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大宋 第三篇 向南向南 第六章 虎將雄威(一)

作者 ︰ 明月萬里

第五章虎將雄威(一)

陳吊眼最近很是窩火,剛佔領漳州不幾日,正打算也學前人樣來個打土豪、分田地。沒想到,還沒有坐熱,範文虎從江浙,李恆從兩廣,立即將他團團圍困在了城中,至今已經是近三個月了。

派出去聯絡畬族許夫人的義軍的斥候已經出去幾天了,至今仍是杳無音訊。自從一個月前听說許夫人在梅州露了個臉,後來就是音信全無。

他的眼窩已經深深的陷下去,雙眼布滿了血絲。連續多日的征戰,已使他那張稜角分明的俊秀臉龐胡子拉碴,初一看還以為是個小老頭,可是他實際上才剛剛二十八歲。

當初听說大宋皇帝在崖山遭張弘範領兵圍困的時候,二人相約領兵前去救援。可剛行到半路,就听到了大宋君臣集體跳海的噩耗傳來。二人無奈只好打轉。

陳吊眼帶著自己的一隊兄弟沿海邊一線退往詔安,直至前幾個月,趁著蒲壽庚的把兄弟鄭日土一個不留神,趁機佔領了漳州。許夫人一路則沿永安、清流一直往北,游蕩在武夷山一帶。逮住那些落了單的,或三五成群出來打掠的新附軍們、探馬赤軍們、蒙古兵們,時不時堵住他們打上一通悶棍,接著又往大山里一鑽。元軍們對當地的地形都不熟,加之蒙古人一向呆在馬背上慣了,不慣于叢林作戰,倒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看著連綿不絕的新附軍士們前僕後繼的涌上來,陳吊眼感到很是迷茫。還是這群人,以前拿著大宋朝廷的餉銀的時候,整天除了做些欺男霸女,坑蒙拐騙的事情之外,別無所長。可元軍還沒有打到城下,他們就全部投降了。如今這群人面對自己的同胞的時候,表現得卻是如此天壤之別,他們往上沖的勁頭,竟是如此的不畏死。

他眼前又浮現出一幅畫面,他親眼看到一伙新附軍們,涌進了一家農戶,眼看僅存的母女兩個尚有些姿色,十幾個人一涌而上,就把母女兩個給*了。

听著屋內漸漸衰微的兩母女的呼救聲,他感到是那麼的無助。等他好不容易找了十幾個同村的弟兄再度回來的時候,只看到了一堆灰燼和被燒得只剩下一堆黑骨了,可那尚自冒著青煙的房梁和地下那攤攤腥紅的血跡,刺紅著他的雙眼,他似乎听到,蒼山之間,無數的冤魂在向他呼喊,他似乎看到,無數雙期盼的眼神讓他不敢直視面對。

他的心感到陣陣絞痛,他無比地憤懣,他開始感到無以自容。自此之後,他和他的十幾個弟兄就沒有散開了,他們拉起了一支隊伍抗元。可越是往下抗,他越是感到有心無力。盡管如今的他已經是有十萬之眾了,可不怕死的元軍卻是越來越多。天知道,自己還能扛多久。

元軍的又一波進開始了。隨著他們射出一陣箭,或者投下幾塊巨石,便會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元軍倒下去。可新附件軍的士兵們仍在蒙古兵的督促下,不知疲倦的往上沖。

當初的十八寨當家,已經有七家走了。雖然弟兄們個個都是忠肝義膽,義薄雲天的大俠士,都是奮勇爭先,不怕死亡的英雄。但剛剛丟下鋤頭鐮刀的他們又怎是那些長槍大炮的元軍們的對手。

隨著元軍們的輪番沖擊,兄弟們已經倒下了大半了。城內到處是受傷的兄弟,看著那些強忍著傷痛不斷申吟的士兵,他有一種嚎啕大哭的沖動,可是他不能,他是這里的主心骨,他是這里的希望,他一定要挺直了腰身,讓所有的人看到他堅持的決心。

更要命的是糧食已經越來越少了,而醫藥則基本上用完了,那些受傷的士兵們,除了僅憑一腔意志硬熬之外,別無他法。

他也想,或許放棄也是一種解月兌。想到這里,他不由打了一個寒顫。

元軍屠城的印象太深刻了,它象一個惡魔,時時縈繞在眾人的心頭。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他算是明白了。他無法想象,如果他就這樣放放棄,他將如何面對身後這數萬的百姓們,他們可是一直不遺余的在自己身後默默地支持。無聲無息,無怨無悔。

因為他們都明白,如果元軍們攻下來,就算僥幸活下來,都要子子孫孫背負一個四等人的恥辱,這將讓他們如何面對九泉下的列祖列宗。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戰場上的喧鬧和廝殺也漸漸平息下來。雙方都偃旗息鼓,埋鍋做飯。可誰都知道,明天的戰斗,將會更加的慘烈,陳吊眼不說,但他真的懷疑,他們這支殘軍,還能度過幾個這樣揪心的晚上……

