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地一家人 第36章

作者 : 莫洛者

刘天成闻言,心里很是没底,让他管着原先的六家人,他还有些信心,如今要管这么多人,却是不行,他知道自己不行,若是逞强接下,又怕万一一个不好,犯了东家的忌讳……东家可不是他原先以为的那样是个富些的农户而已,就那气势就能杀人!

是以也不敢强撑着揽事儿,“小……小人怕是不行,不过有个人大概能行!”

“哪个?”

“就是下头跪着的,手里抱着孩子的,大名叫刘五峰,他是个能干的……”

“可靠么?”郑钧打断了刘天成的话,接着问他,自己可不想接手这些事,阿瑶快要生了,他几乎不敢离院子超过一个时辰!

“可靠,小人与他自小一起长大,人品德行小人是知道的。”

别的不敢说,刘五峰他是知道的,最是个人品正直的,有本事的,要不是屋里媳妇病重,花光了积蓄,卖光了田地,也不可能带着孩子,一家子出来讨饭。

“敢打包票么?”

“敢!小人用自己的身价性命作保,他若敢有什么坏心思,小人拼了性命不要,也不能饶了他。”

话赶话,刘天成心里怕的不行,看着下头跪着的人群和最前头的刘五峰,心里有些恨恨的,你们最好好安生些,老子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给你们压上了。

郑钧厉目扫过刘天成,他心跳的厉害,脑子里更是空白一片,手都有些哆嗦了,郑钧才移开视线。

“嗯,那你叫他过来。”

刘天成松了一口气,马上应声,出了围墙,叫刘五峰进去说话,刘五峰深吸了口气,强自按耐住狂乱的心思,把孩子转头递给裹着被子,病怏怏的妻子,一声不响的跟着刘天成进了围墙。

一见郑钧倒头就拜,“小人刘五峰见过东家老爷!”这些礼数他也就在镇上见过几次,这次使出来就有些僵硬,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郑钧并不叫他起来,晾了他半刻钟,见他面上并无不满一类的表情,这才把刚才问刘天成的话又问了他一便。

刘五峰闻言,低头思索了一会才抬头看着郑钧,带着些自信说道,“我试试吧,尽量做到!”

郑钧也不在多言,让他站起来,一个纵身上了围墙,俯视着仍跪在地上的花子们,“你们来村里讨饭,村里人并未亏待,省出粮食活了各位,如今又上我门上来求助,我不会不管,见死不救,只是有两点,各位听好了,一万事听刘天成,刘五峰二人派遣,二老实的呆着不准生事,否者一律赶出去,生死不管!”

说完,朝刘五峰扫了一眼,径自回前院去了,既用了他们便要相信他们,而且,以自己多年练出来的眼光来看,这个刘五峰是个不错的。

刘五峰见郑钧说完走了,呆了呆,等到刘天成推了一把,才爬上刚刚郑钧站过的围墙,吩咐大家行事。

刘天成领着原本的六家从郑家院子背了粮食和石炭出来,刘五峰领着众人除了老弱之人在原来的六家人的炕上的窝棚里歇着外,其他人都跟着又打出四条炕来,硬硬的挤下了几十号人,还得了村里时不时的接济,勉强能得温饱不挨冻,谁还有力去计较别的事儿?是以冷得时候都挤在窝棚里,壮年轮流的去砍柴回来,在炕上烘干柴火,烧炕或者煮粥,雨雪停了便帮着郑家做些活计。

闹哄哄的直到三月份,天渐渐的暖和起来,花子们见粮食也渐渐的吃尽了,才陆续的找别的生计去了,最后只留了刘五峰和原先的六家人拆了几条火炕,忙忙碌碌的把地收拾出来,鱼塘那边挖好,一并连进水出水的沟渠也用青砖铺了,田地这边也收拾好了,下了种子,种上黄豆并瑶光提供的一斤葵花籽,修好后院的围墙,所有的活计干完了,才忙忙的返回家乡春种去了。

