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 第四章 成都、河間聯盟 05

作者 ︰ 鋼指戒

拓跋猗盧大驚,轉頭看向段氏首領祁弘,祁弘說道︰「敵軍十萬,一萬人豈能沖的動。我率二萬鐵騎再沖敵陣,如能將敵陣沖散,你再領全軍沖擊決戰。」

祁弘說完,發下號令,親率二萬段氏鐵騎沖擊石超,段氏鐵騎更加勇猛,馬踏石超大陣。陣中步兵人仰馬翻,祁弘不僅順利沖出大陣,還把衛雄殘部拉出。

當祁弘向南快要沖出步陣時,副將問石超,是否麾旗令騎兵堵住祁弘出路。

石超高喊︰「切勿揮旗,敵騎太多,我五千騎兵根本擋不住,先放他出陣吧,揮旗示意重整陣型,關鍵是陣型不能亂!」

陣中紅旗晃動,松動的陣型再次恢復緊湊。祁弘沖出敵陣,二萬多騎士把馬回頭,見敵陣並未大亂,祁弘大怒,再從南向北沖入敵陣。

石超十萬大軍,雖然打過幾仗,可從未與騎軍為主的部隊決戰過,那料敵騎還能從身後再沖回來。

雖然八卦陣沒有前後之分,但是石超將士並不能熟練運用。祁弘從南面向北沖入,石超陣營開始慌亂,整個陣型開始亂,小的軍陣被甩了出來。

拓跋猗盧一見大喜,命七萬余眾全部沖擊石超。十萬騎軍將十萬步軍沖得七零八散,步兵只好各自為戰。在這種情況下,步兵十不敵一。

石超無奈領五千騎兵大敗而走。

漢朝總結了騎步對戰,騎兵有三個優勢。而漢步兵有五個優勢。只要把自己的五個優勢發揮好,也可在野戰中獲勝。

第一個優勢,武器好,而且全面。石超沒有防守用的戰車或箱車,而運糧的推車,人家騎兵一躍而過。石超也沒有連發弩,更沒有能射出幾百米遠的硬弩。大晉統一全國後,把這些武器全都收入國庫,不讓地方軍隊用,長此以往,地方軍隊也想不到這些玩意兒。

第二個優勢,戰陣。古代戰陣並不玄妙,也並不復雜。因為士兵只是普通人嘛,只是突出群體配合,以群體打個人。但是,雖然不太復雜,還是要長期練習。成都王只有二三萬常備軍,有事的時候,再從莊園主家里招兵。

這使成都王兵力一直不強,不強的原因,一是成都王有個兵力很強的同盟者,就是長安的河間王。河間王控制著西晉一直以來最亂的地區,所以兵力超強,常備軍近十萬人。二是士族統治下,成都王想多招常備軍也不容易。士族大多會響應盧志的「無為之治」。正因為賦稅低,成都王逃走後,鄴城民眾大多懷念成都王,想把成都王迎回來。鄴城成為覆滅大晉的火藥桶。

漢步兵第三個優勢,步騎結合。騎軍要機動,把將要沖出戰陣的敵騎堵住,迫使敵騎停下來。

第四個優勢,軍官通兵法,石超還算不錯。前四項即使全具備,還不行。還有一個最重要條件,就是以多打少。原本晉民人口就多,這一點很好做到。但是在士族社會,流民大量減少,莊園主家的兵不好征。漢軍總結出平原野戰「十步不如一騎」。十萬騎兵,只要自己不犯錯,石超十萬步兵根本無法打贏。這就是為什麼胡騎一旦上十萬,便可笑傲中原的原因。中原要組織幾十萬,還得有經驗的步兵和他打。

當然,以上*,只適合于平原野戰,在山區、林中、河道交錯之地,因騎兵失去機動,而步兵講究配合,則變成「三騎不如一步」。二十幾年前,在涼州山區,名將馬隆只依靠箱車和硬弩、連發弩,三千五百步兵數次戰敗上萬胡騎。諸葛亮每次伐魏必出祁山,也是這個原因。魏主帥張?就死在強弩之下。

那麼胡騎三大優勢是什麼,我們結合以後戰例再細細討論。

長城外鮮卑在享受大晉給予的幾十年和平之後,人口驟增,輕松便可組織十萬騎兵,一出手就表現不凡。就是大晉不自亂,這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關外鮮卑實力最強,五胡亂華,其他四胡都世居中原,為什麼中原四胡先成功?這是本書後半段的一個重要要論題目。(本書只寫到名將劉琨去世)

追想當年,司馬懿出關討伐公孫淵,應兩方邀請,關外鮮卑部都來助戰,可其實他們是來看熱鬧的。司馬懿三萬精騎(晉禁軍前身)橫掃關外,笑傲大漠,震驚了鮮卑各部,鮮卑各部才紛紛誠心投降。

可如今,可以以一打五,甚至以一打十的那支禁軍,早讓司馬家敗光了。

以後的戰爭,胡騎加入進來,戰場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戰爭講究一個「快」字。騎兵能快速進攻,還能快速撤離戰場的特點非常鮮明。

當機槍發明之後,英國人說︰「如今的騎兵,以後只能給步兵送飯。」可英勇的哥薩克騎兵偏偏不信。敵人機槍掃完,就把打死的戰馬燒肉吃了。後來代替騎兵的是坦克,現在是戰斗機。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最新章節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全文閱讀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