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正文160 兩妯娌口角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周李氏這一天,也是煎熬中度過。她一路訓罵著文笈與文回了屋,尋思著要與周騰合計些事。結果一進屋,發現周騰竟不在。余娘子說是韋大管家回來了,同三爺在外院商量些外務。

李氏听得,心里直撲騰。不曉得韋大管家那邊料理的事如何了。心疼錢財,可是卻又不得不花。一想到族里如今關系緊張,誰個都盯著自家門口瞧熱鬧,哪里想到文箐這才歸家,卻不是個省心的——死活纏著要見陳氏,又說甚麼分家的話。她心里暗暗禱告,家中諸人莫要再鬧騰。

她趕著去給二太姨娘請安後,正往回走,卻瞧到周同氣恨恨地離開。才打發了余氏去打听一下怎麼回事,便又听得韋氏從文篋屋里出來提醒自己一句︰「三女乃女乃,廚房婆子程氏,您瞧如何辦才好?」

韋氏不提還好,一提她方才想起來,就是程氏多嘴才有了廳里的不痛快故而,沒好氣地道︰「她可是方才來求情了?也不瞧是誰給她發工錢」

韋氏點頭道︰「來了,便一個勁兒認錯,道甚麼只求三女乃女乃看在她往常勤快的份上,莫要遣了她去。」

李氏 了韋氏一眼,道︰「是她孝敬你了吧?瞧你為她說的好話。這要是往常,我是立馬就攆了出去,對于這種不忠心的,有甚好說的。若是不狠狠罰她,這院里上下都會有樣學樣。這種兩邊倒的人,盡會惹是生非,留不得你且去同她說,讓她雪一停,卷了鋪蓋滾人」

韋氏臉上一紅,道︰「這個,三女乃女乃,可莫要生氣。她來求我是真,又能有甚孝敬的?不過,三女乃女乃,我這要說的話,倒真不是替她求情的。」

李氏只覺額頭發脹,也不知是不是適才吹了風招了寒,一擺手道︰「你讓我莫生氣,那你且說說,到底還有何緣由,我遣不得她?」

韋氏討好地湊過去,替她揉肩道︰「三女乃女乃既這般讓我細說,那我亦多嘴幾句。第一呢,這年節下的,明日一早便遣了她,可又哪里能立時找到人來頂替她?只怕明日的飯便是沒準點了,畢竟如今廚房三人都是忙不開來……」

李氏想了想,廚房三個人確實是忙不開來,更何況這兩日,郭董氏還去照顧了文箐。若是遣了陳氏,這過年與端日的飯點可是不能有半點馬虎的。她只覺頭痛加重,讓韋氏給自己按著額際。

韋氏一邊揣摩著手上勁道,一邊慢慢說道︰「三女乃女乃,莫說這就是過年了,廚房忙不開來,只說另一項重要的,那更了不得。」

她看李氏閉著眼,好似渾沒想起來,便繼續提醒道,「前幾日,長房二女乃女乃那邊不是同三女乃女乃提過,老太太作壽,廚子不夠,來找咱們這邊借人手。而程氏做得一手紅席……」

李氏這才想起雷氏為了給周魏氏做壽,同自己提出來過要借廚娘的事,自己還真的差點兒忘了這茬。這下,倒是不好打發程氏出去了。心頭亂哄哄地,睜開眼,嘆口氣道︰「我這為的甚麼啊?明明一個當家管事的,盡被這般無良的人要挾著愣是作不得主了。好了,好了,且給你個面子,你就同她說,只罰她三個月工錢算是輕饒了。若是伯母作壽的紅席沒辦好,那她就莫等我發話……」

過得一會兒,李氏經她揉捏了會兒,覺得好一些,示意她停下來,問道︰「這雪落得大了,篋兒可沒有氣喘吧?。」

「好著呢。方才吃了些,便困得好好地。今日倒也沒犯上喘癥。這只要不招風,我瞧著定是無礙。待雪化了……」

韋氏還要賣乖,李氏沒心情听她再說,道︰「余氏最近幫著我打點些事情,你且多用些心照顧好他便是了。」見余氏回屋,便把韋氏打發走。

余氏小聲匯報著︰「方才借口去問丁氏可要幫忙。我瞧丁氏臉色也不好,八成是受了氣,不過她倒是嘴嚴。瞧著籌少爺在哭,丁氏問我可有傷藥,我便趁機試著問了幾句,她終是露了點話。四爺因為籌少爺打架一事,責打了籌少爺,四女乃女乃便同四爺鬧氣了……不過這次鬧得甚大,我在門口听得四女乃女乃仍在怨怪四爺,听說氣得竟是忘了自稱‘妾身’。原來還是因為四小姐呢……」