走的时候,郑钧按着人头,不论老幼,一人送了五个大钱给他们做路费,并他们吃剩下的粮食也一并让他们背了回去,最后一算账,整个春天开荒安置花子的费用竟然比当初买地的花的银子还多出二十多两,也不知当初存粮是精明还是傻了,瑶光忍着笑一个劲的安慰他,本来就是积德行善的事儿,不必在意赔赚。不过郑钧也没把那几十两的银子放在心上,这些银子他打猎赚回来并不费事,是以说说就丢开不去管它。

这期间,三月十二瑶光生下一个胖女圭女圭,孩子生的时候,瑶光痛的死去活来,生完了,瑶光忘了,郑钧却记住了,当时在房外听着瑶光撕裂的痛喊,白了脸,腿软的几乎站不住,当从产婆哪里得知生孩子,尤其是头生子跟闯鬼门关一般,吓得郑钧在瑶光的整个月子里时时的被噩梦吓醒。

月子里,郑钧更是老母鸡一般的聒噪,每日里都盯着瑶光的吃喝,除了喂女乃并不许瑶光多抱孩子,生怕她累着,这是老大夫在瑶光生产后交代的,月子里一定要歇好了,否者或累着,或着凉落了病根也是一辈子都治不好。

晚上等瑶光喝完了鸡汤,郑钧才抱着睡着了的孩儿,放在她身侧,自己坐在脚踏上与瑶光说些孩子吧唧嘴或在梦里咧嘴笑了之类的故事给瑶光听,生孩子有些伤了元气,瑶光并不能坚持太久,听着听着就迷糊了过去,郑钧止了话音,温柔的替她掖好被子,又瞧了瞧她身边的孩儿,在床下的短炕上躺下。

瑶光被拘在床上躺了整整一个月,才得下了地,到了能出去门外转转的已经是两个多月以后了,此时天气已经暖和过来,郑钧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在家陪了瑶光两个多月,跟着在郑家侍候月子的六婶不住嘴的夸赞郑钧懂得疼媳妇,村里的媳妇们也常跟着王氏和金鱼媳妇来郑家坐坐,是以,瑶光的月子坐的倒也不算太闷。

郑钧二十多岁了才得这么个儿子,又是珍爱万分的瑶光所生,自然的宝贝的不行,刚出生的小儿,除了吃便是睡,真正醒来的时候并不多,郑钧硬是看不厌,一天天的抱着,捧着,看着,嘴里还和瑶光夸着,凡是瑶光的,小儿的换洗衣裳,吃食喂饭,尿布屎布,郑钧都不假手他人,亲力亲为,倒闲着六婶只好做些饭食,给瑶光炖些鸡汤。孩子半个月大的时候,郑家的长子得了父亲冥思苦想,母亲献计献策后取的名字,郑瑞,取瑞雪兆丰年的意思,瑶光便小瑞小瑞的叫开了,只是小宝贝没什么被叫的自觉性,让初为父母的郑钧瑶光大感挫败,两人越挫越勇,直到孩儿满月了才对自己的名字有了稍稍的反应,原本红红的小儿也白胖起来,也学会了缠人,时时的要人抱着才行,除非睡熟的,否者一沾床边就哭,看得六婶直摇头,乐得小惠和妞妞每日里都来和郑钧抢着抱小宝宝。

有了孩子的日子也渐渐的忙碌了起来,一晃三年就过去了,郑家的鱼塘天生天养的除了自家吃的,每年也能卖出几百斤鱼去,那二十来亩地也在每年春种秋收时候过来帮忙的刘天成,刘五峰等人的操持下成了良田,当然的,郑家也不会亏待了他们去,只是有了他们的帮衬,郑钧着实省了不少功夫出来。

说起来当时的不得已,不忍心之下,郑钧费了些粮食和石炭救济了那些花子,之后的三年里,有十多个知道感恩的每年随了刘天成走两天的路来郑钧家里帮忙春种秋收。

郑钧虽从来不后悔当初拿粮食石炭救济那些人,也从没想过要他们回报些什么,只是当第一年秋天这些人风尘仆仆的赶来帮着收秋的时候,着实感动了一下,那张除了对着瑶光和小儿就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上也有了隐隐的动容。

