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步官途 第十九章 仇英

作者 ︰ 龍虎山顧問

只見昌萬泉三人翻動畫冊時的動作,如果可以用小心翼翼來形容的話,那他們在鑒定時候的表情,就像是如履薄冰一般了,單是寫有「臨宋人畫冊」這五個字的封面,就被幾人翻來覆去的看了好一陣,大如鏡面,小如指甲般大小的各種款式的放大鏡,在桌子上擺了一排,讓一旁的幾個門外漢大開眼界。

看到三人如此的謹慎,徐乙早已釋放神識出去了,一股清涼之氣,嗡地融入了自己的腦海,又是和蟋蟀罐一樣的靈氣,看來是真品無疑啊。

過了將近半個時辰的時間,昌萬泉三人才鑒定完畢,昌萬泉對楊林說道︰「這是明朝仇英的畫冊無疑。」

過了將近半個時辰,昌萬泉三人才鑒定完畢,昌萬泉對楊林說道︰「這是明朝仇英的畫冊無疑。」

昌萬泉稍頓了頓接著說道︰「仇英,原籍江蘇太倉,後移居蘇州。生于明弘治十一年左右,他與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江南四大才子。’仇英年輕時以善畫結識了許多當代名家,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又拜周臣門下學畫,並曾在著名鑒藏家項元汴、周六觀家中見識了大量古代名作,臨摹創作了大量精品。仇英英年早逝,只活了四十多歲,但他的創作態度十分認真,一絲不苟,每幅畫都是嚴謹周密、刻畫入微。他功力精湛,以臨仿唐宋名家稿本為多,這《臨宋人畫冊》就是他臨摹的代表作之一。」

昌萬泉講解完後,胖子和眼鏡也帶上手套,翻閱起來,這種大師的真跡,可是不多見的,自然不能放棄這樣的學習機會了。

李掌櫃接著昌萬泉的道︰「正是由于仇英生命短暫,留下的墨寶不多,又加上後世的保存不善,他的作品已經罕有現世,楊老板你這次可是得到寶貝了哦!」

趙掌櫃一臉笑容的向楊林問道︰「楊老弟,你知道我是玩字畫的,你這《臨宋人畫冊》有意轉讓嗎?我願意出八萬兩銀子!」

「趙掌櫃你莫要出價了,這畫冊我是不賣的!我也是愛畫之人啊!」楊林直接就把話堵死了。

李掌櫃等人知道楊林可是不缺銀子的主,這樣的傳世佳作,楊林是不可能賣的,也都沒跟著趙掌櫃起哄了。

鑒定完楊林的畫冊,大家把目光都聚焦到徐乙的硯台上了,徐乙爽快地把硯台推到了李掌櫃他們面前。

李掌櫃把硯台上下面和側面用放大鏡仔細的查看了一遍,特別是對硯台底部的印字,觀察了好一陣子,然後又把硯台拿在手里閉上眼楮模了又模。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後,小心翼翼的交給了昌萬泉。

昌萬泉接過硯台,將硯面用五指托空,輕輕擊打,或用手指甲蓋彈硯,只听那硯台發出了「  」的木聲,昌萬泉也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最後趙掌櫃拿過硯台用放大鏡又仔細的看了兩遍,也敲了敲硯台,凝神听著聲音……

在這個過程中,古月的眼神不時的落到徐乙的身上,她看到徐乙臉上的表情一如既往,沒有自己意料之中的興奮,好像李掌櫃等人所鑒定的硯台不是他的一般,他所表露出的那種氣定神閑的風度,古月似乎只有在自己那久歷風霜的父親身上才看到過。

昌萬泉三人鑒定完之後,相互交換對視了一眼,由李掌櫃對大家說道︰「這硯台底部的米顛二字你們可知是所指何人?」

剛看完《臨宋人畫冊》的眼鏡,見無人作答,就開口說道︰「北宋有位很出名的書畫家,叫米芾,因其衣著行為以及迷戀書畫珍石的態度皆被當世視為癲狂,故又有「米顛」之稱。不知可是此人?」

李掌櫃滿意地對眼鏡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剛才孫公子說的很對,這米顛正是米芾的綽號,而這塊硯台正是米芾的!」

李掌櫃說完答案,大家又是一驚,全都看向了徐乙,而這硯台早到了楊林手中,被仔細的查看著。

「蕾蕾,怎麼樣?我早說了我大哥這硯台是老物件,價值不菲。有時間你到我家去,我帶你看看我爹爹的收藏,比大哥的更值錢!」胖子很是激動,同時也不忘記吹噓自己家里的物件,要不是徐蕾蕾瞪著自己,他早就要追問那硯台值多少錢了。

「這硯台的來歷,也是有故事的,我說給你們听听吧!

