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年七月初,大齐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京城千户人家联名上书,要求释放永庆王萧亦景,并日日于宫门外跪求皇帝。不仅如此,满朝文武也日日上奏,就连从不出佛应寺的玄迦方丈也为此事入宫面圣。
御书房,萧鸾再次将龙案上的东西尽数掀翻在地,气结无语。
“皇上,玄迦方丈殿外求见!”门外,太监总管扯着嗓子这么叫了一声后便再不敢说话。静候了半晌,方才听见皇帝回话。
“宣。”
话音落下,萧鸾瘫坐于龙椅之上,凌利的眸子中看不出思绪。直到殿门被人推开,他才又动了动。
“阿弥陀佛……贫僧见过皇上,皇上圣安!”玄迦走到案前,似乎并没有看到满地的狼藉,兀自行礼。
“方丈多礼了,方丈前来,朕有失远迎,还请方丈勿怪。”萧鸾脸色柔和了几分,但依旧是叫看到的人感觉不安。
玄迦和尚似不在意地看了他一眼,便听萧鸾又道:
“方丈此次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老衲乃是为了皇上的所愁之事而来。”
“那方丈以为朕所愁之事应当如何解答?”萧鸾闻言,似是看到了曙光,连忙从龙椅上站起来,走至玄迦和尚近前。
“皇上何不顺应民意?”
“这么说方丈也觉得朕应该放了永庆王?!”萧鸾惊讶,他本以为玄迦身为国僧,理应以国法为重,没想到他竟也和外面那群朝臣一样!
当然,外面那些朝臣半数都是受了玄迦的委托,才会这般一致。
“阿弥陀佛……永庆王爷素来为人和善,交友甚广,在民间口碑也甚好,皇上理应放了王爷,以免徒增麻烦!”
“方丈此话何意?你以为真堂堂天子,还不如一个王爷?!”萧鸾似乎完全曲解了玄迦的意思,他一心觉得萧鸾深受百姓爱戴一事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皇位,“百姓爱戴他比爱戴朕还多?”
“阿弥陀佛……”玄迦暗自摇头,萧鸾暴戾本性始终难掩,“老衲只是以为皇上若想悟道成佛,就切不可再轻易杀生。况且杀了一个永庆王,引起群臣激愤,百姓二心,实非大齐之幸!”
“朕不怕他二心!”萧鸾拍案而起,已是怒不可遏。
“阿弥陀佛~”
玄迦道了声佛号,也不再继续劝,只稳坐于椅子上,看也不看皇帝。
御书房中一时陷入了沉默,萧鸾仍旧阴沉着脸,不知在想些什么,时间越久,萧鸾脸色越难看。半晌后,他才又开口:
“方丈可有两全之法?”
“皇上要俢佛得道,又想惩处永庆王。依老衲之见,皇上何不削其爵位,让永庆王去镇守边关!”
“守关?”萧鸾眉头一皱,“他会乖乖去守关?他本已有反心,若给了他兵马,岂不让他气焰更甚!”
“皇上可以不给他兵马,只要兵符不在他手上,他就没有兵马。”
“带兵将领没有兵权,此举可会涣散军心?”
“只要皇上不说,就不会有人知道。况且此刻大齐和平安定,少有战事,派永庆王去边关不过是为了调他离京,皇上莫要忘了初衷。”
“……”萧鸾再次陷入沉默,于他而言,初衷就是铲除一切可能威胁到他的皇位的东西。眼前的,是萧亦景!
“好,朕就依方丈所言!”
“阿弥陀佛……”玄迦双手合十,缓缓道了一声佛号。
他所能够帮的,恐怕就只有这些了,往后再如何,一切皆看命运怎样安排。
……
建武二年八月,削永庆王亲王爵位,任命其为平边将军,镇守边关,不凭诏书不得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