瑶光要种的葵花头一年里竟然打了八百多斤的葵花籽,在娘家时候,一个偶然之下,从包着葵花籽被砸过的白布上竟然发现了油渍,也就留了心,当初的心思只为好玩,后来遭了算计,和郑钧落户新安村,得了八百多斤的葵花籽,才想起之前的曾经动过的心思,让郑钧拿出二十斤晒干的葵花籽拿去油坊榨油,竟然比花生油好吃还没有那股子浓郁的花生味,出油还多,二十斤的葵花籽竟得了七斤油,郑钧大喜,八百斤葵花籽除了给村里相熟的人家和来帮忙收秋的刘天成等一人半斤做种,自家留下二百斤榨油外都以一斤四十文的价格卖给了府城的干货店里,郑钧见种葵花籽竟比种粮食赚钱,跟瑶光商量之后,就把二十亩地里全种了葵花籽,至于榨油,还没得到广泛的认可前,是卖不出去的,除了知根知底的,没有几家敢炒菜用,是以郑家的葵花籽多是卖给府城的干货店里。

干菜倒是渐渐的做的少了,一来制作过程有些费事,二步骤简单,很容易学,价格也逐年的降了下来,郑家也就不再卖去了,每年只少少的晒了自家吃用。

新安村里自从学了冬天养鸡,卖鸡蛋,又翻修的猪圈,一家能多喂一头猪外又跟着郑家种了葵花籽,大家伙渐渐的富裕起来,来郑家帮忙的晋城人也跟着得了郑家的葵花籽,回去种了,有了些家底,慢慢的积攒下来,至少再遇上什么天灾*不用如之前那般背井离乡的讨饭度日了,这也许就是心存善念,知恩图报的好处吧。

郑家因着这些缘故和村里的来往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很值得一提的是,里正张大年听说了妞妞和小惠在瑶光的教导下,竟然能认上百个字,还会写,能背诵些三字经和诗句,于是动了心思,来郑家和郑钧商量了,求瑶光教教村里的孩子,不求别的,能识几个字不做那睁眼的瞎子便好,瑶光想了想便答应了,于是每年天气暖和的时候,瑶光就每日里抽出一两个时辰来教村里五六岁到十来岁的女圭女圭们认字,为此郑钧还专门在院子里找人打出几条长凳和长桌出来。

每年从三月底到秋后九月多,就在院子里,教他们些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还常常的教他们背写诗词,在瑶光的坚持小,村里的女孩们也一起跟着瑶光人几个字,学些针线。

村里虽然富裕了些,却也比不得城里能供得起孩子念书的人家,是以瑶光并不收任何的银钱财物,孩子们也并不用纸笔,只在各自的沙盘上练习瑶光每日教的一些字或三字经上的句子,每每下了学,便去郑家后院,帮着做些拔草,喂鸡之类的小活计,用以感谢瑶光的教导。

郑家的宝贝三岁的郑瑞也跟着师兄师姐们早早的跟着开了蒙,跟着娘亲学了不少字,小嘴里常常的背诵着瑶光教的诗句,小手里捏着根鹅毛管子,沾着墨汁,逮哪写哪,院子里的墙上常常留有他的墨宝。

瑶光每每要管都被六婶拦住,她手里随时拿块帕子,跟在小瑞**后面,只等着小瑞瑞写了,她负责在瑶光发现之前擦掉,只是哪里能够擦得干净,是以墙上常常的都是一团团的墨云。

瑶光每每假装生气,都被小儿嘻笑着逗乐了,跟着六婶一样不再管他在墙上涂画,是以郑家院子里的墙上常常的留着郑家小儿的墨宝大作,还好小儿怕郑钧,不敢在房里的墙上涂画。

说来好笑,小瑞刚出生时,郑钧宠他宠的恨不得夜里睡觉也抱着他,等大些了,常常的被瑶光逼着当恶人管教小儿,她自己好当个疼爱小儿的慈母,逼着逼着成了习惯,瑶光反倒怪郑钧管教太严,郑钧颇为无奈,苦笑连连,只是那眼神里的满足和欢喜却是明晃晃的露着。

