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正文226 今宵重聚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文箐收拾了心情,次日天蒙蒙亮,便帶了文簡由阿月陪同,前往常熟去探望阿靜與陳媽。

李誠家在常熟與蘇州之間,前幾年砌的一個小院子,正房是李老爹住著,東廂房是李誠夫婦,西廂則是客人用房,如今陳媽一家暫住那里。

文箐為此很難過,因為陳管事認了「罪」,結果是得了自家弟弟的白眼,弟妹是對陳媽沒好臉色。想當初,陳管事一家遇事,家中無營生,不得不賣身于周家,把幼弟陳厚寄養于他人家中,于是心中十分愧疚,對陳厚自是照顧有加。這些年的收入,大半將于陳厚修了屋子,買了幾十畝地,又扶持著陳厚在常熟縣里開了個雜貨鋪子。誰曉得這是個「白眼狼」。娶了媳婦,忘了兄弟,一旦大哥出事,翻臉不認人。周盛當初不罷休,非讓陳管事吐出錢財來,陳忠沒奈何,賣了些地。陳厚可不象沈家兄弟幾個,相互照應,而是生怕再禍及自己,不相幫也就罷了,竟然對陳忠說,他連累自己沒法見人,竟不認這個哥哥,大言不慚地說以正小時你棄了我一回,要與陳忠一家絕交。陳管事出去尋文箐姐弟,陳媽在家里,便處處受弟妹的奚落,又不能說出實情來,憋屈不已,只好時常來阿靜這里尋些清靜。後來,阿靜生產,李誠又不在家,陳媽索性搬過來照顧阿靜了。直到阿素歸家,才一起回了趟家。

阿靜打抱不平,說得最多的莫過是︰「那就是白眼狼,沒良心的。咱們就算做下人,都沒這麼憋屈過,憑什麼非得受她白眼。」祈五郎的出現,倒是讓陳媽眉開眼笑,尤其是文箐聯合祈五郎洗清了陳忠之貪墨的罪名,原來被周盛勒去的錢也拿了回來,自是揚眉吐氣,同弟妹算了一帳狠狠地出了一口氣。阿素歸家後亦勸道︰「那些家當都是爹與姆媽一起掙來的,雖說該討還,只是又何必與這等子下作人扯在一起,如今只當這些錢給狗吃了。不若賣這了屋子,再不與她同一屋檐下,免得日日瞧見,污了眼糟了心。」

陳媽不舍,那畢竟是自己掙錢蓋的房子,怎能便宜了弟妹?

阿素道︰「大不了,還去常德,那房子一磚一瓦也是咱們建起來的,把小姐少爺叫上,正好一起團聚。」她當然是說的賭氣話,卻也不失為一種擺月兌「白眼狼」的法子。

文箐落座,才發現祈五郎竟是不在,原來一早陪著陳管事與小栓子回常熟賣屋子去了。李誠急匆匆地便趕緊出去找。文簡大為失望,他滿心滿意來工栓子哥哥,竟是撲了個空。

眾人寒暄過後,文箐方才曉得陳管事之所以出去三個月,才歸家,原來是栓子在途中病了。另外,也幸遇到了裘訟師。之所以遇到裘訟師,純屬巧合。陳管事從江西鄱陽湖乘船,正巧乘上了當日送文箐他們的船,一聊,便提到了裘訟師。陳管事不敢確信是不是小姐與少爺,便返到南昌,尋得裘訟師,方者得知文箐是回杭州了。听說,裘訟師原想投奔到趙大人名下做幕僚,才知那位子並不缺人,只做了其幕僚的幕僚,日子過得並不寬松。

文箐听得心里一沉,卻無能為力,但願一切都慢慢好起來。

于是,幾個女人七嘴八舌地說開來。文箐關注的重點是阿素的肚子,還有阿靜的女兒豆苗。

豆苗雖是早產兒,得虧阿靜這兩年體質好,故而豆苗也不弱,如今算來,滿了一個半月了。小孩軟軟的,文箐好不容易學會了如何抱,既不敢抱緊了,又不敢太松了,沉甸甸地,她生怕摔著了小孩。免不得就好奇地問道︰「多重啊?」