作為蘇家的族長,蘇恆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雖然這些年在海上的經營,錢是賺了不少,如今在澎湖也生活得蠻滋潤的。可自前些年崖山一戰,大宋覆滅之後,元軍加緊在高麗厲兵秣馬,時刻準備攻打東瀛。

連那麼遠的東瀛都不放過,他們這塊離福建如此之近的小島,怎麼可能幸存。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深深地感到,他的這種小霸主的世外桃源的日子就要到頭了。所以,當大兒子蘇再方向他推薦一個自稱從海外過來的年輕人,說是什麼身懷重大秘密的時候,他毫不猶豫便應了下來。

當方志遠第一次和範偉松打交道的時候,他便在反復的思量著如何將範偉松的計劃推行下去。

方家雖然不如蘇家勢大,可在福州城內,也算是個排得上號的商戶。隨著蒲壽庚拿著幾千條趙家子孫的生命,投降了元人,一直和蒲家有些芥蒂的方家的災難也就來臨了。雖然全家上下一直謹小慎微,可仍不能逃月兌噩運的降臨。

當他自泉州返家的時候,除了一個因兒子患病回了老家鄉下的老家丁外,方家上下,無一幸免,理由是莫須有的通敵叛國。也是從那時候起,他就暗暗發誓,有生之年,一定要報此血海深仇。他丟下了生意,一邊遍覽兵書,一邊四處尋找宋軍的蹤跡前去投靠。可陰差陽錯之下,卻讓他趕上了胡大勇的商船,輾轉一番來了南洋。

自從領著範偉松給他的密令開始,他就在努力思考要從哪里開始。隨著船隊一路向北,讓他回想起一次和蘇家少公子因共同抗擊海盜而結下的緣份,他決定踫踫自己的運氣。因此,當船隊繼續往北的時候,他和十幾個弟兄帶上些家伙,悄悄在澎湖下了船。

如今,名動一方的蘇家當家就坐在他的面前,書生的睿智和商人的精明讓他明白,僅憑金錢的利益是不能說服眼前這位年近半百的老人的。面對這位蘇軾的後人,他覺得唯有曉以民族大義,方能入手。于是,他決定豁出去了。

「大宋皇帝托本將向蘇大人問好。並請蘇大人舉全家之力,協助皇上復興大宋江山,救大宋百姓于水火之中。」

「大宋皇帝?大宋君臣不是早已經全部殉難于崖山了嗎?」父子二人盡管做了各種心理準備,但方志遠的話仍讓他們感到深深地震驚。

「皇上沒有遇難,陸丞相抱著皇上跳海之後,皇上半路上幸遇高人救助,並向高人習得驚人技藝,後又遇上隨後趕來的張將軍。如今,正領著數十萬的軍民隱身南洋,韜光養晦,厲兵秣馬,圖謀復國。」

「沒死就好,沒死就好。」蘇恆此時亦有些失措,渾不似以往一貫的淡定。「老夫也有一事不明,當初大宋廂兵百萬,文丞相在江西時亦有數十萬江淮子弟兵,尚且不敵。如今,以數萬殘兵,我們又如何拒敵?」

「正因為皇上深感到勢單力薄,這才密令我等秘密前來此處,暗中聯絡各路抗元英豪,讓他們暫時隱忍不發,只待時機成熟,就可東山再起。況且,此次前來,皇上還給我們帶了一些秘密武器,蘇大人不妨隨我出去一觀。」

蘇家父子依言隨同方志遠來到了碼頭邊。方志軍先行交待幾句,然後只听他一聲︰「放」,便听見轟隆一聲巨響,響聲之處,是一片濃烈的黑煙並冒出刺眼的火光。待濃煙消散,只見百步以外的一堆亂石早已不見了蹤影。

蘇恆連連稱奇︰「火炮老夫以前也見過,但象如今這麼大威力的火炮,老夫簡直是聞所未聞。就不知道這種火炮,大宋軍中是否已經全部裝備。」

「我們這只是第一批的,後續的正在加緊趕制和改進之中。皇上說了,改進後的火炮,將會打得更遠更準。」

「好,好,老夫豁出這條老命了。方將軍有什麼吩咐,但管開口。只是老夫有一個不情之情?」

「蘇大人請講。」

「老夫想請方將軍引薦,見上皇帝一面。」

「這是自然,本將前來的時候,皇上亦有交待的,但如今之計,是還想借大人之力,先救幾個人再說,還望蘇大人予以援手。」

「沒問題,一切听從將軍安排,有什麼需要的,方將軍只管開口便是。」蘇恆滿口答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巔峰大宋最新章節 | 巔峰大宋全文閱讀 | 巔峰大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