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才反應過來的顧辭一起床就帶著八戒追在毓儀身後當兩條小尾巴,想問出來父母選了哪個,毓儀見她模樣,好笑地道,「這些個姑娘娘親都覺得不錯,喜歡得不知道選哪個好!正想問問阿鸞,你若喜歡誰,咱們便選誰,可好?」
顧辭不可置信地說,「娘親,你這麼兒戲二哥知道麼?」
「傻丫頭,你問哪個哥哥,他們都會這麼說。若不是塞淵那姑娘和你要好,你以為翀哥兒會答應得那麼爽快?」
「他們不是青梅竹馬麼?」
兩人確實是從小就認識了,只是那會顧辭不得出門不見外人,所以不知道而已。
「那也是看著人家姑娘願意哄你這個小丫頭玩。」毓儀認真地教女兒,「姑嫂關系影響甚大,如果不是一個合得來的,等以後爹娘不在了,難道還讓你受外人給的委屈不成?何況連我們阿&}.{}鸞這麼乖巧的小姑子都攏不住,這樣的人豈能管好一個家呢!」
顧辭最听不得這種話,著急地摟住毓儀紅了眼,「娘親不許亂說話,你和爹爹長命百歲,怎會不在!」
毓儀心頭甜絲絲,抱著傷心了的女兒又哄又親。
其實這些姑娘毓儀早幾年就開始相看了,品性言行都有一定了解,昨天的宴席更多是讓女兒見見身份相當的姐妹。
顯然很多人是沖著討好女兒來的,不僅為了護國公府的權勢,外面甚至還有傳言,女兒的意見對太子選妃也有影響。所以她反而對昨天表現不那麼熱切的幾個女孩印象更好,現在只看哪個和女兒相處得更融洽,再讓兒子見見,事情也就能定下了。
而且不得不說,女兒那表格做得漂亮,很多東西一目了然。昨晚哄她睡著後,夫妻倆拿著討論了一番,更決定不能委屈了女兒,把兩個兒子的婚事都放明年春闈結束再定,這半年多時間,就讓女兒和那些姑娘們好好相處。
***********************
五月底,為了趕上六月十五的武閱大朝會,各地駐軍將領陸續進京,離得近的差不多都到了。
伏暑節前,顧辭就開始跟著毓儀給父兄準備行李。
顧辭在古代沒出過遠門,不過現代她出差旅游經驗很豐富,就按自己想法,先讓工巧閣做了蓋著防水油布的藤木拉桿箱出來,讓簡娘子按女兵軍備標準,量了兩人尺寸做了一套帆布背包、各種手套、木底靴,都裝到箱子里去。袁懿通過明方,還送過來初步有成效的軟甲,一層鎖子甲一層生絲,一層皮甲一層棉花,再來一層皮甲一層絲綢,雖然看起來很捂痱子,她仍給裝進去了。她還從莊子上調來各種臘肉、燻肉、菜脯,讓廚房把調料磨成細面,和油混到一起放冰窖凍成硬梆梆的,就是個簡易版大型方便面調料包,切成茶磚大小,油紙包住,要吃時切一塊,熱水化開做成湯,泡餅炖菜都不錯。最後丟進去一本圖文並茂的急救小冊子和九康堂急救包。
等她帶著人把兩個大箱子拖到顧堯面前,得意非凡地一一展示,著實震驚了平日里不動聲色的國公爺。
顧堯很仔細地一樣樣問過去,才知道這些都是眼前這個一臉求贊還沒他腰高的小女兒琢磨出來的東西。
深憾自己錯過許多女兒成長瞬間的顧老爹感慨地抱起她,模模頭發親親臉蛋。
「阿鸞喜歡折騰這些東西?」
「是的呀,用起來方便!」
「即使不方便,也有下人幫你做。」
「萬一丫鬟不在身邊,自己也不會手忙腳亂嘛。娘親說耶耶是去打仗,很危險,多帶些東西總能用得上。」
「好,耶耶都帶上,阿鸞不要讓別人知道是你想出來的,交給耶耶就好。」
