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中立的破產的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來自于人類心中的理性的欠缺。當然,很多人也許會對我對于理性的過于重視這一點表示嗤之以鼻,人們可以認為,即使偶爾忘記了理性,我們也可以獲得很好的生活,如果我們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放松對于事實的嚴格判斷而轉為服從于自己的感性認識的話,那麼我們也許可以活得更加輕松愉快和愜意。
這種說法當然沒有錯,正如我強調的那樣,我並不否認人類的感性的存在,但是,人類在做出決策和選擇的時候,如果被感性所綁架,那就是作為你作為人類的失職了。這個時候,理性的存在是必要的。
而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注意的,不僅僅是獨立的選擇權和決策權,而是一個更高層次的概念,那就是——自由的概念。
歸根結底,無論是認為才能是罪惡也好,還是秉承一個絕對中立的態度W@也好,我所要強調的,是我作為一個個人,要防止對其他人的自由的干涉。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種刻意被稱為普世價值的東西的話,那我想自由這種價值觀無疑可以上榜。
——畢竟,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會希望失去自己的自由,失去自己主動選擇,主動決策的權利。
那麼,自由究竟是什麼呢?
在我的概念中,自由,首先應該是一種不被其他人干涉的狀態。這種狀態一般是與多元主義聯系在一起的,這是一種能夠容許多元價值觀出現的狀態。在中世紀的神權政治模式下,你有所謂的「不相信上帝」的「自由」,但是,如果你不相信上帝,那麼你就會成為社會的異端分子被排斥,看上去並沒有任何具體的行為體對你進行干涉,但是,這也使沒有自由的表現。在極權主義的模式下,你也有所謂的「發表意見」的自由,但是,在這種模式下,你的這種異見,要經歷的是其他人的說服,也就是說,你的異議,盡管可以自由發表,但是不可以自由地傳播,這也是喪失自由的表現。
所以,自由的這種不被人干預的狀態,不僅僅是不被個體或者集體的行為者所干預,也是不被所謂的社會環境所排斥。
當然,所幸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就是這麼一個社會。
其次,自由,應該是一種相互的狀態,也就是說,我的自由不能干涉到其他人的自由。我可以擁有我自己的價值觀,即使我的價值觀離經叛道,只要我處于一個接受多元價值觀的社會,我的價值觀就可以被人接受。但是,沒有人可以以一種價值觀的「絕對正確」為理由,去逼迫其他人接受他的這種價值觀。
對于這種觀點表示懷疑的人,會認為,過于多元的價值觀的存在會使社會喪失凝聚力,會導致社會領域的分裂,不利于團結。但是,你在指責這種情況的發生的時候,懷疑的人首先秉承的就是一種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將團結、社會,這種集體的增益加于個人之上,這種觀點本身沒有站在多元主義價值觀的邏輯立場上,所以它沒有資格否定多元主義。
人類自由要有尊重多元主義的前提。但是,多元主義的價值觀只是自由的必要條件。
自由的另外一個前提,是理性。
在社會充分尊重事實,沒有其他人干預的情況下,人類做出的選擇,就是真正的自由選擇了嗎?並不是這樣。
沒有理性的自由,依然不是自由。
如果一個人因為醉酒而犯罪,他在犯罪的時候是自由的嗎?當然不是,他在那個時候只是被酒精支配的動物,我不是在為這種意外犯罪洗白,我只是在強調,人類是可能出現在沒有其他人干預的情況下做出非自由決策的可能的。
簡單的生理性的沖動可能是非理智行為發生的原因,當然,一種更深層次的習慣、文化、社會方面的概念,也可能讓你平時的那些所謂的理智行為,有非理智的因素在內。
比如飯冢部長因為對于北原前輩的盲目信任而導致的對輕音樂同好會形勢的誤判,這就是一種因為習慣而影響自由的原因。
所以,在我們的社會中,自由看上去是一種可以唾手可得的東西,但是,實際上,我們所能得到的真正的自由,比我們想象得,要珍貴許多。
畢竟,我們每個人,都並沒有能夠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能夠做到真正的所謂的——自我支配。
——由比濱和也《高中斷章》——
還是覺得界面底部的作者的話沒人看見所以用了PS——
咳咳,新的一卷,這章話題感覺不是那麼難懂,但是有些敏感了,嘛,應該沒有人會查我水表吧?話說這卷的主題是當時看了以賽亞•伯林之後定的,但是已經過去快一年時間了,伯林那個喜歡危言聳听的家伙講了啥我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感覺還是漏洞多多。
第零章慣例的字數少,算我偷懶一下吧,當然晚上如果狀態好我可以試著再碼一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