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場史無前例地大饑荒剛露崢嶸時,李才的母親李劉氏已敏銳地預感到了它的殘酷性。她眼見食堂發放的飯食越來越少,而田里的莊稼又青黃不接,就知道災難即將來臨,大家決不能坐以待斃。李劉氏決定帶著大孫子朝正出去要飯。李劉氏和孫子,一個老一個少,不能出工做活,出門也不會引起人懷疑。那會出門要飯也要村部開證明的。李劉氏讓兒子、媳婦在家帶著剛出生不久的二孫子陽正,並對他們說一家人分兩撥總會給李家留個後。盡管李才百般不忍,無奈早年守寡的母親剛強地要命,她說一那李才絕不敢說二,她說二李才也絕不敢說一。
五更天的時候,灰蒙的天空映照著濃黑的村莊,依稀可見的路影旁還輕飄著一層薄霜。李劉氏右手拄著根模地溜光的木棍,左手牽著穿戴整潔的朝正。朝正听說要出遠門走親戚興奮地一晚都沒有睡。一早上,他揪著女乃女乃問「大姨女乃真地抱過我嗎?她們家有糖三角?可以天天吃?」李劉氏情緒似乎也不壞,一點也沒有不耐煩,「是的,天天可以吃,吃得我到現在都不能聞那味,想吐啊。」李才背著包袱,湯蘭抱著陽正,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一言不發。
一家人走到鐵路邊停了下來。天已蒙亮,身後排排茅舍的四方小窗中露出了桔黃的光芒,一會又次序滅掉。窗外屋頂,高大的樹干、干枯的枝條,清晰瀉浸了了清晨的寧靜。
「媽」李才的鼻子酸酸的,洗得有些泛白的藍色衣服不能增添他的成熟「真走啊?還沒到那一步呢。」
「李才,你是大人了。」老太太拄著木棍,伸手想模模兒子的肩,往上抬了抬最終落回抓住了兒子的手︰「你現在是一家之主,要照顧好媳婦。」那聲音柔弱中有著剛強,決絕里滿是親情。
「媽」湯蘭走上前,眼圈紅紅的。懷里的陽正睡得正香,小手緊緊抓著她白底紅花的單裝,生怕母親不要自己似的。
「好媳婦」老太太拉住媳婦的手。「到這面來,媽有些體己話和你說。」說著,兩輩小腳女人往邊上挪了挪。李才蹲子輕輕抓住朝正的兩只幼小肩頭,「朝正,你長大了,在外面要听女乃女乃的話,照顧好女乃女乃啊。」
「嗯」七八歲的朝正留著小鋤頭,答應父親時鋤頭紛揚點了兩下,「大,你怎麼哭了啊?你也想和我們去姨女乃家嗎?」朝正看著父親,小手卻不由摩挲著逢年過節才能穿的深藍小褂。
「沒哭,小孩子家,別瞎說」李才站起身,仰了下臉把剩下的眼淚生生地給逼了回去。他側頭看向媽媽和媳婦。
剛過五十的李劉氏已是滿頭白發,它們很干淨整潔地往後梳去,在後腦集結成了個發髻。她面向東方,右手拄著拐杖,左手拉著媳婦,灰白色的外套像感受到她們的言語,輕輕飄起了衣角。媳婦一手抱著剛醒過來探頭探腦的陽正,一手緊握著媽媽的手,只是一個勁地點頭。說著,說著,媳婦一把抱住了婆婆,「嗚嗚」地哭了起來。陽正也跟著「哇」了一聲。
李才轉過了身,不忍心再看下去。
「大,大」朝正扯著李才的手,輕輕地問「媽媽為什麼哭啊,是不是也想和我們一起走親戚?」
「是啊,是啊」李才眼望著前方,欺騙著兒子。可憐的孩子,還不知道自己是去逃命。
「朝正」老太太笑眯眯地叫孫子「和你大你媽說再見,咱走親戚去。」
「好咧。俺大,俺媽,我走了啊。」朝正高興地應了一聲,攙扶著小腳的女乃女乃就要往北走去。
「媽,包袱。」李才把背在身上的包袱解了下來遞給李劉氏。
李劉氏一接手,就狐疑地看向兒子。
「一些吃的,帶上。」李才解釋道。
老太太直直地擺手「家里人要緊,家里人要緊。」她知道兒子並沒把全部糧食上交集體。
「媽,你不帶上,就別走了。」李才半是心疼半是賭氣地說。那包袱里是他偷藏的一大半的糧食,李才連夜把它們烙成了煎餅。
「孩子」老太太深情地望著眼前已為人父的兒子,眼里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撲落落地滾了下來。
「媽」「媽」李才和媳婦一起抽噎了起來。
老太太擦了把眼淚,接過包袱挎上肩,猛地轉過了身「好了,我要走了,你們回吧。」隨著鏗鏘的告別話語,李劉氏那佝僂著的腰背漸漸凝重堅強,仿佛充滿力量的伸展,將陰冷的天空錚錚撐起,拉出了旭日升起的冉冉。頭上幾根散逸的白發跟著灰白色的衣角在春風中颯颯作響,揚起了慈愛偉大的晨曦。她側身看了一眼孫子,伸出手牽住他,在金黃色的希望中緩慢地走動,卻豪邁地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