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茫茫,國宴繼續,御花園中只留下那紅妝美人暗自神傷落淚,周圍一群花架丫鬟安穩勸撫。
「放我下來。」挽千尋孱弱的聲音圍繞在孤預溪耳邊。孤預溪雙眉一皺,隨即將這塊碎玉美人放下,與剛才的態度判若兩人。
「今日之事,休得再提。」話語剛落整個人便消失在挽千尋的視線中。
挽千尋已經沒有任何力氣回到大殿之上,只剩下微弱的呼吸再一步一步的支撐著行走,來來往往的女眷紛紛抵耳嚼舌,指指點點,沒有一位敢上前。
「這不是挽家之女嗎?她從大漠回來啦?」
「是啊,宣德貴妃產子,皇上大赦天下,這不就給她放回來了嗎,掃把星。」
「哎,可憐了衛梵大人,青年喪父,還巴巴的對這個蛇蠍女人好了十年,白白浪費了些感情。」
宮中女眷多是非多,挽千尋就是這樣在她們的排擠聲中走到了出宮路上。她此時已經無力再尋蕘氏和恩讓,便自己朝宮門走去。
國宴結束,文武百官各位大臣,紛紛離宮,導致宮門前一段路上,馬車繁多。
挽千尋渾渾噩噩的行走,後邊的馬車借著夜色飛馳而來,一聲馬叫眾人驚呼,挽千尋縱身出去幾余米。
胃中翻騰,從嘴里涌出大量鮮紅的液體,視線幾近模糊,挽千尋雙手撐地費力的在地上攀爬,隱約中一抹高大的身影出現,俊逸的臉龐,熟悉的氣息
「衛梵」挽千尋自認為是夢境,伸手便要抓牢但那人一副冷冷的樣子,繞過她直到消失在視線內。
夢里夢外已是分不清楚,滿池的荷花開的那樣絢麗,衛梵一襲白衣,長發飄然,屹立在白橋之上,風姿乍現,遙不可及轉瞬笑容掩沒,白影消失
「衛梵!」挽千尋猛地從床上坐起,於腫的雙臉生起一陣脹痛。
「小姐。」恩讓眼圈紅紅的。
「你可算是醒了,不然我們挽家的臉可要被你丟盡了。」挽千尋剛睜開眼便看到屹立在床帳之外的苑氏尖著嗓子說道。
「母親。」挽千尋蒼白的雙唇動了動。
「尋兒,你怎麼會如此,那宣德貴妃真是欺人太甚。」蕘氏落淚,心疼的朝挽千尋臉上撫模。
「尋兒,你跟為父交代,你與那漠北王是如何相識的?」挽明道一臉陰沉。
「回父親,女兒並不曾認識他。」挽千尋由恩讓扶起瘦弱的身子,顫抖著聲音回到。
「說得如此冠冕堂皇,你若不與有過往來,為何在花園之中私自會面?」苑氏瞥了一眼極為神氣。
「姨娘,若不是你通風報信,我怎會被宣德如此刁難?」
「笑話,你自己闖出了禍事,竟然要推倒我頭上來?」苑氏趾高氣昂,不折不休。
「夠了!千尋,你且養著身子,明日一早來我書房。」挽明道和聲制止吩咐道,轉身便出了送靜院。
苑氏瞪了一眼挽千尋也跨著步子走了出去。
「千尋,為娘求你了,你有什麼事情就說行嗎,到底發生了什麼?」蕘氏試了一把淚,望著自己受傷的女兒神傷。
「娘,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在和衛梵在一起了。」挽千尋面色優容,灑下兩行清淚,宣泄了美人的仇感與無奈。
「你這是為何又想起他了?」蕘氏問。
「沒事,我只是踫巧遇到了漠北王,但不知道為什麼宣德貴妃就出現了,沒事我。」挽千尋輕吸鼻子,強顏歡笑。
「哎,快躺下好好休息吧,我去看看飯食做得怎麼樣了。」蕘氏將被子向上掖了掖,邁著步子離開了。
屋中頓時安靜了下來,只剩下恩讓在床邊忙來忙去,挽千尋目光呆滯的望著床頂若有所思。
書房內。
「老爺,千尋如此不知上下,昨日妾身娘家府中的人來報,說是照淑受了驚嚇,此刻正發高燒呢。」苑氏依偎在挽明道身旁告著玉狀。」
「我這兩個女兒,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差點給我惹出什麼亂子。」挽明道躲開苑氏底子里沒好氣地說。
「老爺,這是也不能全怪湘兒啊,若不是那挽千尋出手打照淑,怎麼會被漠北王抓了空子鬧到皇上那去。」苑氏自然是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受到半點委屈,所以盡可能的將所有事情往別人頭上推,挽明道一听,神情變得尤為深重,似乎是在意念上對某些東西產生了一些看法。
「這個漠北王,究竟想要做什麼?」挽明道深思。
「老爺,妾身倒是有一個辦法。」苑氏靈機一動轉身面帶微笑的朝著挽明道說。
「什麼辦法?」
「既然千尋與漠北王已是舊識,那不如咱們就此一推,成就二人美事,這不僅是兩國聯姻的一個辦法,而且將會成為日後老爺地位一等的籌碼。」苑氏邪魅的勾笑,為以後自己的謀生和女兒的出路墊好了基礎。
「你的意思是?」挽明道未嘗覺得這不是一個辦法,因為他的此生只為官路而活,任何一個能讓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他都不會放過。正好比當年為何不娶苑奴歌而偏偏娶了正一品太傅家的女兒韓周氏的原因,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官階地位。
「入宮面見皇上,提及此事,以江山社稷為由,讓皇上賜婚。」
挽明道沒有說話,在他心里是非常認同苑氏的說法的,能讓自己成為另外一個國家的皇親國戚,是別人一輩子巴不得的事呢。
次日清晨,挽明道剛下早朝,還未及回府換下官服便匆匆去了皇帝的議政殿。
「皇上,正二品吏部侍郎挽明道求見。」鄭公公走進殿內回稟,此時趙治正埋眼與奏章中。
「宣。」
「微臣挽明道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挽明道俯身恭敬叩首。
「平身,愛卿求見是否有何要事啊。」趙治一臉雍容對殿下的挽明道開口。
「臣有國事需要和陛下商量,但恕臣斗膽私心,還望陛下免臣死罪。」
「愛卿但說無妨。」
「現今天下戰亂不斷,大漠羯族蠢蠢欲動,如今安和之年百姓人人求之。數百年前,康武帝為平定西北的屢次討伐,割愛將自己的妹妹和碩格格遠嫁西北促使兩國聯姻,由此兩國再無交戰,所以恕臣等冒昧,上奏吾皇,還請吾皇走當年之路,親封和親大使,為我國百姓的安居樂業創設先路。」挽明道雙手捏于胸前,恭敬的將此套路講得如此冰釋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