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嬸本來正心煩小孩打架之事,自家大嫂突出其來的連珠似的問話,讓她更是嚇了一大跳。想著大嫂鄉下的房子都幾十年建的,嫂子持家已經不能算是節儉了,人能說是吝嗇到家了。要不是她舍不得花錢修繕,那房子怎麼說倒就全倒了呢?不過這話借她一千個膽子也不敢說出來。
這會兒,嫂子說這番話,莫不是要在自家院子里找原因?老實人,這下子也一時便有些情急,慌道︰「這房子是周家建的,當初動工前,請了形家看過的,自是可以蓋房子才建的,更不曾動過太歲。木匠,應該是打發好了,周家也不缺錢,哪里會扣人家的工錢。想來不會留制勝于房子里。」
曾家大嫂啐了一聲,道︰「難不成那房子你們檢查過梁柱屋角?既說不是你家蓋的,周家人哪里會同咱自家人上心?這事總得查查才是。」
曾嬸心想本來沒什麼事,自家平平安安的,難不成扒開了周家現在的房門去一塊磚一塊磚的檢查?或者找人來做法事,也得有個說頭啊。心里更是認為大嫂這是刻意在自家找理由,便也只應付過去。
奈何曾家大嫂卻半點兒沒感覺弟妹的不悅,仍站在後院牆邊,左右看來看去,道︰「總覺得你家這院子少了什麼?」她旁邊一個媳婦補充道︰「好象嬸子這院牆外的那棵棗樹沒了……」
曾嬸心中大感頭痛,瞄了一下說話的人,原來是三佷媳婦兒,心想若不是她家小兒慫恿著其他孩子炸狗玩,哪里會有今天這件事,心里的不滿更是加劇。曾嬸家的二兒媳見家姑面有郁色,忙對伯母道︰「那棗枝,被蟲蚊了,今秋的棗都沒吃成。既破敗了,爹便讓五郎鋸了,要不影響過節氣氛。」
曾家大嫂又問了問這院里還有什麼變化沒?曾嬸不厭其煩地一一同她說來,最後她也只得道︰「我看開春馬上再去找棵棗樹來,再植上吧。誰曉得不是這個緣故?」
曾嬸只得答應,一退出大嫂房,忙讓自家兒子去找棗樹。她二兒媳則私下里十分不滿大伯母如此多事,口出怨言︰「又不是我們家房子塌了,怎的自家不去找哪里驚了太歲,非得到我們這一房來找?難不成她家房子倒了還要我們賠不成?」
由此可見,往常住得遠偶有節慶才往來的兄弟之間,本相安無事,如今住到一塊了,這曾家長房與三房的問題,也日益浮出水面並不斷加深。
對于周家來說,真如文箐所言,關起門來過自家的日子,自是不管前院一眾妯娌之間的明槍暗箭,曾家大人打罵孩子,指桑罵槐一事。但是,只要在同一院牆里,總有些事會有牽扯。
比如曾家長房三兒媳同曾嬸家二兒媳王氏看不對眼,最後沒辦法,曾嬸退一步。把前院正房同後院周家騰出來的房子全部讓與大嫂一家住,自己家則住前罩房,心想這樣涇渭分明一些,以求盡量安生。但問題是她這樣一安置,周家便不可避免地同曾家大嫂日日見面了。
曾家長房三兒媳,按排序來說,男人是曾家三郎,這里不妨稱呼為曾家三娘子。曾嬸家的兩個兒子序齒排後,分另為曾四郎曾五郎。這曾家大郎一過了初三,也無心情在三叔家呆著,留下兒女,便同自家女人回了鄉下,去找人看那塌了的房子,以求重建。二郎三郎便住到了周家騰出來的房里。
這住得近了,曾家長房里的人自然眼瞅著周家的人如何過日子,難免心里不嘀咕,不比較。比如曉得周家一天居然三頓不止,而且每日至少四個菜,再觀自己在三房這里呆著,卻是一天才兩三個菜已經算是極好的了。周家人會做菜,便是簡單一個菜也能在那個小廚房里炒出花樣來。不止一次,阿素她們在做飯時,便有曾家女人上來圍觀,本來廚房就小,再多來幾個人,便周轉不開來,阿素好不煩惱。暗地里同阿靜道︰曾家長房住在鄉下,卻怎的都這般厚臉皮,不識趣。每每不想與她們聊天時,可她們卻一個個興致極高,暗示幾次自己有事不能搭理,可人家听不明白,這真正是擺不月兌的牛皮糖一般。