這米芾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他除了對書畫藝術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對硯的收藏也近乎痴狂。一日,宋徽宗特意命人準備了上佳的筆墨紙硯請米芾書法。宋徽宗在寶殿之上當即讓米芾以兩韻詩草書御屏,想見識一下米芾的書法。米芾筆走龍蛇一氣呵成,從上而下龍飛鳳舞,宋徽宗看後連連拍手稱絕。米芾看皇上高興,便將皇上心愛的硯台急忙裝入懷中,也不顧殘留的墨汁灑上衣袖。皇帝奇怪的問他為何將硯台揣進懷里。米芾說︰‘此硯微臣已用過,哪還配讓您用啊,請您就賜予我吧!’米芾愛硯,即便是面對皇帝也毫不忌諱,公然‘敲詐’,宋徽宗命人在硯台上刻寫‘米顛’二字後才賜予米芾。

米芾對硯痴迷至深,還曾抱著所愛之硯共眠數日。他不僅賞硯藏硯,還對硯頗有研究,著有《硯史》一書,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听完昌萬泉的講解,大家知道了這硯台的來歷,都盯著那硯台舍不得移開。

「李掌櫃,這都快到未時了,咱們還是把剛才那幾個物件的鑒定點評下吧。」

看到此時房中的光環都籠罩在了徐乙身上,侯廉心中很是嫉妒,忍不住開口說道,在他想來,徐乙對那尊木雕佛像和鼻煙壺肯定的鑒定,十有**是錯的,借此來打擊一下對方也是好的。

楊林似乎看出了侯廉的用心,臉上帶著一種很古怪的笑意,說道︰「這個不急,我還想問問徐兄弟,這塊硯台是否願意轉讓呢。」

徐乙聞言愣了一下,說實話,這塊硯台對他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增加自己的神識了,至于硯台本身的價值,他當時並未在意。

不過剛才听到昌萬泉和李掌櫃的話後,徐乙心中也多了一絲期待,畢竟他又不是出身于什麼大富之家,家里的生活甚至還有些窘迫,這些年為了他能安心讀書,父親戰死沙場撫恤的那些地,都被賣的差不多了,自己大哥因為家里不寬裕,一直也沒有成家,徐乙當然想手里多一些銀子,好讓母親和大哥過上舒坦的日子了,這也是他奮發讀書所追求的目標。

還有昨天賣出的蟋蟀罐,能說自己不喜歡嗎?徐乙肯定是喜歡的,只是在徐乙看來,純粹的收藏家們,必須要有雄厚的財力為基礎,就如胖子的爹那樣的有錢人,自然可以不論真假地去買一些自己喜歡的物件。

其實在收藏界之中,只進不出純粹的那種收藏家雖然不是沒有,但絕對是鳳毛麟角,十中無一,很多人在收進古玩的同時,也在不斷的賣出或者和別人交換著自己手中收藏的物件,這就是以賣養藏,這種做法不僅使得各類古玩能很好的在市場上流通,同時也大大的緩解了藏家們的經濟壓力。

「楊大哥,我當初買這塊硯台的時候,沒花什麼錢。就是現在,我也不知道這它到底值多少錢,楊大哥你要是喜歡的話,拿去就是了」。雖然決定要賣這塊硯台,但是徐乙可不想讓別人把他看成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所以徐乙采取以退為進。

徐乙此話一出,在座眾人看向他的眼光都是有些不同了,連古月和徐蕾蕾心里不由得都有些欽佩,雖然她們本人不是很把錢放在眼里,但是如果和徐乙對換一下角色,她們二人自問,自己絕對無法如此灑月兌的就把如此珍貴的寶物送與他人。

而昌萬泉等人看向徐乙時,眼中全是不加掩飾的贊賞,他們自然不會去佔徐乙的便宜,不過徐乙所表現出來的灑月兌與大氣,以這二人的身家也是自嘆不如。

楊林則是越看徐乙越是對眼,說老實話,他進入收藏這個行當,全是因為自己爺爺的緣故,楊林的爺爺叫楊遇春,是乾隆四十四年的武舉人,而後軍中效力,他在職主持軍事時,平定了由英帝國主義指使、外國野心家參與的南疆分裂勢力頭領張格爾的叛亂,收復了喀什等四城,維護了多民族大清的統一和國土的完整,以功獲實授。楊遇春總督陝二十年,加強國防,組織屯墾,興利除弊,道光皇帝稱其「有楊遇春在,朝廷無西顧之憂」。

這楊遇春能文能武,也可堪稱儒將,楊遇春在道光二十二年主動上交軍政大權,退居二線,道光皇帝在京為其修府建園子,並命晉封一等昭勇侯,在籍支食全俸,並贈以御制紫光閣畫像一軸。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九步官途最新章節 | 九步官途全文閱讀 | 九步官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