阿靜十分滿足地道︰「三斤二兩呢,挺胖的吧?。」

文箐點了下頭,可不是麼,算起來,相當于後世的五斤一兩呢。「那現下定是長了不少。這沒把子力氣,可是抱不了。」她逗了一下豆苗,對方睜開眼,瞄她一眼,又閉上了,再不理文箐,只管睡她的覺。氣得文箐又去逗她,怎麼就這個小人兒不給自己面子?「听話不?好帶嗎?。」

阿靜點點頭,道︰「不吵不鬧,倒是乖覺得很。幸虧有陳媽幫忙,好著呢。」

「你坐月子,李誠大哥卻在外面到處尋我,真是難為你了。」文箐心懷歉疚,小心地將豆苗遞到阿靜懷里。她特意不提豆苗出生那日的事,可是有人提。

阿靜接過來,掉著眼淚道︰「小姐,你莫要這般說。阿靜那日才多虧了小姐,豆苗更應該感謝小姐救命之恩才是。當日阿靜給小姐帶來麻煩,沒想到惹出那麼多事來……」

文箐汗顏,救她的說來說去其實是三嬸四嬸還有余氏,只自己因為誤會了三嬸倒是大鬧一場,實在是說不出口來。

陳媽立時在一旁勸道︰「行了,阿靜,這過去的莫提了。你一提,小姐又該傷心了。大好的日子呢,小姐出一趟門多不容易,還專門來看豆苗,該高興才是。」

阿靜趕緊抹淚道︰「是,是,都是我一時太激動了。今兒就是太歡喜了。」

文箐從行李中掏出一個小金鎖來,道︰「這是方才來時在路上買的,小是小了些,便小豆苗現下肯定能帶得上。都滿月了呢,小豆苗,你那紅雞子,文簡可還等著吃呢。」一問才知,滿月次日,李誠特意去給周家送慶生紅雞子,才知文箐剛巧離開,去了沈家。只是那些雞子被李氏扔了出去,文箐沒吃著,也沒人提。

阿素在一旁笑道︰「阿靜姐,豆苗是多大的福氣啊,得小姐這般偏愛呢。」

她這一說,倒是讓文箐不好意思起來,忙又讓小月去取禮物來。塞在阿素懷里道︰「阿素姐,你也莫眼紅,有你家小寶寶一份呢。你生個小外甥,我定然是不在你身邊的。改**們返常德時,我是要向小寶寶討一聲阿姨的。」

阿素推卻,文箐只讓她收下,最後阿素含淚收下,一再保證,自己過些日子定然上門來瞧小姐與少爺。

文箐仔細地瞧了瞧阿素的大肚子,好似比阿靜的小了好些,但仍是有些不放心地道︰「現下也八個月了,你明日便起程,這一路水程,可受得了?要是暈船還不是讓小寶寶跟著一起難受了。都是我連累的。」

陳媽趕緊道︰「小姐,你莫替她操心,她可不是為了咱們趕回來的。她是要回家祭祖呢,親家翁泉下有知,定是高興的。」她勸文箐莫擔心,其實她自己卻是萬分緊張。

阿素也道︰「小姐放心好了。從常德到蘇州,也是一路乘的船,我倒是不怕暈的。肚里這小子,倒也乖著呢。唉喲,說他,便還真听見,踢我一下。」文箐聞言自是樂了。

文簡與小豆子在一旁逗著小豆苗,這時听了,便十分好奇地道︰「阿素姐,小寶在肚子里不都是困覺覺的嗎?他還會動啊?那我們說話,他也听得見?他踢你是不是著急說話啊?踢你痛得緊嗎?這可不好,這是個急脾氣的。」他一時便問出許多問題來。

逗得眾人哈哈大笑,尤其是說他說這小寶寶是個急性子,把陳媽也豆樂了,道︰「哎喲,急性子可不成。急性子脾氣躁,容易發火,可不好。少爺,你再說一句︰阿素肚里寶寶是個男孩。」

文簡眨了眨眼道︰「本來就是男寶寶啊。我還想讓他叫我小舅舅呢,栓子哥哥是大舅舅。」

陳媽高興得合不攏嘴兒,笑道︰「好好,還是少爺會說話。」

阿素听得文簡這番話,也樂得歪著嘴笑,「一年不見少爺,竟是比去歲還要懂事多了呢。」

文箐一想到文簡在路上,可是沒少問自己關于胎兒的事,大部分問題問得自己也無招架之力,卻也讓自己與小月笑開懷了。凡涉及小寶寶的話題,文箐發現都十分容易逗人樂,于是有些問題故意不答,只讓他留著來問阿素。文簡還真是不辱使命。現下,家中笑聲不斷,連豆苗也笑醒了,嘴里不知是女乃喝多了,還是玩上了,「咕咕」地發出些輕微的聲音。

