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女先生 第九十九章 賞罰

作者 ︰ 桃其實

「幾位長老,這是什麼意思?」荀湛站在一旁,沉著臉,似笑非笑。

四個人齊刷刷的看向荀湛,眼神分外冷冽,荀策在一旁都感覺頭皮發麻,不過荀湛卻仍是巋然不動,怡然自得。

其中一個年齡稍大些的長老,兩鬢已經斑白,胡須也呈青白之色,只是身子看著依然健朗,因方才那紫檀木椅子就是他震碎的。

只听他方開口,話語之中卻滿是怒氣,「這一年中你是越來越不听話了,你看你做的都是些什麼事?「

荀湛看向他,眸中清冷,沒有任何表情,「鐵長老嚴重了。」

鐵長老冷哼一聲,氣急敗壞的看向荀湛,復又看荀策,見荀策仍是躲在荀湛身旁,更是恨鐵不成鋼,「就憑你們兩個,便想光復荀氏一族,簡直就是做夢。」

這話說的厲害了,一旁的兩個長老連忙拽住鐵長老∼,但未出聲勸阻,其中一人上前走了一步,並沒有鐵長老那般嚴厲,可也算苦口婆心。

「咱們荀氏如今走在刀尖上許多年,阿湛你該知道,若是荀氏一族如今仍是這般下去,怕是過不了多久,就會滅族的。」

荀湛不以為然的看了他一眼,眉眼輕挑,嘴角微微勾起,帶著一股子邪魅,卻又讓人無法靠近,他向前走了兩步,與那幾位長老離的稍近了些,他身姿挺拔,眸光垂看他們,卻透著一股諷刺。

「阿姐不是在宮中呢?你們不是一直都指望著她來著?」

鐵長老是四個長老之首,此時也舒緩過來。看著荀湛已不如方才那般激動,而是嘆了嘆氣,語重心長道,「你阿姐怎麼說,也是女流之輩。」

而後又看了一眼荀策,才道,「你是荀氏長子,全族都只能靠你了。」

荀湛冷哼一聲,伸手將荀策往前一推,道了一句。「全族的重擔靠他才是。」說完。便大步走出了正屋,留荀策與屋中的四位長老面面相覷。

見四位長老都盯著他,荀策只好嘿嘿的笑了兩聲,悄聲咽了咽口水。道。「我去勸勸二哥。」

話音剛落。一溜煙便沒影了。

鐵長老氣的面目鐵青,只好重重的拍在桌案上,桌案之上立即出現了一個掌印。其他幾位長老也嘆了嘆,鐵長老都拿荀湛沒有辦法,他們幾人又怎樣?

