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 第五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 17

作者 ︰ 鋼指戒

一位老太悲傷的說︰「村中人去年都隨乞活軍走了,只有我們六個老頭老太,腿腳不靈便,留在村中。」

劉琨一驚,問道︰「如此窘迫,你們這一年來是怎麼過的?」

老太流淚說道︰「孩子們走的時候,把僅剩的一點糧食留了下來,使我們度過了上一個冬天。春秋我們就撿食地間的野菜,現在又到冬天,地間野菜,能食之物越來越少,又不見孩子回來,我們只能等著餓死了。」說著兩人都哭了起來,眾人也覺心酸欲淚。

劉琨回頭問隨從,是否還有食物。隨從趕緊拿出中午剩下的一點糧食和干肉。劉琨命全部給兩位老人留下,並對老人說︰「這點糧食你們六個老人先拿去分食吧,明日我會派人給你們再送來些糧食,幫你們安度冬季。」

兩位老人哭著跪地拜謝,劉琨只能好言安慰。別過老人,走出很遠很遠,如佳眼中仍含著淚。快到晉陽城下,劉琨才安慰如佳︰「明日我派人盡可能多送一點糧食,定讓他們安然過冬。」

如佳一听反倒更心悲,譏笑道︰「看來什麼時候也是餓不死當官的,民眾困窘,而我們在外吃過午飯,竟還有剩余干肉。」

原來如佳把氣生在這干肉之上,劉琨只好解釋。這半年來胡人多來歸附,他們冬季更缺糧,總不能把羊馬全殺了,來年再去山里逮野羊。劉琨無奈,只好拿糧食來換胡人牛羊。當然是盡量多給對方一些糧食。而少要一些羊馬。這樣,盡管秋天收成還好,可是不管農民還是胡人。在冬季糧食供給都不多,都很窘迫。

為了照顧新來投的胡人,換來的牛羊也不多。劉琨也就只能把這點羊肉分給官員和低級軍官,還有一些供糧大戶。民眾困窘,上層卻還有肉食,每個時代都是這樣的。

劉琨又對如佳說︰「你要求我仁義為懷,我們對那些孤老已盡仁義。你也應該釋懷才是。」

「你還沒有做到仁心、仁義!」如佳氣道。

「我問心無愧,」劉琨听到指責也多少有些氣惱︰「你說我怎麼就沒做到仁心了?」

如佳卻不相讓,恨恨的說︰「快進城了。我不當著別人和你辯論,到府上我們再辯。不說服一個,不許吃晚飯!」

進入刺史府,如佳徑直來到劉琨的書房。拉了把椅子坐到書桌下方。劉琨隨後跟了進來。開朗的笑著對如佳說︰「我們夫婦,還是去臥室床上辯論為好,這里太冷。」

如佳被氣笑了︰「我的夫君,還是真的厚臉皮。」

調笑一句,馬上正色道︰「就在這里說,說不完不準吃晚飯,不許睡覺!」

劉琨也不生氣,繞過書桌坐到自己的位子上。這時丫鬟抬進火盆。閃爍的炭火使書房一下暖和起來。劉琨對一個丫鬟說︰「把溫嶠和劉遵喊來‘听課’。」

劉遵就是如佳剛到劉家時,看到的劉琨的庶長子。如今也是十六歲的大小伙子了。兩個月前,他被大伯劉輿派人送來,如佳對他也是視如己出,他的到來使如佳非常高興。

如佳對劉琨說道︰「我們下午遇上的那六個孤寡老人,如果僅僅是留下一些糧食,很難改善他們的境況。寒冬砍柴、擔水、燒火做飯,對于這些老人都是很艱辛的事,你考慮不周,仁心不及。」

劉琨回道︰「可是西南有匈奴強寇,晉陽剛剛安定,我們也不能使民眾負擔再加重。」

這時溫嶠和劉遵走進來,行禮後,坐在一旁。如佳接著說︰「其實我有一個想法,早想和你談。」

劉琨仔細的听著,如佳細聲說道︰「孔子看到衛國人口眾多,發出‘人真多’的感嘆。冉有就問孔子,人多了該如何治理?孔子說使他們富裕。冉有再問,富裕之後還怎麼治理?孔子曰‘教之’。」

如佳停頓了一下,再說︰「我們剛到晉陽,晉陽大饑荒,人民流離失所,困苦不堪,甚至賣兒賣女,道德的教化很難開展。人更狠心一些或許就能多活幾日;柔弱一下,或許立馬就餓死,沒有人討論道德問題。我們也是先借來糧食,使人安定,再鼓勵耕種。」

「可是現在糧食雖還不豐盈,但民眾已經安定下來,不至于挨餓。用孔子的話說,我們已經可以‘教之’。」

「教之的目的是什麼?」溫嶠插一句。

如佳說︰「使人們愛家、敬業,人們才能團結一心。有保家之情,才會有衛國之心。」

溫嶠又問︰「這個‘教之’先從哪里下手呢?」

如佳道︰「推行仁義,首先要喚起人民的愛心,仁愛之心。」

如佳知道新中國建立之初,也是首先推行了「愛人民、愛祖國」的中國傳統道德,才一舉安定了局面,才有了後面轟轟烈烈的保家衛國。而這里面,首先是愛人民,政府愛人民。

劉遵說︰「我在城中游玩,常見一些以強凌弱的事件發生。很多人都在嘆惜道德衰落,人心不古。阿母說得很好,可是仁愛之心難建。」

「錯了,當人們嘆惜世道衰落,人心不古時,才是建立愛心、正義的時刻。」如佳堅定得說。

三人錯愕不語。如佳問溫嶠︰「我們剛入晉陽,人們的窘迫都使你辛酸淚落,你可听到過他們哀嘆人心不古了嗎?」

「還真是未曾听到,」溫嶠思考著說︰「人們處在饑餓的生死線上,更多的人在罵老天,老天給並州帶來百年一遇的大旱。也有人罵司馬騰,他一來就全力加強備戰,一討成都王穎,五討劉淵,使晉陽勞動力多被調走,加重了天災。」

「今天,當人們感嘆世間風氣不好時,並非人心不古,道德不再。而是社會安定、繁榮。其它更嚴重的社會矛盾遠離我們而去,道德問題被突出出來。這樣,人們嘆惜世風不古時,反倒應樂觀。這時正是重建道德之時。縱觀歷史,道德的建立往往在社會的鼎盛時期。就像儒家道德的確立,正是在漢朝最鼎盛的漢武帝時期,還有」

如佳本要說宋朝朱熹,明朝的王陽明,都是在一個朝代最安定的時期出現的「現象」,不過她卻無法說出口。

鋼指戒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最新章節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全文閱讀 |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