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肉鋪里買完東西,趙永忠推著小車,打算順路去前面不遠處的糧鋪買糧,卻被趙四娘拉住了。
「爹,咱們還是去南大街的大糧鋪買吧!」趙四娘提議道。
趙永忠奇道︰「咱去糧鋪不就是買白面和黃豆嗎?雖說這家糧鋪小了點兒,可這兩樣東西肯定不缺的呀?又何必繞遠路去南大街呢?」
趙四娘警惕地環顧四周,見這條東街雖然遠不如南北二街繁華,可也是人來人往的。于是她轉了轉眼珠,隨便找了個借口道︰「昨天不是沒買成糖嗎?咱們現在去南大街的大糧鋪買糧,順便在那兒的雜貨鋪買點兒糖唄!」
趙永忠指了指近在咫尺的小雜貨鋪,問道︰「就去這家不行嗎?」
昨天趙永忠是因為不想讓小閨女發現趙永年,才支持她繞遠路去南大街買糖。其實雜貨鋪東街也有,就在肉鋪的斜對面。雖說里面的東西肯定不如南大街的大雜貨鋪齊備,可像糖這種東西的話,應該是有賣的。
趙四娘眨眨眼楮,胡扯道︰「嗯……昨天不是說了嘛,除了糖之外,我還要去買調料的。那些調料可不一般,這種小雜貨鋪里肯定沒有的。咱們還是去大鋪子買吧!」
老實的趙永忠听了信以為真,便順從小閨女的意思,調轉車頭向南大街行去。
路過鐵匠鋪的時候,趙四娘讓她爹停下來,父女倆簡單商議後,又去訂做了幾個模子。
其實用來做番薯面條的模子就是一個帶著篩眼的漏勺,做出來的面條是粗是細,完全取決于篩眼的大小。
前兩天銀錢不湊手,就只訂做了一個篩眼較小的漏勺,只能用來做細粉絲。如今發了一筆大財,趙四娘決定再訂制做粗粉絲和粉條的模子,用以增加番薯面條的種類。
想到如今資金不成問題,財大氣粗的趙四娘臨時起意,又一口氣訂做了兩個粉皮模子,這才出了鐵匠鋪。
不多會兒,走到了集市那邊。今天不是集日,而且天色又有些晚了,諾大的集市上空空蕩蕩的,只擺著零零星星幾個小攤兒。
一眼望過去,發現前天那個賣碗碟給她的攤主已經開始收攤兒了,忙跑了過去。
「叔叔,你慢點兒收,讓我仔細看看!」趙四娘忙道。
那攤主是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抬頭一看,認出趙四娘就是那個一下子買了八十文錢碗碟的大主顧,忙放下手中的活計,笑著問道︰「小姑娘,又來買碗啦?」
趙四娘點點頭,說道︰「是要買碗碟。不過不是買上次那種大的,這回我想買些小碗和小碟。」
那青年听了,忙把已經裝車了的小碗小碟取了幾只給趙四娘看。
細看之下,和那些大碗大碟一樣,做工比較粗糙,微微有些變形。不過趙四娘也不介意,在碼頭上做生意,要多少好的碗碟做什麼?只要能用就行,最重要的是要便宜。
「上回你說這些小碗小碟要賣一文錢三只,我買得多,能不能算便宜點兒?」趙四娘問道。
那青年一听眼楮就亮了,問道︰「小姑娘,你打算買多少呢?」
「和上回一樣,各買八十只。不過這回除了買碗碟外,我還打算買些壇子和瓦缸。上回你送我的那個壇子就不錯,我打算買上十個。咦?上次明明看見有瓦缸賣的,如今不賣了嗎?」趙四娘皺了皺眉,原本想在這兒把壇壇罐罐一次性搞定的呢,如今這兒沒貨,難不成還要再去找一家?賺了大錢,如今腰桿兒很硬的趙四娘覺得有點兒不耐煩。
「賣的!賣的!只是那玩意兒太佔地方,今兒就帶了兩個過來,不巧早上被人買走了。小姑娘我看你常來這集市,想必家就在這附近吧?要不明兒我把瓦缸直接給你送過去,省得你麻煩?」那青年殷切地說道。
「這……我不是住在鎮上的,我家離這兒可不近吶!而且我就打算買兩個瓦缸,哪好意思讓你給我送過去呀!」雖然很心動,趙四娘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不麻煩!不麻煩!你家要是不急著用的話,明天一大早我把這些碗碟、壇子和瓦缸一起給你家送過去,省得你費事兒!上回見你們父女倆置辦了那麼多家伙事兒,今兒車上堆了這麼多食材︰又是豬肉,又是母雞,還有那麼多糧食,想必你們家是開吃食鋪子的吧?只要你們家以後想要添置壇壇罐罐的時候,想到咱家就行了。咱家就在附近的高店村,專門出售各類陶瓷,你到村子里一問‘村西老槐樹下的李家’就知道了。」那青年笑道。
趙四娘沒想到那青年這麼有眼力見兒,都有點兒詫異了。又听他這麼樂意送貨上門,正打算點頭答應。
這時一直站在旁邊默不作聲的趙永忠忽然開口問道︰「小兄弟,你可是姓王呀?」
那青年一愣,奇道︰「大哥,你咋知道的?」
趙永忠笑道︰「你就是去年秋天和李家二姑娘成親的王兄弟吧?那天我四弟也去你家喝喜酒了。對了,我行三,我四弟打小就和李家大姑娘定了親。」
「原來是趙三哥啊!」那青年忙同趙永忠見了禮。
原來這個青年名叫王和泉。他自幼父母雙亡,家中又無恆產,只得外出打工維持生計。後來去了靜海縣城附近的一個窯場給人打工,一個來自高店村的工友見王和泉性格堅毅、做事踏實,想起自家隔壁的李家一門都是老弱婦孺,正需要一個男丁支撐門戶,恰巧王和泉和還不曾定親的李家二姑娘年齡相當。于是工友就從中牽線搭橋,介紹王和泉做了李家的上門女婿。
至于李家——李家姑娘的祖父早已作古,她們的祖母陳氏倒還健在。陳氏一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英年早逝,大孫子也幼年夭折,只留下大兒媳婦邵氏和二孫女李翠蓮;二兒子李忠強娶妻董氏,育有大孫女李翠萍,二孫子李青林和三孫女李翠薇。
李忠強早些年也在長樂鎮經營過一家飯鋪,家境越來越好,就是在那個時候結識了趙老爺子,把大閨女李翠萍許配給了趙永孝,兩家結成了兒女親家。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李忠強突然得了重病,為了治病李家不但花光了這些年的積蓄,還把飯鋪給頂了出去。可饒是這樣,三年前李忠強還是撒手人寰,留下一家子老弱婦孺。
失去頂梁柱的李家越過越艱難,幸好去年招了王和泉做上門女婿,有了王和泉的幫襯,李家的日子才稍稍好過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