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廢後不易 第34章 良師諍友

作者 ︰ 閑敲燈花

「是惱了?」與博果爾兩人告辭,尚未走過多遠,卻見孟古青不露痕跡地拉開了距離,順治忍不住皺了眉,猿臂微展,又將人緊緊擁入懷,也不在意她的微僵,湊到耳邊,低聲笑道,「朕不過隨口夸了一句,青兒莫不是吃味了?」

青兒?

孟古青覺得驚恐極了,瞠圓了眼瞪他。

看慣了她清清淡淡的模樣,忽而瞧見這般生動有趣的模樣,叫順治心情大好,那雙清透澄淨的眸子印著自己的倒影,仿佛自己就是她整個世界,這般認知,讓他更是開懷不已︰「朕听皇額娘這般喚你,覺得不錯,往後,朕也喊你青兒罷。」

孟古青撇撇嘴,滿心誹謗,你都決定了,我還能說不許麼?

經他這一鬧,竟忘了掙扎抗拒,卻讓順治的心情更是大好,興致勃勃地拉她從字謎到對子,從頭到尾看了個遍,還不忘指著各色花燈,一臉的自信︰「青兒喜歡哪個?」意氣風,仿佛手指的便是整片江山。

「皇上真是博學。」孟古青由衷贊道,一路而來,雖走馬觀花,卻也有不少深奧晦澀的,沒想到匆匆一思,他竟都已有了答案。

這些年里,順治听過的,見過的稱贊不計其數,這一刻,卻覺得心里滿滿的自足和歡喜,這種滿足,便像是很小很小的時候得了皇阿瑪一聲贊,或是稍大些皇額娘欣慰而溫柔的笑容,讓他整個人都暖和了精神了。嘴角微翹,卻又故意嘆了一聲︰「想听到青兒一句夸贊,還真是不易。」

孟古青也不由地想起前陣子在靜心齋的事,再忍不住笑出聲來,一雙清淺含笑的鳳眸微微掃向他,眼波流轉,盈盈生輝︰「難不成皇上還少了旁人的贊?」那些個沒臉沒皮的玩意兒,叫她怎能味著良心說好?

眼底的笑謔,並未有半分掩飾,稱著那嘴角的笑意,也多了幾分頑達,讓順治也跟著笑了,握拳在唇瓣輕咳了幾聲,看她眉眼彎彎笑得越燦爛,佯怒地板臉道︰「你這膽子倒是不小,居然連朕的玩笑也敢開!」

這般插科打諢的,叫孟古青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回到靜心齋時,亦是滿面春風,笑意盈盈,叫塔娜幾人也跟著輕快了起來。

「娘娘,這是奴婢新炖的枸杞百合蓮子羹,上回皇上還贊過的呢。」

孟古青無奈地抬眸,看著一臉邀功殷切的塔娜,只覺得頭疼︰「眼下這乾清宮,湯湯羹羹都快泛濫了,咱們去湊什麼熱鬧?」

近來朝事繁重,順治也已多日不曾步入後宮,六宮妃嬪自是卯足了勁地殷勤,唯恐叫人瞧不出自個兒的賢惠淑靜、善解人意,更像是互相叫著勁,看誰能先把皇上帶進自個兒宮殿。她素來不喜這般做派,更懶怠理會這些,卻不想塔娜竟巴巴地端到跟前來了。

「是……」

哪有這麼多是的?孟古青也不待多言,示意她將湯盅端來,自顧自地用了些,方又道︰「味兒倒是不錯,你們幾個也都用些,余下的,往冰盆擱兩個時辰,等日頭下去了再端些上來,大伙兒也能去去熱氣。」

塔娜頓時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蔫的,看她已闔眼假寐,無心說話,也只得默默地退下。剛至門外,正欲往廚房,卻見順治一臉陰郁滿身寒霜地從院外進來,忙跪下行禮︰「奴婢拜見皇上,皇上萬安萬福。」

