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b。更新)明末命运之抉择32:更新时间:24-2-99::3。杨昭关注这些,而董克治完全不一样。小……更
寨子顶一战最后虽然惨胜,但义军前前后后伤亡两千多人,这些人的后事他不会不管,咬着牙,战死者每人发放两白银,这可足足两万多两白银啊。6922642
流寇遭到如此惨败,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自己董家湾保不住了,那些家丁、仆人、丫鬟必须遣散,虽然他家大业大,但募集军队需要钱,现在遣散军队也需要钱,怎么办,只有卖地卖房子,变卖家产,毁家纾难,如此才募集到3万两白银,发给众人。
这天杨昭巡视城门一圈之后,早早的回到旧县衙,看见刘老太搭了一把椅子坐在县衙前面,双眼正迷茫的看着忠义祠,看见杨昭走近后,叹息道:兴民众苦,亡民众苦啊。想不到三百年后,这个钓鱼城又将血流成河啊。
杨昭尴尬的笑了笑,凑近道:伯母,王坚、张钰两位将军独守钓鱼城,功在千秋,但伯母,你知道他们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吗?
刘老太摇摇头,说道:你不要乱说哦,两位将军那是天上星宿下凡,能有什么不足?
由于千总任命书还没有下来,再加上杨昭已经委任了四个人担任把总,如此大家见了杨昭,就改称将军,避免尴尬。
杨昭拿了一个凳子坐下道:哎,我们汉族,做任何事情都是守。你看吧,杨六郎是守三关,王坚、张钰两位将军是守钓鱼城,戚武毅守卫三边,就是董兄也是守祖宗家业。
伯母,你说说,除了守之外,我们还能做一点什么?我们能不能不守,而是去攻,就像岳武穆那样去攻,去收复二京,迎回二圣?
三人茫然的摇摇头,旁边的董嫣妮笑道:你啊,满脑子奇怪想法,你若是守住钓鱼城,我们就知足了。
杨昭正准备解释,突然远处扬起一阵灰尘,定睛一看,正是杨昭派往巡抚衙门的信使与一名穿着红袍的大明官员。
杨昭整理了一下衣冠,内心琢磨道:在七月十七号自己就派出信使携带书信前往拜见巡抚龙文光,拜见总兵刘佳印,到现在十天过去了,怎么现在才有音讯。
派来的官员叫做刘世铉(本来是永川人,起兵抗击张献忠,被杀)武生出生,现在在总兵刘佳印帐下听用,大家见礼之后,刘世铉向杨昭一揖道:龙巡抚与总兵刘佳印正率兵驰援成都,在大英县的时候听说将军大败流寇,斩获颇多,甚为高兴。
龙巡抚说中这钓鱼城扼三江之要津,阻流寇北患之咽喉,将军大败流寇,功勋卓著。所请除了一一获准之外,特委将军为千总,归总兵刘佳印所辖。
这次除了委任将军所提出的镇抚、百总人选之外,巡抚大人,总兵大人还特的委任卑职为镇抚,在军中听用。
听到自己升官了,随同赶来的众人喜形于色,一个个大笑不已。有的接过所授印绶,连连惊叹不已。
杨昭表面上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内心则认为理所当然,在乱世有枪就是娘,自己目前收编了千余人马,兵强马壮,连挫强敌这些上官招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横加阻拦呢?
再说了,张献忠两天之内占领重庆,整个四川大明官军支离破碎,兵马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四川巡抚的龙文光对送上门的不可能无动于衷。
为了证实这一点,杨昭试探道:刘镇抚,小将给巡抚大人写了两份公文,不知道第一份公文巡抚大人看了没有?
刘世铉眼中闪过一丝茫然,哈哈笑了笑后,回答龙文光看是看了,只因为军务繁忙,还来不及回信,第二道公文就来了。
试出结果后,杨昭连连点头,笑道:自己一个个小小的把总,千总过去就忙得头晕脑胀,何况巡抚大人他?现在可好,有刘世铉、董克治两位镇抚帮助自己,如此自己肩上压力顿然减轻不少。
众人大笑,刘世铉递过一个信函道:杨千总,如今大西军正在围攻成都,刘总兵有一封信函给你,请千总大人过目。
杨昭接过来看了看,询问道:刘总兵要本千总率军驰援成都,但刘镇抚你也看到,这钓鱼城扼守三江要津,也是战略要地啊。
刘世铉揩了楷脸上的汗珠道:是啊,千总。但临出发之前,巡抚大人、总兵大人千叮万嘱,这钓鱼城虽然重要,但与全川比较起来,那就不重要了。
张献忠正率领水陆大军四十余万攻打成都,在重庆保卫战之后,我们四川再无什么劲旅了啊。将军屡破强敌,战功显赫,更应该协助巡抚大人、总兵大人守住成都城啊。
杨昭嘿嘿一笑,内心琢磨,这几年天灾不断,新任四川巡抚龙文光多番筹集,才凑集3千兵马,对外号称两万,与总兵刘佳印驰援成都。
现在看到老子号称手中有2局人马,当然眼馋,后台前任巡抚陈士奇已经战死,参将杨展下落不明,对这种毫无背景的,当然要攥到手中。
千算万算,龙文光没有算准我的心理,我也想在流寇大兵汇合之前撤离钓鱼城,现在正没有寻到一个正当理由。
杨昭内心正在盘算,另一个镇抚董克治则不这么想,他起兵反抗流寇,主要是为了保卫家乡,现在若是要大家离开合州,不但他内心不愿意,很多慕名而来的也心有想法。
听刘世铉一开口就要调离钓鱼城,董克治摇头道:不妥,完全不妥。这钓鱼城扼守三江之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当日王坚、张钰两位将军守卫钓鱼城三十余年。今天怎么仅凭一纸调令轻易放弃呢?
