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前傳102 不請自來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今日第二更奉上)

人是不能念叨的。

周夫人這邊正說此事,便听到外頭有陌生女人的說話聲,陳嫂打起簾子一看︰曾嬸正陪了一個五十來歲的老婆子,又有兩三房娘子一起侍候著在門前說話呢。

來人一見陳嫂,極是熱情地道︰「唉呀,這是陳家嫂嫂吧,我听我家三弟妹說起,真是能干人啊。」

陳嫂向來是個麻利也見過場面的人,只是這女人這般熱情,她還沒得及接腔,就听到下一句是︰「你家夫人可還在歇息?想著這年關了,適才听得她道,明日里你們要去寺里上午,便琢磨著早點兒拜訪才是……」她嘴里的「她」,便是她家三弟妹,即曾嬸。

也不待陳嫂應話,便拿頭想往簾里湊,她旁邊的看來是兒媳,一人扶了她一只胳膊,J顯然她那拐杖便是個擺設了。陳嫂擠出笑來,勉強道︰「我家夫人身子不太好,只怕不好見客。這是……」說著,看向曾嬸。

「我啊,我是她大嫂。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啊……」來人臉皮看來是極厚,半點兒不看陳嫂臉色行事,更不待自家弟妹介紹,便徑直自話自說開來。

曾嬸紅著臉兒,跟在後頭,小媳婦樣兒也不敢吭聲。陳嫂急忙沖廚房方向叫了聲︰「阿素,出來,有客人來了。快到廳里設茶水。」轉過身來,應付似地道︰「原來是曾家大嫂,還請到廳里去略坐片刻。夫人適才方歇下,尚未醒來,實在不太方便。」

曾家大嫂這時熱乎勁兒也歇了歇,作勢對曾嬸罵道︰「我就說嘛,夫人房里可能不太方便。那,便廳里去吧。」前一句是罵,後一句則是討好地對著陳嫂,陳嫂扭臉過去,裝作沒瞧見。

到得廂房的廳里,發現這房子都不象自己以前所見模樣了,裝飾一新,看來沒少搗飭,心想有錢人真舍得花,這得敗多少錢啊。一落座,曾家大嫂便感嘆︰「唉呀,不是我說你們大戶人家啊,便是賃的房子啊,居然還要擺出個廳來,正兒八經地,真是不一般啊……」

陳嫂只點點頭,不接話。阿素端上水來,想著這年節下的,便是每個杯里都放了點糖,微微欠了欠身,以晚輩之禮道︰「在孝期,吃不得茶,一杯淡水,多有怠慢。」

曾家大嫂接了過去,先是以為是白開水,便有幾分不樂意,可是她旁邊的媳婦子兒揭開杯蓋,見到杯底的糖並不少,便小聲說了一句︰「唉呀,這糖放得可不少啊。」她便也揭開茶盅一看,果然!心里便有了幾分高興,又擺起主人家樣子來,上上下下著意打量起阿素來。

阿素被她看得毛骨悚然,急著身陳嫂求助︰「這時辰不早了,廚房正是忙得時候……」

陳嫂對這不約而至的曾家大嫂沒好感,便道︰「那你還在這磨蹭甚麼?快去準備飯菜了。小心晚了,餓了肚子,夫人小姐怪罪下來。」阿素知母親同自己一樣,只盼著這不得趣的人快點兒走。

奈何曾家大嫂注意力只在茶杯里,根本不管陳家母女倆暗示的「逐令客‘,猛喝了兩口水,一杯也差不多見底,咂巴了一下嘴,抬頭看著阿素走出廳堂,道︰「這是你家娘子?我看模樣實實好啊,可定人家了?要不我幫……」

陳嫂看向曾嬸,因為以前同曾嬸說及過阿素,生怕她有向自家大嫂提過,見她低著頭,想來她是不敢搭話的,只得急得截住對方話茬道︰「啊,她啊,定了定了……」

「哦,哦。定了親啊?那是哪戶人家啊?舅姑如何啊?八字可看好?不是我倚老賣老啊,這親事得慎重啊,八字得看好啊。你看我家三弟,當時就是八字沒看好啊……」曾家大嫂興致高昂,半點兒不顧三弟媳就在眼前,渾似三弟媳寄居于自家門下一般。

陳嫂為曾嬸捏一把汗,還沒舒口氣呢,便听到廳外栓子跑來道︰「娘,少爺同小姐說,今晚想吃點兒……」一見廳里全是一群女人,也呆了,沒說下去。

曾家大嫂把喝光了茶盅放下來,看著底下大量的紅糖,示意三弟媳再倒點兒熱水,要不然多可惜。她家兒媳已自動端水服侍她,陳嫂汗顏。

陳嫂扯了栓子出廳道︰「有事,同你姐說去,休得在這嚷嚷。讓小姐別到大廳里來。」

栓子還擔心被他娘敲栗子,本來是硬著頭皮,結果卻輕松出來,舒口氣,也不敢同母親說小姐便在隔壁呢,只遲疑地再看一眼廳里,忙跑去廚房。

陳嫂轉過身來,對曾家大嫂道︰「這是我那不成器的,成天皮得很,也不知家里來了客人,大呼小叫的沒個樣兒。」

曾家大嫂老手一抬,猛喝了口,發現周家的水不燙不涼,正是好喝的時候。端了茶盞舍不得放下來,道,「你家就兩個?」

陳嫂點頭道︰「正是。大的是方才端茶的那個,這個是小的,都承蒙夫人厚愛,寵了些,便少了些禮數。」

曾家嬸子滿臉通紅,低低地只坐在那里看著鞋,奈何不能拖了大嫂立即離開。曾家大嫂卻視若未聞,自顧自地道︰「唉呀,那差了很多歲啊。你這也是老來得子啊,不過該管的還得管啊,要不然,你看,我家三弟也是老來子……」後面便是BALABALA一串老三家的如何如何,陳嫂听得頭痛。

