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瞬之間到了八月底。////
宣州知府陸大人府上,知府陸湛正跟妻子陸二太太商量回京的事宜。
「十一月二十八的日子,也沒多長時間了,好在自小訂的親事,一切早有準備,婚房、院子都是事先選好的,上次回京,就派了專人照看打掃,一應物件也添置的差不多了,我九月份帶著王氏和柳氏及幾個女兒先回去,準備婚事所需的一應物品及禮節,再到各處親朋處走動走動,喜帖也得備好,秦氏就先留下侍奉老爺,到時跟老爺一塊回去。阿琦也留下,到時陪著阿霖一起從宣州去迎親,迎親的一應事情我也交侍下去了,有萬有元兩口子跟著,也放心。」陸二太太絮絮叨叨地向陸湛述說著自己對行程和大兒子婚事的安排,陸湛靜靜地坐在一旁听著,不時配合地點點頭,他對妻子做事一向放心,所以對妻子的安排都是听之任之,這原本也是內宅之事,自己一個大男人總不至過問太多。陸二太太也沒期望得到陸湛的意見,然則陸湛總是一家之主,這些人事上的安排,總要讓他知道。
「老爺十一月中旬應該能趕到京都吧?」陸二太太猶不放心地問道,大兒子陸霖的婚事是自小定下的,兒媳是江南望族袁氏的嫡女,與自家是門當戶對,自袁氏女及笄後,陸二太太就在籌劃大兒子的婚事,眼看婚事將近,一切也都按原先的安排進行者,最後關頭別出差錯才好,若是陸湛這個做父親的不能回去參加兒子的婚禮,豈不落人話柄,袁家人又會怎麼想。
「自會趕回去,做父親的怎麼能缺席兒子的婚事。」陸湛一本正經地答道。
听自家老爺這樣回答,陸二太太剛微懸的心,放了回去,老爺一向疼愛兩個兒子,長子娶媳這樣的大事,老爺定會慎重的。
「忙完阿霖的婚事,就該操心阿琦和嫣兒了。」陸二太太嘆道,孩子們一個一個都大了,自己也老了。陸如嫣之上還有兩個庶姐,陸如錦和陸如畫,一個十六歲、一個十五歲,陸二太太早兩年就為她們訂好了婚事,只等忙完長子的婚事才好為她們定下婚期,如嫣還有一個庶妹,今年才十歲,婚事自是要過幾年再說。
「阿琦的婚事,母親心中可能已有人選,到時你多問問她老人家的意思。」陸湛低頭斟酌道。
提到陸老太太,陸二太太就想起陸老太太準備說給陸如嫣的謝安來,如此不著調的一個紈褲,老太太竟舍得將自己嫡親的孫女嫁過去,就算他是淑妃娘娘的親佷子,自己也是萬舍不得寶貝女兒如嫣嫁過去的,真要嫁過去了,還有省心日子過嗎。想到此,心中不由得不快,難道為了攀附永平候府竟要舍棄自己的女兒不成?心中不滿,口中自是不悅道︰「母親是不是跟老爺提過什麼,怎麼沒听老爺提過,該不會是又像謝安那樣吧!」
听出妻子語氣中的不滿,陸湛忙斥道︰「沒說過什麼,有的話還能不告訴你。上次回京述職時,母親只說將來阿琦的媳婦最好在京里找,門當戶對,家勢配得上的,其余又沒說什麼。只是母親既存了這心思,平時肯定留意,你問一問她總好過自己到時手忙腳亂的,再說你好多年沒在京都,許多人家的女兒你也不熟悉。再說母親只會為阿琦好,難不成會害他嗎?那個謝安只是家里驕寵太過,其它方面倒也不失為一個夫婿的好人選。」
陸湛一向敬重陸二太太,很少向陸二太太發這麼大的火,陸二太太不由得瑟縮了一下,其實她的本意是陸老太太給陸琦找的媳婦,不會像給陸如嫣找謝安一樣不靠譜吧,沒想到陸湛這麼大反應,即使心中有不滿,也不由收斂語氣道︰「母親自是為阿琦考慮,可那是我兒子,不管是誰,總要我親自看過心里有譜才好下定不是,阿琦總也要相看一下吧,他可不像阿霖,咱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他那脾氣……,他要是不滿意,指不定鬧出什麼事來呢。」
陸湛也知道自己這個二兒子的脾氣,不由嘆氣,長子倒老實听話,可資質平庸,怕難當大任,二兒子資質極佳,聰明上進,大哥和自己都對他寄予厚望,可他又太有主見,滑不溜手的,有時讓他這個做父親的有無從下手之感。
「老二是個心理有數的,到時肯定要讓他自己相看滿意才行,母親那里我回去後自會找她老人家說,你回去後就暫時別提這事了。如嫣也及笄了,那個謝安……」提到謝安,陸湛也很無奈,本以為母親相中的,自是不會差到哪里去,頂多跳月兌一點,世家子弟中這樣的孩子也常見,配如嫣的性子倒也湊合,雖然剛才那樣替謝安說話,可自己幾次與那孩子相見,那孩子真讓自己喜歡不起來,自己心里也是不滿意的,嫁給那樣的孩子是有點委屈自己的嫣兒。「謝安你要真看不上,就好好跟母親說,就說兩個孩子相看生厭,怕將來成就一對怨偶……說不定不等你們到京都,這親事就散了呢。」
陸湛的話也不無道理,陸如嫣本看不上謝安,面對謝安時就沒給過好臉色,謝安雖不著調又不是傻子,又是自小家里嬌養寵長大的,自是受不得陸如嫣的待慢,倒真算得上兩看相厭。謝老夫人如此寵溺謝安,要是听說如嫣不喜歡自己的孫子,自是不會讓孫子受委屈,這樣一來婚事自是成不了。說不定還會尋平昌伯府的麻煩。可事以致此,多說無益,再說還有永平候呢,他總不至于看著倆家的交情因此斷了吧。
愣了半晌,陸湛道︰「母親年紀大了,所想的無非是平昌伯府的將來,大樹底下好乘涼,要是平昌伯府這顆大樹倒了,我們還有什麼可倚仗的?」
陸二太太明白陸湛話中的意思,每個當長輩的總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富貴綿長,若是為此不得不犧牲一些人的利益,而能保住整個伯府的利益,那又算得了什麼。
從內心來講,能有陸老太太這樣一個婆婆,陸二太太認為是自己的福氣,如嫣五歲時,陸老爺就外放了,按理媳婦是要在婆婆跟前侍奉的,陸二太太只需安排個侍妾跟去服侍陸湛就行了,陸老太太卻以身邊已有長媳服侍為由,硬是放了陸二太太帶著兒女隨陸湛來了任上,這一來就是十年,若不然,夫妻分隔兩地十年,再濃的情份也淡了。對于此,陸二太太一直是銘感于心的。在別的事情上陸二太太可以讓十步、百步,可事關自己兒女一輩子的事,她怎肯輕易妥協。不過此時也不是爭辯此事的好時機,于是笑道︰「老爺說的是,母親自是為兒孫好的,再說兒女自有兒女的緣法,我們連母親中意的哪家的還不知道呢,就在這自亂了陣腳,還是進京後見了母親再議吧!」
陸湛想想覺得妻子說的有理,便暫時將這事拋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