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田這時有一種與方圓相見恨晚的感覺。看著眼前這個樸樸實實的青年,他驚訝這個青年知識的廣泛——如果沒有博覽群書,那是絕對不能與自己平起平坐般地交流,甚至某些觀點連自己這個管理學教授都覺得新穎。方圓也佩服眼前這長者的睿智與博學,無論是管理學本身,還是從管理學延伸出來的各大流派的長處與短處,老人都概括得清晰明白,通俗易懂,方圓覺得今天這一小時的收獲,勝過自己過去讀過幾年的書。
兩個人談到了中國傳統的三種不同流派的管理思想,這便是孔子的儒家管理思想,老莊的道家管理思想,韓非的法家管理思想。起因是孔子田讓方圓談如果方圓接管一所學校,會用怎樣的方法來管理好學校。
方圓說︰「所謂管理,雖然流派衍生得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實無論怎樣的管理,都可以從儒家、法家、道家里找到其蹤跡。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況下,管理的主導思想也必定不同。」
方圓舉了一個例子,他說,戰國之時,七國紛爭,社會思想也很紛亂,要想完成統一大業,非霸道無以成霸權,秦始皇采取了韓非的法家思想,終于一統天下。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舉國凋蔽,萬民最需要的就是休養生息,此時,漢朝統治者采取自己自足、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終于用了將近100年的時間,讓漢朝經歷文景之治後走向繁榮。但無為而治也有弊端,就是當一方富裕,由于缺少道德規範的約束,其野心就會膨脹,于是才會有七王叛亂。在繁榮之時,以教化百姓遵循禮儀之道的儒家思想無異于能發揮重要的作用,于是便有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界的大革命。但經歷了武帝窮兵黷武的征討匈奴,使國家重新歸于貧窮之時,昭帝的短命,昌邑王的荒婬,使國家缺少了中心信仰,皇權旁落,這時,就需要把法家與儒家思想結合起來,以法家思想平定亂民,以儒家思想教化百姓,漢宣帝正是由于法家的霸道與儒家的王道思想並用,才有了漢室的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