順治卻似不曾瞧見,徑直邁過門檻,往內室而去。

隨後的吳良輔在檐下便止了步,瞧見還維持著請安行禮的塔娜,忙朝她使了個眼神,叫她起身離開。又猶豫了下,也離得遠些,在院子里遙遙地候著。如臨大敵的慎重模樣,叫塔娜一時也不知該喜還是驚,只盼著自家主子再別跟皇上擰了。

屋內靜悄悄的,只有三足黑鼎里裊裊燃著不知名的香,淡淡的沉靜,叫他滿心的怒意煩躁也漸漸平息了下來。窗前的單翹頭拐子紋卷草圖紋透雕的紅木貴妃榻上,孟古青背對著自己,閉目側躺,似是剛洗過頭,如墨的青絲傾瀉在身後,午後陽光透過雕花窗稜子,點點滴滴,落在絲綢般鋪展開的長上,忽明忽暗,光影斑駁。天青蜀錦暗紋旗裝勾勒出流暢而優美的弧度,稱著唇畔淺淺淡淡的柔和,海棠春睡,歲月靜好。

「塔娜,替我斟盞清蓮茶來。」听到腳步,孟古青也懶怠動彈,隨口吩咐了一句。清越的嗓音里也多了幾分慵懶閑適。

順治略一怔,轉身往繡桌旁,替她斟了一盞,遞到跟前。

正欲伸手接過,卻驀地瞥見一角明黃,孟古青猛地抬起眸,卻見順治正端著茶盞,看她醒了,便把茶盞擱到一旁的酸枝木矮幾上,在榻旁坐下︰「醒了?」

孟古青坐起身來,攏了攏頭︰「皇上怎過來了?」

看窗外天色,不過是未時,以往都還在批閱奏折,處理朝務,卻不想今日竟來了這里。

沉默。

順治沉默著,他也不知自己是怎麼了,明明是朝事的煩悶,卻拐過了慈寧宮,莫名地,就到了這。待他回過神來,已是靜心齋了。

「朕只是過來瞧瞧你。」順治悄悄擰了下眉頭,掬起一縷秀在手心把玩著,忽然問她,「你覺得,朕是個好皇帝?」

「皇上,自然是好的。」孟古青正色看他,極堅定地道。這些時日,冷眼旁觀,她自是看得分明,順治雖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不否認,如今的他,亦將百姓放在心上,並為之努力辛勞。

「是麼?」順治自嘲地笑了,「若朕是,為何這朝堂還是烏煙瘴氣的,百姓還是困苦潦倒的?為官的沆瀣一氣,尸位素餐,朕卻拿他們一點法子也沒有!」想起御案上關于順天巡按顧仁索取賄賂、陷害無辜致使受害人抑難申刎頸叩閽的奏折,不由怒從心來,狠狠地一拍榻,恨聲道,「朕生平最恨貪贓枉法者,三令五申卻仍如此猖狂!沒想到,竟連朕之耳目,巡方御史也以身試法!」

猶記得顧仁離京赴任前,他兩番召見,多次提點強調,要他「潔己率屬,奠安民生」,沒想到,剛一到任,竟敢悖旨貪婪,罔顧君心!

「芸芸眾生,自是參差不齊,好的劣的都有,皇上又何必拿旁人的錯來罰自個兒?」孟古青探身取來清蓮茶,遞給順治,「便如這清蓮,世人皆知其出淤泥而不染,卻又有幾人看到枯敗蕭瑟在淤泥之中苦苦掙扎而未果的那幾株?」

治貪之事,如此轟動,便在這西苑,她亦有所耳聞。那日往慈寧,也听孝莊感慨嘆息過。順治雖一番熱忱,一心為國,然這性子,卻是個急躁的。治大國如烹小鮮,再清明的朝局,亦需和光同塵。更何況眼下百廢待舉,若是重癥猛藥,怕是與國無益,與民有礙。

