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戈一見紅袖掩面羞跑而去,當下便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愣愣地看著門口。
「行了,你明知他是個愣的,還成日拿他取笑。」墨曜指著夜止說了一句。
「是,王爺。」夜止忍著笑應了下來。
他就是看這兩個人明明郎有情妾有意,卻遲遲沒有人捅破那層窗戶紙,他替好兄弟著急麼,他可是一番苦心啊!
夜戈听見他二人的對話,終于不再發愣了,又慢慢坐了回去。
他一坐下,墨曜便問,「你說洛小姐封了郡主?」
「是,王爺,洛家善舉,又有慧覺大師批語,皇上大喜,認為是洛小姐為華京帶來了福氣,因而特賜封號安平郡主。」夜戈點點頭,又將事情重說了一遍。
在他心里,他不會覺得王爺問這個有什麼不對,王爺問了,他就答,這是他應該做的,他不會質疑王爺的每一個決定,這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他與夜止,是墨曜身邊一明一暗兩大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最大的殺器!
「那個丫頭,這樣也好……」墨曜听了夜戈的回答,暗自點頭。
夜戈並沒有察覺他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這也正常,他連對自己的感情都木訥得厲害,何況對墨曜的呢?
倒是夜止,看著墨曜唇邊的淺笑和臉上藏不住地欣喜更加確定了,他心中所想必然無錯。
王爺看來是真的動心了啊,夜止如是想到。
次日一早,墨曜去參加早朝。
走之前,他特地吩咐夜止去一趟洛家,將洛青染請到鋪子里一趟。
借口是杜若在那,想讓她接她回去。
這倒不是墨曜完全「假公濟私」,而是事實確實如此。
他前腳走,慕秋白與杜若後腳跟上,然後次日在鋪子里見面,有些事情還要商量,因而自然要將洛青染請過去。
于是乎,夜止便帶著命令大搖大擺地去洛府接人了。
趙氏和葉氏知曉夜止身份,自然不好怠慢,只是對于他來接人,她們是有些不理解的。
但抵不住夜止的借口非常完美。
「老夫人,國公夫人,王爺此次重傷,多虧了杜小姐妙手相救,此次回京,王爺雖不便將杜小姐帶在身邊,卻吩咐屬下等人悉心照料,誰知也巧了,杜小姐在滄州竟踫見了自己的親人,她那親人痛失家人十分傷心,杜小姐便將他帶回了華京,許是心中悲痛又連日趕路,她這親人路上就病了,遲遲不見好,杜小姐抽不開身,便想請洛小姐過去幫忙開解開解,您二位看可使得?」
他這話說的本就歧義,可趙氏再精明,也想不到夜止會騙她,因而一听他這話,當下便認定了他口中那個杜若的親人是個姑娘,況且又是夜止親自來接的人,她自然不能不答應。
而葉氏那里就更沒有懷疑了,杜若幾次三番救了洛青染性命,她正愁報恩無門,此時听到杜若有事相求,哪有不應?
況且,她和趙氏想的一樣,都以為杜若的那個親人是個姑娘,想來年歲與洛青染還差不多,姑娘家痛失親人本就可憐,是應該好生寬慰寬慰。
于是,洛青染便在趙氏和葉氏連番地囑咐下帶著半夏出了門。
洛青染沒有問夜止杜若的親人是誰,她心里清楚,這不過是哄騙家里人的托詞罷了。
果然,馬車一路行至慕秋白鋪子的後門,便停下了。
洛青染帶著半夏下了馬車,什麼都沒說。
倒是半夏,天真地說了一句,「唉,那姑娘真可憐,小姐您最會勸人了,可要好好勸勸,人死不能復生,總要活下去啊。」
洛青染看著她天真爛漫地小臉,笑著點點頭,沒有多說,只轉過頭去看了夜止一眼。
夜止剛才口若懸河,面不改色的,可就因為洛青染這一眼,竟隱隱有面皮發熱的趨勢。
他為了掩飾自己的囧態,忙上前去推開門,請洛青染和半夏進去。
洛青染也沒為難他,帶著半夏往里面去了。
剛走了不多時,杜若和慕秋白便迎了過來,幾人邊走邊寒暄著,很快就到了議事的廂房。
一進去,慕秋白便對洛青染行了個大禮。
洛青染驚了一下,忙要去扶他,但被杜若抓住了。
她不解地看了杜若一眼。
杜若笑著說,「你讓他行這個禮吧,若不是男兒膝下有黃金,不好跪,他只怕跪一跪你的心都有呢!」
洛青染心思通透,略微一想便知道是為了什麼事,想來應該是因為慕家仇人一事。
可正因如此,她才不敢領受慕秋白如此大禮。
她什麼事都沒做,慕秋白的家仇也不是她幫著報的,她怎好承他如此大禮?
因而便對慕秋白道︰「秋白如此大禮,青染斷斷不敢領受,你的家仇是你自己報的,與我有什麼相干呢?」
慕秋白直起了身,回道︰「洛小姐,若不是你提出這件事,秋白不可能現在有機會返回滄州,若不是你那個錦囊,秋白夜沒有機會看著仇人伏法,最重要的,若是沒有洛小姐當初將秋白帶出來,秋白為人奴僕,還何談報仇雪恨呢!」
「這……」洛青染想說這不當什麼事。
但被杜若打斷了,「好了,這謝也謝過了,往後該怎麼著還怎麼著,咱們不是朋友麼,以後朋友之間幫忙,就無需客氣了!」
杜若這話說的爽快,又說到了二人的心坎里去,他們都不是矯情之人,也就不再糾結于此。
洛青染看著自己面前談笑風生的少年,她知道,自己最一開始接近他是帶著目的的,可是她自問往後的每一次相交里,她都將慕秋白視作真朋友,而事實證明她的眼光果然沒錯,慕秋白的確值得深交。
只是,她又怕自己的出現會加速他成長的步伐,也不知道她這樣做對不對?
她雖然想要報仇,可她並非泯滅人性,她每一次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心中都有掙扎。
「王爺金安!」
墨曜就在她這樣迷茫怔愣地時候推門進來,洛青染在眾人的請安聲中向門口望去。
便見到墨曜逆著清晨的暖光,沖她輕輕一笑。
不知怎的,她心中突然就想到那句,歲月靜好,不負流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