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b。新)明末命运之抉择:更新时间:24——723:4:3。看到这里,整个队伍乱哄哄的,杨昭大声吼道:各位兄弟,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流寇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喜欢故弄玄虚,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b.新
两位长官,你们说说,下一步我军将如何处置?692262
杨展叹息道:各位,瑞王住在重庆,瑞王是什么人?皇帝的亲叔叔,如今皇帝已经殉国,将来朝廷还需要瑞王来组织大事,总兵大人为了保卫瑞王,决定留下精锐断后,我铜锣峡大军回援重庆。
杨昭摇头道:将军,重庆城内现有2万大军,防守流寇绰绰有余。将军,若要保证城内的安全,应该留一支大军在城外,与城内形成倚角之势,就像当年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那样啊,使其不能专心攻城或者攻打城外善哉。
杨展看着杨昭,摇摇头道:轩轾,这种话就不要说了,行军打仗,怎么可能舍弃重庆这样的坚城,到野外与流寇周旋的。
轩轾,你知道不,重庆三面环水,地形异常险峻,张献忠想在短期内攻陷重庆,比登天还难啊。
看杨展如此执著,杨昭也不言语,看着杨展,询问道:参将既然如此说,那么我等当然追随将军鞍前马后?
先看了一眼杨昭,然后叹息一声看了看旁边的赵远涛,杨展迟疑半响,说道:各位,大西军顺流而下夹击我水寨的消息早晚将传遍全军,我想留下两局人马驻防莲花背,为大军断后,掩护大军撤退。
大家都知道,我营有3千人马,再加上水军4千余人,断后人马除保证我营突围之外,还需要掩护水寨弟兄撤退。
各位百总,你们有谁愿意担当这个重任?
听杨展如此一说,众人大怔,另外三个好像约好了似的,大家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却一步,如此杨昭就像主动请缨似的站在正中间。
杨展虽然看出情形,但也只有揣着明白装糊涂道:轩轾真乃智勇双全的勇将,主动为大军断后,真是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啊。
轩轾,你说说,你如何断后呢?
杨昭扭头看了看身侧三个人,看到众人脸上露出一丝邪恶的笑容,想到你们既然做的出初一,不要怪老子做出十五,你们下面不是各个小旗的鸟铳部队,想到这里,杨昭有了主意,说道:参将,昨日一战,卑职自认为自己最擅长使用鸟铳部众,若要不辱使命,希望参将允诺属下将我们司所有鸟铳手集中起来归卑职调遣,若将军能满足这一点,卑职就方愿意断后。
看杨昭要打自己手下那帮鸟铳手的主意,前局百总赵元涛连连摇头道:参将,这可不行,我大明军队那可是有定制的,若是将鸟铳手划拨给你,那不是打乱我大明军队建制。
参将,这可不行啊。
杨昭笑着说道:各位百总,大家都知道我杨昭一个文弱秀才,若是手中没有鸟铳,就像大将手中没有弓箭,难为大军断后。
参将,千总,既然各位百总不愿意将鸟铳手拨付给卑职,卑职定难完成断后任务啊。
听到杨昭不想断后,中局百总张先华那可不干,抱拳道:参将,千总,唐轩轾既然甘愿为大军断后,将鸟铳手拨付给他就是了,免得到时候大家伤了和气,大家说是不是?
杨百总,若只是你们右局断后的话,我宁愿将我局的鸟铳手交付给你。
形势非常明显,断后那可是九死一生,若不需要自己断后,不要说一小旗的鸟铳手,就是将他亲老子送给杨昭,也是心甘情愿的,现在听张先华提起,大家恍然大悟。
杨昭可没有这么容易打发,笑道:三位百总,这可不行,参将、千总是说2局人马断后,两局人马那可是个小旗,现在你们现在才给我3个小旗,这可不行。
你们三位百总命精贵,不愿意断后,这没有什么,但除了鸟铳手之外,你们每个局还要留给老子2个小旗的兵勇,如果不这样,你们来断后?
想到这里,张先华等人内心那份心痛可想而知,虽然如此,但没有办法,只得一个劲央告杨展、余朝宗两位将军。
杨展见杨昭不但讨了3个小旗的鸟铳手,而且还要讨6个小旗的步兵,断后那几乎是九死一生,能少死一个算一个,当即让杨昭选,或者留下2局人马,或者从其他局调3个小旗鸟铳手,3个小旗步兵。
没有办法,杨昭只好让王畅、刘豹、杨成从另外三局各抽调旗步兵来加强自身力量,而自己则聚拢四旗鸟铳手准备训练。
或者看到被挑中各旗官兵不满情绪,大家内心颇为忐忑,杨展为了鼓舞士气,大声说道:杨昭,你部断后,大家士气不怎么高,你说说,这怎么办呢?
杨昭笑了笑,看着身边的杨展道:参将,卑职认为,兄弟们被迫留下,心生冤意在所难免,要提高兄弟们士气,除了赏赐,除了看得见的赏赐之外,没有其他方法了。
杨展看了看杨昭,与余朝宗低语数声后,看到杨昭已经集合部众,亲自宣布:各位,杨百总请命断后,忠勇可嘉。
各位兄弟景从杨百总之后,保证我营弟兄安全,在这里,我杨展代营中兄弟谢谢大家了。
各位,为了表彰大家勇于任事,为我大军断后,本参将决定,现在委任杨昭为把总,尔等顺利归建之后,本参将将根据众人军功,再为兄弟们请功,兄弟们你们说好不好?
众人大喜,特别是杨昭原来那局人马,大家一个个喜笑颜开。流寇也是人,别看流寇现在风头正健,昨天不是被大家打得落花流水,到最后不敢再行侵犯吗?
杨昭接过把总印绶,看到全局(百人队)士气大振,内心一喜,但考虑到大家不熟悉,当即走到众人前面,或者帮他们整理了一下盔甲,或者帮他们摆正了一下弓箭之后,重新回到前台。
明末命运之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