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錄 第一卷 大唐有女初長成 第一百三十 太子(上)

作者 ︰ 嘉瀅

在場的宮女都被這突來的變故嚇得傻了眼,一個個象木雕泥塑一樣愣在當場。

感覺到氣氛異常,張瑩一轉身正好看見武則天臉色蒼白、搖搖欲墜的樣子。

「母後,你怎麼了?」眼看著武則天就要從座位上摔下去,張瑩身形一晃,就奔到武則天身旁,輕輕地扶住她。

武則天雙目緊閉,看樣子是暈過去了。

扶住武則天然後,張瑩對身旁的嚇傻的宮女說道︰「喂,你們別愣著。快去傳御醫來。」

「是,郡主。」這時武則天的一個貼身宮女這才如夢初醒,飛一般地跑了出去。

盡管兩年來,張瑩雖然也掌握了些醫術,可是,母親王婷卻告誡她在沒完全掌握醫術的情況下,不許隨便給病人診治,以免誤了人家的病情。

而今天即使沒有母親的告誡,張瑩也不敢貿然為一國之母診病。

小女孩扶著武則天感覺到她氣息微弱,手掌陰涼,就大著膽子輸了點真氣給她。

處于輕度昏迷中武則天這感覺到一股暖流從的張瑩的手掌源源不斷地傳來,片刻之間,她感到身體舒適了很多,不由得睜開雙眼。映入眼簾的是張瑩那玉雪可愛的容貌。

「母後,你覺得怎麼樣?」張瑩那雙烏黑碩大的眸子里滿是關切的神情。

「好多了。」武則天很久都沒有感受到那種親人的無私關懷,她心中一陣感動,忽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瑩瑩,是你救醒母後的。」

「嗯。」張瑩點了點頭。

此時,武則天臉上恢復了一絲血色,張瑩知道自己的真氣起了作用。

見平時喜怒不形于色的武則天眼圈發紅,她急忙安慰她道︰「有瑩瑩在,母後別怕。」

一個突然暈倒的人,被人相救,即使過來心里還是會很後怕,可是,武則天一看到張瑩那雙鎮靜的大眼楮時,她忽然有一種很踏實的感覺。

「謝謝你,瑩瑩」武則天滿是感激地說道。

「母後剛剛醒過來,先別說太多的話。我已經派人去傳御醫來給母後診病。他們現在應該就要到了。」

「瑩瑩,多虧有你在母後身邊。」武則天抓著張瑩的小手無限欣慰地說道。

御醫趕到御花園,開始給武則天把脈,皇帝李治得到武則天暈倒的消息後也急匆匆趕到武則天身旁。

當看到武則天已蘇醒,而且還好端端地坐著,他那顆緊懸著的心不由得放下來。

等到御醫把完脈,李治急忙問道︰「皇後的病情如何?」

眾御醫跪倒在地說道︰「恭喜陛下,皇後娘娘懷了龍裔。只是娘娘剛剛動了胎氣,才會覺得不適,幸好剛剛永佳郡主給娘娘輸了真氣。娘娘此時已無大礙。」

听到御醫的話,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大唐皇帝不由得喜上眉梢。

他與武則天乘輦回到大殿里。

到了大殿中張瑩就想告退。可是,武則天卻拉著她的小手不放。此時,這個剛滿十歲的小女孩成為她最可依賴之人,即使在很清醒的情況下,她還是不想張瑩離開。

知道武則天懷有龍裔,最高興的人要數皇帝李治。此時,他有很多話想和武則天說,見皇後拉著張瑩的手不放,就找了個借口讓張瑩去偏殿休息片刻。

听皇帝說讓張瑩休息片刻,武則天才肯放她出去。她怕張瑩就此離開,又說道︰「瑩瑩,你別走,母後一會兒還有話和你說。」

張瑩只得答應著退到偏殿等候。

過了半天的時間,有人來請張瑩。

張瑩走進大殿,看見武則天和李治臉上帶著甜蜜幸福的表情,而這兩個大唐最大*OSS的四個皇子此時也團團圍在他們夫婦周圍。

殷王李旭輪此時才兩三歲的樣子,他正和李顯低聲耳語著什麼。

張瑩每次進宮基本上都與武則天、李治呆在一起。她很少遇見他們的皇子。除了少數的宮廷宴會上她和某個或是某幾個皇子打過照面之外,象今天見到他們全部出現,還是第一次。

見到這皇帝一家人,張瑩少不得有得經過一陣繁瑣的禮節。

武則天說道︰「陛下,方才多虧了瑩瑩在本宮身邊。她可是本宮的救命恩人。」

「嗯,臨危不慌,做事有章法,有分寸,瑩瑩小小年紀就有大家風範。即是母後的救命恩人,父皇自然要重重酬謝你」李治手捻胡須微笑著說道。

太子李弘也符合道︰「是呀,多虧有永佳在,母後才無大礙,父皇是該重重賞賜她的。」

張瑩這時才注意到太子身上穿的是龍袍,她心想︰「皇上現在正值春秋鼎盛之時,他整天想著怎樣讓江山永固,應該不想自己有被替換的那一天吧。太子穿著龍袍不是時時刻刻提醒陛下,他正一天一天老去,大唐的江山社稷會有一天交付到自己兒子的手中。他會高興嗎?這個太子真是太不明白他父皇的心理了。」

