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正文351 推經論史博芳心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因下雨無去處,雖想離開,哪料上午還是細雨霏霏,到得午時,卻是雨不斷線,村路無法前行。真應了一句話︰下雨天,留客天。

此宅名為賞石居,便是中庭與後院前廊之下,處處皆有奇石。沏得三杯洞庭茶,聚得七八人,不分男女長幼,紛坐于亭前,便從西施的容貌上,再談到了其愛恨情仇。

靈岩山與山寺,到處留有夫差與西施的傳說,乃至沿湖各勝景之處,皆一一留下了文人騷客的筆墨,感慨西施之絕世佳顏時,又慨嘆夫差竟因紅顏而亡國。

文箐知曉一系列的西施與夫差的故事後,曾一度想象著︰夫差對西施的寵愛,是否也是不計江山而只愛美人?幾千年才出得這麼一個人?這一對人之間,到底有否過愛情?文箐沒經歷過國恨家仇,另外,畢竟言情電影看得多了,歷來認為愛情是跨越年齡,國界的,甚至有可能是性別亦被後代人所忽視,所以她認為︰應該有,可也存疑。

可是其他人則一律認為無。古人錚錚鐵骨,認為大義之道,國仇在先,國君為質,此仇不報非君子。西施本就是越女,便負此使命,該當為國盡責,行美人計,計賺吳國。

文覺得四姐提出的這個問題就連稚子都能答出來︰「夫差是個老頭了,既然看中美色,便是荒yin無度,四姐姐,象這麼一個人,怎麼會有人愛上她?還是敵國的女人呢」

文箐笑道︰「夫差那時是老頭?這倒要請教二哥與商先生幾位了,還請釋疑……」

文巴巴地看著文簽,又看向商輅與陸礎。陸礎擺擺手,示意自己並不太清楚。

商輅沈吟良久,與文簽對視。文簽道四妹給自己出了難題,自己可是真沒考較西施被獻于吳時,夫差年紀幾何。

商輅根據《史記》推敲出來的便是︰夫差與勾踐差不多同時繼位(晚一年),其中夫差之父闔閭在位十九年非老死而是在親自督戰中被越國射傷腳而病死,古人成親較晚,夫差為太子,應為嫡子,夫差即位應該是在二十到三十歲。《史記》中,勾踐敗時為夫差二年,即請為質,並以美女與財物賄賂太宰嚭,若是西施此時進吳宮,那應是夫差二年的事……」

華庭听了,問道︰「可是,西施不過是一介浣紗女,她焉能善歌舞通音律?于是有言為在越習了三年方才之吳宮。商大哥,勾踐敗也不過才兩年,這怎麼可能就事實準備了美女才開戰的?」

文笒卻注意浪漫的故事,亦提出質問來︰「就是啊,不是還有傳說西子與範蠡泛舟五湖去了嗎?那應該是她在進吳宮前早就與範蠡相熟很長一段時間啊……」

瓊瑛听得格外入神,此時亦覺得好生奇怪,問道︰「傳言是範蠡與西施早就相熟,並且禮儀皆是範蠡所教,由此二人生情,以至後來吳國兵敗,西子與範蠡便一道隱跡了……」

如果傳言為真,那西施並不是越國兵敗後請為臣時立時投獻的,而是兵敗之後至少三年的時間呢。文箐也覺得這道歷史題太難解了。

文笈是急性子,催著商輅道︰「商大哥,這不是矛盾了嗎?」不跳字。

商輅環視眾人一圈,這才慢慢地再解釋道︰「關于西施的去向,真是個謎。不過華庭質疑的很對,既然上面的推算有疑,那就有可能西施被送于吳國應是另外的時間了。算來即為夫差四年放了勾踐之後的事,越王歸國後采取了結盟策略,暗中結盟齊國,親厚楚國,依附晉國,厚贈吳國。有記載︰‘夫差十一年復伐齊。勾踐率其眾以朝吳,厚獻遺之,吳王喜。’依此算這一年為勾踐采取美人計的話,正好夫差是三十至四十來歲,為壯年。」

