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前傳131章 事前——陪吃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接下來寫的很有些灰暗,尤其是這章完以後。非是本人心里不高興,實是故事發展需要。

另外,正文這幾天等手指一好妥,會加速寫。有親要是樂意,請給起名無能的我也想想一些角色的名字吧。咱也沒別的,我就加「經驗分」,一個名字獎10分經驗,如何?

如︰黑漆,栓子,小豆子的大名;還有文箐小姑**小名,大名。她的小未婚夫姓沈,要小名……總之,還有歸家一路見聞中中色人物……

那天中午,周成又來吃飯。

文箐心里有所厭煩。

家中無男子,對于這個族伯,姨娘又不能與他同席,總不能晾著他一個人吧。想想以前還是陳嫂立在旁邊專門侍候他一個,有時自己也作陪,只是自己實實不想與他單獨吃。說不清原委,反正她感覺同周成吃飯,真的還不如面對吃飯時面對雞圈。

于是想請了隔壁的大叔來陪同,結果周成攔住了,道︰「何需叫得旁人來得了這便宜。」

文箐客氣地對他道︰「佷女只是想著三伯一人用飯,難免孤寂了些。還是去請隔壁叔伯來作陪,吃得熱鬧些,便也算是佷女的一番心意。」

周成卻拉了她的小手,阻住她往外走的身子,道︰「噯,箐兒既知三伯一人吃得實是悶,不如就在一旁也用了,算是陪了三伯,三伯我自是吃得高興。何必去請甚麼外人?」

文箐十分反感從這個道貌岸然的男人嘴里叫出來的「箐兒」兩字,總覺得有那麼些說不清的意味。不知何時,他不怎麼叫「佷女」了,反而也同姨娘一般好似極親熱地叫「箐兒」,用的還是蘇州腔,實是綿長得很,讓人難受。雖然是長輩這麼稱呼,可是自己同他實是不熟得很,也沒必要親厚成這樣。當然,也許人家不這麼認為,她也不能因為一個稱呼而翻臉。

此時要走,他卻不放手。一時無奈,文箐被他捏痛了小手腕,只得點頭道︰「那好,我請廚娘過來幫著三伯添菜添飯,我便叫了我弟弟一起,在一旁陪了三伯便是。」

文箐從姨娘房里把老大不情願的文簡拉了過來作陪。文簡對這個三伯沒一點兒好感,因為曉得就是他一來,全家才不得不回蘇州那個討厭的地方,便直覺地連帶了這個三伯一起討厭上了。盡管周成對他面上倒是三分笑意,可是他從來只低著頭叫一聲︰「三伯」了事。

孩子的心,有時非常敏銳。

文箐又去請廚娘鄧嫂,同她交待了幾句。鄧嫂會意,道到時一定借機行事。

到了桌上,吃得兩口。文箐突然想起,他這次居然沒帶下人過來,心里也是小小吃了一驚。要是有那人在還好些,也能以此為籍口推了陪飯一事。便問道︰「三伯,隨您來的那人今日里怎的不曾跟來?要有他在,也好在一旁侍候您啊。我家廚娘是岳州本地人,哪里曉得您好吃哪樣菜,只能每樣都替你夾一些了。」

周成放下筷子,有些氣惱地道︰「誰曉得他昨日里干了甚麼勾當,居然今早一起身,便是又拉又……」想到現在是吃飯,後面的終于沒說下去,改口道,「算了,提起這事就是晦氣。不提他了,不提他了。來,箐兒,吃吃這個,你家廚娘倒是做得一手好飯菜……」然後見文簡也看著自己,便又夾了一筷子于他。見廚娘杵在旁邊,實在礙眼。好不容易有個機會,同自己覺得歡喜的佷女兒吃頓飯,還有這些多事的人在一邊,實在令人不爽。又見她不停往自己碗里夾菜,更嫌她多事,便要打發她離開。

文箐卻在一旁道︰「三伯。你也曉得家中找不著人來作陪,我手也短,怕夾了菜夠不著。也只得請鄧嫂來幫忙侍候。還請不要嫌棄。你要趕了她走,我豈不是待客不周。這要到了蘇州,只怕我……」文箐站起身,拿了旁邊一雙干淨的筷子,夾了點兒菜,費力地放到周成旁邊專門置菜的碗中,道︰「這便算是我給三伯陪罪的。您看,我夾這一箸,實在是手抖,生怕掉在桌上,那便是大不敬了。」

鄧嫂在一旁亦細聲問候哪樣菜合他胃口,討好地一個勁夸他能吃得出菜式好壞,反正是好話細話不連迭,只捧了周成這位三大爺高高在上,堵得周成也沒奈何。

周成見她給自己夾了菜,卻是極高興,一時也不再埋怨了。便很痛快地吃了起來,覺得今日飯菜格外香。不由又看了看文箐,只見她正低頭在給旁邊文簡夾菜,側頸就露了一點兒白,幾根發絲在衣襟下,這黑白反襯,份外清明。

不免有些無酒亦自醉。過後,便又禮尚往來一般,又給文箐兄妹倆夾了菜,卻直接往飯碗里送。

文箐想著他那雙筷子進過的嘴,又要夾來菜放自己碗里,不由覺得惡心。從來沒有過潔癖如此,對他卻是直覺地反應是惡心難受。卻又推不掉這菜,只得拿碗接了,只是不夾進嘴里,埋在飯中。接著沖廚娘示個意,略略大聲假作歡暢道︰「鄧嫂,你這手藝,我三伯倒是中意得很。這月工錢我便多給你二十貫。快,快給我三伯多夾幾樣你拿手好菜……」

