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的时候,从二中老师和学生口里得知在对面海拔两千五百米的北山上,零星住着百十来户人家,山顶上有一所小学,是一位叫房锋生的残疾人创办并教学至今。
何老师说这种事迹很感人,我们应该去拜访一下。
事情定下来之后,二中老师帮忙联系了房老师,房老师说非常欢迎,还要让已经放暑假的孩子们返校一起欢迎这些大学生的到来。
二中的老师提醒队员们说山路很陡,很危险,必须挑选身体素质过硬、过敏捷的队员上山。
说实话,每一个人都想去,都想上山拜访一下这位房老师,可团队纪律不能改变,为此大家伙儿还争论了半晚上,何老师也很难为情,把这件事情完全交由队长宋一云和副队长扎西完成。
宋一云和扎西意见也出现了分歧,当着大家的面竟然脸红脖子粗地吵起来了。
“一云,你不能松这个口!”扎西的口气很坚定。
“我是队长还是你是队长?”宋一云显得有点儿霸道。
可谁都理解,上山稍有不慎就会滑下山来,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最后,队员们也理解两位队长的苦衷,主动退出说明天给孩子们上课,让体力好的人上去代表大家看望一下。
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第九天早晨五点多就起床开始上山了。每个人都尽量少背东西,轻装上阵。
北山山势非常陡峭。通往北山村的路,与其说是路,还不如说是一条羊肠小道。北山村的路窄、路险在当地是出了名的。说是羊肠小道是因为路太窄,最宽处不足半米,窄的地方只能放下两只脚;说险,是因为这条羊肠小道蜿蜒在坡度七八十度的陡峭山梁上,路边偶尔才能看见零星的杂草和不足一尺高的野刺,路的东西两侧全是深沟和**的绝壁;说难走,是因为这条道上全是细小的蹉脚石,一不小心就有滑倒、滚下山坡的危险。但这条羊肠小道,却是北山村祖祖辈辈一直以来走下大山、走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
“民族星”队员们沿着陡峭崎岖、令人头脑发涨、双腿打颤的羊肠小道,跋涉近三个小时,才爬上了北山村。站在北山村村头极目眺望,除了重叠的群山外,映入眼帘的只有蓝天、白云和深入沟壑底部的白龙江,整个北山村仿佛悬挂在空中一样。北山村不仅交通极为不便,严重缺水,人均耕地也仅有一亩过一点儿。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房老师的家里,很普通,很简陋,最显眼的便是墙上站满了他本人和孩子的数不尽的奖状。房老师热情款待了大家,煮了鸡蛋,烧了加过冰糖的开水,队员们觉得很感动。
而后,房老师又带着队员们来到了北山小学。在行动的路上,大家才发现,房老师行动极为不便,脖子不能转动,腿脚不灵便,需要有人扶着或者拄一根棍子当拐杖。
到了北山小学,七八十个孩子穿着新衣服,带着鲜艳的红领巾站成两排列队欢迎。这使得队员们觉得很不好意思。
接下来是参观北山小学孩子们的文艺表演,那都是房老师买来光碟用放出来让大家跟着学而学会的,并且学会的这些节目在学区文艺表演上获得过许多一等奖,谁都不会想到一个残疾人教师会把孩子们的舞蹈教的如此漂亮。
学校里没有喇叭,房老师就用录音机开大音量放音乐。为了省电,房老师又用小树棍倒磁带。
孩子们的表演很精彩,也彻底把“民族星”的队员们折服了。
文艺表演结束,何老师又组织大家倾听了房老师的事迹报告。
在房老师8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的事故,房锋生落下了脖子不能转动、走路摇摇晃晃的终身残疾。
为了不让房老师将来受苦,善良的父母把他送进了学堂。但由于调来的老师大都来的时间不长就走了,学生们常常停课。作为残疾人的他身体不好,觉得将来干什么都不方便,所以对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渴望。无法上学,心里比正常的孩子更加着急。
那时他就想:如果将来能做一名老师该多么好啊,这样就能为更多的孩子教书,让更多的孩子成为有文化的人。
房老师初三毕业,作为全村文化水平最高的人,被乡里聘为北山村小学第10任代课老师,走上了让他魂牵梦萦的三尺讲台。但是当时学校已经破败不堪,摇摇欲坠,严重的影响到了学生们的人身安全。于是,就有了房老师三迁校址的事。在北山村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要想修建一所学校,有着健康体魄的人都能想到是何等的艰难,而身为残疾人的招聘教师房锋生,却在16年中让学校搬了三次家,让学生一次比一次安全和舒适,让因贫困而念不起书的更多的孩子走进教室。
这不得不让人们感到由衷的佩服和赞叹。
第一次牵校址,为了确保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房老师从当时每月只有30元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垫付房费,租了两间别人当过草房的土棚子做为教室。白天,房老师坚持给孩子们上课。晚上,则拄着拐杖,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把孩子送来上学。土房子四周没有窗户,唯一能采光的地方只有一个一尺见方的天窗,条件很艰苦。有好几次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要领孩子回家,但都被房老师的真情相劝所感动,放弃了领回孩子的念头。
