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國相 第二十一回 正旦朝會增見聞

作者 ︰ 修儀

小年夜的風波雖然給人的震撼不小,但並未持續發酵。事關皇室的顏面,不僅宮女內監們不敢議論,眾宮妃懾畏皇後盛怒也緘口不言。

要說這次的事情,最生氣的並不是皇帝。皇帝出于對兒子的愛護,以及對男人「知則慕少艾」的天然沖動,有著不自覺的理解與同情。怒氣過後,皇帝倒真的考慮是否要成全這個不苟言笑的兒子。或許這是個契機,可以讓這個郁郁寡歡的兒子,願意放開心中的戒備,變得快樂一些。

皇後可不是這樣想的,又不是自己的兒子,他開不開心與己何干。更何況,二皇子為自己選的人太有謀算的意味了。

崔四小姐的伯父崔夏是兵部尚書,手握重權。崔夏其人最是奸猾,八面玲瓏,誰都不得罪。和自己任禮部尚書的父親面上關系不錯,背地里又與曹貴妃的父親懷化大將軍書信往來。便是和忠親王也ˋ有交情。

居心叵測的二皇子若與這樣的老狐狸結了親,會生出多少事端,讓人難以想象。總之,這是個不安定因素,要盡快處置。所以她急召自己的母親朱阮氏來見。朱阮氏走後,皇後又來到蕊珠殿求見皇上。

臘月二十八日,四殿下從蕊珠殿請安回來,興沖沖的對吳青說︰「你猜怎麼著,父皇答應二哥了,已經讓太史局選吉日了。明年開年,宮里頭一件大事就是給二哥行冠禮。接著賜府第,之後便可以奉旨完婚了。」

吳青淡然地回道︰「就是說二殿下要搬到宮外住啦?」

「正是,父皇已經命工部和轉運司改建王府了。」

「改建?」吳青不解道。

「對啊,蕃衍巷有現成的宮室供皇子居住,稍加修繕即可。今後我出閣也得住在那里。」

「皇後不是打算將劉大學士的女兒嫁與二殿下嗎?皇後就這麼同意啦?」吳青八卦地問道。

「劉小姐倒是還嫁給二哥,只不過做不了正妃,只能當個孺人了。倒是太子哥哥添了個新人,你猜是誰?」

「奴婢猜不出來。」

「正是崔四小姐的堂姐,崔尚書的親生女兒崔大小姐。听說她自小患有眼疾,今年都有十九了,尚待字閨中。不過外面都傳,崔大小姐容貌甚美,性情溫良,又是操琴高手,這樣看來做個太子良娣倒也不為過。」

吳青很想說,最重要的是,她有個有權勢的爸爸。

轉眼就到了臘月三十歲除這一日。一大早四殿下就高高興興地告訴吳青,今天要帶她去南燻門門樓觀看大儺儀。

蕊珠殿正殿,皇帝身穿絳紗袍,頭戴通天冠端坐在寶座上。皇後身穿寶藍地繡五彩如意雲紋翟衣,頭戴鳳冠坐在皇帝右側下首。帝後二人共同接受皇子公主們的問安,接著又一道用膳。

約辰時四刻。帝後雙聖同乘一輛輿車前往延壽宮正門南燻門。皇子公主在出閣之前沒有自己的依仗,只能一道步行前往。

登上南燻門,遠遠听得御街牌坊處傳來爆竹聲、鼓樂聲。聲音越來越近,一大群由諸班禁衛化妝成的鎮殿將軍、判官、門神、土地神、灶君等各路神仙涌了過來,浩浩蕩蕩約千余人。他們戴著面具,放著爆竹,踩著鼓樂聲直奔南燻門而來。

皇帝揮手示意後,「神仙們」又一路前行,沿著延壽宮繞行一圈,將宮城里的「妖魔鬼怪」「驅趕」出來。接著,眾「神仙」將事先準備好的紙扎的「牛鬼蛇神」押往城外埋起來,謂之「埋崇」,大儺儀才宣告結束。

整個儀式場面宏大,古樸壯觀,而且具有神秘色彩,令吳青嘆為觀止,直呼精彩。四殿下見吳青看得高興,笑道︰「原來青兒喜歡看熱鬧啊。明天是元旦,父皇要接受百官朝賀,還有北狄、西戎、大理、高麗等國的使臣前來朝賀。我明天偷偷帶你去看。」

「為什麼要偷偷去看,殿下不可以去嗎?」。吳青不解道。

「不能,皇子出閣前是不可以出班外廷,與群臣同列的。即使可以去也不能帶上宮女啊!」

「即是如此,殿下就不要帶奴婢去了。被皇上皇後知道了會惹出麻煩的。」吳青忙勸解道。

「不怕,我和三哥一道,略求一求父皇,想來必會同意的。至于你,我自有辦法。」四殿下堅持己見,不以為然道。

吳青見他胸有成竹也就不再反對。時間很快到了晚上,翠微山上的凝和殿,殿前庭院里燃放起檀香篝火,火焰沖天高達丈余,香聞數十里。太常領著幾十個屬官和樂伎,在殿庭里進奉儺舞。皇帝領著一大家子都在觀看。

