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興大明 正文 第一一九章宮里(6000)

作者 ︰ 種種花

就在鄭月蟬為自己的後知後覺糾結的時候,朱翊鈞也在糾結,早朝過後這剛回到內宮剛練了一會字,陳太後就派人把他叫了過去,說是有人有信件要送他。朱翊鈞一听馬上就明白了,鐵定是鄭月蟬來信了,到了慈慶宮再和陳太後見過禮之後,便迫不及待的追問信在那里。陳太後少不得打趣一番,這才把鄭月蟬的信交給了他。

朱翊鈞也不在乎自己母後的打趣,一低頭看到鄭月蟬那丑得不能再丑的字,心中卻是一便溫柔,這信到了手里卻是不想馬上就拆了,雙手摩挲著信封,滿是笑容︰「這丫頭,怎麼就寫了兩封,也不知道這寫好就送出來嗎?母後,這薊鎮大營那傳個話去,就說母後甚是惦記月蟬姑娘,增兩位驛吏,這鄭姑娘以後的折子信件便直接又那兩個驛吏呈送,隨時進宮上陳,您看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陳太後笑道︰「皇帝,你這是打著哀家的旗號……」朱翊鈞打斷她說話道︰「母後,這是兒臣表孝心呢。」陳太後輕啐一口說道︰「哀家,還不知道你的心思?」

朱翊鈞延著臉笑道︰「母後……您知道還說……」

「好哀家不說。」陳太後一臉戲虞的看著朱翊鈞說道︰「那哀家,說說皇帝和皇後的事。哀家這幾天听宮里在流傳什麼,我們的皇帝陛下到現在還沒有和我們的皇後陛下圓房呢。皇帝陛下,你能和哀家說說這是怎麼一會事嗎?。」

朱翊鈞給問起這件事,這白臉皮頓時一紅,有些扭捏的說道︰「母後,能不能也不說這個?這是朕的私事,對了這都是那些多嘴的奴婢在傳?母後以後听了直接就掌嘴就是了。」

陳太後說道︰「看來這事是真的,哀家要提醒皇帝,這和皇後的圓房你最近還是去辦了吧,現在宮里已經傳得是風言風語了,這新婚才幾天?要是外面那些言官知道了,少不得又是一場風波,哀家看來,今天晚上你就住坤寧宮吧。」

「朕早朝的時候是不是有人來過了?」朱翊鈞不回答卻反問道,憑著他對自己這位母後的了解,她除了修道,很少去關心和過問過什麼事,特別是這類事情,慈慶宮上下也都知道這位主子的個性,這種風言風雨向來不會傳到陳太後的耳朵里去,而她更是很少走出自己的宮門,自從那次正月十五的燈會以來還沒听說過她走出過慈慶宮,那麼只有以個可能,那就是有人特地過來告訴她的。

陳太後看了眼朱翊鈞說道︰「既然知道,那你又何必問出來?不過她說的也對,這事還是要皇帝盡快給個章程,把皇後就這麼晾著那也不是個事。母後知道你是個好皇帝,該怎麼做,皇帝陛下自然自己心里有數。」說道這陳太後頓了頓,看到朱翊鈞臉色不是很好,便轉口說道︰「還有件事母後要和你說下。」

朱翊鈞耷拉著腦袋說道︰「母後,這回又是什麼鬧心的事?朕現在後悔了早知道讓張誠來取也就是了。」

見他說的煩悶,陳太後‘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怎麼皇帝陛下,這是連哀家這的宮門也不肯入了?」

「不是。」朱翊鈞忙解釋道︰「朕的意思是要是知道母後會提皇後的事,就不來了。朕現在實在是不想見那個人,也不想有人在朕的耳邊提起她。母後,您要說的事還是和她有關的,那朕就先回乾清宮了。今天張先生的課還沒溫呢。」

陳太後笑道︰「那不知道哀家那小徒弟的事,皇帝陛下有沒有時間听听?」

一听到是鄭月蟬的朱翊鈞便來了興趣,當下抬起頭來問道︰「母後她那還有什麼消息嗎?。」

「恩。」陳太後點頭從小幾的抽屜里取出三本折子說道︰「這是戚繼光和月蟬兩人一起上的三本折子,其中兩本說的是一件事情,戚繼光想收月蟬為義女,鄭月蟬也上折子懇請恩準,還有本折子是戚繼光上的說這月蟬想找幾個先生,問哀家有什麼意見,皇帝你看哀家怎麼回復為好?」

朱翊鈞听了忙取過折子翻開了仔細看了起來。看好之後沉思了半響問道︰「母後這收義女的事,好辦,準了就是,到時候您再賞賜點東西,辦的風光點也就是了。只是這先生可就不好早了,折子上說她想要學武,學兵事,那有什麼麻煩的,讓戚繼光親自教也就是了,只是她一個小姑娘就不學點詩書音律什麼的。」朱翊鈞說道這不免有些牢騷。

