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來源*****
抗日戰爭爆發前的1936年,中國的gdp遠高于日本,約為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無論是日本政府、中國政府,還是西方的觀察家,都認為日本明顯強于中國。
2009年6月19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年度報告指出,按照目前趨勢,中國的gdp將在該年或明年超過日本。對全體中國人來說,這無疑是值得高興的消息,然而,中國近現代史也告訴我們,如果國富而兵不強,即使gdp排名靠前也會挨打。
1.康乾盛世:中國gdp世界第一
按照英國著名經濟史和經濟統計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預測:中國可能在2015年恢復其世界頭號經濟體的地位,到2030年,中國佔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那時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也會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麥迪森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經濟歷史數據考證與分析專家,他的多部著作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出版。他為了盡量減少匯率和通貨膨脹等因素對統計真實的經濟規模的影響,采取了購買力平價的計算方式,並創造出「1990年國際元」作為衡量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的單位。下文引用的數據,除了特別注明的,都來自他的研究成果。
按照麥迪森的說法,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初,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在經濟上的表現相當出色。1700年到1820年,中國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從22.3%增長到32.9%。與此同時,中國人口從佔世界總量的22.9%增長到36.6%。
但是,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並擴展到法美等國,而中國仍停留在農業和手工業時代,經濟呈現出粗放型增長。
2.1895年,中國經濟總量被美國超越
我們經常說近代的中國「積貧積弱」,但如果按照近20多年來經濟史學家提供的數據,近代中國其實一直是個經濟大國。《大國的興衰》引用經濟史學者貝羅克的統計,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的寶座直到1890年才被美國搶去。
麥迪森也認為:「中國在之前近兩千年的時間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到了19世紀90年代,它的這個位置被美國所取代。」他認為,中國gdp被美國超過的確切時間,是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的1895年。
從1840年開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中國卻在對外戰爭中連續失敗,領土日益縮小,國際影響力日趨低落。中國喪失了約12%的國土。無論從任何意義上,晚清的中國都不是一個強國,而是一個屢遭侵略、屢屢割地賠款的弱國,還是一個主權不完整的半殖民地國家。
3.朝鮮戰爭後才被稱為強國
直到1913年,遭受了八國聯軍侵華、庚子賠款和日俄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戰爭的破壞之後,中國的gdp仍居世界第二位。1950年,在經歷了多年戰亂的破壞之後,中國的gdp仍然僅次于美國、蘇聯、英國、德國,居世界第五位。可見,在民國時期,從經濟總量來看,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大國。然而,當時的列強並沒把中國看作大國。
1919年,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上,列強要求,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根本無視中國作為戰勝國的合理要求。20世紀20年代,有的中國知識分子寫文章夸耀中國「地大物博」,魯迅先生就一針見血地寫道,倘是獅子,夸說怎樣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頭豬或一只羊,肥大倒不是好兆頭。
二戰中,為打敗日本法西斯,中國犧牲巨大。二戰後,中國獲得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在形式上被承認為大國,但此時蘇聯仍能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只有在朝鮮戰爭之後,中國才真正被國際社會看作大國。學術界也是如此,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中國在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都不被看作大國,直到1950年以後才重新被視為大國。
