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上门、看期、送期单、迎亲、一直到上了花轿,琪姐儿觉得,这一段时间,过得太快。
二十岁这年,琪姐儿嫁入了王家,由姑娘,变成了媳妇!
称呼上,人们都叫她王三嫂,晚辈就叫王三娘。
上有婆婆,两个兄长,大嫂早逝,留下一个儿子;二哥二嫂,下面,还有一个四弟,高高大大的四兄弟,站在面前,很有压力。
“其实,我们家人口也简单,佃了一些地,兄弟几个都有手艺,你进了家门,以后,做饭就由你们两妯娌轮流承担了”老人婆肖氏,六十来岁,人瘦小,但精神气很好。三朝回门后,直接安排活计。
“李妹子,这祖根是你大哥的独子,你大嫂走得早,以后,这些当叔娘的,就看顾着点”拉过面前六岁的小孙儿,朝三媳妇道“来,叫三娘,以后要多听三娘的话”二媳妇是个老实的,这三媳妇,一看就是精明能干的,能让她多照应点,也是这孩子的福份!
“三娘”鼻涕孩抬起衣袖,在鼻子上横起一擦,一道深深的印象烙在了脸上。
琪姐儿,噢,是王三娘,又或者,叫李氏的,这会儿看得惊涛骇浪。
“呀,可不能这样擦,来,三娘带你去洗一洗。”牵了他的小手,到天井边,舀了水,扯张帕子,细细的给擦干净了。
这媳妇,当真是个好的。肖氏看着,满意点头,心里,总算是放下了不少。接下来,就该是谈老四的事了。
老三媳妇煮茶饭,待人接物,都称得上是绝。
看老三进出门,脸上的笑脸也越来越多,这孩子,找到了合心意的。
只希望,老四也有那么好运。
马家女,是幺女,人也高大,就是娇养了一点,上头三个哥哥,一个独女,算起来,和老四一样的好命。有事都有哥哥们顶着,没经历过事,也就不会处理。老的说什么,就是什么。罢了,姻缘天注定,就她吧。
一年要抬两个媳妇回来。先前的家财都给了老三了。这会儿肖氏头都大了。这过礼拿什么去过。
“娘,我屋子里还有两匹布可以添进去”太寒碜了,谁家面子都不好过。
“好,就算娘借你的!”还不还,是另一回事,但,拿了三媳妇嫁妆去迎四媳妇,这面子,她有些丢不起。
不过,添了两匹布的过礼礼单,面子里子都有了。
“总算是四个都成家了,也了了我的心愿了!”冬月里,肖氏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两年时间里,家里的媳妇都娶齐了,她,也可以甩手享福了。
“你们轮流煮饭,开伙的人挤一挤也就一桌人,时不时的,我们要出门做工,特别是年节前,所以,活儿不算太重。只是挑水难了些,古井里的水不好拉上来。以后,轮到你煮饭时,我每天早上起来就给你挑满一缸,也够用一天了!”丈夫的体贴,不仅在言语上,更在生活小事中。
对此,王三娘很受用。
阿爹看过的人,果然错不了!
这个家,没有自己的地,一个大族,人情客往却多。
“李妹子,过两天,你跟我一起去幺房走人福吧,幺房的老三办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