陳太後白了他一眼說道︰「好了,她真要是變成和你那位皇後一樣,能詩擅文,說不得你又有話說了。你也不想想,這戚繼光馬上就要出征了,難不成你還想讓她隨軍出征不成?」

朱翊鈞頓時一愣,自己怎麼把這個忘記了︰「那不成,還是另外找個人選吧,只是這滿朝文武那還能找出和戚繼光比肩的人呢?」

「哀家這倒是有個人選。」陳太後說到著頓下了,看到朱翊鈞示意她繼續說下去,這才繼續說道︰「俞大猷,想當年在江南,他和戚繼光號稱俞龍戚虎,一時瑜亮,何不把他給送了過去?」

朱翊鈞沉思道︰「母後,這俞大猷前些年便告老還鄉了,這會子在他福建老家,就算是想找回來也要一段時日。再說他現在年紀都已近過了古稀之年了,還讓他南北奔波似乎有些為難。」

「不難為。」陳太後說道︰「最近哀家听說知道這俞大猷那年回到福建閑不住,招了幾個小娃子整天在家里舞刀弄槍的教他們武藝,他媳婦和兒子對此很是不滿。今年在家實在是呆不的不爽利了便帶著他的那幾個徒弟想來京師,這會子估計已經快到山東了。想來沒幾天便能進京了。」

朱翊鈞放下折子笑道︰「看來母後這,早有主意,那就按母後的意思辦吧。只是母後,今天不止她來找過你,朝堂上也有人過來了吧?。」

正事說完,陳太後也松了口氣,這麼都年沒這麼用過心,此時一陣疲憊,聞言笑道︰「皇上聖明。這些折子和信件便是譚綸在早朝後送過來的,哀家當時看後就問了幾句,譚綸當時便建議俞大猷。並和哀家說了俞大猷的這些年的際遇,听得哀家心中很是不忍。俞大猷這些年在老家實在是閑不住了,想托他在京城隨便安排個差事,那怕是守城門也行。哀家當時也就同意了,只是尋思著這事還是問下皇帝的意思為好。」

朱翊鈞點點頭說道︰「那就按母後的意思辦吧。」朱翊鈞猶豫了一下接著說道︰「還有件事想向母後討個主意。」

陳太後收起折子,靜靜的坐在那等著,朱翊鈞說道︰「這次出征,戚繼光為帥,譚綸督帥,還有個監軍至今未成定下,馮大伴的意思是讓張伴伴過去。張伴伴在朕身邊那麼多年了,年紀也有些大了,朕有些猶豫。可一時卻找不到合適的人……」說到這朱翊鈞頓在這里,望著陳太後。

陳太後笑了笑說道︰「皇上其實你心里早就有了主意,問哀家不過就是為了更確定下罷了。」

朱翊鈞也笑了笑說道︰「什麼也滿不過你,朕思來想去,也只有他去了,一來這正如母後上次說的那樣鄭姑娘的事還是知道的越少越好,二來朕對鄭姑娘在薊鎮大營,沒個信得過得人照看著總覺得不踏實,朕身邊少了張伴伴或許只是會不習慣,可她沒有得力的人,朕真的是晚上睡著也不安穩。」說著他靠近陳太後說道︰「母後你看,這些天朕就沒睡過一個好覺,這兩天早上上朝的時候精神不濟,今天便有禮部主事盧洪春上書說︰肝,虛則頭暈目眩,腎,虛則腰痛精泄。要朕多保重龍體,莫要年少輕狂壞了根基。」說到這他自己笑了起來︰「母後你說他要是知道,朕至今未曾和皇後圓房不知道會是什麼樣一個神情。」

陳太後也不覺啞然失笑,笑斥到︰「皇上你也促狹。依著哀家的意思這盧洪春給他挪個地吧,朝廷花俸祿養他就為了整天不做事,讓他盯著皇上您這麼點私事?」

朱翊鈞本就這麼想的,當下便說道︰「母後,朕也這麼想,想打發他去瓊州,母後你看怎麼樣?」

陳太後端起茶杯笑道︰「這是你們前朝的事,母後不想知道,有什麼不明白或是不確定你可以去問張先生。好了,母後累了你先回去吧。」

朱翊鈞從慈慶宮出來的的時候,模著手里的那兩個信封,心里暖暖的,待坐上肩攆便迫不急的的打開看了起來,信紙上的字一如既往的還是那麼大,那麼得難以辨認,整整兩個大信封,只不過就是寫了,收到他的東西了,讓他以後少收點賄賂,有錢也不要亂花,存著點,老了好用來養老。等等最後還讓他一定要想辦法出人頭地,然後好實行兩人那天晚上的夢想讓他當鄭和第二,兩人一起去經略世界。朱翊鈞看著看這嘴角便翹起來了,想起那晚在御花園內兩人的交談,他轉過頭對著跟在肩攆一旁的馮保問道︰「大伴,這南京龍江造船廠現在還是鄭家的人在管著嗎?。」