「你想跟朕說什麼?」打開茶碗蓋兒,淡淡的蓮香沁人心鼻,在這燥熱的夏日里,叫人清涼而安寧。順治低頭看了會,復又抬眸,靜靜地看她,問道。

「臣妾小時候是個閑不住的性子,記得有一回,在草原上撿到一只蠶蛹,便嚷著要看它化蝶。阿爸阿媽素來疼我,哪有不應的?往後的幾日,我時時守在蛹前,吃飯惦著,安寢也惦著,等了幾日,終是叫我等到了。」手指拿著絲繞著圈兒,孟古青微垂著頭,烏黑的落到頰上,遮住了眼,叫人看不清她的神色,只听她娓娓道來如一汪清泉,讓順治也不覺平和下來,凝神听她繼續道,「那一刻,臣妾真是歡喜極了,巴巴地盯著蠶蛹,只盼著能看到成蝶的那一瞬。是,臣妾盼啊盼,卻只瞧見上頭有道裂痕,蝴蝶兒在里頭拼命掙扎,卻怎也出不來。」

說到此處,孟古青略略停頓了片刻,那是很小很小的時候,前世今生,離得太久太遠了,此刻說起,卻仍能清晰地看到,女孩臉上愴然懊惱的神情,和手中托起的蝴蝶,羸弱無力的黯然。

「皇上知,臣妾是如何做的?」

順治張了張嘴卻沒有吭聲,只靜靜地看著她,心里隱隱已有了幾分猜測。

「皇上也想到了,對?」孟古青低低地笑了起來,柔和的側臉,卻莫名地,多了幾分脆弱,「臣妾瞧著不忍,便取了柄小刀,將蠶蛹割開了。」

而後,蝴蝶破繭,卻因展翅無力,再也飛不起來了。

「欲速則不達。」順治眼底閃過一絲深思,一絲驚喜,一絲莫名的復雜,「你是想告訴朕這個?」

孟古青終于抬起頭來,卻沒看他,只輕輕地嘆息︰「臣妾素不喜朱熹理學,卻極贊同他的十六字真言。臣妾性急性躁,每每性子起來了,便會想一想那只黯然逝去的蝴蝶,誦一誦這十六字。好叫自己寧神靜心,毋因一時之求成,而違了本意,落得個相悖的結果,令親者痛,仇者快。」

「寧詳毋略,寧近毋遠,寧下毋高,寧拙毋巧。」順治若有所思地接道,「你是在勸朕徐徐圖之?」

「臣妾一介婦人,哪懂什麼治國安邦的大道理?」孟古青笑著道,「不過是茶余飯後,同皇上話幾句家常罷了。破繭成蝶,若無陣痛,如何美麗?皇上以為然否?」後宮不得干政的鐵律,還豎在哪兒呢,她沒興趣以身試法。

順治終是笑了出來,眼底的嘉贊,滿足,欣喜,暢然,滿滿溢溢,喟嘆道︰「古有明德馬氏執貞履素著起居注,文德長孫氏借古喻今朝服進諫,卻不想,朕之青兒,絲毫不遜于先人。」

如此不加修飾的夸贊,叫孟古青頗不自然地撇開眼︰「皇上又混說些什麼?這話兒要是叫旁人听去了,叫臣妾如何自處?」

順治亦不再繼續往下說了,只並肩和她坐在榻上。窗外夏意正濃,蟬鳴不絕,卻莫名的,不叫人心生燥意,只覺得靜好安寧。

作者有話要說︰記得很多年前看《至尊紅顏》,其中有一句,是當武則天在獄中不忘記錄治國安邦筆記的時候,盈盈對她的評價,說李治不止將她看作紅顏知己,傾心愛人,更是當作以輔佐自己的治世能臣。

突然就覺得,如果能有一個女子,既是心上人,又是左膀右臂,以描眉談情,以論史輔政,于是,安排了這個橋段,也算圓一回心底的夢吧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綜]廢後不易最新章節 | [綜]廢後不易全文閱讀 | [綜]廢後不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