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秘密 第六章 加爾各答

作者 ︰ 姑射山人

唐寧的母校MIT從1865年才開始招生,而現在才是1850年,但他驕傲自己的理工第一名校之身份,向別人都稱是MIT畢業的,反正在這個洲際旅行比較稀罕的時代沒有什麼人會了解美國有什麼大學,而他又不靠學歷吃飯。♀

他向一個同在奧克蘭酒店入住的英國人解釋了一下自己的無線電報實驗機,因為這個英國人與總督認識,(住奧克蘭酒店的都是人物),過了兩天,果然總督大人就有興趣召見他了。

總督大人達爾豪西侯爵還是比較熱情的,如果這項重大的通訊發明竟然誕生在他掌權時的印度,這得有多麼的榮耀啊。他是個有野心的人,看看他策劃的「無嗣失權」就知道了。唐寧長得一表人材,雖然有點像東方人,但還是使人大有好感,唐寧少俠就是憑這個優勢交了很多的朋友。

唐寧與總督寒暄之後,說︰「上帝要把文明之光照耀整個地球,而我們大英帝國就是上帝的代理人,印度這個古老土地正在發生的一切都在證明著這一切,總督大人又是大英帝國在東方的代言人,很榮幸見到閣下!」

總督更是高興,哈哈一笑,說︰「說得好!你說的那個‘小發明’帶來了嗎?如果印度能跟英格蘭越洋通電報,那真是我們能給女王陛下最好的禮物!真是迫不及待想看看啊!」

除了總督之外,這里還兩位總督的貴賓,經介紹都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和高層,是真是趕巧了。

印度當下最好的大學是加爾各答醫學院,因為戰爭傷員要受到照顧,所以東印度公司很早就建了醫學院,這里的教授學術水平和化學水平都有一定的的水準,唐寧就是從醫學院弄了一些化學和實驗原料,再加上用萬能瑞士軍刀及分子分離器弄出了一台發報機和一台接收機。

這三個東印度公司的高層都是從事鴉片、茶葉買賣的,自然是沒什麼科技知識,當是看魔術來著。

魔術成功了!小接收器在十多米開外的房間收到了隨機指定的電波信號,當然,受限于弱小的電池,再遠幾米就不行了。

兩個股東面面相覷,難道這就是總督說的有趣的重要發明?

唐寧解釋︰「以後的研究方向就是增加電池的電壓,這樣電波才能傳得更遠,還要想出一套加密方法,因為無線電波傳輸的時候任何人都能在那個方向上收到信號,這樣的話,就不能用于傳輸需要保密的內容了。」

看到他的簡陋設備,兩個股東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大發明。♀總督倒是比較有信心,問︰「如果要開發出實用的無線電報,需要多少時間?」

唐寧︰「一兩年就可以了,我心中已經有了研究的圖景,只要經費充足,兩年內一定能成。現在一條一百英里的電報線路動不動就幾萬英鎊,如果要通過海峽,可靠性也無法保障,線路也需要的人力金錢去維護。無線電報發明之後,我估計一套收發設備的成本也就幾十英鎊,但我們可以賣到幾千英鎊!一百倍的利潤,先生們,這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

對鴉片販子說「一百倍利潤」,可以想象他們的眼球會變成什麼顏色。

兩股東被說動了,他們並不太擔釁寧是個騙子,東印度公司是個準軍事機構,相當于清朝的軍機處大臣般的存在,敢在印度的地盤上騙東印度公司的股東,那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總督決定了,代表資本家詢問︰「你想找投資人嗎?這里就有兩位慷慨的紳士。」

唐寧微笑道︰「不錯,這正是我來找總督大人的緣故。我想成立一個實驗室,在我的發明沒賺錢之前,經費由投資人負責,至于費用多少,我也拿不太清楚,到了倫敦看看市場行情再決定,然後,實驗室發明的專利投資人可以擁有優先的購買權。如果雙方達成專利的授權協議,實驗室要支付給投資人雙倍的費用,就是前共用投入費用的雙倍。」

這怎麼可以?我們出錢開發,到時候你還漫天要價,主動權全在你手中,這大發明的利益投資人得到的也太少了,兩個投資人都表示在簽約的時候就要買下專利,他們相當于雇佣了一個發明家來為他們工作。

鴉片販子果然夠狠,一個大發明家怎麼可能受人雇佣?這可是顛覆一個行業的發明啊。

若是在專利法很完善的時代,大發明家可以扭頭走人了,但英國專利局1852年才成立,之前的專利通過專利律師和法官以莫名的方式管理,沒有東印度公司這樣的大機構支持,恐怕不會那麼順利,唐寧還是需要鴉片販子的。

那麼……這樣吧,唐寧提出,初步定下投資方提供兩千英鎊的實驗室創建費用,兩年內,實驗室的成果由唐寧和投資人各佔50%的權益,或者同唐寧提出一個價格由投資人全資收購,或者在談不攏的情況下由唐寧出資兩萬英鎊將50%的權益回購,這麼一來,投資人起碼有10倍的利潤,夠意思了吧?

總督忽問︰「怎麼你還要去倫敦建實驗室?在印度不行嗎?你不是在這里發明了這個東西嗎?」

唐寧紡織一個謊言︰「我是美國大學畢業的,之後到中國做了一段時間的皮毛生意,從大學開始我就開始做這個研究,只是後來遇到問題,先去做生意,慢慢想辦法而已,英國的專利保護是最完善的,當然我要回倫敦,不過,我會宣稱這個發明的初步完成是在印度完成的,怎麼樣?總督大人,這個夠意思了吧?」

哎呀,還在中國做皮毛生意呢,總督說︰「在中國做生意?有意思,我看你還真有點像中國人……」

唐寧只好說自己祖先是南歐,後來移民到英國,而後又到美國求學。

達爾豪西侯爵很好名利,一定要求這實驗室以東印度公司為名,這樣一來,即使是在倫敦,大英帝國的民眾也會記得這是東印度公司的發明,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總督甚至願意為他擔保,而且剛才那兩萬英鎊也可以降為一萬英鎊。

一個名字值一萬英鎊,也值了,最後定名為「東印度公司通訊實驗室」。

受到總督大人的感染,一個東印度公司股東表示他要親自送唐寧溫莎先生到倫敦的東印度公司大樓去報道,在那里取得公司的冠名授權,並再找一個合伙人。這三個合伙人將每人出資700英鎊,合計2100英鎊,到倫敦之後在羅斯柴爾德銀行開設帳戶。

第一桶金賺了100英鎊,那是一個英格蘭銀行分支經理的年薪。這第二桶金已經超過了牛頓做皇家鑄幣廠監管時的年薪1650英鎊,這是倫敦最頂級的薪資水平。

唐寧卻不禁悲從中來,在維多利亞時代賺錢太快了,跟自己一年多前靠違法行為創收相比,真是幸福太多了,這麼看來,被「流放」也全是壞事。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維多利亞的秘密最新章節 | 維多利亞的秘密全文閱讀 | 維多利亞的秘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