朱翊鈞冷不丁的問過去,馮保在最初的愣了下後便回答道︰「回皇上,確實還是鄭家管著,只是兩年鄭侯爺上過折子說是先皇那會子定制作的兩艘寶船已經完工,問朝中是不是還需要做什麼船,後來回了不做了。隨後他又上折子說既然不做了,便要把船廠交回朝廷,只是沒人接手。就這麼一直拖了下來。」

朱翊鈞听了只是長長了「哦」了一聲,也不置可否。好半響便又對馮保說道︰「伴伴,一會回到乾清宮,便去把張先生請人,朕有事要和他商量。」

馮保應了聲,這心里不住的大鼓,模不清這皇帝到底是怎麼想的。

一路無話,很快就回到了乾清宮,張誠早早的便守在了宮門口。見朱翊鈞的肩攆過來,忙迎了過來。馮保見了笑道︰「皇上既然張公公來了,那老奴便先去張閣老那里了。」說著便退了開去。自從知道了張誠現在在皇帝心中的份位之後,他最近在忙于政事之余也從新開始關注起皇帝的事情了,想今天這樣的更隨也開始多了。

朱翊鈞見到張誠也很是高興,這一來鄭月蟬的信需要和人分享,二來他覺得既然決定讓他去薊鎮監軍那麼自己親自和他說會比較好。待進得乾清宮大門,朱翊鈞便屏退了左右,把手中的信交給張誠說道︰「張伴伴,這次出征,朕想讓你去當監軍,伴伴可願意?」

鄭月蟬的信紙張雖然多但這字實在是不多,一會張誠便看完了,見皇帝問他,便笑道︰「皇上,你這問那是要慚殺老奴了,老奴是您的人,您說去那便去那里。」

朱翊鈞臉皮一紅說道︰「伴伴,要不是別人實在是信不過,朕那是說什麼也不會讓你去的。你也知道這鄭姑娘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別人去朕實在是不放心,所以……只能讓伴伴辛苦這一趟了。」

張誠听了忙跪下來說道︰「萬歲爺,您什麼也用說了,老奴願意,再說能去那里照看著鄭姑娘那也是老奴的福分。」

朱翊鈞望著跪著的張誠,心中很是感動,當下走下御坐,把他扶了起,兩人便坐在金磚御階上閑話起來,免不得說起朱翊鈞小時候的一些趣事,以及交代下道了薊鎮怎麼照顧好鄭月蟬來,一時之間房中氣氛溫馨。

這時候只听得殿門外傳來馮保的聲音︰「皇上,張閣老到……」

朱翊鈞這才起身回到了御座上,讓張誠宣張居正進殿。待到馮保領著張居正進來,在見禮之後朱翊鈞便讓張誠給張居正搬了個凳子。張居正剛一落座,朱翊鈞便直接問道︰「張先生,此次出征,便讓張伴伴出任監軍,一會兒內朝會擬個中旨,外朝兵部那里還望先生,去告知那譚侍郎一聲。」

張居正听了,抬眼看了一眼馮保,見他低著頭面無表情,他萬沒想到這麼快馮保就把張誠給打發出了京城,心中雖然詫異,但是這個結果也是他想要的當即他便笑道︰「皇上,張公公過去坐鎮那是最好不過了,只是張公公卻免不得要勞累一番。」

張誠听了笑道︰「張閣老,這都是為皇上辦事,那有什麼勞累不勞累的,只求得天下太平,皇上無憂,那便是我們這些做奴婢的本份。」

張居正免不得感慨幾句,隨後他便轉身對著朱翊鈞問道︰「皇上,如果傳微臣過來只是告知這事,微臣想先告退了,這大軍出發在即,很多公務要處理。」

「對了。張先生,朕想問您,當年父皇開禁先生當時也是在內閣想來知道的比教多些,朕想問問,這海關是開好還是關好。」朱翊鈞這才問道。

張居正沉思了下,雖然剛才馮保跟他說過皇上會問船得問題,卻沒想到會問道海關的問題。這張居正不虧是自幼號稱神童,隨即便回答道︰「回陛下,臣記得那年當時的福建巡撫都御史涂澤民上的折子,說︰‘奏請開海禁,準販東西二洋’。當時是首輔高拱當即面呈了先帝。先帝批復,準。這才在福建開了月港。」說到這張居正停了下,接著繼續說道︰「皇上要問是開好還是關好,臣以為事實最能說話。早在先帝開禁之前,我們大明就早龍溪縣設立了海靖館加強緝私和防盜,後改稱海防館。「開禁」後又稱為督餉館,在此征收進口關稅。當年初開禁時,月港的督餉館呈報上來的,稅金才三千多兩,而到了去年月港的稅金一月就已達到一萬二千兩。而倭寇再也不見蹤影。」