既然同在一個院子里,時日一長,曾家長房的媳婦們一方面認為周家生活奢侈,另一方又私下里認為三房嬸嬸同堂妯娌待自己有虧,要不然怎的做出來的飯菜那般難吃?尤其是曾家三娘子便同王氏干上了一架,每天見面便要吵上一回,鬧得曾家大嫂也頭痛。最後沒法子,長房與三房分開來吃,各做各的。
曾嬸大舒一口氣,心想終于可以不用這麼侍候長房的一干人等了。只是他們分開來做,周家廚房便也免不了被曾家長房「借用」一下,兩下……
阿素這邊看曾家的熱鬧,可是無意中,感覺自家柴房的炭銳減得厲害,有所疑心,但沒有證據,也不好說,畢竟柴房不好上鎖,便暗自做了個記號。可是待幾日後,發現確實不是自家取的,可也不好去曾家房里看看,炭又沒做什麼記號……
最讓人郁悶的是到了正月十五,殺的一只雞,連翅根算是四個「雞腿」了,一般其他幾個小孩都是不吃,讓于少爺吃,可是邪門的是︰上午放的雞,到得晚上上桌的時候,居然少了一個。阿素把家中男孩盤查了一遍,誰都說自己未曾偷食。陳嫂見她盤問這些小事,開始以為是狗或者哪里的貓進了廚房給偷吃了。
可是緊接著,阿素發現自家的米酒也就少爺小姐吃得一點兒,怎的突然就少了大半?又盤查了一遍,自家孩子都極守規矩,只能懷疑到曾家人頭上。阿素便也生氣地又將炭火的事說出來,陳嫂便也听了個明白,只看向曾家人所住的房子,擺擺手讓阿素萬萬不要聲張,這沒證據的事,一旦說出來,那這還怎麼住下去啊?畢竟現在住的是曾家人的房子,總得留幾分薄面與他家。
文箐听阿素著惱地說這些小事,覺得也太雞零狗碎了些,可是沒現場逮著,也不能讓拿人家怎辦,這事連說都說不出口。讓她去找曾嬸二媳婦王氏打听一下曾家幾個媳婦是不是都好貪便宜。結果王氏那邊還真說出來個事,道是曾家的二娘子便是這個毛病,以前也是,一不注意就來自家便順手牽羊一些小物件。阿素道︰「莫不是咱們廚房還要上鎖不成?」
陳嫂雖然很嫌惡曾家長房的人,可這事還真是不能攤開來說,便道︰炭火便全部往臥房里搬,至于木柴,只能打成捆,在上面寫張紙,明示哪天取的多少。這樣曾家人看著周家人過日子也是有數的,他們也不好再下手。
至于廚房,曾家人做飯擠做一堆,自是不便,也不能鎖,只能將這些白糖啊,料米酒啊,等等全都搬到房里去,不放在外面了。外面掛著的都是能數得數出來的。
栓子被姐姐盤查,覺得自己受了冤枉,便有心想洗清這事。帶了豆子與黑漆,不聲不響地經常沒事就偷偷地盯著廚房幾眼。終于有天被他發現曾家長房二娘子進了廚房,便「噌」地告訴了阿嫂。
陳嫂听得,二話不說,放下手頭的事,便跑了過去,見曾家正在翻櫃子里的物事,計上心來,在門外大聲喊道︰「唉呀呀,廚房里這是怎麼回事啊?!」
一邊喊一邊推開門,捂著胸口對著里面的人道︰「唉呀,嚇我一跳,這不是曾家二娘子嘛?適才我見廚房門開了條縫,還以為哪來只野狗呢?畢竟最近廚房哪里丟這丟那的,以為是哪里的野貓來偷食呢,正讓我家男人到處查看哪里有洞呢。原來是你啊。這都不是做飯的時辰,你也在這忙啊?」
曾家二娘子被她發現,雖然也沒拿了什麼物事,自是心虛,臉色發紅,但听到被罵做野狗,有些上氣,可是這話又接不得,只是訕訕地道︰「是啊,只是我家孩子餓了,便想借你家廚房一用。沒想到讓嬸子誤會了。」