4.既看經濟總量,也要看經濟結構
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的一百多年里,中國的國際地位為什麼與中國的gdp排名相去甚遠?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果僅僅從經濟的角度看,則與中國當時的gdp結構與其他大國迥異有關。
近代,大國地位是靠戰爭來確立的。而和戰爭關系最密切的經濟部門是工業和交通運輸。《大國的興衰》一書認為:經濟總量本身並無太大意義,「數億農民的物質產量可以使500萬工人的產量相形失色,但由于他們生產的大部分都被消費了,所以遠不可能形成剩余財富或決定性的軍事打擊力量。英國在1850年是強大的,它強就強在擁有現代的、創造財富的工業和由此產生的一切利益」。
根據《大國的興衰》一書的計算,1860年,英國的生鐵產量佔世界的53%,煤和褐煤的產量佔世界的50%,其現代工業的生產能力相當于全世界的40%∼50%,人均工業化水平是中國的15倍。
1820年,中國的gdp約為英國的7倍,卻在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擊敗。1870年中國的gdp仍是英國的1.8倍,而且大于英法的總和,卻沒能阻止英法聯軍在1860年火燒圓明園。
1884∼1885年,中國在中法戰爭中不敗而敗,此時中國的gdp是法國的2倍多。1890年,中國的gdp約為日本的5倍,但中**隊卻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一敗涂地。
清朝不僅缺乏近代工業和交通運輸,而且其gdp中有相當高的份額是皇家園林及貯藏其中的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等皇家園林中的無數珍寶,就是清朝統治者把本可投資于近代工業和交通運輸的人力、物力、財力用于奢侈活動的活標本。這些財富不僅沒有成為清朝抵抗侵略的戰爭資源,反而讓清朝統治者更容易對外投降。1895年,慈禧太後沒能把對日戰爭堅持到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日寇打進北京城,讓她心愛的頤和園重蹈圓明園毀于一炬的覆轍。
抗日戰爭爆發前的1936年,中國的gdp仍高于日本,約為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無論是日本政府、中國政府,還是西方的觀察家,都認為日本明顯強于中國,這是因為中國的工業力量和日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抗戰初期,中國也確實喪師失地。
5.鐵路運輸對戰爭影響重大
中國經濟結構的逐步優化,為中國擺月兌弱國地位奠定了物質基礎。我們先來比較一下甲午戰爭、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在這三次戰爭中,國內能否生產出足夠的軍需品,並把這些軍需品及時運送到前線,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甲午戰爭之前的1890年,中國現代制造業僅佔gdp的0.1%,加上現代運輸業和商業也僅佔0.5%,武器嚴重依賴進口,這種極其落後的經濟結構是中國節節失利的重要原因。另外,1890年中國鐵路的營業里程只有10公里,日本已達2349公里。
全面抗戰開始前的1933年,中國現代制造業增長到2.5%,加上現代運輸業和商業佔4%。1930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增長到13411公里,此時的日本為21593公里,中日差距已明顯縮小,這是中國政府能夠在抗日戰爭中及時向前線調動軍隊,向後方疏散工業和高校的物質基礎。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的1952年,中國現代制造業達到4.3%,加上現代運輸業和商業佔到7.1%,這是中國政府能基本保障志願軍在朝鮮前線的後勤供應,並在戰爭期間迅速恢復國民經濟的物質基礎。
6.先進的生產力比gdp更重要
1950年,中國的gdp比1913年減少了約1%,僅僅是美國的18%。此時,中國的gdp僅佔世界總量的4.5%,加上支持中國進行抗美援朝戰爭的蘇聯和東歐國家,也僅佔17.6%,而在朝鮮參戰的美國加上其西歐盟國和日本,gdp總量高達世界的59.9%。中國卻能在朝鮮戰場上和打著「聯合**」旗號的美國及其盟國打成平手,簽署停戰協定,有人認為當時中國的國際地位高于晚清和民國。
1962年,為反擊印度對中國**和新疆邊界地區的蠶食,中**隊進行了自衛反擊戰。根據麥迪森的統計,1962年中國的gdp只比印度多8%,人均gdp比印度低約30%,而且中國gdp在1960年和1961年因自然災害和「大躍進」中的政策失誤而大幅下降。但是戰場形勢卻是明顯的一邊倒,印度軍隊不堪一擊,被當時的英國報紙形容為「刀子割黃油」。
1978年,中國gdp總量佔世界第四,比晚清和民國時代的排名都靠後,但擁有尖端國防科技的中國,國際地位顯然大大提高了——中國是當時世界的「大三角」之一。
總之,從中國一百多年來的歷史經驗來看,無論是gdp總量,還是gdp在世界上的排名與份額,都不一定能反映經濟發展水平,更難反映中國國際地位。gdp統計,只是國力對比中的一個狹窄方面。是否擁有先進的生產力,具有現代化的經濟結構,往往比gdp更加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