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青染雙目直視卓正揚,從他眼中沒看出異常,里面只有期待和好奇。想了想,點頭答應。
「當然沒問題,就怕你覺得不好吃。」
「不會的。呵呵,一定很好吃。」傻傻的笑容出現在臉上,卓正揚的話題轉的非常快。
歐陽晴笑了笑,轉回話題。
「既然大家都覺得好吃,那張師傅可願意成為我們‘晴天’中式餐廳的主廚?」
「當然願意,吃完飯我們就簽約吧。」
「哈哈哈,合作愉快,以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吧!」
尹國民憨憨笑著,看妻子開心他也高興,跟歐陽晴一起舉起手里的酒杯,和張武山的踫了踫,發出清脆的響聲。
「我是個粗人,不怎麼會講話,但是我保證我不懂的會向你請教,你在店里擁有絕對的權利。」
國內最常見的就是外行領導內行,然後對著什麼都要指手畫腳一番,把所有動作弄得亂七八糟。有尹國民這句保證,張武山放心了一半,至少廚房這一塊將會由他掌控,最重要的是他經手的原料絕對合格。
「干杯!」開懷不已,一飲而盡。
吃完飯,大家坐在一起聊著天,也說著未來。
「對了,我差點忘了。那個生產許可證已經批下來了,過幾天就能送到。」
卓正揚一語驚四座,尹青染馬上就激動地跳了起來,連聲道。
「太好了!太好了!」
不論他們現在做的是什麼,開店也好,賣包子也好,開荒也好,一切都是薄利多銷,都是不穩定的收入。這個他們一家等待多時的生產許可證到手了才是發家的開始。
「通過了就好,明天我就去趟縣里提交貸款材料。」這是尹國民和歐陽晴夫婦兩商量好了的,他們現在發展的是農業,是崇明縣目前的重要扶持項目,縣里早就頒發了文件,支持農民貸款創業。尹國民道︰「等錢下來了,先把工廠建起來,速凍機我也托人買到了。」
尹青染最注重的還是管理,「我們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其他的都可以不管,但是衛生必須排在第一位,每個員工上崗前必須通過嚴格的檢查,要穿戴干淨的工作服,佩戴必要的手套。」
「恩,這個可以交給我。」卓正揚插了一句,「衛生監測和員工用品可以進口,經過嚴格審查的服裝和用品才能進入食品行業,我小叔就是做進出口生意的,讓他從國外帶過來最好。」
目前C國還沒有最高等的可直接接觸食品的健康材料。
「哈,我都忘記了,我們這還有個土豪呢。」尹青染打趣地拍了拍卓正揚的肩膀,「到時候包子上鋪架還要你出面幫忙斡旋,不需要刻意包庇,只要給我們一個公平的上架機會就行。」
「沒問題。」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柳佳豪吃過尹家的包子,對它贊不絕口,包子進入‘沃爾特’商場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
尹國民早早地就出了門,歐陽晴留在家里給幾個小孩煮飯,料理一下家務活。
張武山已經離開了清水村,他要去原來住的地方把東西整理過來,還要去帶幾個助手來幫忙。
‘晴天’中式餐廳,名字叫的好听,但其實就是個空頭,只有一家尚在裝修的店面,一切的東西都需要從頭弄起,廚房里更是空蕩蕩一片。要是張武山不去找幾個助手,那他就是一光桿司令,從掃地的到洗菜的到切菜的到炒菜的到端菜的都是他一個人。
這些暫時不用說,尹青染同學現在就遇到了一大難題。
閱讀理解!
她上輩子學的是會計,對于數字最是敏感,玩股票投資也經常是賺的多賠的少。但是上帝給你開了一扇窗戶,勢必會給你關上一扇門。文學,就是上帝對尹青染關上的門。
以前偶爾小說的時候,那些主角們重生後各種牛掰。可是到她這兒,說過目不忘吧,那倒是真的不會忘。讓背書,她可以流利的背出來。可惜老師現在讓她做的是閱讀理解,她以前就很不理解,為什麼一段莫名其妙的話可以理解出那麼多含義?魯迅寫的《三味書屋》可能只是他的日記,但是為什麼能解讀出他對國家興衰的感嘆?
最讓人不解的是,魯迅寫的錯別字不叫錯別字,它叫通假字!
「尹同學?」
老師的聲音讓尹青染瞬間回神,「額,它表達的是……」
成年人的思想跟小學生的真的很不同,她看到的可能只是一段普通的話,但是小學生卻能有充分的想象力把它解讀出來。可悲的是,尹青染外殼小學生,內里成年人。
「老師講了這麼久你還是不懂嗎?」語文老師恨鐵不成鋼地瞪向尹青染,「你的數學能考滿分,語文其他題目都是滿分,就是閱讀理解永遠不及格。你坐下吧,好好听講。」
「謝謝老師。」尹青染松了口氣,坐下,她旁邊的劉玉梅捂著嘴悶笑著。
「再笑!再笑咬你哦!」
「囡囡,回家讓我哥哥給你補課吧?他對這一類的題目最行了。他語文總能拿滿分。」
「也只好這樣了。」尹青染整個人耷拉著,趴在桌面上。
可憐她一個理科高才生現在卻要做閱讀理解,可恨的應試教育!如果語文不及格的話,怎麼可能考進好大學?!看來她又要過高考時候那種水生火熱的日子了。而且現在距離高中分班還有七年啊!
放學,兩輛自行車並排而行。路上劉玉梅說起這事。
卓正揚瞬間就坐直了身體,「囡囡,我可以給你補課!」
劉宇淡漠地瞥他一眼,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什麼意思?」
卓正揚︰「……」
「只會26個英文字母,連最基本的傳統文化都還沒有學會的人還是乖乖地給我閃一邊去。」劉宇一擊必殺,「放學後一起到我家來,我給你們補課。」
卓正揚想了想,雖然跟最初的目的不同,但是好歹還是跟囡囡窩在一起了。挺好!
補課時光漫長的很,時間緩緩流過,三天後就是國慶了。
這段時間,尹家在蓉城的‘包子小站’生意趨于穩定,每天增加了一定量的包子數,定量五百個包子,售完即止,生意維持著火爆狀態。
‘晴天’中式餐廳裝修到了最後關頭,由張武山帶領著他的徒弟開始整改廚房,他們小廚房制作出了幾樣頗具特色的菜式,在尹家做包子的村民們一起去品嘗了一遍,通通贊不絕口。
有政府扶持的貸款下來的特別快,半個月時間,尹家旁邊那塊地已經整得平整,就差打地基了。
國慶前一天。
尹青染家里來了一大群人,一個個都是青壯年,幾乎每個人都曬得黝黑,眼中帶著疲倦也帶著歸家的欣喜。
尹國民和歐陽晴夫婦在院子里招待了他們。
「國民哥,這次回來如果能在村里干我們就不出去了。我們這些人只有一把子力氣,只能在工地里混,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落得三哥那樣。」劉勇,去年剛結婚的二十六歲青年,臉上已經失去了青年人的跳月兌,只剩下沉沉的壓力,說話的時候眉頭緊皺。
「劉三這樣了,他們家也不知道怎麼生活。」
「我听說他家書俊回來了。」
「書俊的學費也拖了一個月了……」
------題外話------
感謝小妞送的花~麼麼噠~鮮花52014—8—1411︰56︰00安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