可是陳嫂的話,卻驚動了後院的人,都跑到廚房門口來看發生什麼事了。阿素裝模作樣問道︰「娘,野貓在哪呢?最近老到咱家廚房來鬧,逮住了剝了它的皮才是!」
陳嫂罵她道︰「休得胡言。這是曾家二娘子呢,可不是外面的野貓。」
阿素忙作賠禮,道︰「唉呀,曾家二娘子的皮自是剝不得的。我錯了,給二娘子賠個不是。」
這母女倆唱作俱佳,把個曾家二娘了羞得滿臉通紅,真正是咬碎了牙往肚里吞。嘴里只道︰「沒有野貓啊,我只在廚房想忙點吃的給我家饞嘴孩子。」
可是阿素不放過她,見她身邊放著食盒,便要去取了打開來看,道︰「我既錯了,光嘴上說賠禮實是過意不去,不如我來給幫二娘子一起給你家小郎做些吃的?」
曾家二娘子自是緊張,食盒是用來裝周家物事的,這要打開來,自家並沒放食材呢,便要走過去,伸開來雙手來,客氣道︰「無事,無事,我家都是粗人,吃的自不如你們家的o精細,我自己來。」
陳嫂在一旁拉住她道︰「你看我家女兒不懂事,既然她認個錯,你便原諒她罷。且讓她做來,也算是她的心意。」一邊朝阿素作眼色。
曾家二娘子急得不成,便向門口自家三弟妹求助,奈何三娘子同她最近也因為小孩有些口角,素日里也閑她貪便宜,開始時自是看熱鬧,怕把自己扯進去。此時雖然是相幫,畢竟都是曾家人,曾家的丑事也不說在外人面前說來,只是奈何周家小姐卻站在門正中間,她也過去不得。
阿素得了機會,打開食盒卻發現果然沒食材,便把蓋子重重地往廚案上一放,道︰「曾家二娘子這是準備做什麼菜式啊?我想幫你做,可是沒有食材啊。」
文箐裝做一臉天真樣,一邊沖曾家三娘子笑,一邊似是無意地嘆道︰「唉呀,我見書上寫的那個什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唉呀了不得啊,曾家二娘子不會是神仙下凡啊,這不拿材料便能做出吃食來,也真是了得啊。」
曾家二娘子听得這話,血便上沖頭腦,滿臉漲得紅一陣白一陣,一時想不到說什麼話才好。
陳嫂放開她,扭身對文箐道︰「小姐你真是會說笑。我看曾家二娘子是一時著急,便忘了食材吧。」
曾家二娘子得了這個台階,忙順著爬下來︰「是啊,是啊。適才只著急,這頭便記不得事,忘了,忘了。」說完,便急著去把食盒給蓋上,好象那是一塊遮羞布一般。
栓子在門外道︰「哎,原來不是外頭的野貓偷吃啊。還以為這次抓住了偷吃的,要不然我和豆子還被我娘當成偷吃了呢。」
文箐沖他笑道︰「是啊,不過這廚房還是得看緊些好。雖然曾家嫂子們一時不便,也常要借用咱們的廚房,可是一定要記得離開時,關好門窗才是,要不然誰個會天天守在這里逮貓狗啊,要不然用完廚房掛上鎖?」
曾家三娘子覺得這會兒丟人萬分,十分赧顏,忙托口有事走了。她這才走,曾嬸家的王氏過來道︰「听說你們逮到了偷吃的野貓呢?在哪呢?在哪呢?」一邊說著,一邊湊了個頭到廚房門口看熱鬧。
曾家二娘子恨恨地看看堂妯娌,沒想到今日栽了個大跟頭。
陳嫂走出來道︰「唉呀,看錯了。適才差點兒把你們家二娘子當野貓了。阿素,快給二娘子取點吃的,算是賠個禮。下回可不要疏忽了。這野貓沒逮到,還得守好廚房才是。」
曾家二娘子哪里肯接,只提了食盒,低頭便匆匆往外走。阿素沖她背影喊道︰「唉呀,二嫂子,別急著回去取食材啊。要不,我待會兒將吃食給你家小郎送過去?」
文箐覺得阿素真是被這事憋壞了,平時不壞的人,這會子真是一張嘴極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