武則天嗔道︰「瑩瑩是陛下和本宮的女兒,她救母親是天性使然。從今往後不要再提什麼賞賜這類見外的話。陛下和本宮對她倍加寵愛就好。」

李治含笑點頭道︰「這個自然。」

武則天看張瑩時她目光中充滿了寵溺。

「義母用這樣的眼神看我,不知道她的四個親生兒子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覺得是我搶走他們的母後啊?」在四個皇子面前,武則天那寵溺的眼神卻是投向自己,張瑩一點沒覺得開心,只感到一陣不安。她不由得用眼角的余光悄悄地看了四個皇子一眼。

當發現四個皇子的臉上沒有什麼異常時,張瑩心里松了口氣。

「還好,這四個皇子沒有因妒生恨,至少從他們表面上沒看出來。母後是他們的,父皇也是他們的,想想看,他們和我也不會有什麼過多交集。」小女孩暗自安慰著自己。

這時,太子李弘微笑著說道︰「永佳不光是母後的救命恩人,她創制出拼音,還算是我們的半個老師呢。」

張瑩急忙說道︰「太子殿下言重了。」

听到太子的話,李賢和李顯也向張瑩投來好奇的目光。

看見幾個皇子象自己投來好奇的目光,張瑩很自然低想起後世的很多人在動物園看猴子時也是這種眼神。她覺得很不自在,于是對武則天說道︰「母後身體不適,瑩瑩不便在此打擾,請母後休息,瑩瑩告退。」

「嗯,瑩瑩言之有理。」張瑩懂事、乖巧讓李治感到很高興。

「也對,瑩瑩陪了母後一天,也該回去休息了。可是,你要記得明日早些進宮來陪母後。」

「是,母後」張瑩一副乖巧听話的樣子。

她對武則天、皇帝李治等人過叩拜禮後,就退了出來。

太子李弘懂事地說道︰「父皇,孩兒送永佳出去。」「好。」李治點頭應允。

李弘帶領手下的宮人送張瑩出了含元殿。

放眼望去,寬闊的宮道的兩側的盡是氣勢恢宏、巍峨莊嚴的宮殿,一座座飛閣流丹、盤龍飛鳳,仿佛天上的瓊樓玉宇一般。穿行在這繁復重疊的殿堂樓閣之中,人顯反倒得非常渺小。

落日的余暉把藍天上的片片雲朵被渲染成緋紅的顏色,點綴在半空中,明**人的晚霞投影在太液池的波心。那碧波蕩漾的池水被夕陽染成亮麗的緋紅色,在微風的吹拂之下泛起粼粼的波光。

穿過精巧別致的漢白玉裝九曲回廊後,太子命手下的宮人留在此處等候,他一個人送張瑩前行。

此時,寬闊的宮道上只剩下太子和張瑩兩人。

張瑩雖然伶牙俐齒,可是,對于面前這個陌生的太子,她卻找不到任何與他交談的話題。只是默默地向前走。

「永佳,今天多謝你救母後」似乎覺得氣氛有些尷尬,太子最先打破了沉默。

「太子殿下言重了,瑩只是盡分內之事。」張瑩的回答得體又不失禮貌。

太子听到這句話之後暗自皺了皺眉頭,因為他明顯感到面前這個小女孩身上有種淡淡的疏離之感,不由得心中暗道︰「听說永佳這個丫頭心思機敏,能說會道,怎麼吾ヾ向她示好,她卻是一副淡淡的表情?」

可是,他轉念一想,自己是大唐的太子,和張瑩身份相差懸殊,況且她和自己也並不熟識,能說出如此得體又禮貌有加的話已是不易。」

于是,太子又試圖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道︰「永佳,父皇和母後對你視若己出,吾也當你是親胞妹一樣看待,你不要如此見外,稱吾皇兄就好。」

「是,皇兄。」張瑩很和適宜地改口道。

見張瑩改口,李弘心中一陣高興,他接著說道︰「御妹是將門之後,天資聰穎,又文武雙全,是難得的奇才,若它朝皇兄有事求御妹相幫,還請御妹不要推辭。」

張瑩听到這話,心中一顫,她抬頭看了李弘一眼。

只見李弘長得面色如玉,唇紅齒白。他那雙大大的眼眸烏黑明亮,宛如天上璀璨的星辰,又象是兩灣深不見底的潭水。這雙眼楮象極了他的母親。

太子雖然年幼,可是,那身淡橙色龍紋錦袍穿在他身上更顯得氣度高華、尊貴無比。這樣的人物也稱得上是豐神俊秀了,可惜他的山根(位于鼻根部。兩眼之間,是鼻子的起點,也叫做「山根」。)短小,相學上說,這是橫夭少年即短命的標志。

李弘臉上顯現出濃厚的親情,仿佛面前站著的小女孩兒真的是與他一母所生的胞妹,他這樣說是親情使然。可是他的眼楮里充滿了憧憬,似乎是對志在必得之物的憧憬,簡單地說就是從這雙眼楮里面透露出他的勃勃雄心。

看到這雙眼楮中透露出來的野心,張瑩心中一震︰「我本和皇族沒有一點關系,這個高高在上的太子僅和我有數面之緣而已,怎麼可能當我是他的親同胞?他好端端地同我說這些做什麼?」

隨即,她明白了,面前這個溫文爾雅、和藹可親的「皇兄」在拉攏人心。太子心中此時想到的一定是帝位。

一個太子想成為皇帝,得經過漫長的歲月,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他並不會一帆風順,甚至還有被替換掉的危險,因此他必須要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要不斷地培植自己的勢力,他得到位高權重的大臣支持越多,地位也越牢靠,當上皇帝的希望也越大。

————————————————

ヾ據百度知道上的史料記載,太子的自稱是吾或者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繁華錄最新章節 | 繁華錄全文閱讀 | 繁華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