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鯰魚 山東農業的引進與改良

作者 ︰ 民國無義戰

***本章節來源*****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曾以燦爛的農耕文明著稱于世。近代以來,當科學技術已成為西方國家農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時,我國傳統農業卻仍在技術極其低下的困境中徘徊,農業改良已是大勢所趨。

所謂農業改良即是傳統農業向近代農業的轉化,近代農業的特征在于農作經營的市場化、專門化與科學化。農業的引進和推廣是加速我國傳統農業向近代農業轉化的重要舉措,是近代農業改良的重要推動力。概括起來,近代農業的引進包括兩個方面︰優良品種的引進和農業機械、化肥的引進與仿制。

一、農業引進與改良的機構設置

清末新政開始後,清政府在中央和地方設立了專門機構指導農業改革。就地方而言,主要包括設立綜合管理省、縣農業改良的主持機構,創辦各級農業學堂,建立農事試驗場等。

1903年,山東第一個農事試驗場在濟南城東七里堡成立。農場由濟南農桑總會創立,創辦人為候補知縣譚奎和候選縣丞汪懋均,開辦費15000兩,日本人谷井恭吉為技術指導。1906年,農場已陸續購地500余畝,從事糧食作物的栽培試驗,另有供造林之用的燕子山、馬鞍山、千佛山3處山場。農場還有130余畝桑園,用以試種桑樹果木。當時引種的果樹品種有肥城桃,樂陵棗,曹州罡榴、木瓜、青梨、鴨梨,臨清臨桃等,並從青引進櫻桃樹3000株,進行試種。1906年以後,農場開始引入美國棉種,從事栽培馴化試驗,同時還在全省進行經濟作物的調查,為以後的農業改良推廣做了準備。

為教習近代農業知識,農場于1906年附設農林學堂,後來隨著教學規模不斷擴展,到民國初年,農場反變成學堂農科教育的附屬試驗地。1913年農林學堂改為省立農業專門學校,1926年改組為山東大學農學院,直到「五三」慘案後,山東大學停辦,農場才再次處于單獨活動狀態。

1913年山東行政公署在濟南成立農事試驗場,場址設在濟南商埠以南,胡寶莪擔任場長。農場規模較小,佔地32畝。1914年該農場遷至大槐樹村,規模有所擴大。農場的試驗項目有小麥、大麥、高粱、玉米等糧食作物的種類試驗、化肥試驗、預防病蟲害試驗等。1918年又增設園藝科、果樹部,1919年又設立化學試驗科。

民國初年,山東許多縣也設立了農業試驗場。縣試驗農場由于技術專業人才和資金缺乏,很少從事農作物試驗,主要業務是進行引進良種的地方適應性馴化栽培、繁育並推廣良種,普及作物栽培技術。縣立農場雖規模小,經費少,但對農業的引進與改良仍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德國殖民當局在1898年強租膠州後,也于1909年在青近郊李村開辦試驗農場,起初當作德華特別高等學堂學生的農科實習地,後來增設了農作試驗和農事調查。農作試驗基本上以作物引進種植和栽培試驗為主。1914年,日本借一戰之機將德國勢力擠出了山東,並于1917年在原德國李村農場基礎上成立了青李村農事試驗場。新辦農場擴大規模,增設機構,試驗設備與試驗水平在當時均稱國內一流。農場試驗事項由日籍技術人員主持,試驗作物的種類有煙草、甜菜、花生、蛇麻草、棉花、桑樹、靛青等經濟作物及糧食類、水果類、蔬菜類作物。

清末民初農事試驗場及農業學堂等機構的設立為近代山東農業科學試驗改良及先進農業的引進奠定了基礎。

二、美種棉等經濟作物的引進與改良

清末民初山東引進的經濟作物新品種主要是美種棉、美種煙和美種大花生。

山東植棉可上溯至清代中葉,到了清朝末年,山東各地棉花品種已經嚴重混雜退化。清政府深知棉業為大利所在,故在新政時把引種推廣美國棉良種作為農業改良的一項重要內容。山東于1904年首次引進美國棉品種,當時山東農工商務局以大量資金購進了喬求斯、皮打諒、奧斯亞等美國棉品種。但這次引種未獲成功。山東商務局又于1906年將從美國采購的棉種發給東昌產棉各屬試種,獲得成功。東昌府太守魏家驊于棉花收獲後查驗,美國棉高大,3倍于本地之棉;每畝之地本地棉約種7000棵,美國棉至多不過1000棵;本地棉約收七八十斤,美國棉可收100余斤至200斤不等,且縴維細長,利于紡織。魏太守因此又稟請山東巡撫楊士驤︰「再發美國棉種一二萬磅,以廣傳播」。第二年,山東巡撫衙門請駐美大使楊誠代購美國棉種60包,分發至東昌府、濱州、夏津、鄒平、平度、省城東關試驗場等地播種,並刊印《植美棉簡法》一同分發。1913年新成立的山東農事試驗場著手引進美國棉種,並進行中美棉品種比較試驗,試驗結果證實美國棉種品質確實優于中國棉種。

