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定乾宮出來,高曜興奮的向乳母李氏等人說道︰「父皇升玉機姐姐做正六品女校了!」眾人听了紛紛道喜。錦素笑道︰「恭喜姐姐又高升了。只是這會兒不得閑,不能好好道喜。不知女校大人晚上能不能賞下官點兒空,下官有要事稟告。」說罷屈膝行禮。
我忙還禮道︰「靈修殿中,掃榻以待。」
回到靈修殿,芳馨忙領眾人向我磕頭道喜。待眾人散去,芳馨一面幫紅芯擺膳,一面笑道︰「從前姑娘愛看戲,還感嘆不知幾時才能升做正六品女校,可以到外宮去看戲,如今這就來了。」見我坐在榻上一言不發,不禁奇怪,遂上前道︰「姑娘一舉升做正六品女校,是大喜事才是,怎的……」
我閉目嘆了一聲道︰「姑姑……」
芳馨遲疑道︰「姑娘是有什麼疑慮麼?」
我緩緩踱到靈修殿門口,正午陽光正烈,灑在臉上有些*辣的疼痛,灼熱得令人眩暈。我越想越驚,扶門的右手不禁顫抖起來。芳馨跟出來道︰「姑娘有什麼話不妨和奴婢說說……」
我冷冷一笑︰「皇上……這是對我起了疑忌,要將我調離長寧宮。」
芳馨倒吸一口涼氣︰「這是怎麼說?」
「前幾天,我還讓殿下在皇上面前藏拙。今日在御書房中我才知道,皇上慧眼如炬,洞察秋毫。殿下雖然聰明,但畢竟還小,一舉一動如何能逃過皇上的耳目?終究是藏不住的。恐怕連藏拙的那點心思,都讓皇上看透了。皇上升我做女校,便是要將我從殿下的身邊調離,隨意給個閑差罷了。」
芳馨頓時松了一口氣道︰「就算是不再服侍殿下,那也沒什麼。」
雨後的陽光格外猛烈,熱氣如潮,我心中煩亂,汗如雨下︰「離開長寧宮並不可怕,就怕從此被皇上看住,稍有不妥,便……」
芳馨一面為我擦汗,一面柔聲道︰「姑娘多心了。姑娘將殿下教得太好,皇上有些不放心是有的。但只要姑娘離了皇子公主的這片是非之地,也就沒什麼了。姑娘再怎樣也只是**女官而已,並不是特別要緊之人。況且皇上和皇後又一向寬和明理,只要姑娘循規蹈矩的,便不會有禍事。不管怎樣,升做女校都是好事,如今姑娘品級最高,又領著皇後娘娘的差事,可說是名符其實的女官之首了。」
我心中一寬,拉住芳馨的手道︰「果真麼?」
芳馨微笑道︰「自然。姑娘年紀輕輕的,想得也太多了,這樣容易生白發。」說罷扶我進了南廂,紅芯和綠萼捧上銅盆手巾,服侍我沐手用膳。
晚間高曜閑來無事,依舊在靈修殿看書。只見他忽然放下書來笑盈盈的問我︰「玉機姐姐,孤今日答父皇的問話,答得可好?」
我擱筆道︰「引經據典的,答得極好。只不知皇上究竟問了殿下什麼?」
高曜道︰「父皇問太子哥哥和孤,倘若雖然敵人很強大,部族之間卻有仇怨,當怎樣克敵制勝。」
我想了想,故意說道︰「皇太子殿下也答得很好,可是殿下不是曾說要在父皇面前裝糊涂的麼?怎麼卻答得和皇太子殿下一樣好?」
高曜撇撇嘴道︰「孤本來是不想說的,可是父皇好似看穿了孤的心思,曉得孤要說些什麼似得。孤沒法子才說的。後來父皇不是還贊孤說得好,這才升玉機姐姐做女校麼?」
我淡淡道︰「不錯。殿下答得好,臣女才能升做女校。可是倘若因為升了官,皇上和皇後便不再不讓臣女在長寧宮陪伴殿下,那該如何是好?」
高曜笑道︰「玉機姐姐不在長寧宮還能去哪?便是換了一個女巡女史來,母親和孤也是不認的。在孤心里,只有玉機姐姐,就像在太子哥哥眼里,也只有一個于大人。」
我不禁有些感動,頓時語塞。高曜見我呆呆的,也不以為意,只埋頭讀書。待高曜回了啟祥殿,芳馨上前來整理書冊,一面笑道︰「咱們殿下也真是實心,究竟還是舍不得姑娘。」
我拋下書卷,淡淡道︰「舍不得又如何,究竟我能不能在長寧宮還要看皇上的意思。這一次為青陽選女官,說不好還要為長寧宮加選一位呢。」
芳馨道︰「姑娘竟這樣篤定麼?」
我接過綠萼遞過來的芸兒的功課,一面翻看一面說道︰「本來我不過是皇子的侍讀女官,根本不當參與**諸事。皇後卻忽然將給青陽公主選女巡的差事交給我。本來我以為只是負責在陂澤殿殿選而已,誰知道連殿試候選之人也要我來定,姑姑可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芳馨茫然搖頭。我支開窗戶,看著新來服侍高曜的兩個小丫頭躬身立在殿門外,芸兒跟著高曜有說有笑的進了啟祥殿,不覺微微冷笑。「太後和周貴妃都沒有薦人進宮,如此為了定下候選的姑娘,就得仔細了解她們的家世如何,各自的性情如何,才情如何。照理**女官,不當和前朝外臣有一絲往來,可照如今這個情形,也難免那些太守夫人,侯府太太什麼的,都會來宮里走動。這不是前幾日,連櫻桃都送來了麼。如此看來,不是皇後娘娘重用我,便是她要將我架在火上、放在油中慢慢煎熬。即使沒有今天這個事情,想來我也很難在長寧宮住下去了。」
芳馨驚嘆道︰「原來姑娘早就知道!」
我一笑︰「我從前只是懷疑罷了,今天我卻是深信不疑了。」
注︰
