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纪事 第四章:杏园宴上 第六节

作者 : 水龙

旁边的朝廷官员一个个只是培着笑脸,赞颂李林甫和安禄山雅量高致,但李林甫始终表情不变,讳莫如深。众人说了几句马屁话,见他并不接口,也就说不下去,只有安禄山装疯卖傻,嘻嘻哈哈,众人说话赞扬便出声应对,场面若是稍冷,就说些边疆奇闻,或者主动向李林甫敬酒讨好。

李林甫不怎么饮酒,赶上安禄山举杯相敬,就轻轻抿上一口,时不时说些言语,就让安禄山好生难堪,但安禄山始终对他笑脸相迎,百般讨好,无论李林甫如何反应,都是一副恭顺敬佩的样子。皇帝既还未到,除去少数几个位高权重之人,他人都不敢放肆饮酒,一场宴会,就成了安禄山的表演舞台。

众人在宴上又等了阵子,皇帝还不出来,许多大臣不敢发作,但心中已经颇不耐烦,不少人相互询问天子今儿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而这边哥舒翰同样久久未出,叶梦书和左车两个本就紧张,此时更等的心焦,也是深感煎熬。

正无聊间,叶梦书听见身后有人大大地打了个呵欠,吃了一惊,心想自己站处已是极靠边的地方,往来之人不是官员的仆从下属,就是宫中的宦官侍从,这许多人无不是规规矩矩,诚惶诚恐地做事,哪有人敢如此放肆?回头看去,见是个职守的小太监,年纪甚轻,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多半因为是宦官的缘故,模样十分清秀,尤其一双眼睛,宛如秋水一般,灵动闪耀,皮肤亦极白净,只是两道眉毛太过于粗重生硬,看着颇不美观。

叶梦书看着这小太监,越看越觉得有种说不出来的怪异,正在思索的时候,宴会席上又起变故,座中有一人站起身来,也不向众人施礼,径直对安禄山道:“久闻安将军在边疆连败奚胡、契丹,勇冠三军,威震诸国,方才只跳了一曲小丑才跳的胡旋舞,还看不出有什么本事。”

这几句话形如挑衅,满座皆惊,没想到长安城中除去李林甫,还有人敢对安禄山如此不敬,连忙向那人看去,原来是给事中兼御史中丞的杨国忠。他是杨贵妃哥哥,近年来靠着杨贵妃出力,升迁极速,已然是朝廷新贵之一。

杨国忠是贵妃亲兄,早年又当过兵,性子急躁,得宠后作威作福惯了,连人人害怕的李林甫都时不时要顶撞两句,至于其他官员,那是更不放在心上了。这次宴上等得久了,无聊烦躁之余又看众人称颂安禄山,不来拍他的马屁,心中便起了无名火,想要杀杀安禄山的威风。

安禄山对朝廷人物早已熟记在心,见是杨国忠,心想这人本身不是什么厉害人物,但杨贵妃在宫中极为得宠,却也轻易不敢得罪,便拱手道:“俺不过是边庭的一个守将,勇冠三军这话,哪里承受的起?杨国舅谬赞,谬赞了。”

杨国忠不依不饶,又道:“三郎任用你做节度使,若非勇猛超人,却如何担当得了?那还不如卸了军务,留在京城任职的好。”

三郎乃是天子李隆基的爱称,他是个****天子,常让亲近之人如此称呼自己,安禄山近年来十分得宠,颇得李隆基和李林甫的赏识,私底下称呼李林甫做“十郎”,以示亲近讨好之意,见了皇帝,却仍旧不敢称呼一声“三郎”。杨国忠却是杨贵妃兄长,杨玉环宠冠后宫,天子便对他也青眼有加,如今身兼十几个职位头衔,是朝廷上少有的几个大红人之一,既然有意压过安禄山,便要刻意显得和皇帝亲近一些。

安禄山雄心不小,留京任职空有名位,却无兵权,是他最最害怕的一件事情,本来还没什么,听杨国忠这般讲,虽然明知是挑衅的胡话,但心中也很生气,言语便硬起来:“将在谋而不在勇,皇上任用我做节度使,那自然是看重安禄山沙场上指挥士兵的军略,杨国舅若是有所疑问,自可以向陛下说去。”

杨国忠一撇嘴,嘿然道:“三郎的决定自然没错,既然安将军你有谋略、能领兵,麾下必有不少勇士。我平时在京城管理东西集市,搜罗了几个江湖卖艺之人,有些微薄本事,正想请您属下勇士指教一番。”

安禄山知道杨国忠此刻出言挑衅,身边必有好手,自己则无人可用,虽有个高手在旁,却性子特异,不服自己调遣,无奈之下又不愿落了面子,只得强自说道:“边疆战将,怎能和这些江湖艺人闲耍?”