與美國棉種是由山東自行引種不同,美種煙及其烘烤工藝最先是由英美煙草公司引入中國的。山東是國內引種美種煙最早且成效最大的省份之一。1910年,由美籍技師穆爾主持,英美煙草公司開始在威海孟家莊進行美煙試種。由于當地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不適合美煙生長,試種沒有成功。1913年,英美煙草公司又在濰縣坊子試種美種黃煙葉180畝,獲得成功。美種煙產量和質量都超過了土煙。從1915年春開始,英美煙草公司在坊子一帶推廣美種煙,通過提供技術指導、資金支持、高價回收等手段,吸引了大量農戶,美煙種植逐漸擴大到坊子周圍地區,原先的小麥田幾乎全變成了煙草栽培地。一戰及戰後,煙價上漲,英美煙草公司加大推廣美種煙種植力度,美種煙種植逐漸擴展至安丘、臨胊、昌樂等地。1919年,華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以青州為中心大面積推廣種植美種煙,使美種煙種植區向西擴大到辛店、臨淄等地。

我國落花生種植始于17世紀中葉,山東于清代嘉慶初年始種花生。當時花生品種為小粒種,生長遲、產量低。據傳山東最早種植美國普通型大粒花生是在19世紀60年代,由長老會傳教士狄考文引入的。另據民國《平度縣志》載,光緒十三年,美傳教士梅里士在平度教人試種大粒花生,收成頗佳。到1889年,當梅里士帶著從前往上海的湯普森那里分得的兩夸月兌花生前往山東蓬萊縣時,那里已經是著名的大花生產區了。1904年,清政府曾主持在冠縣、陽信、沂水、成武等地試種大花生。經試驗證實,落花生適于魯北沿黃白沙地種植。數年後,花生成為魯北沿黃地區僅次于木棉的大宗出產物品。大粒花生出油雖不如土種多,但其粒大多結,易種多收,種植區域迅速擴展。民初,種植大花生較有成績的縣就有膠縣、郯城、招遠、臨胊、黃縣、平原、東阿、肥城、範縣、東平、恩縣、渮澤、寧陽等十幾個縣,小粒種花生,漸被淘汰。

從總的情況看,清末民初山東新品種的引進基本以直接引種為主,推廣方法也較為簡單,未經認真馴化便行分發,選優去劣程序也還不太科學。盡管如此,美種棉、美種煙和美種大花生的引進與推廣促使山東農業經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推動了農業改良的進程。同時,美種棉等作物的種植主要是為了出賣,封閉的農業生產與市場聯系了起來。農戶生產經營更加精耕細作,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肥力,形成了若干專業化集中產區,為近代意義上的商品流通提供了條件。

隨著經濟作物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農業商品性生產逐漸發生結構性變化。棉花、煙草、花生逐漸成為重要的商品性農產品。花生在19世紀中葉還只是零星生產,到20世紀初,年產量已達400余萬擔,30年代達到1000余萬擔。棉花生產在清末年產量也有幾十萬擔,1918年達到72萬擔,30年代平均在300萬擔左右。美種煙葉1910年開始引進,到30年代中期產量達到80萬擔,年產值2500萬元〔實業部國際貿易局︰《中國實業志》,1934年,,第3—9頁〕。由上我們可以看出,經濟作物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大大推動了傳統農業改良的進程,農作物經營逐漸具有了商品化與專業化的特征。

三、良種蠶桑、林果的引進與改良

蠶桑業是山東農家主要副業之一,山東本地桑樹有魯桑、椹桑、荊桑數種。清末外地優良桑種開始引入山東,從而掀起了蠶桑改良的浪潮。1903年,長山、諸城等地先後從浙江杭州、海寧、湖州引入大批桑苗試種。產于湖州的湖桑宜蠶性優于山東土桑,1904年,寧海州楊薇史購湖桑數萬株在本地種植,1905年諸城縣試種湖桑500余株。民國成立後,湖桑引種規模進一步擴大。1918年,省公署購湖桑10萬株,分配給濟南農事試驗場、農業專門學校、滋陽第二甲種農校種植。1918年至1920年期間先後有沂水、巨野等十幾個縣引種過湖桑。在引入桑苗的同時,省外、國外的優良蠶種也相繼引入山東。清末引入的江浙優良蠶種有新元、諸桂、蓮心、長興、大興等。而由德國佔據的膠澳地區則引入意大利和法國蠶種,在膠濟鐵路沿線農村推廣飼育。1910年,諸桂蠶種在南陽勸業會獲得金獎,1914年又在山東物品展覽會獲金牌獎。

