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关志义的话,吕元凯为难的说道:“三郎,那突厥人入寇的事儿,恐怕就不好写了吧?”
文华说道:“突厥人入寇,这不能写吧!?……”
关志义看着文华还有继续说的趋势,连忙打断他的话。大声说道:“某明白文明府的意思。暂时大唐和突厥和平相处,两者之前的事,就不好再说了。可是事情并非如此,大唐和突厥都不会忘记此事,问题必将有解决的一天。突厥人是如何侵略大唐的?这真实的事情,应该让所有的大唐人都知道。只有知道了突厥人的凶残,大唐的百姓才能及早领悟到‘只有反抗才能保住家园’。”
文华有些迟疑的说道:“可是这事情也麻烦啊!突厥人凶残倒可以写,问题是要表现他们的凶残,不就显得我大唐军队的无能了吗?要是大唐军队神勇,不就让人觉得敌人不堪一击,也无法表现出突厥人的凶残呀?”
关志义说道:“简单!实事求是。战争双方激战的事儿,我们不去写,只写一些百姓的所见所闻。比如:张三的老父亲七八十岁了,竟然被突厥人残忍的打死了。王家庄的小丫头,不但被突厥人给糟蹋了,最后还没有活下来等等。凡是发生在武功的悲剧,我们都真实的记录下了。不用去表现军队的神勇,不用去管杀了多少突厥人。我们只关注,他们如何对我们的百姓滴。”
“好。某就上奏朝廷,看阁老们和陛下是否同意。”文华说道。
想了想,关志义还是把书籍的舆论导向作用告诉了文华。并针对印刷书籍的限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最后他也交代了一下,自己印书作坊的安排。每个月的初一、初十、二十各印一次,每次都是不同的内容。
考虑到交通的限制,关志义把印的刊物定在武功及周边的咸阳、长安等城市。
书籍的内容他也安排好了,就是讲一些志怪小说和一些生活常识。
要是店小二、车夫等人有奇闻异事,他们也愿意收录。不过,让外人写稿,很多事儿要考虑。最关键的是考虑到这些刊物的服务对象,所有的内容必须让他们感兴趣。
不能够图印书者自己的爱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关志义的刊物,针对人群只能是士子或官吏。百姓、商人连字都不认识,他们会买刊物吗?就算一些贫穷的士子,也不会出这份钱。因此,关志义就拿他们感兴趣的才子佳人,风花雪月之类的故事出来。
有些小说中,一份报纸卖了多少多少钱?
有多少人在讨论主角的报纸?
实际上可能吗?
关志义可没有那么有自信。要按那些主角的做法,别说什么引导舆论方向,就连把东西销售出去都是一个大难题。
好在他印刷的东西不同,除了故事之外,就只有两种书。一个是启蒙用的看图识字,一是关于算术方面的简易数学。这些新式的书籍就是方便初学者,让他们快速的识字和计算。对于那些希望自己成才的人来说,这些才是他们需要的。
大唐盛行的那些经典书籍,关志义不打算印。
儒家在大唐根深蒂固,有一家独大的趋势了。士子们又是喜欢咬文嚼字的,稍微不小心就会惹上麻烦。
说起那些儒家的典籍,士子们大多都倒背如流。你少了一个字或错了一个字,他们都能轻松的给找出来。当时候,一个错印儒家经典的大帽子就会扣下来,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不如不去接触。
道教和佛教的典籍更不用说了,绝对不能参与。
那些东西的确有人信,要是你敢反驳的话,有人会找你拼命的。
文华说道:“关三郎,你还是把心思用在学业上吧!你看看,这几本书的内容。要么讲奇闻异事,要么是太基础的东西,对你没有帮助的。不过,这个看图识字到时特别适合初学儒学的童子,只是这些画能印出来吗?”
关志义说道:“没有问题,这些都能印出来,第一本一定会让文明府过目的。某等,先行告退了。”
文华随即上报朝廷,谈论该如何应对印书的事情。
关志义三人也踏上回家的路。
王杰锋在路上对关志义说:“三郎,某就不明白,你拉着某跑这一趟为了什么?”
“把契约收好。二郎、九郎你们抽空回去一趟,这契约一定要让你们家主过目。要是有什么问题,要尽早解决,不要印书作坊运行起了,再说三道四的。”关志义说道。
吕元凯问道:“三郎,某就不明白,你凭什么断定印书作坊能找钱?”
关志义笑道:“这你们就不明白了吧!我们自己印的书不多。可是知道我们印书作坊后,有些人会主动找上门来。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意才能红火起来。你说,陛下的那些学校,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书籍?都没有吧!知道我们能够印书之后,那些富家子弟不愿意抄书的,还是那些功勋子弟,他们都乐意照顾我们的生意的。而且这不是经商,是在传播孔孟之道。”
王杰锋说道:“三郎,不是说好了,每次印刷都要让文明府查阅的吗?”
“当然,每次从作坊出来的书到要让县衙检查,要是生意好的话,某会建议文明府专门派人在作坊出口驻扎。你说,那些道家的居士,佛家的高僧需要经典,某能不帮他们印吗?儒学大师有自己的书籍要印,某等也要帮忙,只是要让文明府知道而已。”关志义说道。
王杰锋因为要在关家训练,就直接派小厮把契约带回王家,并让小厮告诉他父亲,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直接关家来。他要训练,就不回去了。
不过,关志义认为王杰锋是耍混。
他在关家磨练武艺,他们父母要是不同意的话,难免担心儿子练习武艺的事情泡汤。这样就算他们心有不满,也只能忍了。更何况王杰锋让他们到关家,他们好意思来吗?
吕元凯把他写好的常用字交给关志义,并把他整理的故事也一并交出来。他要回去专心研读诗书,他才不会像关志义那样放弃科考呢?
关志义把关世杰找来,让他负责排版……
“三郎,某不识字啊!”关世杰无奈的说道。
把关世杰拉倒一边,关志义低声说道:“你是个聪明人,某又信得过,这个事情当然要交给你了。不识字好啊!你识字了,某害担心你去考虑书的内容,不能专心排版呢?你如此这般……”
关志义把前世的知识结合他自己的一些想法,搞出一个特别的活字分类法。
字库里面的活字都根据结构分类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然后每一类有根据特点细分,比如上下结构,看上面部分怎么写的,就如同后世的部首查字法。
当然,因为字是反着刻的,与字的正写方式不同,就算关世杰熟悉了这些结构,他也不知道写的什么内容。因此,关志义还设定最后一个岗位,就是校对。
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要求识字,但是他们必须是细心的人。要求送进去的样本和出来的一模一样。
因为关志义对其他人不放心,关世杰并没有告诉他们是做什么。只是让他们从筐子里找到相同的图案,然后一个个按要求排列起来。这个技巧,可比北宋的活字印刷先进多了。
当初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印刷术还是受到工匠文化水平过低的限制,无法大力发展起来。
有了关志义这套办法,就算不识字的人,也能轻松的搞定排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