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蛮喜欢张爱玲的小说,说蛮喜欢是因为还没有到痴迷的程度。喜欢她对人物心理准确、细腻和独到的洞察力,如“流苏表面上虽然和他热了些,心里却怙惙着:他是她吃醋,无非是用的激将法,逼着她自动投到他怀里去。她早不同他好,晚不同他好,偏拣这个当口和他好了,白牺牲了她自己,他一定不承情,只道她中了他的计。她做梦也休想他娶她……很明显的,他要她,可是他不愿意娶她。然而她家里穷虽穷,也还是个望族,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他担当不起这个诱奸的罪名。因此他采取了那种光明正大的态度。她现在知道了,那完全是假撇清。他处处地方希图月兑卸责任。以后她若是被抛弃了,她绝对没有谁可抱怨。”(《倾城之恋》)喜欢她生动、形象的比喻,如“年轻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金锁记》)喜欢她细腻而不乏犀利的文笔……
张爱玲是个营造气氛的高手,她总是用一种悲观、苍凉的调子营造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陈腐、黯淡的气氛,让人不由自主地把印象中那一幕幕陈旧发黄的景象从脑中呈现,然后张在这种营造好的荒凉气氛中不失时机地插入主人公的故事,喜怒哀乐,跌宕曲折,平凡无奇……最后故事如斑斓霉久的香炉中升起的轻烟渐渐消散了,留下淡淡余香供人回味。
张爱玲善于将小人物内心的丑恶和自私展露出来,揭示他们内心的虚无与生活的荒凉和悲哀,他们似乎看起来热情、高贵,但内心却自私自利、贪婪、猜忌、孤独。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开始时企图嫁给范柳原就是为了经济上的安全,也为了炫耀自己再婚嫁入豪门以报复长期对她冷眼相待的娘家人;《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套入金钱的枷锁,不惜断送自己孩子的幸福;《留情》中看似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中的妻子也只是觊觎丈夫的金钱……他们是那个经济萧条,新旧、中外文化冲击的时期下部分平凡人物的缩影,他们的心声、观念、思想都在张的笔下得到了很好的阐述。当然张爱玲也构写过一些美好的故事结局和善良纯洁的人物,如《倾城之恋》的结局:在战争硝烟四起、举目无亲的阴影下男女主人公总算相互依靠对对方有了一点真心,最终结了婚;《小艾》的结局:上海解放了,小艾一家也终于过上安实、满足的生活。《小艾》中的主人公小艾是个受过许多苦难和折磨仍有着一颗善良淳朴的心的女孩。但是这样好的故事结局和人物形象在张的小说里是罕有的,张的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给人的感觉是压抑、悲凉的。
张爱玲是个才女,是个优秀、独特的作家,但她始终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大家。首先我觉得她的小说里塑造的人物形象过于单一,往往是一些在单一、重复的生活状态下心灵被腐蚀而变得或麻木或扭曲的可怜女性,傅雷和王安忆称她们“恶俗”,自然从她们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范围比较狭小,所以导致张的作品难以较为宽广地反映时代、社会的现象和问题,难以达到一种社会的现实的高度。其次,作家的选材和视线的角度比较狭窄和重复,叹的是同一种悲凉的腔调,写的都是男女之间的故事。有评论拿张爱玲和鲁迅作比较,说鲁迅之伟大不但在于他与时代、民族的联结,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不断地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新格式。而张爱玲却只局限于她的小圈子当中难以突破。她也没有从一些底层被社会所遗弃的小人物身上挖掘出他们内心真挚、纯良的东西,而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即使是“死屋”十年终日与罪犯们生活在一起也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到其心里善良、高尚的一面。
所以,张爱玲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