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秘密 第五章 帝國公民

作者 ︰ 姑射山人

由于此時的克什米爾地處北印邊疆,連銀行網絡都沒有到達,所以唐寧與祁泰裕兩人的約定簡直就是君子協定,世界那麼大,唐寧還不知道要跑去哪兒,于是,祁泰裕留了兩個地址給唐寧,一個是他在山西的老家,一個是拉薩的親戚家,等唐寧安定下來之後便可以通過這兩個地址與祁泰裕取得聯系。

唐寧把一半的羊絨賣給克什米爾的沙圖什商人,賺了一百英鎊,這筆錢也算豐厚,比英國的銀行分支機構的經理年薪還高,豪華的酒店也能住個一年,他開始思考人生的下一步棋了。

他可以往西南下到孟買,這是印度次大陸西部的大城市,那里乘船往歐洲是最快的。(印度這片被海洋包圍的三角形大片土地,比大陸要小,比半島要大,所以叫次大陸。)但也不用這麼著急奔赴歐洲,既然來到了印度,難道連英屬印度的首都加爾各答也不去參觀一下嗎?說不定在那里可以解決身份問題,畢竟是印度的經濟與行政中心。

最終,他向加爾各答方向前進,帶著他那滿滿的一大袋金幣(一個金幣一英鎊)。

經過漫長跋涉,他終于從山區走到了次大陸平原的月復地,這段路雖然漫長,但比青藏高原的行程要舒服一些,世界屋脊稀薄的空氣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看到了英國人越來越多,他也經常去攀談一下。他的半歐半亞混血模樣很令人迷惑,但只要他一開口講英語,通常對方就會把他認成英國人,然後是一場愉快的交流,他住的都是當地最好的酒店,遇到的都是有身份的人,這些人之間自然是互相比較謙讓的,現在是交際的黃金時代,千萬別舍不得這點住宿費。

東印度公司的總督是印度的實際領袖,但當地的莫臥兒帝國一直存在著,德里就是莫臥兒帝國的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是唐寧第一個有興趣多逗留一些時間的城市。♀

他的興趣並不在于沒落的印度貴族,而在于德里眾多的英國人,在這里,他花了二十幾天的時間,把自己的美式英語基本消除,蛻變成英式英語,現在,他的目標是變身為一個大英帝國公民了,因為這些天來他已經有自信讓英國人混淆他的種族,要是再染成個金毛就更像了。

對一位很聊得來的英國朋友,唐寧還借到了他的護照一觀,當時沒有護照的概念,溝通了一番之後,才把「通行證」這個概念搞清楚,而那時的通行證僅僅是一張紙,果然很容易偽造。

唐寧的瑞士軍刀是可型變類型,有一個模式是模仿印章,還有一個模式是模仿鑰匙,這就意味著唐寧可以當詐騙犯和小偷。這麼全功能的瑞士軍刀是禁售的,把他送來這個時代的執行官給他買的當然是功能受限的,但這種功能受限能限制得了別人,限制不了破解天才,天,他就是因為破解了世界上最難破最不應該破解的限制才被時空流放的。沒想到來到這個世界這項技能依然有用。

他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來破解這把受限的瑞士軍刀,現在,他可以做一個大詐騙犯和大盜了。

大盜潛入了那位好心借給他通行證觀摩的英國朋友的房間,偷走了那張「紙」。在多次對照自己偽造的通行證之後,終于,他放心了,一個英國鬼子就這麼無中生有地誕生,美好的前程在照耀著他。

第二天,他悄悄把偷來的通行證還給了英國友人,不辭而別,奔印度的核心加爾各答而去。

印度最賺錢的商品是鴉片,而鴉片的最初產地在孟加拉。♀加爾各答這座城市就在孟加拉的邊上,有可能跟鴉片貿易有關。

談到鴉片,中國人就會想到鴉片戰爭,想到英國鬼子用毒品從中國謀取暴利的邪惡,實際上英國人在整個19世紀自己並不禁上鴉片,當時吸食鴉片就像吸煙那麼平常。而且除了進口鴉片,英國醫學協會還設立獎章推動國產鴉片的培育。英國政府一方面把嗎啡含量為4%-6%的印度鴉片出口到中國,另一方面又進口嗎啡含量高達10%-13%的土耳其鴉片用于本國制藥業。

中國人反倒是比較早發現鴉片的危害,從雍正朝就開始有禁煙舉措。

來到了鴉片之都,唐寧這個「大毒梟」是不是會因為利潤而重操舊業呢?唉,這真是冤枉唐寧先生了,其實他只是破解了智能限制而已,化學知識只是破解後的機器人的多種功能的一種,他怎麼知道自己竟然成了「大毒梟」呢。是以,他對做毒梟並不是很感冒,這種罪惡的生意遲早是要退出社會主流的,他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非主流,好不容易才搞到一個英國公民的身份,要好好利用一下,要充實地度過這異世界的一生。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工業產值佔全球的60%,比超級大國時代的美國還強大,能偽裝成一個「英國公民」已經是一個極好的開端。