儺舞結束,凝和殿大擺筵席,眾人互敬屠蘇酒。殿內輝煌明燭,宮燈烈火,管弦歌舞,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宮廷除夕風俗畫,讓吳青大開眼界,對明天的百官齊賀,萬國來朝更加期待。

第二天,約寅時五刻,吳青起來了,穿上吳九為她準備的內侍服制,又在頭頂攢了個髻,戴上襆頭帽子。這身裝扮讓吳青怪別扭的,她抻了抻袖子,扯了扯衣襟,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邁出了門。

四殿下見到她這身裝扮點頭笑道︰「不錯,青兒這樣打扮一番,活月兌月兌就是一個濃眉大眼,唇紅齒白的俊俏小內監,竟比三哥身邊的青竹還俊一些呢!」

吳青暗自翻了一個白眼,得,又被調戲了。

約卯時許,三皇子和四皇子結伴來到蕊珠殿。皇帝的儀仗已經擺好陣勢侯在殿外。兩位殿下進去請安,吳青站在殿外等候。

不一會兒周大監走了出來,看見吳青先愣了一下,隨即掩口笑了一下問道︰「你就是吳青吧,四殿下給你安排了一個好差事,你隨我來。」

吳青忙行了一禮,恭敬地跟上。

周大監邊走邊說道:「今日你就跟在咱家身邊做個執扇力士吧!」

「回中貴人的話,小的沒做過,怕失了分寸惹出禍來。」吳青擔憂道。大朝會這樣重要的場合,要是因為自己出點什麼紕漏,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怕什麼,你跟著別人做就是了,一點都不難。小武子,你過來教教他,今日放你一天假,讓他替你值次班。」周大監招手喚來一名手持雉尾扇的小內侍吩咐道。

那名喚作小武子的內侍給吳青做了示範,吳青認真地學著,順手接過雉尾扇,倒是不重。周大監在一旁笑道︰「這可是最小的幛扇了,叫方雉扇。要是大的團龍扇你可吃不消,長過七尺,重達十斤,舉上那麼一會兒就得把你累趴下。喏,就是那種。」

吳青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乖乖,的確挺大。扇面以雉羽為材,繡著一條金燦燦的游龍,富麗堂皇,不愧為御用之物,夠有氣勢。

兩位殿下面帶笑容跟在皇帝身後出來。二人看見吳青一本正經地手持幛扇,站在皇帝輿車後面,忍不住相視而笑。鑾駕出發,吳青混在這約兩百多人的黃麾大仗中順利來到前廷。

延壽殿廊下正中設御座,謂之金台。兩名執傘力士各撐一把紫綾曲柄八角傘並列御座左右。又有各兩名手執團龍扇的內侍,兩名執方雉扇的內侍站立在皇帝身後。太子則領著三皇子和四皇子站在皇帝右手邊階下。

丹陛左右身著明鐵甲冑的禁軍分列兩側。文武百官則分兩班入朝,文為左班,武為右班,依次以品階班立。

皇帝升座時,鼓樂齊鳴,百官跪拜致賀︰「元正令節,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壽。」

皇帝答諸臣︰「履新之吉,與公等同之。」

接著由宰相,一個須發皆白的老頭代表百官發表了一通古雅華麗的辭藻組成的官話套話。當然了,主題自然是慶賀元旦。

隨後,宣慶使內監引西戎、北狄、大理、高麗等國的「賀正旦使」入朝相賀。

北狄的使者是一位猿臂蜂腰、鷹眼鷂目的年輕王子,頭戴金冠,身穿絳紫窄袍,以左手著右肩為一拜,躬身行禮。副使是一個須發蜷曲的中年壯漢,著大興朝的服飾,按大興朝禮儀拜賀。

西戎正使長髯高鼻,著金絲小袖戰袍,束金帶。立左足,跪右足,以雙臂交叉搭肩為禮。副使則長相、禮儀皆類同大興朝士人。

大理使者頭戴蓮帽,著赭石色錦袍。高麗使者身材高大,顴骨突出,眼楮細長,完全不似韓劇中的花美男形象。

大朝會約一個時辰結束。回到昆玉殿,四殿下見吳青拍打抖動著酸麻的雙臂。笑著走近,一手抓著她的手腕,一手幫她輕輕揉捏手臂。吳青一驚,慌忙掙月兌。四殿下皺著眉命令道︰「別動,我幫你揉一揉,舒一舒筋骨,不然你這手臂怕是要疼上好幾天。」

吳青見他這般嚴肅,不敢再動,只好由著他給自己做馬殺雞。額,誰能想到,一個吊絲女穿越到古代,竟然能享受到皇子的按摩服務服務服務。要問她什麼感覺?只能說,有點怪怪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顏國相最新章節 | 紅顏國相全文閱讀 | 紅顏國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