朱翊鈞盡管被鄭月蟬的稱霸海洋的夢想洗禮過了,但還是對張居正所說得數額嚇了一跳,這一個月就是一萬兩千兩銀子,這一年就是一十四萬四千兩銀子,而這時候整個大明的稅收也不過就是二百多萬兩銀子。朱翊鈞當時便忍不住說道︰「張先生,這,這未免有些夸大?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港口,怎麼能收到堪比省份的稅金?」

「夸大?皇上,這都是在呈報上有據可查的,銀子也是如數進京的。那里能夸大的了?」說到這張居正捋著胡須說道︰「這要是夸大了,那督餉館的提舉難不成還能那自己的銀子出來貼朝廷的稅收?」

馮保這時笑道︰「閣老,老奴只听說過官員把朝廷的銀子往自己口袋里裝的,到是沒听說過還有人把自己口袋里的銀子貼朝廷的。」

朱翊鈞也笑道︰「大伴說的是,想來這開關這銀子來得倒是快,這開關也必然是好的。張先生,朕听說當年父皇原本還想組織船隊,仿效當年成祖下西洋,在福建和南京的船廠建了不少船只,現在這些船只可還在嗎?。」

果然來了,張居正正了正身體說道︰「當年先皇下旨督造船只,這南京龍江船廠是兩艘寶船,八艘馬船,還有十二艘糧船,在福建福州船廠那里的大福船定了六艘,坐船定了也是十二艘。」

朱翊鈞笑道︰「先生,事隔那麼多年,怎麼還記得那麼清楚?」

「當年,先帝把這差事叫給了臣。是臣一手經辦,並交代下去的,所以這才記得這麼清楚。」

「哦,只是這些船現在是不是已經造好了?」朱翊鈞問道。

張居正回道︰「這南京船廠那兩年前便上折子說好了,福建那也在去年上折子說造好了。」

「那現在這些造好的船在那里?「朱翊鈞追問道。

「在龍江船廠的船應該多還在,只是……」張居正思索了下說道︰「這福州船廠的船剛做好,那便的水師提督陳璘便上折子說他那里的船只還都是成祖那個時期的,要求更換,當時內閣商議了下,既然先帝已經不在這組織船隊下西洋也無力可行,那船也不能空放著,便劃給了福建水師。」

這時朱翊鈞又問道︰「先生,朕想在南京附近再開個港口,然後組織船隊下西洋是否可行?」張居正猛得抬起頭,看著朱翊鈞,他沒想到這個學生竟然會有這個你念頭。就連張誠和馮保也是一臉詫異的望著他。

朱翊鈞顯然對自己造成的狀況很是在意他繼續說道︰「朕想了很久,身為人子,不能完成先皇的遺願,是為不孝。張先生以為然否?」

張居正對于開禁本就是支持的,要不當然隆慶時期也不會一手經辦了,只是這幾年來他的重點一直放在了國家土地稅收上,此刻見朱翊鈞提起,這才猛然想起還有這條財源。這再開個港口設立市舶司那並無補可,只是這仿效成祖完成先皇遺願下西洋他就不怎麼贊同了當下便說道︰「陛下,選個港口開港這倒好辦,只是這下西洋……未免太過勞民傷財,還是免了吧。」

這是馮保也插口說道︰「皇上,張閣老說的對,這組織船隊下西洋還是面了,這去次西洋帶回來的番邦小國的使節團還要賞賜,他們進貢點土特產,咱們的賞賜卻不能差了,在加上一路上的花費,皇上這……是在是個大窟窿。」

張誠因為那天晚上隱隱听了一些,心里雖然不太認同,但是也不說話,畢竟這樣的場合不是他這個御馬監的第三把手能插話的。再說這張居正和馮保說的也是事實,這成祖那些年來的番邦小國進貢點什麼東西朝廷又賞賜了多少東西,這在內衙里有檔可查得。雖然鄭姑娘說的在理,可是外朝的那些讀書人必然是不認同的,少不得又要搬出祖宗前列來說事,到時候說不得還真還是按著老列來,那真的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了。

朱翊鈞原本也沒指望這一次便能讓人同意,今天張居正能同意再選個港口設立市舶司已經很是滿足了,當下也不強求,他笑著說道︰「這樣吧,既然這再開個港口可行,那先生回內閣擬個章程,盡快辦了。至于船隊的事就以後再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鄭興大明最新章節 | 鄭興大明全文閱讀 | 鄭興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