李氏想著兒子文笈頭上那個大包,這下子解氣了些。听得鄧氏居然氣得忘了自稱「妾身」,與三弟斗嘴怨怪文箐姐弟,一撇嘴,不屑地道︰「憑她?哼,也想學二嫂一般敢在男人面前自稱‘我’?也不想想二嫂與二哥可是青梅竹馬,二嫂可是大二哥好幾歲,听說幼時二哥總稱二嫂為‘姐’的……她提文箐姐弟,哈哈,那八成又是翻陳年老帳了,真是……」

她一想到鄧氏如今氣得寢食難安,便覺得報了今日之恨。記得鄧氏新婚時對周同那般小鳥依人的情狀,時時在自己面前透著一股子得意勁兒,好象唯有她家男人對她如珠似寶的。可惜,待她見了二哥對著徐姨娘的情意,那才叫琴瑟合鳴呢。後來如何呢?一想到她來求問自己,自己不經意里透出一句︰「四弟妹啊,我瞧你這臉形,怎麼同徐姨娘有那麼三四分相似啊……」她到如今,都覺得自己當年那句話太高明了。

余氏見李氏臉色微霽,心里便也安穩了些,問道︰「三女乃女乃,可讓廚房再備些飯菜來?」

李氏想到今日這頓還真是沒吃下幾口,可是此時也不樂意再吃,便打發余氏去吃飯。她在房里,繼續算計著文箐送出來的禮。從禮上來看,倒也不算太貴,合計起來也不過三百來貫。只是自己一家五口人,不管大件或小件,倒是個個都有,未曾落下哪個來。只看這份禮,她倒是挑不出錯。心里也對沈家三娘子暗贊一聲。

尋思著兩位太姨娘那邊的禮應該差不多,再加上鄧氏那邊的,她合計著,文箐這一出手,只怕也得一千多貫。長房那邊呢?若是都同自己這份差不多,那便得二千貫鈔不止了。

二千貫鈔,對于周家來說,送個節禮,不多,但亦不算輕的;只是對于沈家此時來說,絕不是個小數目了。她尋思著,這沈家若是借文箐的手來,送這些禮,到底是甚麼意思?

左思右想,琢磨不透。突然憶起太姨娘那邊說是郭董氏與小西送過去的,那自然是各家有些甚麼,郭董氏最清楚。想著明日需得把郭氏叫來問話才是。

她這邊心里算著小帳,手上拿著文箐送的胭脂盒,瞧著確實不錯,也難怪文歡喜成那個樣子。她正要拿了去找文,卻突然听到外邊雨涵慌里慌張地跑進來,失措地道︰「不好了,三女乃女乃,三爺與四爺,方才……」

「慌慌張張成什麼樣子你們三爺與四爺怎麼啦?」李氏雖訓著雨涵,可是她自己也沒按捺不住慌張,只覺得心髒又要跳出來一般。

「四爺摔倒了,腿好象又斷了……三爺去扶,亦倒了……」雨涵說得沒頭沒尾,把個事情說得顛三倒四,李氏听得心驚肉跳,一把抓住她,問道︰「人呢?現在人在何處?」

雨涵跑得鼻尖上冒汗,道︰「在外院呢?」

李氏忙放開她,套上木屐便要往外走。雨涵忙叫道︰「三女乃女乃,傘」

李氏嫌她羅嗦,道︰「什麼傘?不過是小雪粒,又不是落刀子。你打著燈籠便是了。」

到了前院,只听到周騰在說︰「醫生還不知甚麼時候來呢?你們就讓你們四爺這麼痛著?我養你們是做甚麼的?快想個法子才是……」

李氏方掀了厚鬧簾進去,周騰以為是個婆子進來,頭也沒回地罵道︰「讓你去燙壺梅酒,慢吞吞地到得這光景才拿……」轉身瞧見李氏,便道,「你過來作甚?」

李氏一進去便瞧到他身側有污跡,看來方才倒在地上,沾了雪。也沒人想著給他換了。再偷眼瞧得床上高高隆起,周同一個人躺在床上再蓋著被子,那體形仍是沒遮住。「妾身一听四弟與你摔了一跤,自是過來瞧一眼。四弟這摔得可厲害?」