看到董克治不干,刘世铉站起来,连连摇头道:董镇抚,这钓鱼城主要是防备川北之敌,若是流寇从川东、川南来犯,效果大打折扣。
当日王坚、张钰两位将军能守住钓鱼城,主要是因为重庆没有陷落,等到重庆陷落后,流寇从川东来犯之后,钓鱼城再也难以坚守了啊。
董克治颇不服气,瞪着刘世铉道:刘镇抚,我是本地人,听祖辈谈起,是因为内有叛徒作乱,再加上守城大将王立意志不坚定,如此才降了元朝。
刘世铉向众人一揖后说道:董镇抚,想那个王立也守卫钓鱼城数年,不全是你说的如此啊。重庆被蒙古攻占,钓鱼城成为一座孤城,补给全无,如此城池,即使王立不降,早晚也会被攻破啊。
董镇抚,听闻你被围寨子顶,若是杨千总不率兵救援,即使意志再坚定,即使吃野菜、野果度日,但若四肢没力,只有自杀殉国一途啊。
千总起兵以来,所用军需全靠四方豪绅接济,虽然与流寇交手时也有斩获,但必然粮饷不足,若城内没有粮饷,千总拿什么来守城?
被围寨子顶是董克治引以为耻的一战,现在听刘世铉那这个事情说事,董克治感到万分。
刘世铉根本不菲董克治反驳的机会,向杨昭一揖道:千总,这钓鱼城地形与重庆地形相差无二,都是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重庆城破乃千总耳闻目睹之事。敢问千总,钓鱼城城池与那个重庆城池相比如何?守卫钓鱼城兵马与守卫重庆城兵马如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流寇仅仅用三天时间就攻破了更为险峻的重庆城,敢问千总,若流寇全力来攻,这钓鱼城你又能守住几日?
杨昭沉思片刻,摇头道:是啊,守城是要粮食啊。董镇抚,现在城中只有3担粮食,其中担还是借的你们董家的,能否向周围乡绅告急,保证大军粮食啊?
一说到粮食,董克治就感到脑袋大,这几年连年天灾不断,各地粮食歉收,城内这点粮食还是自己想方设法搞来的,现在杨昭一个劲索要粮食,那简直是一个无底洞。
2局兵马有千5百来人,再加上修缮城墙的,招募的一些铁匠、木匠,压榨梧桐果子,制作竹筒装桐油的,全军上下每天张口有2千人马,即使粗粮里面放点其他的东西,每天也需要2担粮食啊。
而周围乡绅最先热情颇高,但现在听闻流寇占领合州城,再加上看到这是一个无底洞后,大家叫苦不迭,有的甚至或明或暗的提起自己家中也无余粮。
想到这里,董克治嘴张了张,摇头道:千总,刘镇抚,我只是担心兄弟们不习惯,这2局兵马大多数是合州地界的,若是冒然离开钓鱼城,兄弟们可能反对啊。
刘世铉感到非常奇怪,怎么能够因为手下那帮弟兄反对而不出兵,当即显得非常激昂道:千总,董镇抚,军队是朝廷的军队,国家的军队,怎么因为反对而调兵呢?
众人无语,杨昭当即来到练兵场,击鼓升帐之后,先由刘世铉宣读巡抚龙文光、总兵刘佳印的任命书,整个战场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由董克治宣读总兵刘佳印的任命书,当听说让大家驰援成都,一些人颇为不舍,有的甚至公开质疑,为何要撤出钓鱼城,这可是三江交汇之处,不但地势险要,而且扼守交通要津。
在挑选兵丁的时候杨昭就避免招揽一些地痞流氓无赖,但因为各部来源各异,有溃军改编而来的,有土匪俘虏整编而来的,有当地豪强武装整编而来的,如此整支队伍纪律只是比其他明军稍稍好一点而已。
看到这里,杨昭颇为恼火道:我们是大明官军,就应该令行禁止,巡抚大人、总兵大人调兵既然有他们考虑的重点,我们这些兵丁服从就是。
再说了,形势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自从流寇占领合州城后,我们就粮饷紧缺,大家每天吃着掺沙的粗粮,这些我们都可以忍受,但在流寇围城后怎么办?难道要大家易子而食,还是准备怎么啦?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若是推三阻四,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兵丁。我意一决,将弃城北上,然后绕道驰援成都。
对身受重伤的,家中独子父母无人照料的,或者父子兄弟俱在军中的,可以向各个把总、百总提出申请,报本千总同意后可以发放路费后遣返。
若是胆敢私自当逃兵的,我认得你们,我腰中大刀认不得你,大家解散,各自准备,明天一早离开。
虽然不愿意随军,看杨昭还算人性,对重伤的,家里需要料理的都酌情处理,这可以说仁至义尽,听到这里,一些人也感到怪不好意思。
明末命运之抉择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