1,甘延壽和陳湯矯詔發漢兵和西域諸國兵消滅致支單于之後,上書朝廷︰「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唐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于民,大惡通于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出自《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2,趙充國,字翁孫,西漢著名軍事家。宣帝時,羌族擾邊,趙充國為將,實行在邊境實行屯田政策。當時羌族的先零部最為活躍,而其它部落均呈觀望態度。宣帝催促趙充國乘勝一股腦兒殲滅羌族諸部,但趙充國始終堅持只打擊先零,威懾其它。宣帝最後同意了趙充國的對羌戰略。出自《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
3,馮奉世,字子明,西漢將領。前將軍韓增推薦馮奉世以衛候的身份持使節護送大宛等國的賓客回國。到伊城,都尉宋將說莎車國人和其他一些國家一起攻殺了西漢所任命的莎車王萬年,還殺了西漢使者奚充國。莎車國派使者揚言說北道諸國已經歸屬匈奴,當時就攻擊劫掠南道諸國,並與他們歃血為盟背叛西漢,從鄯善國向西都斷絕交通。都護鄭吉、校尉司馬意都被困在北路諸國之間。馮奉世和他的副手嚴昌商議,認為如果不火速攻擊,莎車國就會日益強大,這樣形勢就難以控制,一定會危及整個西域。于是以使節通告諸位國王,從而發動他們的軍隊,南北道一共一萬五千人進攻莎車國,攻佔了它的城池。莎車王自殺,就將他的首級傳到長安。諸國都平定下來,馮奉世的威名震動西域。出自《漢書馮奉世傳第四十九》。
4,鄭吉,西漢會稽人,以卒伍從軍,數出西域。漢宣帝時,發西域諸國兵攻車師有功,升衛司馬,使護鄯善以西南道。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賢憚率萬余人歸漢,鄭吉發渠犁、龜茲諸國5萬人以迎之。漢置西域都護,治烏壘城,統領西域。鄭吉被任命為西域第一任都護,故《漢書鄭吉傳》說︰「漢之號令班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于鄭吉」。
5,班超,字仲升,漢扶風平陵人。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學家。他曾出使西域,為平定西域,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班超死後葬于洛陽邙山之上。
6,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涿郡蠡吾縣人。他嫉惡如仇,以強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處置豪門權貴,深受百姓愛戴。曾任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加強地方管理,轉變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詳見《漢書趙尹韓兩張王傳第四十六》。
----------------------
整個兩漢時期,羌人屢叛屢降,鬧了無數次。之所以反復折騰,原因之一就是朝廷總想招撫羌人,每次都接受叛黨的投降。從博弈論的角度看,羌人發現造反是個收益很大、風險很小的生意,就更有動機去干了。
漢朝和羌人這沒完沒了的循環直到黃巾起義起不久才結束,段將軍把羌人趕到一個山谷里,一把火燒死了。因為殺伐太重,後世史家還對段頗有微詞。我想對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家伙說的是︰你們唧唧歪歪個鬼啊!沒有段的一把火,你們是不是又該在記載羌人擄掠長安的時候痛哭流涕朝廷無可用之將了?
至于山越……哪還有什麼山越?如果當初孫權對山越搞什麼民族識別、區域自治,再找一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鼓吹文化多元主義,所有文化一律平等,你猜--會怎麼樣?去過歐美的很多朋友們,大概都在笑而不語。
父子三人討論的是戰術層面的事情,從戰略上看,當然是陳湯和鄭吉班超最牛。所以後來高曜從對外說到內政的根本方案,是戰略層面的問題。所以皇帝對玉機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