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昨兒個父皇叫朕前去說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話,您說父皇他究竟是怎麼了?」特地到太和殿和馮落璃一起用膳的小拓跋宏,帶著幾分疑惑的神色,邊吃邊不經意的說道。
馮落璃笑笑,將拓跋宏最愛吃的小炒筍尖肉絲夾給小拓跋宏,溫聲道︰「父者為尊,何況你父皇還是君王,即便是說了你什麼,也是為你好的,無妨事。」
小拓跋宏扭頭睜著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楮,搖了搖頭,「皇祖母,孫兒覺得並非如此!古人雖教導我們,應該為尊者諱,可是您也教導過孫兒,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皇雖為君主,但也是尋常之人,所言所行並非毫無疏漏之處。就像皇祖母,您告訴孫兒的一樣,長者之言,唯尊、不唯信。」
「想不到宏兒已經有這般見識了,果然聰慧異常。」馮落璃很是贊賞小拓跋宏小小年紀就能夠唯真不唯心的見—無—錯—小說地,不由得開口詢問道︰「那宏兒說說,你父皇究竟說了些什麼,讓你如此疑惑呢?」
「嗯」小拓跋宏歪頭想了想,「父皇說,帝王之家本無情,為帝王者需斷情絕愛,一切為江山社稷謀慮。必要之時,至親之人亦可殺。」說著又覺得自己說的不準確,不解的皺了皺眉,「可是父皇又說,真是因為皇家無情,更顯彌足珍貴,若非逼不得已,斷不可輕易開殺戮。」說完小拓跋宏表示很疑惑的看著馮落璃,「皇祖母,您說父皇這是什麼意思呢?一說帝王之論,又言人倫可貴。父皇還要朕切記,把孫兒都弄糊涂了。」
馮落璃的神情略略凝固了一下,而後溫和的看著小拓跋宏,伸手摟著他的肩膀道︰「你父皇是在告訴你,為君者,應該抓住時機,殺伐決斷。」
小拓跋宏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繼而站起身來沖馮落璃施禮道︰「嗯!皇祖母,孫兒向您保證,雖然現在孫兒還不太懂,但是將來一定會明白的!太傅、司空他們還在太華殿等候朕前往商議國事,孫兒這就告辭了!」
馮落璃點點頭,「好!你且去吧!」
「是!孫兒告退!」
小拓跋宏雖年僅五歲,但卻很是勤奮好學,再加上諸位輔政大臣盡心竭力,進步之快,令人欽佩。馮落璃看著小拓跋宏滿是斗志離去的背影,既心疼又欣慰。
「太皇太後,昨日太上皇身前的小李子出宮了」隨後進入太和殿的張佑附在馮落璃耳邊低語道,「南郡王、襄城王的人,也進了京。」
「南郡王的人可是範摽?!」
「接頭人正是李訢的內史範摽。」
馮落璃點點頭,看了看一側的王遇,「趙海可準備妥當了?」
王遇點點頭,「全部停當!」
「可以讓他出發了。」
「是!」王遇躬身領命,「奴才這就去辦。」
「牛益得那里可有消息?」馮落璃隨手端起青萼倒的餐後果茶,請啜了一口。
青萼點點頭,「昨個兒傳來消息,已經到了雍州了,您的書信大約也已經送到了京兆王那里。」
「映雪呢?怎麼樣了?身子可還好?」
「好著呢,襄城王待她可是非同一般。」
張佑有些局促的看著馮落璃,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最終見馮落璃只字不提前些日子帶回太和殿的抱嶷,還是忍不住提醒道︰「太皇太後,如今宮中人多嘴雜,抱嶷」
馮落璃明白張佑擔心的是什麼,太和殿里吃過抱嶷虧的人還是有的,尤其是青萼,這次她貿然把抱嶷帶回太和殿著實欠妥,但是帶都帶出來了,總不至于再讓其回掖庭監吧。
「青萼,哀家」
青萼笑笑,面色不改,「太皇太後不必多慮,這麼些年奴婢也並非當初那魯莽的丫頭了,抱嶷之事娘娘不必為奴婢介懷,其他人那里,奴婢會一並留意的。」
馮落璃伸手握住青萼的手,「如此便委屈你了!」
「奴婢不覺得委屈!」
「好!即是如此,張佑你便酌情安排便是!」馮落璃看向張佑,抱嶷之事交由他來處理。
「是!奴才遵命!」
「京城之中還是多派幾個人盯著,以免鬧出什麼亂子。」
「宿將軍已然加派人手巡防,過往之人均要嚴格檢查。」說到此處,張佑略微頓了頓,看了一眼馮落璃,「太皇太後,宮外一切妥當,只是牛將軍去了雍州,您身邊少了得力的人保護」
「有我!」消失了多日的悠揚出現在門口,瘦削的臉頰之上風塵僕僕,顯得更加犀利了。
張佑為微微楞了一下,青萼則是彎起了唇角,悠揚終究還是想明白了。
馮落璃點點頭,「有她在,哀家的安全無虞」
第二日,南郡王李惠南叛被人秘密告發,拓跋宏一面下詔命李惠進京述職,並密令京兆王拓跋子推暗中監視李惠動向,若有異動立即擒獲。
三日之後,李惠擅自打造兵器、購買官糧被青州伏波將軍韓麒麟拿獲,押往平城;隨他一同被押解京城的還有相州刺史李訢。隨後,由廷尉、吏部尚書、鴻臚寺卿三司審訊。
不足一日,南郡王南叛一案審結,相州刺史李訢勾結南朝,伙同南郡王南叛;為內史範摽告發。李訢當以三族誅之;李惠按律當斬,家眷沒官。內史範摽告發有功,革職發配。
拓跋宏同意按律論罪之後,有司官員交由馮落璃審閱;馮落璃看了看書案之上那張奏折,有那麼一瞬間不想面對接下來要做的事。
悠揚走進來,掃了一眼奏折,面無表情道︰「太皇太後,太上皇著人來請您前往永安殿。」
「京城之中情形如何?」
「一切如常!」
「青萼呢?」
「今日,青萼休沐。太皇太後有事盡管吩咐奴婢便是!」
馮落璃扭頭看著悠揚,伸手拿了那個奏折,壓下心中莫名浮起的不安,深吸了一口氣,冷聲道︰「哀家要去永安殿,你答應過哀家什麼,不可違背。」
悠揚點點頭,「奴婢記得太皇太後的訓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