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 第三百九十六章布局科技天才(一)

作者 ︰ 深藍2000

第三百九十六章布局科技天才(一)

1931年的元旦匆匆的到來了,在人們還沒有從近年興起的公歷新年的喜慶氣氛中走出來的時候,宋哲武又抬起他那有些疲倦的雙腿,走出了已經修繕一新的北方邊防長官公署,也就是閻錫山的原督軍府。快眼看書.

這段時間里,宋哲武忙得幾乎是腳不沾地。

除了視察部署各部隊的訓練、防務,他還要檢查災民安置、太原行署、綏遠、南蒙的各項政務落實、新學校的組建和新工廠的建設情況等林林總總的諸多事務,忙得不可開交。

一句話,時間太緊。

在宋哲武的感覺中,時間的腳步就好像是轟轟的炮聲,正在毫不猶豫地、帶著巨大的威脅和濃厚的血腥,不斷地向他逼近。

雖然他很懷疑,以他一己之力能否扭轉歷史車輪的方向,可是他必須要這樣做,哪怕是能讓歷史的車輪僅僅稍稍改變一點方向,或者是能延緩一下它的前進速度也好。能讓中華民族少流些血,四萬萬同袍少一些苦難,國家早一些強盛起來,再難的事情他也要去義無反顧地做。

只是這個讓他心焦的時間節點,他是不可能向任何人訴說的,他並不想被人當做神棍,更不想引起人們的誤解。

他昨晚剛剛從包頭井岳秀那里趕回來,還沒有從旅途的勞累中恢復過來,可今天一大早,又要和簫國棟去晉陽湖畔的第四路軍研究院,去審核指導各科研院所重新修訂後的五年規劃。

審核指導各科研院所重新修訂後的五年規劃,這項工作是必須宋哲武親自來做的,因為只有他最清楚原來的歷史軌跡,只有他才對時間的緊迫感感受的最為明顯,也只有他才最清楚、最了解當代科學技術正確的發展方向。

本來,第四路軍的這些研究院所在淶源時,就已經有了五年科研規劃。不過,那時宋哲武還沒有奪取山西,宋哲武那時也不可能把他要奪取山西的絕密計劃,透漏給這些專家們。

因此,當時各學科的五年規劃,都是按照淶源時的情形設計。

那時這些專家們都沒有想象得到,僅僅一年內,宋哲武和他的第四路軍在人力、財力、設備、設施,工業生產能力,以及控制的自然資源等所有可能影響科研進程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比如說,至少包括巴玉藻、郭文淵、王連章、李明華、鄭大章等人在內,就絕沒有一個人在當時可以想象得出,當初幾十人的研究院,現在僅留學有成的科研人員就猛增至數百人,許多學科的科研力量已經成為國內最強,各科研院所的負責人們,現在已經不再滿足于先前制定的那些規劃了。

因此,去年底之前,各研究院所的五年規劃,都重新進行了修訂充實。

提高科技實力,加快建立自己強大的國防工業體系,這是宋哲武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不過,宋哲武並沒有因為有了諸多的有利因素而忘乎所以,更沒有被眾多人才們的到來沖昏了頭,還是保持著十分清醒的頭腦。

他深知,雖然有他這個穿越者的指導引領,可強大的科研力量和國防工業生產能力的形成,還是要靠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實現的。

當然,宋哲武也絕不會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地發展他的科研力量和科學技術的,不很好地利用他前世掌握的科學知識和他所知道的各學科正確的發展方向這一巨大優勢,那才是傻子呢。

宋哲武在發展他的科研力量和工業建設中,采取的是積蓄力量、培養人才、正確推進、重點引導、小步快跑的方針。

現在,他的科研力量雖然同西方國家相比仍然還是十分弱小,可是也具備了一定的規模,要加快他的科研人員的科研水平和提高培養人才的速度,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一批重點項目研究為目標,在研究發展中使他的科研力量不斷壯大,甚至還可能實現科研能力的小幅跳躍式發展。

這一做法,在宋哲武前世的記憶里,可是很成功的。

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國開展登月計劃,八十年代開展的「星球大戰計劃「的研究,都極大地帶動了美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大發展,使美國的技術水平一直把世界各國落在後面。

宋哲武就是想要通過研發一批自己急需的重點尖端的項目,來帶動他的科研力量加速發展。

雖然量變最終會導致質變,可是一定程度和範圍的質變也反過來會催生量變出現快速增長。宋哲武相信,通過這樣的科研項目,一定會讓他的科研隊伍快速的成長起來。

而各個學科最正確的發展方向和最先進的科研項目,只有宋哲武是最清楚的,這些高精尖的科研項目是必須要宋哲武去啟發和下達的。如果還要這些專家學者們自己去逐漸模索,那可是要耽誤許多時間的,而且也絕對是浪費了宋哲武穿越的經歷。