文簡得了夸,卻是明白大家在笑話他,不好意思起來,便道︰「我曉得了,你們嫌我以前不懂事,不理你們了。豆子哥,咱們去瞧你那狗去。」

于是,小豆子哈巴狗一般跟在後頭,出了門。文箐擔心地道︰「方才進來時,見你那狗挺凶的,不咬人他吧?。」只讓小月趕緊跟了出去,瞧緊了。

阿靜笑道︰「有小豆子在,不會咬人的。小姐放心好了。」

文箐臉有點兒紅,道︰「他就好這個,我攔都攔不住,在沈家,天天便去喂雞養鵝的。那鵝長得高大,追著他啄,他也哈哈樂歪了嘴,玩得上癮著呢。昨兒歸家,愣是要抱了鵝回來,丑得我沒處擱臉兒,後來只得允了他日後容他也養一只,才罷休。」

于是一眾人又說起一些趣事,大家都默契的不提那些悲傷的事。

到了中午,陳管事與李誠他們也沒回來,文箐尋思著要回家了,同李氏與方氏皆說了,今日不外宿。文箐有些話,本來是要對陳管事與李誠商量的,沒想到,終究今次難得見面。

她很感謝阿素與祈五郎,關于沈家一事,竟也仗義出手相助,不知會不會給祈五郎帶來麻煩?

在陳媽眼里,周夫人待自己那是「恩同再造」,自是听不得文箐說這番話。

阿素那邊搖頭如撥浪鼓道︰「小姐,您與夫人待阿素如此,阿素便是幾輩子也不忘的。沒有夫人,便沒有我姆媽在,哪里會有阿素今日?這些恩德,阿素嘴拙,說不得其他。只是但凡小姐這里有什麼難為之事,我姆媽與爹自沒有袖手旁觀之理。幫沈家,不就是幫小姐麼?五郎也是極樂意的。」

原來在文箐與沈家提到祈五郎之前,李誠已將沈博吉在山西有外室並有產業可能流落在外、私生子來認祖、小姐認為劉進取有異心可能要謀沈家那鋪子……諸樣事都一一說了出來。又說沈吳氏孤兒寡母,沈博吉的兩個堂兄弟又是半點兒不會經營的,山西的產業如何,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外人奪了去。

陳管事歸家听了,當時便道︰「待小姐從沈家回來,要是沈家那邊用得著,我便去幫忙查實一下。畢竟那是夫人娘家,夫人待咱們,實在不薄。小姐為我們家,勞心費力,我們豈能坐視小姐發愁。」

等到沈貞吉親自上門來說這事時,陳管事自是滿口答允,祈五郎也熱忱地承諾下來。

文箐與阿素在屋里姐妹話短長,而陳媽見文箐很少提在周家的事,便放不下心來,認為小姐定然有事瞞著自己,在外面問了小月一些事,回屋便道︰「小姐,你老實同陳媽講,可是三女乃女乃與四女乃女乃給你找麻煩了?」

文箐想著自己來時千叮囑萬囑咐小月與文簡,莫說那些不高興的事,想來小月不會說漏了嘴。撒嬌地摟住了陳媽臂膀道︰「陳媽,我哪時說謊騙你了?都好著呢,你瞧我,是不是比歸家那日胖了許多?」

這一個半月,周家還真沒在飲食上苛刻她,因為幾個孩子長身子,李氏雖然守制,卻也是隔三差五地做些葷食讓孩子們要些牙祭,點心更是不斷。文箐與文簡只放開了吃,尤其是文簡,如今臉兒又慢慢長圓了,十分可愛。

陳媽是誰?自是從文箐地小動作中看出些不對了。「小姐,但凡你有事瞞著我,便是湊我面前這般。現下定然是有事。你不說,陳媽也擔心得厲害,你說了,興許陳媽也能為你想個法子。」