她一邊說,一邊走近周騰,發現外衫那片污跡處仍有些濕。心疼地小聲問候︰「可摔著哪處了?身上都濕了……」

周騰沒心思顧這個,順著李氏的目光看向自己身側,滿臉愁容道︰「只濕得這點子沒甚在緊的。只四弟,這次又是我連累他,摔得傷腿怕是……」

李氏听得他沒摔傷,瞧見余氏與韋氏皆在,便責備道︰「你們一個兩個的,都傻愣著,見著三爺這外衫都濕了,也沒人想著回屋去取一件來?快去」

余氏見機地立馬便出門。

李氏這才問重點︰「怎麼就摔著了?不是有郭良跟著嗎?人呢?」

「哪個曉得他哪去了?」周騰急切地在屋子里轉著,這時有些後悔不該將四弟以前的那個小廝遣走。

「我打發郭良去點事了。」周同躺在床上面色發白,腿是抽著痛,見三哥三嫂都關心自己,便吸了口氣,忍著痛道︰「三哥,你且坐下來,莫要急。嘶……反正這落雪天,我這腿本來也犯痛,如今不過是痛得稍微重一些罷了。只是幸好三哥沒摔著,若不然,咱們家里兩兄弟可都是帶傷了……」

周騰听在耳里,很是愧疚,見他說完便咬著牙,小胖臉都痛得變了形,越發著急。他只恨自己沒辦法,便對韋氏吼道︰「你,快去廚房催一下。不是說有藥可讓四弟能困過去嗎?到底煎好沒有這活生生地忍著痛,不把人痛暈啊。四弟,你且忍著點,這就去端藥來……」

韋氏嚇了一跳,忙應了一聲,急著出去了。

李氏見他發了火,又開始緊張醫生怎麼還不來,便端了杯水遞于他,道︰「這事,急也沒用啊。眼下又不是在蘇州城里,這村里去找醫生,也是個難的……」

周騰瞪眼道了句︰「四弟這般了,我能不急嗎?。」把水接過去,要喂四弟,卻見四弟擺手,他便自己對著杯子猛灌,後悔地道︰「方才我若走穩了,也不致于連累你這般,我摔一下,倒也沒甚,只你……」

原來周騰同韋管家還有余春聊著外務,周同過來拉三哥喝酒,他們兄弟二人聊了些話後,周騰覺得困了,要回房。周同仍在因為與李氏鬧氣,自覺不好歸屋,又怕三哥擔心,便一同往後院走。周騰自是走在前邊,下台階時,才邁第一步,便一滑。人在這種緊急性的遇險情況下,會有一種本能的急救反應,就是伸手往旁邊撈,自然就抓了周同。

周同不留神,本來這一落雪,傷腿就疼痛,再加上穿著高屐,被他這一把抓住後,再加上周騰的體重與他自身的慣性,站立不穩,身子連晃了幾下,腿亦是踉蹌著沒站住。

而周騰本來是差不多站穩了,奈何四弟體重過大,其傾姿一時扭轉不了,反到是壓向自己。他本能地反應就是要側身避過好去扶四弟。

結果周同這一倒下去,沖勁大,周騰閃開後,周同竟倒向了台階一側,人象倒栽蔥一般就栽了下去,傷腿則是直直地磕在石台階邊緣上。

後面才出門的是韋管家與余春,兩人一個關門一個提著燈籠照明,見得主子滑跤,驚得把燈籠往地上一扔,忙去扶。卻都是沒拉住。見得周同倒下後,又急著去扶。奈何周同體重太大,頭朝下,身子朝上,韋大管家年邁,余春與周騰忙著扶上半身,周同那傷腿與石台階接觸的那個點,便等于起到了杠桿的那個支點,可想而知,這下子承受了大半個體重。就听到周同一直喚著︰「唉喲,唉喲,莫動我,我那腿,腿……」

慌亂中,三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將他抬進屋里,周同只叫痛,到了椅子上,只道腿動不得了。周騰心里暗道︰壞了四弟的腿再次被自己給弄折了……

李氏听得這過程,因吃驚而張開的嘴半天沒合攏過來,這是遇到什麼邪星了?怎麼的兩次都這般巧?