巴玉藻、王助、王孝豐、曾貽經等人干勁很高,以他們從馬尾帶來的工程技術人員為骨干組成的航空研究院,已經按照計劃同時開展了戰斗機、轟炸機、強擊機、偵察機、和運輸機的研制工作。

宋哲武認為,巴玉藻等人雖然熱情高漲,可是他們把力量分得有些過散,不利于重點突破,盡快拿出高水平的飛機。

雖然新型偵察機和強擊機的研制進展很快,可是因為力量不足,其它幾個機種的研制就不是很樂觀了。

宋哲武在和巴玉藻、王助、王孝豐、曾貽經等人商議後,這幾人也認識到他們有些急于求成了,沒有充分考慮到航空研究院的實際能力。最後決定,先研制戰斗機、強擊機和偵察機,待這三個機種研制成功後,再開展難度更大一些的運輸機和轟炸機等機種的研發。

宋哲武對戰斗機、強擊機和偵察機這三個機種的研制要求是靈

具體說就是它們不僅要飛得高、飛得快、飛得遠,還要更靈活和更堅固,這「五字真言」足以作為今後五十年內飛機發展的指導原則。

除了高遠、強這五字真言外,宋哲武還要求所有飛機都必須要實現全金屬結構。

對于宋哲武的「五字真言」,巴玉藻等人不僅沒有任何異議,他們同時也非常認同宋哲武要求飛機要做到全金屬的標準,他們幾人都是世界頂級專家,非常清楚這五個字和全金屬結構飛機,絕對是當代飛機發展的正確方向,對宋哲武對飛機發展方向的敏銳感覺都十分佩服。

不過,對于全金屬結構飛機,他們覺得暫時有難度,原因有兩個︰一是全金屬結構必然導致飛機空重增加,要實現宋哲武的「五字真言」,就必須要有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二是,航空用的金屬不是普通的金屬材料,它既要盡可能的堅固,又要重量相對要輕。也就是說,全金屬結構的飛機,需要強度更高,但重量又相對更輕的新型金屬合金。

現在,航空研究院還剛剛可以設計單排的氣冷星形發動機,最大功率功重比低于而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氣冷星形發動機,最大功率已經超過功重比超過

比如美國萊特公司和普?惠公司先後發展出來的單排的‘旋風‘和‘颶風‘以及‘黃蜂‘和‘大黃蜂‘發動機。

雖然曾貽經對于設計出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很有信心,可是他也認為,第四路軍航空研究院要設計出這樣的發動機,最少還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這還是因為有王動給他搞回來的技術資料的幫助,否則,全靠他們自己模索,時間還要長。

飛機要飛得高、飛得快,大推力航空發動機是必不可少的,對這宋哲武早有準備。

宋哲武相信,以曾貽經的能力,搞出最先進的單排氣冷星形發動機是一定的,甚至他也相信,曾貽經和他的研究人員,最終一定能緊緊跟上世界航空發動機研制的腳步。

可是,宋哲武認為這還遠遠不夠,以他有限的資源,僅僅搞出同時代的先進發動機來,雖然在飛機的技術水平上不輸于蘇聯和日本,可在飛機數量上,他卻遠遠趕不上對方。而數量的劣勢,至少是短時間內他是無論如何也是做不到的,他必須要以質量戰勝數量。

因此,宋哲武並不想讓曾貽經亦步亦趨地跟在別人後面跑,這樣會永遠的落在別人後面,必須要比別人適當的超前。

現在就要在科研力量上還相對弱小的曾貽經的發動機研究所,研制十幾年後才出現的渦輪噴氣發動機顯然不現實,畢竟曾貽經和他的團隊還需要技術積累。而現在研制二戰前後研制成功的雙排氣冷星形發動機,則更適合曾貽經發動機研究所的能力。

雙排氣冷星形航空發動機對于宋哲武來說可不陌生,前世作為軍迷的他,可是仔細研究過,雖然對具體的原理宋哲武不是很清楚,可是結構布局他還是記得很清楚的。

為了掩飾自己的另類,宋哲武以探討的形式,就在航空研究院的會議室里,給曾貽經勾勒出了一份草圖。

深藍向各位書友道歉最近家人都在和深藍搶電腦,寫作耽誤了可是也沒有辦法,家人的事情也耽擱不得,再過兩個月,深藍再買一台就好了。不過,最近深藍一定會努力,盡量不在放鴿子。

感謝「冰月心空」「尋夢鄉里巴人」兩位書友的月票也感謝「70生人」「竊明免費」書友的打賞深藍最感謝也最對不起的是「竊明免費」書友的一再催更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926之崛起最新章節 | 1926之崛起全文閱讀 | 1926之崛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