后来,他的学生又增加了。租来的房子再也容纳不下这么多学生了。偏偏在这时候,他又被取消了乡聘教师的资格。北山小学再次面临着停办,孩子们也面临着辍学。艰难的状况使房老师想到了退缩,也想到了举家外迁,一走了之……这时,学生们来到房老师的家,哭着不让房老师走。村支书和村长也来了,他们也希望房老师能留下来继续教学,房老师的工资由村上另想办法。在乡亲们的一再挽留下,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房老师又想起了自己当年借宿求学的艰辛,想到当年父亲多少次背着装满干粮的背篼,送自己下山念书的艰难……房老师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说:一定要留下来,不能眼看着这一群聪明可爱的小孩子失学,不能辜负乡亲们对自己的一片期望!于是,房老师毅然决定自己义务办学。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他从乡信用社贷款2000元,没有木料,他又将父亲准备给家里修房子的椽子、柱子和木板拿出来,修了两间土木结构的教室。看着高高兴兴来上学的孩子,房老师心里有说不出的畅快,他笑了,北山村的乡亲们也笑了。
时光流逝,一转眼几年过去了,这一年也是房老师被破格招聘为县级招聘教师的第二年,眼看着学生已经增加到了120名,两间土木结构的教室又一次容不下这么多学生了。这一年,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北山小学被列为第一期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学校。但资金却迟迟没有到位,工程找不到人承包。在100多名学生等着上课的情况下,房老师做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大胆决定,他申请贷款5万元,准备提前动工修建学校。而当时他的工资每月也不过170元。房老师的亲戚、朋友闻听之后,都来劝他不要这样傻,万一工程款不到位,5万元钱哪辈子才能还得上?可是房老师为了孩子们,还是以个人名义贷款5万元提前动工修建学校。
麻烦也接踵而至。
首先是选校址问题。
在北山村那样陡峭的地方,想找一块平整的地方修学校是何等的难。可以想象,人均一亩多点的土地对北山村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宝贵。而这次,房老师又做出了乡亲们不理解的决定——他无偿地把父亲临终前分给他的那块全村最平整也最能出粮的责任田让出来做为新校址。为此,他的妻子和他闹翻了。
其次,建筑材料的运输又是一大难题。
乡亲们被房老师的精神所打动,顶着烈日,从10多里外靠人背畜驮把水泥、砖头、钢材等建筑材料运上了山。在当时的情况下,一块运上山的砖头成本竟然高达七毛钱。
在修建学校的3个多月时间里,房老师整天操劳,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有吃过一顿热乎饭。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的帮助下,终于建起了六间宽敞明亮的校舍。学校修好了,而他却累跨了。
听完这些,民族星的队员们哭了,女生,男生,还有何老师。
他们为房老师坚忍不拔的刚毅而哭,为房老师十几年如一日执著追求教育理想的精神而哭,为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优秀品质而哭。
十多年来,房老师作为一名残疾人老师,遇到了比正常人更多的困难,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他勤勤恳恳的工作,踏踏实实的教学,就是想让北山村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也是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而做着贡献。
房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永恒的,同时也是高尚的。因此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已经和必将感动更多的人。房锋生,这位普通的山区残疾人招聘教师,就像一棵孤傲的常青树,撑开宽阔的臂膀,敞开博大的胸怀,呵护、滋润着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他用辛勤的汗水,以实际的行动,忠实的履行了一个**员的神圣职责。他用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块最贫瘠的土地上,树立了一名**员的光辉形象,充分体现出了一名**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
临走时,何老师握着房老师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宋一云那天回去在日记里写下一首诗:
房老师的信念
房老师的信念
是褐色的
就像北山的那片土地一样
因此,他自信
那片土地
会如期吐出绿色的希望
房老师的信念
是黑色的
就像北山小学孩子们的眼睛一样
因此,他满足
孩子们的眼睛
闪烁着他的形象
他的信仰
北山的古老,北山的高大
一句“身残志不残”“再穷不能穷教育”
就如一道穿云的闪电
照彻了整个北山
北山的苏醒,北山的振兴
十六年含辛茹苦
希望的种子
必将在北山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