***********************
是夜,顧堯和當天特意趕回府的蕭律談了一晚上的話,第二天一早,又偷偷去袁懿的莊子上看了女兵們的訓練、裝備、器械和伙食,回來在書房獨坐許久,默認了顧辭折騰的這些事。
蕭律從望山上下來,實是因為江大管事的活字排版印刷術弄出雛形了,主要是顧小學霸說得比較清晰,他們只要做好轉輪排字架,反復試驗各種材料,找到最合適的,剩下的只是雕刻問題。
他回來一趟,就是想問顧辭打算怎麼處理這個文史留名的里程碑。
顧辭理所當然地問,「您說,以謝家哪位先人留的筆記整理出來的,行麼?」
「你曾外祖父謝家弛公的幾位兄長從小就是驚才絕艷之人。長兄弘公善謀,昌京之圍死傷最重也守得最久的西城門便是由他指揮。次兄弨(超)公的左右手書法和制筆墨硯印的技藝都是一絕,及冠之年雙手寫就的《丹青閣序》是鎮店之寶。三兄弢公騎射最佳,喜好游歷,趕回時大勢已去,重傷之下悔恨交加就去世了,在邊陲柳陵城留下個遺月復子。四兄弦公與我蕭家璟公琴簫雙絕,乃當世伯牙子期,鳥聞落,鶴隨舞。五兄(決)公十歲成賦,我給你寫的字帖都是他的詩詞。六兄彌公不良于行,好格物,善機巧,自請駐防安東城,工巧閣便是他與喜愛船舶的玟公一起辦起來的。」
蕭律慈愛地抱著孫女,給她抹抹眼淚,「你倒是隨了彌、玟兩位先祖。」
「師父,我們一定要把匈奴人殺光光!和武悼天王一樣,不讓他們再有能力踏入中原一步!」愛國青年顧辭每次一想到這麼多赫赫有名的優秀先輩死于蠻夷之手就覺得心疼可惜,無比崇拜扭轉‘五胡亂華’漢人險些滅族慘況的冉閔大神。
「好啦,阿鸞不氣啊。這是男人們該去做的事,不用你操心。」蕭律也對小孫女這個正氣凜然的性子沒辦法,只好轉移話題,「咱們還是商量丹青閣的事,嗯?」
「好。」哭過一頓的顧辭平靜下來,想起慶叔曾提過謝家覆滅後,丹青閣的生意只以筆墨為主,比起其他賣時評小說詩集歌賦的新興書肆差了許多,就提了個意見,「師父可想把丹青閣的名聲再做起來?」
「我更憂心印刷術,此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若只以謝家的名義……」
「咱們又不用佔著技術不放,這事肯定得讓皇上知道的吧?就和他約個期限,咱們先用上,在那之後,把方法廣而告之。」
「……沒想過保密?」
「沒必要,這只是技術上的革新,遲早大家都能學會。要佔這個先機,一是因為重振謝家聲望意義更大,二是確立丹青閣在書行的地位,為下一步做準備,印書簡單,能印什麼內容才是關鍵,對吧?」
「哦?你想到什麼?」
「用這個印刷術,跟皇上換來每次春闈獨家首印進士文章及座師講評的權利,您覺得如何?」
蕭律忍不住哈哈大笑,「是個賺錢的好法子!」
受到鼓勵的顧辭更是積極,「我是這麼想的,先讓丹青閣休整,一邊讓人當苦力抄咱們兩家的藏書,一邊安排刻印出來。真跡以後就自己收著,刻印的拿來賣。等春闈後,名聲和錢都有了,再賣一輪科舉文章,以後就可以不愁生意不好了。」
「去和阿慶說吧,等你爹爹離京,即辦此事。」
「好!皇上那?」
「不是有太子麼。」蕭律語氣充滿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