“三郎没来,正好在宴上让诸位大人观赏解闷。安将军方才能在众人面前跳得胡旋舞,咱们手下人在宴会上耍耍花拳绣腿,那也不在话下。”杨国忠话音一落,身后就走出几个人来,为首一人身穿蓝衫,甚是温文,先向着李林甫一拜,再向杨国忠一拜,转过头来又向厅里众人团团一拜,最后才向安禄山行礼,说道:“小人郑雁,江湖上闲散浪荡之人,幸蒙国舅爷看重收录,今日向安将军麾下猛将讨教几招,以搏诸公一笑。说起来这比武较技本是儿戏,但是拳脚无眼,若有损伤,咱们两家莫要失了和气,还请您的军兵健儿手下留情。”他言语虽然恭敬,但言下之意却是拳脚无眼,下手不分轻重,要两边生死无怨。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就算安禄山不应,他手底下的人也势必要出来为主子挣脸,宴上众人正十分无聊,这下子全都凝神观望,想看看杨国忠和安禄山两个朝廷上的红人大官手下人物到底如何,连那个打哈欠的小太监和左车,也都是一副好奇模样,伸着脖子向场中观望。

众人都看场中,叶梦书却横过头去看安禄山背后。安禄山这两年宠极一时,虽不如王忠嗣有资格带兵入京,随身的人手却极多,此时都站在他身后,雄赳赳,气昂昂的,比起王忠嗣只带左伯祖孙和哥舒翰要风光的多了。

这群人大多都是武将装束,叶梦书入长安后见识了几个江湖好手,对武学上的奇幻高妙渐渐有了一些粗浅认识,暗想安禄山手下若都是这等武将,只怕比起杨国忠那边几人是有所不如了。

那群人里走出一个武将,身材高大,恶形恶相,一见便知是个胡人武将,说起话来口音也是极重:“边将马夏山,跟你过两招。”郑雁微微一笑,道了个“请”字,两个摆开架势,只见那马夏山高大雄壮,身材超出郑雁不少,还没动手,围观众人便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左车对叶梦书轻声说道:“有些归顺朝廷的异族将领,本族名字若是太长太拗口,就取个谐音的汉名,这马夏山应该也是如此。看他的形貌,多半是契丹哪个部落的人,契丹人体格雄壮,体质比中原人为强,不过武功一道,不在于身材体力,他还是比不了杨国忠那边的人。”

叶梦书本也预测马夏山不是郑雁的敌手,但见左车人小鬼大,处处都把自己当成全没见识的寻常书生,暗暗好笑,索性装傻道:“他们还没交手,你怎地就知道这武将比不了对手?我看这武将身强力壮,又敢于出场,手底下也必然有些本事。”

左车还没说话,后面那小太监就“噗哧”一声轻笑,脆声道:“你这书生年纪也不小了,却还不如这小哥儿有见识。”

这小太监在叶梦书看来还只是个孩子,受了他调侃也并不生气,反而十分好奇,出声逗弄他道:“比武较技乃是大人的事情,你个小孩儿知道什么?”

小太监“咦”了一声,说道:“你也不见得比我大上几岁,装什么老人家。”

叶梦书微笑道:“是谁刚刚说我年纪不小的?”

小太监话语上吃了个亏,气得撅了撅嘴,往前走了两步,来到叶梦书身边,说道:“他就算有些本事,也不过是沙场战阵那一套骑术枪法,你看杨国忠的人太阳穴高高鼓起,眼中神采流转,显然内功修为到了一定境界,一双手上茧子又很厚,肯定十分精擅掌法,这般武林高手,要对付寻常武将那是再容易不过,哪像你这个白脸小子,全无一用。”

正说着,果然场中马夏山不明就里,看对方赤手空拳,便也不取兵器,仗着身材高大,一连抢攻数招,郑雁只是闪躲,并不回击。马夏山以为对手不济,看到郑雁中门大开,便直接一拳窝心打去,不想才递出一半,就被郑雁伸掌抵住手腕,推着胳膊回打到自己胸口,整个人飞出丈许,一口鲜血已然喷了出来。

两人交手不到十招,众人先是看到马夏山追着郑雁猛打猛攻,接着便看到他自己一拳打到胸口,吐血重伤,情形十分怪异好笑,几个有心讨好巴结杨国忠的,便笑出声来,或者装做见识高深的样子,为郑雁大声喝彩。

小太监对叶梦书扬了扬眉毛,眼中含笑,似乎在说:“看到没,我说对了吧?”

只是他一动眉毛,叶梦书便发觉这两条粗重的眉毛是画上去的,本来怕是两条柳眉。这小太监又站在他身边,隐隐有股幽香传来,叶梦书心中一动:“我看书上说宦官太监,小便颇为麻烦,身上常有骚味,就算用香粉掩盖,也是一股浓香,他身上却是一股幽香,这多半是个姑娘家女扮男装。”

当时场上有人起哄,安禄山那边的侍卫们更坐不住,马上又有一个武将跳到场中,叫道:“常山部将赵松讨教几招。”

这次杏园宴饮,众人并没带兵器随身,他便向一旁的侍卫要了一把单刀,挽个刀花,一招“力劈华山”斩向郑雁。

这赵松是个汉人武将,但仍旧不懂内功,刀法虽略有些章法,体力却比马夏山还不如,只过了三五招,就被郑雁一掌打到后背,所幸郑雁手下留情,这才没有致命,重伤下场。

他刚下场,安禄山一方又有人接战,大有车轮战的架势。郑雁是杨国忠重金延揽的武林高手,平日里十分看重,此刻杨国忠看安禄山一方出场的人越多,受辱便越深,想着郑雁都能应付,便不出声,放心让郑雁对敌。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飘零纪事最新章节 | 飘零纪事全文阅读 | 飘零纪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