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 第四章 成都、河間聯盟 04

作者 ︰ 鋼指戒

正像孫惠所預料的哪樣,不用東海王出馬,各方鎮就幫東海王把事給干了。並州刺史司馬騰為東海王二弟,其聯合幽州的王浚率先和成都王打了起來。並州刺史司馬騰命令雁門關外拓跋部數萬人進關參戰。

王浚並非瑯琊王氏,而是出身太原王氏家族。在晉一朝,一等大士族中就有兩個王氏,這是其它大士族不能比的。太原王氏在晉武帝時期,甚至比山東瑯琊王氏更顯赫。

王浚鎮守幽州,幽州有一半在長城以外,長城外段氏鮮卑人員眾多,王浚竟用鮮卑騎兵攻打成都王。內戰中胡人加入了。王浚本歸成都王穎管割,但是家族利益不容他站在成都王一邊。成都王心中清楚,搶先派人去刺殺他,沒有成功。

中原王朝自漢武帝起,開始征服北方胡人。從那以後一直就有游牧部落投靠中原王朝。從劉秀征戰河北,就有游牧武裝助戰了。但當時非常少,只有幾千人。戎人大規模助戰,是在三國時期。

東漢後期,隨著中原人口在戰亂中凋零,漸漸地把投降的胡人遷入長城以南。東北的鮮卑反而佔領了整個大漠。曹魏步入正軌之後便開始打擊鮮卑。後來鮮卑分裂為數個大的部族。拓跋。段氏、慕容、宇文在當時就比較強。他們被魏晉允許生活在長城腳下。(以前敵對的要被攆到陰山以北)。這里草原茂盛,他們發展很快。農耕人口又少,沒有農耕與游牧矛盾,所以他們大多感激大晉。願意為大晉出力。(再次證明胡漢矛盾是農耕社會與游牧社會的矛盾,而不是民族矛盾。)

古代農耕民族組建軍隊,由于馬匹較少,多是步兵。而步兵講究紀律和戰陣,只有長期操練,才會有戰斗力。而游牧民族,平日里放馬、打獵。迂回獵物和反復出擊都是拿手好戲。所以不用多少練習,就能打仗。

拓跋鮮卑奉並州刺史令,從雁門關踏過長城,進入山西,再從井陘橫渡太行山,進入燕趙大地。

段氏鮮卑奉幽州刺史令,從山海關入關,南征鄴城。

兩軍在常山匯合,大敗常山太守王斌。

成都王剛剛打贏東海王才一個月,又意外俘獲惠帝,正是春風得意,目空一切。他接到常山兵敗,不以為意,再派大將石超率十萬步騎出戰。

石超典齊軍士,火速北上。公元304年十月,兩軍在河北趙縣相遇。

石超召開軍前會議,向眾將說︰「本次作戰不同以往,以往敵人和我們一樣,以步兵為主,騎軍也都不超過五千,只能輔助步兵。」

「可是今天我們面前的兩支鮮卑部隊,卻以騎兵為主。根據漢朝兵書的總結,騎兵以運動戰為主,采取先沖擊,後分割步兵的戰術。以往步兵與戎騎作戰,往往先守後攻,先守長城或雄關。可是這里是茫茫大平原,我們若守趙縣城,敵騎會繞過城池,繼續南侵。所以,只有在這里和他們打一場野戰。這次我軍最重要的任務是絕對保持陣型不亂,大家還記得去年劉琨三千鐵騎槍挑馬威嗎?」

眾將為之一驚,石超接著說︰「本次作戰,我們排成六邊陣,(八卦陣),以戰車在最外圍,隨後排長槍隊(十米長槍)、長槍隊後面排弓箭手。三層防御將步兵護在正中,敵騎沖進來,再由步兵解決他們。敵騎從北沖進,將向南沖出,我軍五千騎軍應在陣型南面堵住缺口,將敵騎封在步陣之中,由步兵全殲之。我軍要下決心,最少擋住三萬騎兵的沖擊,不然我們就成了第二個馬威。」

眾將得令。

強漢與匈奴野戰,先以車、長槍、箭手、強弩護住步兵,令敵騎在靠近途中就損失大半,由于自己騎兵不多,只在側後機動。剩下的胡騎沖進戰陣,會邊沖邊砍,從另一面沖出戰陣,再回頭展開下一次沖擊。

而強漢騎兵的作用就是在匈奴騎兵將要沖入戰陣時,機動快速得堵住缺口,不讓匈奴騎兵沖出。胡騎一旦停下來,將失去機動力,戰斗力反而就遠遠不如步兵了。

第二日,兩軍排開陣勢,鄴城軍不像禁軍,沒有戰車,只好把遠送糧草的車推到戰陣外圍。

拓跋、段氏兩支騎軍一看到石越這個刺蝟陣型,都笑出聲來。

拓跋部首領拓跋猗盧命衛雄部一萬騎兵沖擊敵陣。

衛雄萬馬奔向敵騎,只有百步之遙,石超陣中萬箭齊發,敵騎紛紛落馬,但拓跋騎士勇猛異常,近萬胡騎飛身跨過低短木車,沖入長槍陣中,箭手只好停止放箭,拿起短刀。

古來所用戰車或箱車,都非常高,箱車還有長三米的蓋板,可在御敵時,豎立在箱車之上,胡騎只能艱難通過。可是石超只有運糧的牛車,胡騎一躍而過,毫不費力。

但是長槍陣使胡騎損失很大,騎軍紛紛摔下馬,但是長槍運動不便,有些落馬的騎軍就抱住槍桿,將槍的方向移開,剩下的騎兵就勢沖入步兵陣中。騎兵邊砍邊沖,步兵依仗人多,密集,用槍還擊。不多久,一萬騎兵損失近半。石超排開一個數萬人的大陣,鮮卑一萬騎兵有全軍覆沒的危險。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最新章節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全文閱讀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