隔壁文箐听得直抱著肚子笑翻在椅子上,只得苦于不能樂出聲來,沒見過喝茶喝得這麼認真的人。見栓子同阿素說話回來,知道自己也不能在這久留,想著周夫人在房里沒人照顧,只得讓文簡他們勿要高聲,自己則趕緊陪周夫人去。

好不容易,這茶都換了兩壺,杯里的糖早喝盡了,曾家大嫂扯東扯西,又說了一些鄉下事,末了,意猶未盡地道︰「這麼說來,你們人也不比我家多啊?這後院住著可是比我們寬敞多了你們是賃了三個月啊?」

陳嫂見曾家大嫂似乎這才說明來意,只是不知到底是哪種意思,便看身曾嬸。曾嬸卻大氣不敢喘,只得在旁邊做了一個手勢,陳嫂也不太明白其意,只好裝傻充愣,半天才回道︰「那確實比不得你們曾家人口興旺啊。到是承蒙曾嬸收留,彼時簽的確曾是三個月。不知……」

曾家大嫂打著哈哈,道︰「無事,無事。只是打聲招呼。我家三弟妹是個不會理家的,向來大手大腳慣了,要不然這麼多年怎的還是這房子呢?我家旁邊也有人賃院子,那地段還沒這個好,房錢卻也不差啊。」

陳嫂听到這里,也沒個好氣,心想︰我是同曾嬸家簽的契,關你何事。你是大嫂又如何,難不成還要插上一杠子不成?見曾嬸怕曾家大嫂似母老虎,憐其如此怯懦,便出言諷道︰「哦,這個我倒不清楚,我家夫人嫌嘴長的婦道人家,便也沒同周圍人家來往,只偶爾同曾嬸說得一兩句。這關起門來,各家顧自過各家的年,哪里有時間去談他人是非?不過這大風雪天的,想來不僅是城里,便是鄉下過年也不景氣啊,一個大風雪,有可能便刮跑了房子與牲口啊。」

這話噎得曾家大嫂最後一口水差點兒嗆死,心想這陳家嫂子真是個利害的,半點不給自家留情面,點著自家的痛處說,頓時沒了熱情,起身要告辭,對著兒媳呼三吆四地,一邊走著,一邊來來回回指點後院的各處房子,儼然盤點自家財產一般。

陳嫂看曾嬸小心翼翼狀,心想這個老實人,只怕如今是有苦難言,實在是個可憐人。

她才轉身回夫人房,便見小姐早就躥進房里,正捧著肚子哈哈笑著說︰「母親,你說可笑不可笑?」

周夫人雖然嘴角帶著點兒笑,卻沒應話,見陳嫂進來,便道︰「可是辛苦你了。適才這皮猴子便是呆在你房里,將隔壁廳里的事听得一清二楚,正學與我听呢。」

陳嫂搖搖頭,心想幸虧小姐沒听到曾家大嫂說的最後那番話,要不然只怕這會兒要在心里算計如何出氣了,苦笑了一下,道︰「夫人,這曾家大嫂,只怕……」

文箐笑得緩過勁來,道︰「不是說曾嬸他們一家早就分家了嗎?怎的曾家大嫂既來打秋風,還這麼理直氣壯的?我見她說三道四,都是掃著曾嬸一家子說,她怎的不想現在不是住她自個兒家里?」

陳嫂看看小姐仍一臉天真狀,心想果如夫人所言畢竟年歲小哪里曉得世事人情啊。肚里有一腔話想說,又怕不合適,只搖頭嘆氣道︰「小姐,你便當她是個不講理的,理她作甚。再來,我便草草打發了她去。」

又把以前曾嬸嘴里偶爾說到的鄉下大嫂的事說一兩件與夫人小姐听。文箐听得這曾家大嫂顯是個極為吝嗇的人,好佔便宜,喜主事,在鄉下有些目空一切,同曾嬸完全不是一類人。便認真地問道︰「她房子塌了,如今曾嬸讓她一大家子來一起過年,既是個好佔便宜的,這秋風豈不打盡?蝗蟲過境一般?」

周夫人見她這般關心曾家的事,本來自己卻是因著曾家人與事,便想到了周府只怕也差不多,可惜自家女兒還太小。不過在一旁看人家的家事,自是輕松些,也許她能學到些事。文箐說的「蝗蟲過境」這話題,逗得周夫人也一愣,神情嚴肅也一掃而空,微笑道︰「也虧你這張嘴能這般說?你曉得什麼是蝗蟲不?哪里知道蝗蟲過境是何模樣?」

文箐也只是用一個詞,自是不知蝗蟲過境是何模樣,直到後來她才曉得,其慘狀如何,此時也只吐吐舌頭,頑皮一笑,道︰「難不成不是嗎?我看曾嬸這回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陳嫂見母女二人不是心事重重的樣,只得把自己剛才遇到的曾家大嫂說到房子與人口的事往一邊,心里隱隱不安,又不想加重夫人的心緒,只勉強陪著二人說笑,拿曾家的事來同小姐說說一二,希望這是夫人教小姐的方式,畢竟不用明刀明槍地去蘇州府踫周家的其他幾房,這算是輕松的了。于是嘴里應喝道︰「小姐說的極是。眼下天寒地凍,春節也動不了工,這房子一修,還不得半年左右?曾家眼下都是能吃的,這吃吃喝喝的,只怕前院曾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