眾人無不佩服。文簽道︰「太樸兄果真了得。簽自嘆不如也……」

幾位少女更是眨著星星眼瞧向他,商輅卻略躬身,謙遜道︰「簽弟太過謙了,為兄這也是信口胡言,只怕胡謅之言與史有所出入,還需得翻史以查證才是。不過是閑聊,閑聊……」

文見得他施施然坐下之後,復環視了一下眾人,方才端了杯盞喝了茶。顯然是對這個推斷十分滿意。略往旁邊一瞧,倒是發現瓊瑛滿眼稱贊之態,華嫣一臉佩服神色,文與文笒嘰嘰喳喳地稱贊商大哥滿月復經綸,而文箐卻是低著頭在想什麼心事。

文問道︰「四妹,又有琢磨什麼呢?」其他人皆看向她。問題還是她提出來的呢。

文箐搖一搖頭,文道︰「四姐,快說吧,你肯定有話要講,想埋在肚里發芽不成?」

這話逗得眾人發笑,文箐莫可奈何地笑道︰「也沒想什麼啊。非要我說有什麼想法,那也不過是西施到吳宮後,一直至吳國亡,算起來,西施在吳至少為十二年呢。她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文笑道︰「四姐,這還用得上說,西子望鄉台啊……」

文簡听得認真,問商輅道︰「商大哥,勾踐送那麼多錢給吳國,他又打敗了,哪有那麼多錢來送?」

文笈立時諷道︰「還說我是錢迷,簡弟才是呢,听故事還想得這麼多。」

商輅笑道︰「這個,笈弟有所不知了。當時越國貢獻于吳的財物頗大,越國乃以一國之資而輸,亦是窘困。所以越王才會臥薪嘗膽。《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瓊瑛因為祖父周忱為南直隸諸府財政問題而困惱,是以亦關心這個問題,忍不住問道︰「那越王又是如何做的?」

商輅一一解答,「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免不得提到越王大力發展人口一事上來︰規定男20、女17必須結婚,否則父母受罰;上了年紀的人不準娶年輕姑娘為妻;婦女臨產前要報官,由國家派醫官檢查照顧;生男獎酒1壺、狗1條,生女獎酒1壺、豬1頭;家有兩個兒子的,國家負責養活一個,有三個兒子的,國家負責養活兩個。

除了文簽與華庭,其他人听得都是覺得耳目一新,

文簽見商輅推經演史,此時也來了興致,接著商輅的話題道︰「也不止是勾踐才實行這一招,墨子時也提倡女子十五即嫁;而西漢惠帝六年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至西晉,晉武帝于泰始九年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

「哇……」文驚呼出聲,「幸好咱們不是生在那個年代啊,要不然小姑姑就麻煩了……」

文箐還想「哇哇」地叫呢,心想,若是你們都生在幾百年後,見得三十來歲不出嫁的職業女性也不少,會不會也哇個不停?

商輅卻是借著勾踐一事,起身指著湖面西邊,對華庭道︰「華庭,昔年勾踐就是在太湖西洞庭處敗于吳王,才至于為臣,‘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歸家即以此為題寫文一篇。」

這話自然是提醒華庭昨日不懂得隱忍,再次讓其反思。華嫣大為感動,差點兒落淚。

文箐對商輅的才學也是深感佩服,他博聞廣識,謀劃韜略,真為一英才,真不愧來日問鼎三元。由此,心生敬意。

她自己有所強勢,難得對一個人心生佩服,或者說心生敬仰,免不得就滋生些愛慕之情,更何況眉目之間若故人,她自己卻是不曾覺得。

文簡年小,他听得故事里就是論功行賞,此時忍不住問二哥與沈顓︰「二哥,那西施後來被越王封了什麼官了?她不是使了美人計才讓吳王敗的麼?」

文簽愣了一下,笑道︰「那可真正是不曉得了。傳說被沉水了,又有說與範蠡一起走了,誰曉得呢?」

文笈對弟弟道︰「哎,她是一個女子呢,還封什麼啊」

文簡據理力爭道︰「女子也能封的啊,不是可以封個夫人麼?先皇乳母還封了夫人呢」

童言稚語,最是可樂,卻是真實,令人無法可欺,是以,文笈啞口無言。陸礎與席韌亦微笑,沈顓認為表弟反應快,與表妹一樣都是聰慧過人,並且待人仁善。想到這里,他又看一眼表妹,卻見得表妹亦抿嘴而樂,只是其目光微微掠過了商輅。

商輅大笑,道︰「那是先皇仁厚,有仁君之德,越王卻是一個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同享富貴的人,合了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文笈道︰「這不是過河拆橋嗎?」不跳字。