她正暗自怪天怪地的時候,卻听到門簾子一動,鄧氏叫開來︰「四郎,四郎,你摔得可厲害這過年過節的,要有個好歹,讓妾身如何安心啊?」一邊說,一邊哭著撲了進來。

周同離開後,她本來也正在屋里生著周同的氣困不著,卻听得丁氏趕回來說四爺摔了,韋大管家與余春都急著出去找醫生了,只怕是很嚴重。她初時不信,後來越坐越不安寧,趕過來時,才听得婆子們都在說此事。這才急了。

周同見她臉上全是焦慮,自然是十分擔心自己,一時也忘了同她生氣了。疼得抽著氣,道︰「你莫要慌,摔的不過是原來那條腿,又不是新傷……」

她話未完,鄧氏已叫道︰「那傷腿不是還沒好妥嗎?怎的又摔傷了?這下可如何是好啊?我且瞧瞧……」一瞧周同臉色疼得發白,便要掀被子。

周騰忙向四弟妹道歉,道都是自個兒的錯。而周同當著兄嫂的面,哪里會同意讓她看傷腿。只趕著她走,回屋照顧孩子。

鄧氏卻道他仍是生自己的氣,哪里肯走,可旁邊周騰見醫生還要來的,屋里都是孩子沒人管,可莫要再出事了,便同時也將李氏趕回屋,只道女人在這里哭哭啼啼很是心煩。

這時,鮑氏煎了土藥過來,周同吃下去,鄧氏與李氏被趕將出來,留了韋氏與鮑氏听差。丁氏與余氏都小心翼翼地扶著她們走,雨涵打著燈籠。

李氏出來,看了一下院子,對余氏道︰「這雪都停了。你快讓他們去把院里幾條路掃清了,尤其是台階上千萬掃淨了。院子路上,且將那些爐灰木屑鋪上,若是再不夠,多編些稻草墊子。」

她對余氏交代完,又轉頭對身側抹著淚的鄧氏一臉為難地道︰「唉,四弟妹,你瞧,這些人,怎麼就沒個眼力見,哪一條都要我這當家的來吩咐。只這一條,今日事多,沒交待了,就出事了……」

鄧氏不認為她這是道歉,直抱怨道︰「這房子,哪里有蘇州的好,早就該將各院子修了曲廊。落雨落雪的,走動都不便,若是頂上有個遮蓋,今日又哪里會滑倒?」

李氏一听這話,心里不是滋味,修曲廊,四個院子前後連起來,那得多長?有律令不說,便是這費用,那木工與油漆就得多少?四弟一家只曉得花錢,卻從不管錢從何而來。自己要是不理家,自己亦可以盡情敗錢,且看這家里還能余得些甚麼?「四弟妹,不當家是不知柴米油鹽貴。這曲廊,莫說長房伯父不同意,太招人眼了,只怕到時被有心人參上一本,伯母那邊誰個去擔這個責?再有,這錢呢?誰出?」

鄧氏沒想到三嫂這般不客氣地把責任推個一干二淨。周同摔倒了,還不都是因為三哥?如今听得這話,想著兒子挨打就是她在後頭說文笈才引來的,若沒有她多話,兒子不會挨打,周同不會與自己吵架,就不會出門,更不會再次摔斷腿了。而且……「三嫂,你這話是甚麼意思?要修,自是公帳上出,難道說是我家四郎摔傷了,便是我家出?再說,還沒分家呢,誰個會有私房錢財來?我又不管家也不管營生,三嫂同我說錢?」

李氏被她的話氣煞了︰「我就沒指望著四弟妹能拿出甚麼錢財來。從來只有四弟從公帳上取的,沒見公帳上有進項的。甚麼時候四弟能將那些玩意兒變為現錢,我瞧這修曲廊的費用也早夠了。有錢,誰不樂意享受?」

打人不打臉,揭話不揭短。鄧氏見李氏提起周同花錢的事來,亦是氣短。這會子,更是沒好氣起來,也開始揭瘡疤,道︰「三嫂,你得想想,我家四郎這傷到底是怎麼來的?昔日若不是三哥……」

李氏听得她舊話要重提,站那兒不往前走了,這會兒說話不是往常的那般長音了,而是又快又急地道︰「昔日?昔日怎的啦?又不是你三哥推將四弟下去的,那樓要修,也是四弟提出來的,誰個料到沒修妥?你不提這事還好,一提起來我亦有氣。還不是你,你不明情況,當時就急著嚎叫甚麼?好端端地竟被說成那是手足相殘,作哥哥的推了弟弟……這讓三郎委屈,喊冤都沒處去喊」

鄧氏面紅耳赤,回擊道︰「三嫂,你說話也要模著胸口才是。若那日三哥不去找四郎,何至如此?我家四郎若不是為了拉住三哥,又怎麼會掉下來?難不成還賴他自個兒要往下跳?這次又是這般,三哥要不滑倒,不拉四郎,又怎麼會是四郎腿再斷了?難不成我家四郎作為弟弟,便是活該?」

丁氏與余氏兩人一瞧,兩主子都撕破臉面這般吵下去,一些陳年舊事都要翻將出來,到時鬧得掀翻整個宅子,那還了得?二人相互一對眼,一人勸一個,強拉著自家主母各回各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