這飯吃得她心里發嘔,好不容易應付完。

等鄧嫂這邊收拾著碗筷的功夫,文箐將洗臉帕子擰干,遞于周成道︰「三伯,請用。」

周成接過去,擦了擦臉,是後一邊抹手一邊道︰「我看這幾天,行禮也收拾得也差不多了。你呆在家中想來也是極難出得門,必是無聊得狠。不如今次三伯帶你出門去瞧瞧岳州如何?」

文箐一想到還要陪玩,寒毛直立,這邊給文簡亦洗干淨手,讓他去找姨娘。文簡終于能月兌向,不用陪這個三伯,立馬如月兌韁之野馬,出了廳便跑了。

文箐在後面叫道︰「你慢點,才吃完,跑不得。」轉身便對周成,為難地一笑,推辭道︰「三伯有心了。只是我要上街,我弟弟卻是必也要跟去。鄧嫂,你不也還說我家弟弟是跟屁蟲嗎?。」

鄧嫂收拾完碗筷,正要出門,听得小姐問話,于是回過身子道了句︰「可不是。周家小姐走到哪,這小少爺也是必跟前跟後的。姐弟倆感情實在是好得令旁人羨慕得緊。」

周成想著文簡雖可愛,可是如此小,卻也麻煩得緊。又見得文箐那雙白女敕女敕的小手正從水盆里掬了水,又放下去洗拭,最後提出來,手指尖上不滴著水,她再輕輕抖幾下,水光映著膚色,顯得格外的動人。便眼也不錯地看著她擦淨手,又到旁邊架子上開了個小瓶,抹了點物事,兩手細細地抹來抹去,越發顯得那小手光潔如絲,肉感十足,散發著無比的誘人香味。

「那便帶了他去。再過幾日,便離了岳州,你們姐弟這次,也算是好好再看看……」周成八風不動地坐在那里,也不起身了,只盯著文箐轉來轉去的小身子,越發覺得怎麼看,怎麼都讓自己不能眨眼。

文箐看了看手,想著自己制的這茶油為主料的滋養液,效果倒是不錯。不免就對著光線又晾了晾。可是卻正好對上了周成的那雙細眯眼,立馬臉上一紅,不好意思起來。只把手往身後一藏,嘴里更是客氣道︰「多謝三伯如此體貼厚愛。只是,他小小年紀,卻是走不動幾步路。只怕反而礙事。再說,如今這家里,行禮大件是收拾得齊整了,只是好些小物事,卻還需得認真打點才是。落了哪一樣,到時都心疼得緊。不瞞三伯,如今我們過日子且得精打細算才是,比不得三伯家底。」

這邊扯來扯去,一個強烈要帶出去玩,一個堅持家中有事務要料理。鄧嫂已將廚房打點完畢要歸家,且道晚上自家家里有事忙,只怕來不了。故此,中午連晚上的一齊準備了,都在廚案食盒里。又問文箐到時一個人熱菜可有問題。

文箐忙到院里同她道︰「既已做好,你自去忙你家里事。我曉得如何生火,也能做得一兩樣菜。你也無需掛念這里。」

此時,周成已走出來道︰「休得羅嗦,箐兒既讓你歸家,你且歸家去罷。我正要請佷兒佷女上街一耍……」

鄧嫂感激小姐的體貼,又見周家這個族伯都發話了,也不敢多停留,忙回去了。周成與文箐又在為上街一事東拉西扯。

最後還是姨娘出來同周成道︰「多謝三伯如此關照,只是箐兒還需得幫我整理些物事,明日便要去常德,待到從鄉下歸來,只怕亦無時間再來收拾。」

周成怏怏不樂地甩了甩袖子,帶了一肚子不如意,走了。

文箐長出一口氣,關好院門,回頭沖姨娘道︰「也不知道這回子拒絕陪他上街,算不算得罪了他一回?只是我實實不想……」

姨娘也鬧不明白這事,不過她是見文箐不想去,才特意出來的。此時也不免問道︰「你不是一直就想上街耍的嗎?今次有了這機會,怎的反而推了?」

文箐長出一口氣,對姨娘道︰「這三伯,也不知葫蘆里賣的甚麼藥?你說,他又不是有求于我們,用得著今天這麼討好我?我越想越不對勁,真是怕了他。便是陪他吃一頓飯,弟弟都不曾吃好,更何況我?再上街?我可受不了了……」

姨娘仍勸道︰「你三伯待你們姐弟倒是極好的,對你亦十分關照。不說別的,僅是千里來接咱們,便是這人情日後到了蘇州你且記著。他待你好,我益放心,想來日後在族里還能幫你們姐弟說得幾分話。多一個人相幫,便多一條路,總是好的。」

文箐雖以為此言有理,不過卻不能做到對周成感恩,最多也只是表面應付罷了。說不了來原因,只是直覺。他對姨娘只是可有可無,甚至倨傲得很,可對自己卻表現得十足慈愛,實在是講不通。難不成,自己就那麼人見人愛?她自認不敢當。

如今他給自己這般好意,于他來講是長輩,用不著討好自己。也許,是在算計回蘇州後的某些利益呢?雖不清楚這族里名堂,不過她仍是不能相信于他。只怕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

結果她這麼一說,姨娘也樂了,道︰「你這說的甚麼胡話?哪有這般說族伯的。他一番好意,到你這里,怎的都成了壞心眼。」說完,自己也嘆口氣道︰「不去也好。你們要上街去,我亦擔心得很。」

文箐一下子也被她這一說,想起每次上街都沒遇到什麼那事兒。心里也不禁一沉。見姨娘直搖著頭進了屋里,只好馬上跟了進去,道︰「我曉得姨娘擔心得緊,這不,就留在家里陪姨娘了。」

文簡亦在床上翻起身來道︰「那個討厭的三伯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