一時半會解決不了,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二日朝會之時,荀湛將兵符奉于陛下。

而針對這次與西遼的交戰,駐關大將對西遼的異常未能及時上報,且此次戰場殺敵有功,便將功補過,不獎不罰。

昌平侯已有爵位,且不宜再封,便賞了黃金千兩,令賜了些歷年邊關小國進貢的貢品。

而對于作為軍師的孟生,因軍師不用戰場殺敵,便賞了黃金百兩。

陛下看了一眼堂下的荀湛,輕輕的咳了兩聲,道,「听說阿湛在戰場之上也是驍勇善戰,曾與幾個手下一起燒了西遼的糧草,才致使這一戰能夠如此之快結束。」

荀湛站到大殿中央,面對著聖上微微俯首,「能為我朝效力是微臣的榮幸。」

陛下贊許的看了一眼荀湛,而後卻微微皺眉,輕輕的一聲嘆息在這寂靜的大殿中也分外明顯,「昨日城門處,阿湛你對太子不敬,念你此戰有功,便不獎不罰吧!」

大殿之中的人明顯愣了一愣,荀湛不過到邊關兩月,此戰便大勝而歸,明眼人便能看出荀湛的將才,只是陛下卻未拿此事當回事。

卻見荀湛行了一禮,朗朗道,「多謝陛下不罰之恩。」

而後站起身來,動作行雲流水,頗為瀟灑,殿中有臣子看他,卻見他面不改色,好似對方才陛下的降職極為滿意。

只不過听荀湛接著又道,「陛下,微臣有一事要稟。」

陛下看著荀湛,心中也有些微微好奇,讓他在這大殿之中稟告的會是什麼,因此大手一揮,便準了。

只听荀湛道,「此次燒糧草一事,其中路線是一位士兵所畫,才能使西遼的糧草毀于一旦,因此,還請陛下對他論功行賞。」

陛下微眯了眯眼楮,他知道荀湛的脾氣,是不會輕易稱贊人的,更別提為他人邀功,如此一說,他倒想知道這個士兵是誰,便令一旁的宦官宣這個士兵進來。

不一會兒,便見還身著兵服的士兵從大殿門口低頭走近,一直走到近前,才跪下來行了禮,「臣子洛景鈺見過陛下。」

朝中自然有人是認得洛景鈺的,畢竟洛騫曾任過二品僕射,他唯一的嫡子自然有人知道。不過陛下對他,倒是全無印象。

因此听洛景鈺說臣子,更是有些不明,便讓他抬起頭,眉眼之間倒是同他記憶中有些重合,但仍是不確定的問,「你父親是誰?」

洛景鈺微微挺直脊背,道,「回,陛下,草民家父洛騫。」

對于洛騫,陛下自然是知道的,尚書府發生的命案,因沒有線索才被封存,而且對于洛騫的才華,他也是惋惜的,只是竟忘了洛騫還有一個嫡長子。

如此,愛才之心漸起,默了默,這才開口道,「起來吧!」

洛景鈺應聲,這才站起身,一身兵服,比起這朝中大臣的朝服,倒是也不遜色。

殿中靜了一會兒,這才听陛下又道,「朕記得你父親是去年四月走的,你怎麼去邊關了?」

按理說,若是親人離世,應當守孝三年,就算沒有三年,也應有二十七個月,若是不在家中守孝,這不守孝道之名便能壓垮這人的一生。

卻見洛景鈺再次跪在地上,「草民不孝,之前去邊關時家父健在,可家父去世之後,草民便與家中斷了聯系,因此才不知家父已經離世。等到國舅爺到了邊關,草民問其家中情況,這才從國舅爺口中听說,可那時大敵當前,何事能有國事重要,因此草民才在打完仗回來請罪。」

此一番說辭,說的滴水不漏,在太平盛世,你若不守孝,不孝之名自是眼中,可一旦亂世,自然是國在前,家在後。

只是如今才八月中旬,洛騫喪事才過了十六個月之久,而守孝期間不為官是基本要求,就算封賞,也只能只賞不封。

但是大周才人輩出,等洛景鈺再守一年的孝,怕是無人會記得他了。

陛下也沉吟許久,一來洛騫身為朝廷命官,當日被人暗殺,卻未能找到殺人凶手結案,二來等洛騫離世之後,他也只是派荀湛去行吊喪之禮,此後便未理會過,不由便使得朝中部分官員寒心。

而此時,卻正是他能彌補的時候。

因此,陛下頓了頓,便道,「朕念你殺敵有功,便任命你為七品左巡使,內轄京城爭斗之事,待你守孝期滿,再行上任。」

掌京師及陪都風火,爭斗,盜賊與刑獄審訊的,稱為軍巡院,主管官為左右巡使和軍巡判官,總的來說,若說官職,這怕是汴京城中武官最低的一階了。

洛景鈺無有一絲猶疑,當即領命。

等此事都安排完了,這才退朝。

洛景鈺一刻都不敢耽擱,直奔了洛府而去。

昨日邊關將士回城之時,洛景鈺便送了信給容婉說是第二日歸家,因此一大早,洛府便大開正門,而容婉和容珺早已陪著戚氏在正屋,坐立不安。

畢竟洛景鈺已離去兩年,戚氏不知自己的長子如今是胖了瘦了抑或是否黑了,因此只等那僕從來報說是郎君回來了,她這才欣喜的從正屋出去。

而容婉和容珺尾隨其後,容婉因見過洛景鈺,心也是稍稍的放平,倒是容珺,欣喜的很。

三人帶著僕從剛走到正院前,便見洛景鈺匆匆而行,戚氏的鼻子一酸,兩行清淚便留了下來,是謂臨行密密縫,游子遲遲歸,洛景鈺去邊關時她並不知,這一年多的擔驚受怕,終是將長子盼回來的辛酸,她可是比誰都清楚。

因此,方听見洛景鈺喚了一聲母親,戚氏便忍不住抓住洛景鈺的手臂輕聲啜泣起來,洛景鈺本不善于外露情緒,被戚氏這麼一激,眼眶也微微的紅了。

「母親,莫要傷心了,孩兒不是好好的回來了麼?」

戚氏抬起頭,作勢掐了洛景鈺一把,「你個沒良心的,去邊關也不告訴娘我一聲,我都快要擔心死了。」

若是以往,洛景鈺定是嘿嘿一笑,躲開戚氏,而此次卻是任由戚氏掐了他,且眸中更是多謝些穩重的看著戚氏道,「母親用力吧,此次孩兒再也不會離開母親了。」

戚氏手一顫,仍是舍不得掐他,只好道,「再有下次,我便隨你父親去了。」

洛景鈺卻是咧嘴一笑,「怕是父親要等許久。」

戚氏瞪了他一眼,「貧嘴。」

容婉看向自己的兄長,經過這次與西遼的這場仗,洛景鈺的氣勢在沙場之上經過錘煉,顯得更是森然了,不過面對家人不顯罷了。

洛景鈺剛回來,便被戚氏拉到正屋內聊了一整天,容婉和容珺陪在一旁,一日三餐都在正院用了,只不過等到戚氏問道洛景鈺沙場之事,都被洛景鈺不著痕跡的給帶了過去。

可容婉總覺得,哪里有些不對勁。

至于哪里不對勁,她也說不上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盛世女先生最新章節 | 盛世女先生全文閱讀 | 盛世女先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