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正文21 江右喜訟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只是治療眩暈一事,雖不讓裘訟師起疑,卻讓趙氏越發小心地待她,總覺得周家小姐不同尋常人,小小年紀,什麼都懂。自己就是二十好幾成過兩次親的人,亦不敢一人獨自上路,更別提能周全安穩到達哪處。可是周家小姐卻是敢,尤其是還會讀書識字,且又會得一些醫術,曉得一些常人所不知之事,見她同自家男人打听一些律法,然後就是相互討論起來。哪里象個小童?自己從旁見得她神色,這十足似個有些學問的人。自己好些都听不懂,可這二人卻是聊得十足的起勁。心道︰「這小小女娃,眼下便如此了得,將來大了,不知又是何樣人物?」

裘訟師那廂,卻是不知自家娘子的心事,他正為這無聊旅途中上天打發周家小姐來給自己解悶而慶幸,且听她問律法一事,便如同找到一個知己一般。不時地總嘆惜道︰「可惜周家小姐太年少了……」這話讓趙氏心里一驚,不免有些吃味,後來又覺得自己多想了。因為,裘訟師道了句︰「更是可惜她身為女兒身。這若是男兒身,有她這般好學好問又有見地的,日後大了便是想謀個一官半職……」說到此,他可能是想到了周大人之事,沒再說下去。

趙氏身子好些,此時亦有些精神,不免笑道︰「她既是女子進不得學,我見她家小弟小小年紀,如今在船上亦背甚麼千字文。將來自是有出息,保不齊便能給他生母姨娘一個清白身份,正了名份……」

裘訟師卻搖搖頭道︰「周家小少爺雖也是個聰明的,可是眼前卻看不出來日如何。她家姨娘之事,近日听得周家在蘇州是個大戶,依我看,此事未必簡單。這般事體,休要再提。」

趙氏嘆口氣,道︰「真是可憐這對姐弟,小小年紀,親人一個個離世,如今……」

裘訟師怕她多想,又加重病性,道︰「你且勿多想,她既還有近親可投靠,想來也不是如我們想的那般困境。你見她這一路,並不缺吃少喝的,身邊銀錢不短,想來還是有家資的。她懂事早,同我們如今雖說相熟,我一問她家中事,她卻是欲言又止,或者時常轉換話題。可見,心底還是有些防備,她自是有主見,你也說她不是一般人,咱們何須為此勞神。」

趙氏有些納悶地問道︰「我見她同你成天講的那些個事,說今日甚麼兄與弟不和;明日寡嫂同叔佷鬧架,又有甚麼船要賠,還有那個甚麼稅賦不繳的,你說他小小年紀,怎的便盡想這些個事?難不成真有這樣的事她遇到不成?我見你們總是律法來律法去的。便是打官司,又哪里有那麼多百姓會去遞訟狀的?要不然咱們也不用離鄉背井討生活了……」

裘訟師想著這些天,果然是自己同周家小姐講的便是這些居多,不禁也一樂,道︰「這些你便是不曉得。她小小年紀家逢巨變,想來遇過的事不比你我少。我看她是個性喜好問之人,又是個極會看人臉色的,如今也只是在船上無聊得緊,便有些好熱鬧,自是找我通曉的事來問。她若是問我田稼之事,自是二人都無話可言。至于你問的最後一項事,周家小姐亦問得。百姓不喜訟事,畢竟大多是雞毛蒜皮的鄰家小事,誰都不想見官。一見官便耽擱下地的功夫不說,且大多人哪里懂律法,想告狀還不識字,需得到處求人寫狀紙,各項花費自是一筆,還可能要不回來賠償。遇到不好的官差,受了氣多花錢最後也不定能訴清案子。自是有了對官司的畏懼之心。可是江右之地,卻是個喜訟的地方。要不然,我也不會想著去江西了……」

「以前,你也說江西是個喜訟的地方,我也不曾仔細問過。今次見你們聊得歡,便也想問個明白︰難不成這江西的土里長出來的米便同江陵不一樣?以至于吃了,便人人都樂意打起官司來?」趙氏見夫君一臉和色,顯然也是樂意同自己講這些個。以前自己對于這些外務,作為婦人自來是少問的。如今周家小姐既問得,自己這個內人更是應該問個明白才是。

裘訟師哈哈大笑,覺得自家娘子實是會說笑,不免亦大聲調侃道︰「我自識字後,便聞得江右之地人杰地靈,書院甚多,那時亦羨慕生在江右之人。只是這書院多了,讀書人自是亦比別處多一些,可惜,讀書人向來喜好爭辯。既然肚子里有學問,難免沒處放,總要拿出來晾一晾才是,便使得民間皆好辯好斗,非要爭個明白不過罷。可是二人自是爭不得分明,難免就得需找個中人來裁決,想來便只有堂上大人能判個清楚了。」

趙氏不知底細,不曉得這是夫君同自己開的一個玩笑,便信以為真。他年之後,拿此說事,差點兒貽笑大方,才曉得當日夫君不過戲言,自己卻是無知。她此時只道了句︰「咱們既是講江西,你怎麼的又說甚麼江右來?這又是哪處?」

文箐帶了弟弟正好立于他們艙室門邊,本想敲門進去,卻听得夫妻在聊天,想著趙氏精神如今真是好多了,不免松了口氣。先時不敢打擾,不想卻在門邊听得裘訟師最後那段話,又听趙氏這一句,不覺差點兒噴出笑來。裘訟師這人真正是個懂得幽默的,可惜啊,對著的是趙氏這個不通文墨的。想來他終歸是個讀書人,亦難免在同自家娘子說話之間,也掉一掉書袋,可惜趙氏卻並不懂得這里的一些典故。

