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天走後不多久,田路跟張定過來了,問楊心,「大人可有什麼吩咐?」
「我要出門遠行了,以後這國師府就交給易天打理,你們都要听他的吩咐。」
田路跟張定只听到這里就一下跪在了地上,「大人這是要往哪里去?」
「回家罷了,你們莫傷心,國師府一切照舊。」
「可是大人••••••」
「起來吧,我還有事要說。」
兩人哭哭啼啼地起了身。
楊心拿出之前寫好的兩封信遞給張定,又交待道,「上面這封信是我寫給雍用的,你幫我給他,下面這封是我寫給易天的,你在我走後再給他,記得嗎?」。
張定嗚咽著接過信,轉身走了,楊心又對田路說,「永功路那里有間鋪子要往外租,你去租下來,把鑰匙給那個賣茶的阿嫂,我應過她要一起做生意,賠了算咱們的,賺了咱們有一成的銀子。」
楊心只這麼這麼多,田路已經知道始末,應了聲便辦事去了。
如此,國師府的一切就有了交待。
而宮里,楊征知曉了一切,卻再也做不出任何阻撓,楊心說對了,他還真有怕的東西,他怕魚死網破,怕好不容易到手的一切又成了泡影。
這些日子,那些可怕的字眼依然時不時地出現在楊征的周圍,可他像是有了免疫,每每都是看一眼,又撕碎。可若近了看總能發現他的急躁與忍耐。
又過了幾天,那些字眼變了,變成「千刀萬剮,不得好死」,這下,楊征真的瘋了,楊心的話成了魔咒,每日響在他耳邊,折磨著他的心智,令他痛苦不堪。
終于有一天。他想出了緣由。將一張帕子寄去了臨南城,同時,街上又傳起了謠言,說南明王喜得貴子。在臨南城大肆慶祝。
而不巧的是。臨南城確實在慶祝。今年的澇災沒能摧毀莊稼,老百姓對南明王感恩戴德,在臨南城的南明王府前耍起了舞龍。一時間,南明王府熱鬧非凡。
而在南明王府的一個叫明心院的院子里,安靜異常。楊明看著手中繡了一個「心」字的手帕,呼吸從細到粗又從粗到細,身子卻始終未動一動。他坐在陰影里,就像是來自地獄的撒旦,讓不遠處的王興不敢開口說一句話。
可等了許久,王興還是問道,「王爺,事情有了效果,是否還要繼續?!」
「繼續!」
楊明只說了這兩個字,卻瞬間冰凍了周圍的空氣,令王興渾身一顫。他低聲回了句,「是」,便轉身走了,剛走不遠,听見身後傳來 啪聲,便搖搖頭又嘆了口氣,繼續往前走著。
盛京城,楊心听到那個傳言,起初也沒動,可後來不知怎麼的,一下子沖到了城東,她看著鋪子門面上的那個招牌,覺得它簡直就是個笑話,于是一個馬鞭狠狠地甩了過去。
招牌被打落在地,濺起的塵土蒙了薄薄的一層在上面,可楊心仍然不解氣,又狠狠抽了幾下,接著苦笑一聲,轉身又去了永功路。
桃花已謝,又長出了青澀的果子,楊心舉舉馬鞭想起自己有過一個叫楊桃的孩子又放下了手。
這天,楊心正式離開了國師府,她出門前張定問了一句話,「大人,後花園里的那兩條躍龍門大人打算如何處置?」
楊心這才想起那兩條魚,沒想到它們竟然在大火中活了下來,可這又能怎樣?不過是讓笑話更可笑了一點兒,可她卻沒笑,反而哭著大喊道,「殺了它們,吃掉!吃掉!」
張定從沒見過這樣的楊心,嚇得後退了幾步。
楊心看見他的動作,嗤笑一聲,心想,自己這是做什麼?于是放輕了語氣又說,「吃掉吧,它們太老了,若死了再吃就不好了!」
張定點點頭卻不應聲,反而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易天在前邊兒安慰他道,「別哭了,師父這是回家去呢,還會回來的。」
張定點點頭,嗯了一句便沒再說話。
只易天又對楊心說道,「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他說著跪了下來。
楊心回一句,「起來吧,記住我給你說過的話,教過你的事情,記住了!」
易天正要說是,忽然听見馬蹄遠去的聲音,楊心已經走了。
城門口,武翀等在那里,見楊心過來截住了她的馬,說,「那個消息是假的,臨南城的百姓是因為王爺的功績慶祝的。」
楊心不看他,只說,「我知道!」便又騎馬而去。她生氣不是因為那個謠言,而是她厭倦,厭倦了在虛無中等待,厭倦了楊明帶給她的一切,不管是愛還是傷痛,都是笑話!
出了城門,楊心又習慣性的回頭看了一眼,這個動作從前是因為不舍,這次是因為高興,它是個牢籠,楊心雖然傷痕累累,但她終于逃了出去,她覺得高興!
盛京城上方,一團烏雲飄來,遮住了陽光,也遮住了楊心的視線。
她騎著馬一轉身又走了,在大雨來之前,她必須離開。
楊征站在城牆上,看著她越走越遠,一路向北而去,終于淚流滿面,可混著雨水,誰都看不清。
常公公在他身後撐起一把傘,說道,「雨大了,皇上回去吧!」
楊征伸手推開了他的傘,身子也未動,離了這片雨,他的情緒就會暴露,那樣他就敗了。
可即使是這樣,他依舊力不從心,難挽頹敗之勢。
楊心離開盛京的這一個月內,楊征與楊明的戰爭正式拉開帷幕。
首先是南方的賦稅問題,前幾年因為南方多有暴雨,免了賦稅,如今南方堤壩已建成,老百姓也算安居樂業,該是納稅的時候了,可楊明以時局未穩為由拒絕上稅,同時又聯合了許多舊部官員聯名抗議,經過一番爭執後,楊征妥協了。
其次是征兵問題,皇與權分離終究不是常事,為保社稷安穩,楊征提議征兵。南明王一黨自是百般阻撓,但國家大事不能任個人為之,雙方各做了讓步,楊征由原來計劃的三十萬變成了十五萬。自此,彌漫在東盛的征兵活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