我报了成人高考,在电大里读了三年计算机专业,现在也算是派上点用场。”陆枫停顿了会,转而问道:“你为何选择宾馆这个服务性行业,我觉得没什么发展前途。”

“我学得就是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到这里工作了。服务行业的确是比较苦,逢年过节都没得休息,”回完没多久,阿飞的手机又响了,还真是大忙人啊,一会功夫就两个电话,真是影响相亲的发挥状态。

这时张阳见聊得差不多了,就起身对阿飞道:“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有空下次聊!”两人下了楼,路上张阳问他相亲的感受,仅凭一面之见实在是不好说,但从谈话中得知,阿飞家离这里挺远的,父母又没什么老保,还有个妹妹,负担挺重的。

这些必需要考虑的问题,毕竟结婚生子后,所要的开销会很大,对于微薄薪水的我们来说,是一笔很重的负担。我哥家上次请月子保姆都要二千元以上,除却日常开销,光女乃粉钱每月就要千元以上。幸好哥找了个既有钱又有钱的丈人,光送来的女乃粉就够吃的了。

通过相亲这种方式,多半得靠物质基础来支撑。当然如果是自由恋爱,那么爱上了就爱上了,也不会太在乎对方的经济基础。张阳听了后,开解道:“路途远倒没什么关系,以后嫁到这儿还不是一样。妹妹呢,以后照顾父母的时候可分担不少,你们再多了解一下吧!”

陆枫不愿违了好友的一番好意,没有一下拒绝,只是回说那就再谈谈吧!是谁说过,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而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于你我,恰是如此。

银白的月光洒在水泥路上,陆枫迎着萧瑟的夜风,想起前些天父亲对他说,你和刘梦玲谈得如何了,如果你觉得不错,就早点定下来吧,省得我们放心不下。父亲的神态很严肃,如暮冬的寒气般森严,好多年没见过这种表情了。

母亲也在旁语重心长地道,要不等刘梦玲有空,你请她来我家吃个饭。刘梦玲这孩子勤劳能干,家里条件又挺好,是独生女,又刚买了一套新房子,你就早点订下来吧!那我们也放心了,

是啊,独生女意味着可以继承家业,这是像他这样的工作两世也挣不来的钱,保证了有一个稳定的物质基础。在双亲殷殷的期盼下,陆枫无从抗拒,只好拨通了刘梦玲的手机,告诉了父母想请她在家吃饭的想法。

刘梦玲心头一震,原本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想了解你,但你很少给我机会,把我隔离在你的心门之外,每每的都让我去猜测,我太累了,不想再去猜了。本来想等你先提出分手的,但你一直再拖,一直在犹豫,那就让我提出来吧。

她沉默了会,淡淡地道:“很久没和你联系了,自从上次出去后,都没怎么联系了,大家都很忙,你连一个电话都没打给我过,以前在联系的时候,大多数也是我打你电话的,我觉得这种习惯并不是很好,至少对追女孩子来说。也许我并不是你要追的人,所以你这样,那倒是无可厚非了。吃饭还是不必了,还是谢谢你!”

陆枫面色微变,心中充满了愧疚道:“我知道你对我的一片苦心,很多次都让我感动不已。当我和别的女孩子相亲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你的好来。那时我好希望能尝尝你亲手烧的饭菜,想到能和你一起看青山湖光、细水长流,想有种家的感觉。”

“这样吧,这周末晚上你有空的话,能陪我好好谈谈吗,对于我都市太嚣喧,就去龙泉山吧,因为我喜欢山里的宁静,犹如自己真实的心境,也许你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爱的人或爱你的人,但还是想和你好好聊聊以后的人生,或许这是最后一次,但我还是希望这会是新的开始,让你从此不会觉得累,至少让彼此不会觉得遗憾。”

他颤抖的声音,让刘梦玲的心海深处剧烈的震荡了一下,轻咬着下唇,默然同意了。一路走来,我们在跌跌撞撞中学会了坚强;在起起落落中学会了安然;在繁华落寞中学会了面对;渐渐明白,有些路,要用脚去走;有些路,要用心去走。

与刘梦玲相约的那晚,风呼啸着抖落一地的残叶,他就定定地站在那里,心绪凌乱,随风乱舞。文字首发。恍然间,电大老师讲的那堂课又重重袭来,今天我们来说说鲁迅与朱安:这是一段孤独绝望的婚姻。

1906年,远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在母亲的反复催促下,终于不很情愿的启程回国。母亲想让鲁迅回家完婚,鲁迅回答说,让姑娘另嫁人为好。但母亲却来电假报说:母病速归。回家后的第二天,婚礼便如约举行,在此之前鲁迅从未见过这个姑娘,她就是朱安,比鲁迅大三岁。

那个时代,许多进步青年遇到包办婚姻,会义无所顾地选择与家庭决裂,然而鲁迅没有,为了一个孝字,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伤心,就如红叶一样,默默忍受。或许有一天,在家庭的压力下,他也会如此。

婚礼的当天晚上,鲁迅彻夜未眠。朱安数次小心地说睡吧。鲁迅一个字也没有回答。第二天晚上鲁迅在母亲屋中,后半夜睡在母亲屋中的一张床上。第三天晚上鲁迅仍在母亲屋中。朱安在新房中独自作着各种各样的猜测,眼泪不停地流着,无名的痛苦使她不知所措。

鲁迅的痛苦无疑是绝望性的,这种痛苦影响了他今后的思想和生活,而朱安的痛苦绝不亚于鲁迅。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在这婚姻中,她从一开始就处于最为被动的地位。第四天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及几个朋友启程东渡日本,这一走就是三年。如果这样的婚姻终究还是痛苦,离开也是一种选择,为了逃避现实的苦难。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风过无痕最新章节 | 风过无痕全文阅读 | 风过无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