郑家的日子过得安逸闲适宜,郑家小瑞五虚岁的这年元宵节,郑钧终于能带着瑶光母子在府城看看花灯了。

可怜瑶光虽生在京城豪族,奈何不受生母待见,或者说是被生母厌弃,是以长到十几岁除了偶尔去庄子上走走,竟没出过二门,更不用说每年元宵的灯会了。

郑钧早早的就在府城一家客店订了房间,只等十五这天早早的赶着马车带着瑶光和小儿去了府城,现在客店里吃了饭食,待得华灯初上时候,才把小儿顶在肩上坐了,一手攥着他的小手,一手牵着瑶光去了正街看花灯,街上两边的店铺都张灯结彩,店门口挂着各式的花灯,有的还写着谜面,摆张桌子,等着猜谜的人来对谜底,彩头多是写着谜面的花灯,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郑钧牢牢的牵着瑶光的手,顺着人流嘘嘘向前挪动,欣赏街道两旁的各式花灯,有绘着各种鸟兽的,山水的,仕女的,还有各种动物形状的,鲤鱼的,牛马羊的,更妙的是一家脂粉店铺门口竟然挂着十来盏做的惟妙惟肖的美人花灯,花灯上美人的裙摆上写着谜面,一众书生打扮的公子哥们聚在桌旁经常商讨猜谜以期能够赢得一盏惟妙惟肖的美人。

郑钧和瑶光对挤着猜谜没多大兴趣,更不愿人前卖弄,其实是郑钧大多猜不出那些谜语,他原先在家里只是读了两年私塾,去了边关更是只看些兵书,谜语这些东西听得都少更别说猜去了。

是以只给小儿郑瑞花十个铜板买了一盏小兔子花灯提着,在捏面人的摊子上,郑钧让捏面人的师傅按着一家三口的样子各捏了一个粘在一根竹棍上,仔细的包了好,回家存放。

捏了面人,继续朝前走,一路走来,街道两边的花灯竟罕有重样的,瑶光被郑钧牵着,几乎看花了眼。两人走走停停,看看花灯,顺便看看路边小摊上售卖的各色东西,大多是些吃食,头饰,玩具,遇到想尝尝的,就停下来,花几个铜板,买上一些,尝尝味道,遇上好看得,便驻足停下,翻看几眼,特别喜欢的,就花几个铜钱买下。

小瑞把花灯给了瑶光提着,自己手里攥着新的风车在爹爹肩膀上傻乐,郑钧花三文钱打发了儿子,专心的在一家摊子上给瑶光挑选头饰。

几经挑选,瑶光看中一支梅花样的银簪,郑钧亲手插在瑶光发髻上,看了看,点点头,付了银子,两人继续朝前走。

瑶光的首饰除了逃出庄子时,都上带的简单的两三样,郑钧每年外出售卖猎物都会给她挑几样回来,虽不是名贵东西大多都像头上的梅花银簪一般,却令瑶光每每戴上都笑的很是甜美,让郑钧几乎醉在那甜美的笑容里,于是就更加的爱给瑶光买这些头饰,三四年下来,瑶光足足攒了两盒子各式金银头饰。

过了元宵节,郑家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春种事宜,晋城那些人,郑钧年前秋收后便不让他们再来,地早在秋收完就整好了,春种的时候只要足足的灌一遍水,然后翻了土就能下种,郑家种的只是单一的葵花籽和黄豆,很好打理,便是忙不过来在村里请几个人一天也弄完了,瑶光分文不收的教村里孩子认字,是以郑家有事大家都爱过来帮忙,并不需要晋城那些人大老远的放下家里的活计过来。

现如今的葵花种的人家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可大多还是如新安村一般在家门口,院子里,菜地边上种上几十颗,或榨油或当做孩子的零嘴或留着过年待客,正经的良田是用来种粮食的,葵花却是当不了粮食的,是以府城收葵花籽的价格只是比原来的四十文低了十来文,又因为最近吃葵花籽油的人家渐渐的多了起来,有些饭庄也开始夹着用些葵花籽油做菜,葵花籽的价格又有上扬的趋势。

郑家的二十来亩葵花每年除了交税的银子,留着些自家榨油外,能卖百十两银子,竟一点都不比郑钧山上打猎差。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晋地一家人最新章节 | 晋地一家人全文阅读 | 晋地一家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