文笒嘆氣,對著在座的男子道︰「所以哥哥與弟弟才應該慶幸自己身為男兒身,能博功名,沙場揚名,只有咱們身為女子最可憐。」

「怎麼可憐了?三姐,你且說來听听……」文笈不服氣地道。

文笒瞪他一眼道︰「你看近前的韓蘄王幕中梁夫人就是那般可憐的沒了;西施為了越國只能委屈求全不惜委身于敵國君王,讓吳王夫差沉迷酒色不管朝政,即連個封賞也沒有;還有……」

文道︰「三姐說的是,還有呢,王昭君明明不是公主,給個封號,就要出使胡地,好不淒涼的……」

這里有外人在,文自然管束著妹妹們,不讓文繼續說下去了,五分不好意思五分略有歉意地朝瓊瑛還有商輅他們道︰「她倆就是胡言,一時高興了,忘了規矩了……」

文不甘願地道︰「二姐,我怎麼說錯了?」

文箐想著,這是女性不甘壓迫的意識要抬頭了?真是越小的人,反而越容易說出事實,越是年歲大的,反而被教導成這是責任,這是應該的義務。或許,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女性以美色為代價,相當于男人們的「為國捐軀」,可是人畢竟是感情動物,就象西施身在曹營心在漢,使美人計賺取夫差的寵愛,身心的折磨,情感上的糾纏,只怕不是「死」字所能形容的了。怕是大義與私情之間的撕扯吧?不少字

其他人不接話,文轉向一直呆在這里未曾開口的陸礎發難,陸礎道︰「這個,這個西施的美人計,于越國來說,是緩兵之計,為其爭得時間強國興兵;是以,漢時陳平亦有過此舉;昭君和番,畢竟胡人與邊境沖突,每年死傷無數,戰事不斷干戈不止,勞民傷財……」其意便是犧牲一人,而救千萬人。

文簽不想讓這話題繼續下去,正好見得江濤朝這邊亭子來,暗示姐姐將一眾女孩帶回屋去。

江濤問道︰「怎的我一來,這茶會便散了?」

文笒回屋後,道︰「唉,西施在吳宮被夫差寵得蓋這蓋那的,館娃宮,不就是漢朝的那甚麼金屋藏嬌一樣麼?」

瓊瑛這時說了句話,道︰「西施還有段美麗傳說為後人傳唱,畢竟是為了故國而獻身;可是陳**卻被漢武帝背信棄義……」

文箐想了想,道︰「說到夫差最終自刎,突然想起來了,西楚霸土不肯過江東,自刎以獻天下……」

文不解地問道︰「夫差為何要自盡啊,他也可以同勾踐一樣向對方求情,去越國為質啊……」

文覺得五妹太天真了,道︰「哪有這麼容易的事。越王自己做得出臥薪嘗膽的事,越王哪會再放過他?再說,夫差年輕時本來也是勵精圖治的才打敗了勾踐呢。此一時,彼一時,這可不是送人情,你送我塊布,我送你匹紗……」

華嫣听得這些話,卻是想到沈家與江家,來日……

姐妹們在屋里因這些傳說與史話聊得亦是十分投入,可是,過了不多久,文簡卻怏怏地跑來說︰「二姐,二哥說,明日一早,咱們就走。」

文道︰「雨停了的話,明日肯定就歸家了。這個不消說。」

文簡噘著嘴慢慢地走了出去,垂頭喪氣的樣子。文箐一臉疑問地瞧向嘉禾,問道︰「他這是怎麼了?」

嘉禾附耳道︰「小姐,大表少爺生氣了……」

文箐十分詫異,沈顓生氣?他那樣沒脾氣軟趴趴的老好人,會生氣?這真是第一回見得。「與文簡?」

嘉禾搖了搖頭,道︰「不是,是與江家少爺呢」

與江濤?沈顓與江濤?不是華庭與江濤?文箐滿臉疑問,起向到一旁,拉起了嘉禾意欲問個明白。

為了查證西施到底是哪一年去的吳國,我翻了好久史記,一字一字看勾踐世家,夫差記錄,累死我了,時代太朦朧了,史記根本沒寫西施。網上搜索,全是模糊一片。

一天就這麼過去了,浪費我好多精力啊……胡編的那些推理也要能說出根據來,累癱了。求撫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