近代蠶桑改良的特征是在植桑養蠶方面采用科學方法,提高蠶桑業整體發展水平。優良蠶種桑苗的引入以及新蠶種的飼育大大增加了蠶桑業的技術含量,使蠶桑業在膠濟鐵路沿線和津浦路中段地區廣泛發展,並形成了臨胊、益都等近代蠶絲業中心。專門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使蠶桑業的發展具有了某些近代性的特征。

近代林果業的改良也是從引進外國樹種開始的。早在19世紀60年代末,美國傳教士狄考文曾把一些植物種子帶到登州養植,1872年美國傳教士倪維思開始在煙台試種國外帶來的果木樹種,並創立「廣興果園」。1887年倪維思又在煙台新建一處果園,引進隻果、梨、葡萄等數十種外國樹木,所結之果肥大、好看、悅口。到20世紀初,煙台即已成為國內歐美果木品種的集中引進栽培地。1898年,英國強租威海,設立果物試驗園,自歐美等國引進多種果木樹苗,結果甚佳。德國強租膠州灣後,于1898年設林務署,規劃大規模造林,所用樹苗多由日本輸入。1901年至1903年,林務署又設立了「樹木園」,從日本、德國、美國引進試種櫻花樹、梧桐、白楊、洋槐、鵝掌松等多種苗木。1904年,林務署又設「植物園」,引種國內外苗木總數達13萬株。1900年至1913年,德國殖民當局共完成造林1265.55公頃,耗用經費229.0729萬馬克。膠澳果木園藝的發展促成了滄口、沙子口兩個果品專業市場。

清末新政時期倡導造林。1902年,濟南農桑總會將燕子山、千佛山、馬鞍山劃為林場造林。1904年,山東巡撫周馥倡辦山東樹藝公司,撥地數百畝,引種樹木。1905年,濟南、登州、萊州均創辦了林木培植會。其中濟南林木培植會在所屬各州縣種樹達300萬株。民國成立後,先後設立的林業試驗場等機構從國外引進宜林樹種栽培,並加以研究改良,在成活率、防治病蟲害、林木質量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近代意義上的林木改良系由外國傳教士引入林木良種、殖民當局植樹造林開始的,在林業試驗中,一部分地區開始采用林業科學方法,有計劃地進行人工育苗和荒山造林,對天然林開始實施人工管理和保護,對林木病蟲害開始實施科學防治。優質果樹品種的改良和推廣推動了林果的商品性生產,並形成了林木專業化產區。林果業的改良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農業機械、化肥的引進與改良

中國舊有的農具,多借助于人力,使用起來慢且費力。1906年前後,山東農事試驗場曾由美國購回農具20余種,由日本購回數十種,經試用考察,多能合用。試驗場還曾引進鑽井機器,但當時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動用。民國初年,新式鑽井成為了人工灌溉技術改進推廣的方向。改良水車、抽水機、引黃虹吸管等農機具的引進與推廣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傳統農作施肥系取廄肥、人糞尿和豆餅等農家肥。1906年山東農事試驗場自日本購進化學肥料十數種,逐一試驗。與此同時,德國洋行在山東各地推銷硫銨肥和磷肥。在推銷中,他們先編印淺顯易懂的使用說明書,連同一定數量的化肥免費分發給試用農戶,再擇地進行大範圍推銷。到1910年,化肥的銷售和使用範圍已從煙台、濟南周邊農村擴展到膠濟鐵路沿線和運河沿岸的部分鄉村及經營農

場。從國外購進化肥的同時,對化肥的仿制和創新也取得了一定成績。1905年,濟南濟農公司仿照美法制肥,開始無人購買,後減價出售,試用農戶發現其效果好于農家肥,便逐漸推廣開來。1907年至1908年,候補知縣何瑞在泰安、沂州等地仿西法制造肥料。1908年,濟南農業學堂也曾用新法試造肥料。武定府一家肥料公司專門制造一種能防害的化肥,為當地農戶所接受。民國成立後,化肥效用漸為農民所認識,特別是硫銨肥在美種煙、棉花及小麥種植上得以廣泛使用。

但是,農業的改進,需要近代工業的支持,發展工業,為農業提供化肥、農業機械和其他生產資料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近代中國由于資本、技術等各方面的原因,生產近代農用資料的產業並沒得到發展,化肥幾乎全靠進口,生產農具的企業大多停留在制造改良手工農具階段。因此,新式農具、化肥的引進一方面促進了農業的改良,使農業生產走向了科學化發展的道路,但同時也增加了農業生產的成本。社會進步應該是一個整體進步的過程,農業改良也要在這一整體中找到其自身的位置,只有整個社會進步了,農業的改良才會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成效。清末民初的農業引進與改良的意義在于它將傳統農業拉到了「現代」的門檻前,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農業的整體面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亂世鯰魚最新章節 | 亂世鯰魚全文閱讀 | 亂世鯰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