文箐被她點破,仍是不松口,只道自己都能應付得了,又道有長房伯母在,她同母親向來親厚,自是照顧有加。

陳媽听了這話,心不安,長房手再長,有自己的兒女要照顧,哪能把文箐姐弟當親生兒女一般替她費盡思量。「小姐,今日我便隨你過去侍候你。如今你身邊連個人也沒有。」

文箐一搖頭,道︰「眼下去不得。我若是讓你來,小姑那邊定然以為我不喜小月了,難免就有隔閡。畢竟,我要與她們過很長一段日子呢。且等搬到那宅子了,我自是請陳媽過去幫忙的。你不去,我也硬轎子來抬你。」又想起來陳媽他們既要賣屋,不如現下他們便搬過去住著。

陳媽說打算賣了現下那屋子,然後另外賃房子的。只是陳忠明日去山西,顧不得這個,倒是與阿靜住一塊,先幫著照顧阿靜,兩家也能相互有個照應。

文箐听得也點頭。「我這里倒也有件事,需得陳媽說與周大管家知。就是弟弟名下的那宅子,若是修一修,不知能住得不住得?花費到底多大?思量著讓周大管家幫我算上一算。若是現下不修的話,我手里頭倒有錢兒,但凡有賤地賣,我便先買上幾畝,錢在屋里壓著,倒還真是怕長霉了。」

她最一幾句說得風趣些,不過是想讓陳媽也有幾分好心情,不要為這些事發愁。陳媽卻是立時接嘴道︰「小姐,你手頭上還是留些余錢好。小姐想買地,咱們今春賣了藥膏,那些錢在我手里,我便幫你打听打听,置了地。」

這藥膏是她賣的,她卻只當是幫文箐賣的,自不收。可文箐更不會要。見她此時說得認真,忙阻止道︰「萬萬要不得。你要真給我買了地,我可是生氣了,再不來看你們了。你也曉得,我不過是錢多壓手而已,又不是缺那幾畝地。那宅子左近有幾十畝地,昨日與三嬸說及,她是滿口應承了我,交由周大管家打理,收成自是直接給弟弟的。日常自是不缺錢的。」

陳媽听她說得各種打算,諸多事項一一皆條理分明,心知小姐比去年又長大了些,自己反而幫她尋不出甚麼好主意來了。「這春耕開始了,要不然,明日便讓李誠去找一趟周大管家?」

文箐有些猶豫地道︰「可是,李誠家也有地,他要是去了,難免便誤了他的事。」對于李誠,文箐總是沒法象對陳管事這般給予十二分的信任,多少還是拿他當外人,而把陳媽她們真的視為一家人。

她這態度,讓陳媽很高興。「小姐放心好了。李大哥現子倒是好了,又硬朗起來,又不是親自去做活,地里有他看顧著便足矣。他前兒個還說,要是小姐那邊缺個車把式,只讓李誠趕緊來服侍。」

李誠他爹是個車把式,在蘇州這地帶,船多車少,早年在周家趕過一陣子車,後來李誠長大了,李誠他爹求到周夫人跟著,討個差使。周夫人瞧他趕車倒是不錯,便讓李誠隨了周鴻。故而,李誠他爹對于兒子一直在周家,為文箐姐弟奔波尋找,也是半點無怨言的。每每指著院子與田地道︰「誠郎,你要曉得,還是周家賞你一口飯吃,才有這屋子與地呢。你爹我辛勞一輩子,也沒掙幾個錢,倒是你跟著二爺,可是有點兒出息了。」

這些人,倒都是個個懂得「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的道理,令文箐十分動容。很想就在這麼一個小院里,與這麼一群人住著,慢慢經營,有閑錢,喝點兒米酒,平安度日養老。

只是,這些也只是想想而已,如今且得出了周家那宅子,才能有望這麼規劃。

听到門外小月叫「小姐」,知是轎夫在催著啟程了,要不天晚了,李氏那邊不放心,雖分了家,只是這出門安排還是她打點的,一再說了不能誤了時辰歸家。李氏賣文箐一次面子,文箐更不想失信。她听到文簡也萬分不樂意,埋怨著小月,不舍地與拽緊了陳**手。

文箐與三個女人說了些辭別的話,要出門之際,無意中瞥見廚房門口探出一個小腦袋來,一個小女孩,也沒在意,只那人見了自己好似見鬼一般縮回頭去,自己移開視線,對方又好奇地探頭出來,遲遲疑疑地跨了過門檻,好似要開口叫人。這讓文箐免不得又偷眼定楮一瞧,卻是有些傻眼——

方才的女孩,怎麼那麼象章三家的二女兒?

如是的話,那,她怎麼又會到這里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