文箐卻曉得,在明代,一些讀書人難免不賣弄,時常將地名弄一些古稱出來,比如江西,又素稱「江右」,乃是五代丘光庭《兼明書.雜說.江左》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原因也莫不過就是以坐北朝南之向,自得江東在左,江西在右罷了。想當初,為一篇論文,當時她為爸爸整理文稿時,還以為是寫錯了,听過後才曉得自己搞了個大烏龍。

文箐敲門自是打斷了二人對話,既入後,不免對裘訟師打趣道︰「我只曉得師爺出紹興。適才門外偷听得先生道江右之人素喜訟,才曉得江西廣出訟師,真是長耳聞了。想來這里人人都有一好口才了,不知那知名的訟師與先生可否一較高下?哪日定要見識見識。」

裘訟師听完她的話,微赧︰「我以為你是個靜的,沒想到卻是個好熱鬧的,便是這般想我出丑不成?看來我x後得再多看些書才是,免得他日同人在堂上過招失了體面。」

文箐笑道︰「我這是信得過先生,才如此想瞧一瞧先生在堂上大展口才,斗過江右好訟之人才。」

裘訟師見她略顯頑皮,顯然此時是忘了姨娘的事,心里亦不夠用替她高興一兩分。把她的話再想得一遍後,頗有些茫然地道︰「適才你說甚麼‘師爺’,且說來說來听听,這個我倒是不曉得。」

文箐一愣,自己所知道的地方與人才,紹興師爺是有名得很,怎麼也比江西訟師要知名得多啊,至少自己此前從不知江西出訟師這一說。可是為何裘訟師不曉得?突然想到剛穿越過來時,曾向周夫人打听到,周大人手下無師爺,只請了類似幕僚般的人幫助自己處理一些事務,那人還被派去北京提前打點呢。

難不成是此時還沒「師爺」一說?文箐突然想到了這個可能,結合剛才裘訟師的疑問表情,發現可能還真是。那這就是自己又一次用錯詞了,說漏了嘴,心里道了聲「好險」,裘訟師這般精明的人若是發現不對勁處,可不如阿素或者陳媽那般好打發。看來,自己這半桶水未滿真正是愛淌,日後定然要謹言慎行才是,某些典故可是要知曉來歷才行。她打算馬虎過去,道︰「啊,那個我也不曉得。只是以前听先父在世時說得一句,也許是我听岔了,畢竟是他病重時候說的。先生,我來是要說件事,適才到甲板上,遇得船家,道是既到了九江,他們要去過關抽稅,怕是要耽擱了,要是咱們著急,便可回個信與他們。」

文箐說得過關抽稅一事,因他們船底艙從湖廣處運了好些木頭,欲去南畿,到得九江,卻是一個關口,按律這木頭要抽稅,且是十抽一份額。所以可能頗費些時間。

裘訟師听了這事,似乎也才想到,以為文箐著急去杭州,便道︰「居然忘了這關稅一事了。怕真是有些耽擱,這一泊岸,我且去找找船有無直接到杭州的,若是找到了,便再換船就是了。若是不成……」

文箐不想再欠他更多人情,生怕誤了他的職,便忙阻止道︰「先生,萬萬使不得。嬸子身子要緊,她這病癥雖不壞,可亦不見好,不如走一段陸路,緩和一下暈船癥狀。上次您不是同我講過,從江西走些陸路後,亦可以直接從水路到達杭州?不若先去看看先生本來要謀職的所在是否合適?我再從那里搭船走便是了。」

裘訟師听她這般說,也有些猶豫︰畢竟趙氏身子不適,也不敢多拖下去。可是自己既然承諾過席家船翁,要是反悔,卻有失承諾,實是不妥。

文箐見他不依,不免再次便利用小孩身份耍一次賴道︰「先生若是再堅持,便是欺我年紀小,人微言輕,才不當回事。既是如此,我也不想更多連累先生,自行離去便是了。」

裘訟師沒想到平時懂事的孩子也有耍脾氣的時候,可是他卻沒哄孩子經驗,要同文箐講理,文箐卻不听。「先生幫我這多,我無甚報答,實是再不想誤了先生的正事。先生莫要欺我年小,只是此事我思量再三,自覺此行徑直去謀職,自是一舉多得的事,既不誤先生正事,也能讓我姐弟二人有先生與嬸子這個依靠,心里覺得甚是安穩。先生堅持走長江送我們到杭州,便是令我不安,嬸子這要是萬一病拖得久了,更是使我愧疚于給先生添了許多麻煩。」

裘訟師見他左一句欺負年弱,右一句欺負年幼,倒是自己落得個強人所難,便也只好如了他的意,道︰「只是,可別誤了你投親一事才要緊。」

文箐卻堅稱︰「這幾日我亦想清楚了,反正我既是被拐在外,自是不能著急趕到杭州,需得慢行才是。否則,欲速則不達,只怕急了反而生變。」

裘訟師見她說得亦在理,再說自己也想在江西謀個差使,加上裘趙氏本人亦是更希望留在江西,便放棄再找船了。四人下了船,且找個客棧投店。

沒想到,這一投店,卻真讓他們見識了一回江右之人喜訟之傳聞,果然名不虛傳。

1、若有江西的親們,萬望見諒。本人無地域之歧視,彼時確實江西比別的地方要多出訟師。

BTW︰特別聲明一點——

正文第一卷時間應該為宣德六年;所以在19章的備注處亦改為宣德六年。不影響讀者閱讀,只是為了同史料相符,因為涉及到朝政的同步。嚴謹一點而已。請諸位諒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