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不上朝,朝廷好像散了架,大家都不知怎麼辦好了。《》于是公卿百官排著隊地去大司馬府,在王莽的床前苦口婆心,百般勸慰,懇求大司馬趕快上朝;太皇太後也接二連三地派使者拿著詔書要王莽上朝視事。可是王莽跟鐵了心似的,說太皇太後不撤銷對我的封賞,我今生就不再為官。弄得公卿們都抹#**著淚說︰「大司馬呀,您不上朝,國家怎麼辦呀?太後對您的封賞,那是您的功德所致呀。從古到今,除了周公輔成王時蠻夷人進獻過白雉,到現在一千多年了又有誰能獲此殊榮?您現在在朝野吏民中的聲望,其實已經比周公有過之而無不及了。《》您不視事,奈天下蒼生何?」此話一出,王莽的床前抽泣聲一片,都嗚嗚咽咽地向王莽喊︰「大司馬,為了蒼生社稷,懇求您還是上朝視事吧。」可是王莽根本不為所動,依舊躺在床上說︰「我不去。量我王莽何功何德,哪受得了這等重封?叫我以後如何面對天下百姓?你們還是轉告太後,撤銷對我的封賞。」公卿百官沒法,只好又排著隊去見老太後,央告太後說︰「大司馬虛懷若谷,堅辭封賞,這愈發證明大司馬的道德崇高,不為名利;社稷離了這樣聖潔高尚的人,只怕上蒼也要垂淚的。《》臣等請求太皇太後,不要只對他下詔命令,還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感化他。只要言辭到位,想必大司馬會受到感動的。」于是太後就下詔王莽說︰王莽啊,你已歷三世為三公,典周公之職,建萬世之策,援立幼主,功德茂著。是以夷人仰慕,獻白雉以致其情,因而群臣再三請求對你厚加封賜。作為太後我,也早將你的品德功勞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這才按照古制及前例,封你為安漢公,增邑三萬戶,並加為太傅。太後我已界耄耋之年,能有多少來日?煌煌漢業,煢煢幼主,都寄托到你身上了。還望你看在我太後老姑姑的份上,听封受賞,入朝視事。《》
這番話還真把王莽感動毀了,捧著詔書嘩嘩地往下流眼淚,最後竟埋頭兩膝間嗚嗚哭了起來。百官公卿受到感染,也都一個個抽泣嗚咽,涕淚交流。良久,王莽抬起頭對眾官哽咽道︰「沒想到我王莽竟讓太皇太後這樣傷感,我王莽的罪過大矣。太後老姑姑把話都說到了這份上,我王莽還有啥好說的?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不過,太傅、安漢公的稱號我可以要,三萬戶封邑我是一戶也不要的!」眾公卿一听,可都不干了,紛紛說︰「那可不行!這是太後老人家按您的功勞封給您的,您怎能不要?你要不要,只怕朝野吏民也不答應。《》」王莽說︰「三萬戶封邑我說啥也不要。我王莽入朝為官為了啥,難道為了要封賞圖富貴嗎?我從踏入仕途的那一天起,*潢色就把匡扶大漢作為己任,把安定天下作為份內之責。現在天下百姓還有很多人沒擺月兌貧困,這正需要我們去幫助解救,怎麼能在百姓尚在窮困的時候顧自享受呢?請你們轉告太後,務必撤去我三萬戶的封賞,等天下百姓都富足了再賞我也不遲。總之現在賞我,我受之有愧。」
王莽的話,倒使眾官慚愧不已,紛紛說︰「我們的心胸境界,與大司馬比真是天地之差啊!」
王莽又說︰「請你們再請求太後,現在應該封賞高祖功臣的那些後代,以示我們不忘功臣;對天下的貧民窮戶,以及鰥寡篤癃不能自給者,更要給予足夠的救濟,以展示朝廷恩德。《》總之要使我大漢長駐人心,千秋萬代。」
于是眾官離開大司馬府,把王莽的話去轉述給太後。太後也感動地說︰「俺這個佷兒,真社稷之臣,雖周公、伊尹、霍光也不過如此吧?」遂對眾臣說︰「那就暫時撤銷王莽的三萬戶之封。什麼時候百姓黎民都富足了,再重重封他。」
雖然只是暫時撤封,但王莽還是像卸下了千斤重的包袱,欣然而起,以太傅安漢公的身份登上朝堂,開始布置封賞救濟諸項事宜。消息一傳出去,天下沸騰,吏民奔走相告,都說自古及今,哪有這樣的賢臣,三萬戶封賞都不要,而首先想到的是黎民百姓,就算周公、伊尹、霍光也沒這麼辦過啊。安漢公王莽,真是萬古不遇的聖德之神啊!
王莽,終于又一次贏得了無比輝煌的贊譽,一頂「安漢公」的桂冠戴在了頭上。
然而有誰知道,這只是王莽耍了個小小的手腕,自導自演了一出獨角戲而已——那只白雉,是他預先通知益州給他送來的。因為他知道,要想達到周公那樣的名望,最快捷的辦法就是效仿周公獲白雉的故事。于是就暗示心月復,派人偷偷到益州,命益州牧想辦法送一只白雉到長安。益州牧正想巴結王莽,就趕緊派心月復去越裳部落捉白雉,然後星夜「進獻長安」。然後就是公卿百官聯名為王莽求封,而王莽則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終于掙得了一個千古萬世我最賢的好名聲。
可是這還不算完,除了偷偷讓益州進獻白雉,王莽還暗示心月復,讓他們派人偷偷到一些邊遠州郡,讓這些地方上報「吉祥兆瑞」。于是各種令人驚詫的神奇事件接二連三地報來長安︰不是這兒黃龍顯現,就是那兒鳳凰來儀,要不就是甘露降,靈芝生,種種吉象,弄得人們熱血沸騰,激動不已,都說︰社稷有了安漢公,這世界將進入一個最輝煌的時代,黎民蒼生,將永遠不會再受苦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麼要什麼,都砸過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