更何況,他在加爾各答入住的是整個東方最好的酒店——奧克蘭酒店。奧克蘭是某任總督的爵位名號。

做了兩套西裝,游蕩在奧克蘭酒店的大堂,享受著印度女招待的伺候,頗有一點上流紳士的味道。唐寧是高大英俊,又自信又紳士,女招待們很想給他特殊的招待,只是唐寧對女人比較心軟,不肯輕易接受她們,便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看著美麗湛藍奠空,唐寧忽然想到,不好,這個時代好像倫敦有「霧都」的惡名,要不要去呢?如果不去,又不甘心,倫敦可是整個時代的中心啊。要不,去郊區?或者,去倫敦附近的劍橋鎮,到劍橋大學當個教授吧,又有地位,又不用享受霧都的可惡。憑唐寧腦子里的扎實科學與工程知識,別說是劍橋的教授,做一個科學大宗師都沒問題。他的知識實在超越這個時代太多,不要說是科學家,創建一個宗教做至高神都沒問題,想到此處,他笑了。

選擇哪項技術作為他在這個世界的第一次展露「神跡」呢?

作為大航海時代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人一定歇斯底里地交通與通訊的科技進步,以加強各殖民地與英倫本土的聯系,交通就先擱置在一旁,要發明先進的遠洋巨輪可不是現在的他能做的事情。于是,他把目光瞄準了通訊。在與英國紳士們的交談中,他得知當下的印度尚電報線路。當今最高科技的代表,有線電報,造價不低,一條線路的搭建往往要經過審慎的考慮和測試。如果能把無線電報搗鼓出來,免去了建設線路之苦,不僅費用大大降低,還能越洋,在印度的英國人要高興死了。

唐寧忽然有個想法,不如讓東印度公司支持自己的實驗吧,沒有一個強大的機構支持,他一個人跑來跑去真累,找材料供應商、找工匠都費勁,而且通過與東印度公司的合作,他能夠更快地融入這個世界,融入英國主流社會。

通過分子分離器和萬能瑞士軍刀在短時間內搗鼓出一套演示性的無線電收發裝置是可行的,有了這貨,就能跟東印度公司談合作了。

這個時代電池的業界標準丹尼爾電池只能產生1。1伏的電壓,各種元器件缺乏,電磁理論的缺失也對工程師的培養造成障礙,要規模制造無線電設備顯然還需要不小的努力。這些努力在這個痴迷技術的MIT博士眼里並不視為畏途,而是找到了方向並沉浸在其中的美妙生活方式,他一直就是這麼生活的。

由于兩次鴉片戰爭的緣故,中國社會長期敵視東印度公司,不少民族主義者不停地抹黑英國東印度公司,稱其為「史上最牛黑社會」,連英國本土直到20世紀才禁鴉片這一事實都罔顧,事實上,直到1914年,才在國際鴉片委員會的牽頭下,34個國家簽訂了公約,禁止鴉片的生產和貿易。而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分別發生在1840和1856年。

這里並不是為毒品貿易開月兌,只是想說明,英國「紳士」們當時進行鴉片戰爭的道德負擔是沒有那麼大的。而東印度公司,早期這是一個私人公司,雖然是準國家級的機構,但經濟效益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由于在爭奪與控制殖民地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生戰爭,而掠奪來的利潤跟不上廣袤土地的管理成本,在1770年,由于孟加拉大饑荒造成人力資源劇降,使東印度公司因經濟困難不得不求助于英國政府,到1773東印度公司法案出爐時,事實上的管理權已經由私人轉移到了英國國會。

東印度公司也是一個不斷闖禍的源頭,它試圖壟斷北美的茶葉貿易,結果惹怒了熱愛自由的美國人,導致「波士頓傾茶事件」,以及隨後的美國**戰爭。

在當今的印度,東印度公司正在實施危險的「無嗣失權」政策,意即土邦王公在無直系繼承王位的情況下,土邦直接納入東印度公司的統治之下,拒絕王公在無嗣的情況下選擇繼承人。這個政策的危險之處在于,從此東印度公司不僅對平民大肆剝削,還損害了印度貴族的利益,而這些貴族曾經是英國人的小伙伴,英國人培植這些小伙伴的軍隊,通過他們來開疆拓土,而這些印度人的軍隊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超過英軍。

唐寧對東印度公司的歷史細節不太清楚,只知道這是大英帝國在東方的大基地,公司應該相當有錢來著,更由于與中國的貿易密切,將來有東印度公司這層關系,回到真正的祖國去也方便。于是,他就那麼帶著「小發明」去拜訪總督了。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維多利亞的秘密最新章節 | 維多利亞的秘密全文閱讀 | 維多利亞的秘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