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 第一章 趙王倫 33

作者 ︰ 鋼指戒

數千年來,河套地區的變遷歷盡滄桑,在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的「幾」字形臂彎里,陰山是大河之源的天然屏障,也是北方草原與中原大地的分水嶺。自古有「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自衛青攻佔河套草原之後,「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魏晉又將歸服的胡人安置在他們的老家,陰山以南。陰山以南水草旺盛,胡人也大量繁衍,興盛起來。

如佳知道草原民族,是也要盡量往南才能興盛,像內蒙只有外蒙的一半大,人口卻達到外蒙的近十倍。2010年,內蒙2700萬人,蒙古國只有290萬人口。

如佳聯想到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刀光劍影,烽煙處處,戰爭連年,文明崩潰,黃河流域跌入了血海深淵。自己竟處在這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最為痛苦的時代,一時沉默無語。真是向西風回首,百事堪哀。

劉琨看她沉默無語,唉聲嘆氣,關心地問︰「你怎麼了?」

如佳的心情劉琨怎麼能懂。如佳又想多了解一些胡人的事情,于是問劉琨︰「前日里我听說,國家在去年平定了關中氐人作亂,為何在我中華月復地也有胡人?」

劉琨回道︰「魏初,諸葛五出祁山,姜維九攻關中,魏國不願過多騷擾農耕經濟,就遷胡人抵御蜀患。現在關中有胡人三百萬之眾。」

劉琨知道如佳也愛聞經史,于是不厭其煩的細細說來︰「去年,我有幸隨江統大人考察關中諸胡,令我大開眼界。」

如佳當然知道江統著名的《徙戎論》,來了興趣。

「你說說怎麼令你大開眼界。」

劉琨說道︰「魏徙胡御蜀,本是權宜之計,但經歷這幾十年,社會安定,胡人人口劇增。而游牧不足以養活這眾多人口,于是要經常向漢人買糧,常用牛馬和奴隸作交換,也經常有搶掠之事。逢災年,農業不濟,搶掠之事更多,所以西北叛亂時有發生。」

「其實在諸胡徙關中之前,這種叛亂就時有發生。像董卓、馬超、夏侯淵都是靠鎮壓諸胡起家。胡人吃羊肉,喝羊女乃,游牧不足于養活太多人口,與**漢民沖突不斷,成為我大晉西部最不堪解決的矛盾。但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又無法改變,所以,我們考察回來之後,江統大人提出《徙戎論》,將胡人發還陰山以北。但朝廷心在胡漢並容,沒有同意。江統大人一心憂國憂民,卻不能遂願,真是可惜。」

如佳嘆道︰「胡人就不是大晉子民嗎?江統出的是餿主意。試想,陰山以南水肥草盛,還是不能養活這多胡人。你叫他們去陰山以北,喝西北風啊?這豈不是要他們自生自滅。」

劉琨不以為然,「草原萬里之廣,怎麼會養不起他們呢?」

如佳說︰「草原的確萬里無垠,但大多土地貧瘠,寸草不生。所以草原民族一旦統一興旺,不是南侵中華,就是西入歐洲月復地。」內蒙二千七百萬人,而外蒙只有兩百九十萬人,卻已使蒙古國不堪承受,但這事如佳卻不能說給劉琨。

劉琨驚問︰「歐洲是什麼地方?」

如佳語塞,「就是大秦。」

劉琨更驚了,「後漢書說西方萬里之外,有個強大的大秦國,我原以為只是個傳說而已。」

大秦是漢朝對古羅馬帝國的稱呼。

如佳開導劉琨︰「大秦不是個傳說,而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他的地域面積比大晉朝還要大。」

「這麼說,它比大晉還要強大嗎?」

如佳撓撓頭說︰「這個很難說,因為經過幾十年戰亂後,魏晉的人口一直未能太大增長。像大漢最鼎盛時是六千萬,而現在只區區兩千萬。用大漢比,我們比他們昌盛,因為就現在而論,農耕社會是最先進的,生產能力最高。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其它的地區都沒有我們發達。被你們驅走的一部分匈奴,在西方靜靜的頓河站住腳以後,發現了歐洲新大陸,就去和大秦鬧騰了。」

劉琨的好奇心更濃了,問道︰「難道大秦也是游牧社會?」

「不,他們是以沿海漁民為主的原始商業社會,這個你好像不太懂。」如佳笑了。

劉琨又問︰「我們大晉也有無邊的海岸線,為什麼我們的漁民不是遠古商業社會?」

如佳說︰「我們的海岸線什麼時候望去,也是遠處有條條海浪,而大秦所在的海是地中海,海幾乎被大秦國土包圍,海面平靜如湖水,所以,他們雖然沒有指南針,仍能在其中川流。很多人可以依靠貿易生存。」

我們在網上隨便翻兩張中國海岸線的海景圖片,都能看到海浪。而您如果搜兩張地中海的圖片,全是海面平靜如湖面。何況歐洲的起源還是在地中海的愛琴海之中,幾乎沒有波濤,這為原始漁民型社會發展的最佳場所。

劉琨點點頭︰「我好像有點懂了,在我們老家有一條河,河上游的人們不從事農業生產,只把竹子和山木順河運下,來換取糧食。當地官員嫌他們不種地,屬于取巧偷食別人的糧食,但還是屢禁不止。是不是這樣一種情況呢?」

如佳說︰「跟這種情況差不多,他們合理利用了自己的地理優勢,也方便了下游的農民,其實是一種互利的行為。如果他們在山上種糧食,也種不出多少糧食,而下游人民因為需要自己上山采購農具,也會影響農業生產。但是古代一般不這麼看。」

這些問話太超前,劉琨好像真的不懂。劉琨悻悻地說︰「看來,你所謂的商業社會也不強啊,我知道這些就行了。」

如佳想給他增加點知識量,又說︰「農業社會是到鐵器的普遍使用,牛能變成耕牛之後,才繁榮昌盛起來。超越了游牧社會。等到機器出現,商業社會就會超越農耕社會了。」

「什麼是機器?」

「我不告訴你。」

兩人都笑了。

「但總體上,三種社會方式都比較落後。農耕文明雖然強大,但不能在草原上耕種,所以誰也滅不了誰。三種社會在競爭*同進步了。」如佳又說。

經過和劉琨的交談,如佳終于明白了五胡亂華的起源了。原來這是中原漢民族對漢胡並容作出的第一次最大膽的嘗試,但最終卻吃到最苦的果子。

===================================

筆者語︰而商業社會強大起來要等到發動機普遍使用之後。1776年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商業社會的第一次革命(即工業革命)轟轟烈烈的開展了。

這里要說明的是,並不是農耕的人先發現了‘鐵’。游牧的人發現了鐵,把他當寶貝,做成裝飾,而農耕的人把它做成鋤頭。蒸汽機的早期原型在農耕社會也早有發現。

最典型的是‘石油’。在《夢溪筆談》里有明確記載。對其使用上也有精準的猜測。但是在農耕社會里它既沒有煤好使,也沒用煤好開采。沒有用。

所以從大的意義上講,新事物的出現不是誰先發現(發明),而是誰最需要。

耕牛之于農業就如同,工業之于商業。

所以工業時代不**于商業社會。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最新章節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全文閱讀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